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大肌的肌内神经分支分布和肌构筑特征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平 薛黔 谢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66-768,共3页
目的 :为胸大肌肌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解剖并观察测量人胸大肌的肌内神经分支分布及肌构筑特征。结果 :1.胸大肌锁骨部和胸肋部各有单独的神经支配 ,胸肋部各肌齿均有细长的神经分支分布。 2 .胸大肌锁骨部肌重4 5 .9&... 目的 :为胸大肌肌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解剖并观察测量人胸大肌的肌内神经分支分布及肌构筑特征。结果 :1.胸大肌锁骨部和胸肋部各有单独的神经支配 ,胸肋部各肌齿均有细长的神经分支分布。 2 .胸大肌锁骨部肌重4 5 .9± 10 .8g ,肌长 18.5± 2 .1cm ,肌纤维长 10 .7± 1.4cm ,生理横切面积 4 .1± 1.1cm2 ;胸肋部上述指数分别为 2 2 0 .4± 4 4 .3g ,2 1.4± 1.6cm ,17.2± 2 .6cm ,12 .4± 3.1cm2 。结论 :1.胸大肌锁骨部和胸肋部两个肌亚部 ,可单独取材用于肌移植 ,也可按肌齿 (条 )取材。 2 .胸大肌胸肋部产生的肌力是锁骨部的 3倍 ,位移幅度是锁骨部的 1.6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大肌 肌内神经分支 肌构筑 肌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癫痫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陈阳美 曾可斌 +1 位作者 王学峰 胡长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4-285,共2页
目的 探讨难治性癫癎的危险因素以便早期预测癫癎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难治性癫癎组(30例)和可控性癫癎纵(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经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始发年龄小、脑电... 目的 探讨难治性癫癎的危险因素以便早期预测癫癎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难治性癫癎组(30例)和可控性癫癎纵(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经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始发年龄小、脑电图限局性癎性放电。对治疗药物反应不良和治疗前癫癎发作次数多等4个因素为难治性癫癎的危险因素。结论 具有对首次治疗药物反应不良、脑电图有限局性癎性放电、始发年龄小、治疗前发作次数多等因素的癫癎患者易发展成难治性癫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癎 危险因素 临床分析 预后 脑电图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rumoxides标记神经干细胞及其对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爽 谢鹏 +2 位作者 牟君 赵裕光 贾延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ironoxides.SPIOs)标记神经干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神经干细胞培养、传代和诱导分化;菲立磁(Ferumoxides,一种SPIOs)标记神经干细胞,制备磁标记神经干细胞;利用免疫细胞化学、透射电镜和...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ironoxides.SPIOs)标记神经干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神经干细胞培养、传代和诱导分化;菲立磁(Ferumoxides,一种SPIOs)标记神经干细胞,制备磁标记神经干细胞;利用免疫细胞化学、透射电镜和Prussianblue染色等方法对磁标记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分化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在原代及传代细胞中有Nestin阳性细胞即神经干细胞。血清诱导下,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GFAP、MAP - 2、NSE、Tau蛋白及NF2 0 0阳性细胞。Feru moxides与神经干细胞共同孵育后,透射电镜及Prussianblue染色显示胞浆中含有铁颗粒,SPIOs也可以随细胞的分裂增殖而传到子代细胞中。随Ferumoxides浓度的增高(2 .8μg/ml~16 .8μg/ml) ,Ferumoxides对神经干细胞存活、分化能力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当Ferumoxides的浓度大于2 2 .4 μg/ml时,SPIOs影响其存活和分化(P <0 .0 5 )。结论:本实验在国内首次利用Ferumoxides作为磁标记探针,对神经干细胞进行成功磁标记。为进一步利用核磁共振(MRI)对神经干细胞活体追踪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超顺磁性氧化铁 FERUMOXIDES 磁标记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糖剥夺离体神经元缺血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拥波 董为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方便、实用的神经细胞离体氧、糖剥夺体外“缺血”模型。 方法:新生大鼠皮层-基底节神经元原代分散培养14天后,将培养液分别换为含葡萄糖和不含葡萄糖的Earle氏液。不含葡萄糖组置入一个经改造的保鲜盒内(体积200...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方便、实用的神经细胞离体氧、糖剥夺体外“缺血”模型。 方法:新生大鼠皮层-基底节神经元原代分散培养14天后,将培养液分别换为含葡萄糖和不含葡萄糖的Earle氏液。不含葡萄糖组置入一个经改造的保鲜盒内(体积2000ml),密闭并通入混合气体(含95% N2,5% CO2)4h,采用LDH和MTT法检测神经元的损害。结果:氧、糖剥夺( OGD)4h组随着复氧时间的延长,神经元的活性逐渐下降,培养液中LDH释放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建立了方便、实用的体外神经元“缺血”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缺血性神经元损害机制及有关药物的保护作用提供了一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缺血 动物模型 细胞培养 氧糖剥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林-巴利综合症MR神经成像1例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吕发金 牟君 +1 位作者 罗天友 谢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61-162,共2页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症 入院 MR 神经 双侧 进行性 血压正常 脉博 对称 上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再评价——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琴 承欧梅 +1 位作者 彭国光 董为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77-479,共3页
目的 :通过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 ,对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方法 :将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 6 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降纤酶组和对照组。降纤酶的首剂量为 10U ,第 2、3次剂量为 5U ,在发... 目的 :通过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 ,对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方法 :将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 6 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降纤酶组和对照组。降纤酶的首剂量为 10U ,第 2、3次剂量为 5U ,在发病 2 4h内开始治疗。对照组按同样方式给予安慰剂。评定的终点指标包括脑卒中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副作用、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水平及发病 3个月和 1年时的病死率及脑卒中复发率。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 ,降纤酶组治疗后血浆FIB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0 1) ,没有增加出血事件及其他副作用的发生。 (2 )治疗后 14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3个月时Barthel指数评分及病死率 ,降纤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3)随访 1年时 ,两组病死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但卒中复发率对照组高于降纤酶组 (P <0 .0 5 )。结论 :降纤酶是降解血浆FIB安全有效的药物。在本研究方案下 ,降纤酶未显示出优于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 ,常用药物的临床疗效。其在适应证、治疗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纤酶 纤维蛋白原 脑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活性与心脏损害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长清 王蕾 董为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25-729,共5页
目的 :了解不同部位脑卒中对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和心脏的影响。方法 :检测 389例不同部位大脑半球梗死和出血急性期患者及 2 0 6例对照的心率变异性 (HRV)、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 (ECG)和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活性 ,分析其HRV、ECG复极... 目的 :了解不同部位脑卒中对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和心脏的影响。方法 :检测 389例不同部位大脑半球梗死和出血急性期患者及 2 0 6例对照的心率变异性 (HRV)、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 (ECG)和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活性 ,分析其HRV、ECG复极改变、心律失常和CK -MB活性变化的关系。结果 :右侧岛叶和其邻近部位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和QTc明显延长发生率显著增高 ;左侧岛叶和其邻近部位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心电图ST段压低发生率显著增高 ;CK -MB活性升高主要见于岛叶和其邻近部位脑卒中患者 ,双侧无显著性差异。右侧岛叶和其邻近部位脑卒中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HF、RMSSD、PNN5 0显著下降和LF/HF显著增高。伴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者LF和LF/HF高于无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者 ,HF显著低于无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者。结论 :大脑半球卒中患者对心脏的影响主要与岛叶或其邻近部位病变有关 ,对这些患者应加强心电监护、心肌酶谱检查和心脏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自主神经 心电图 血浆心肌激酶 岛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酮症糖尿病癫痫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阳美 李晋芳 +1 位作者 吕洋 胡常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78-479,482,共3页
目的:探讨非酮症糖尿病性癫痫的临床规律,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对20例非酮症糖尿病性癫痫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糖尿病性患者在血糖控制不理想状态下发生癫痫,8例患者以癫痫作为糖尿病的首发症状。15例表现为部分... 目的:探讨非酮症糖尿病性癫痫的临床规律,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对20例非酮症糖尿病性癫痫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糖尿病性患者在血糖控制不理想状态下发生癫痫,8例患者以癫痫作为糖尿病的首发症状。15例表现为部分运动性发作,占75%。应用胰岛素积极控制血糖是主要治疗措施,避免应用苯妥英钠。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降低血糖是控制癫痫发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治疗 非酮症糖尿病 癫痫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炎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附5例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杨琴 杨军 李光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315-317,共3页
目的:讨论糖尿病炎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DM -CIDP)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对5例DM -CIDP进行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分析。结果:DM -CIDP好发于5 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表现为慢性或复发性对称性远、近端肢体无力和/或感觉障碍,伴有腱反射消... 目的:讨论糖尿病炎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DM -CIDP)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对5例DM -CIDP进行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分析。结果:DM -CIDP好发于5 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表现为慢性或复发性对称性远、近端肢体无力和/或感觉障碍,伴有腱反射消失。其临床表现及电生理特点不易与特发性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I -CIDP)鉴别,对IVIgG、血浆置换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CIDP IVIgG 血浆置换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抗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引发神经细胞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琴 胡常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45-347,共3页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抗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引发神经元凋亡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 再灌注模型。术后首次即刻分别腹腔注射bFGF和生理盐水,以后每天一次,连用7天。TUNEL 法原位检测缺血后第1...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抗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引发神经元凋亡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 再灌注模型。术后首次即刻分别腹腔注射bFGF和生理盐水,以后每天一次,连用7天。TUNEL 法原位检测缺血后第1、2、3、5、7天脑石蜡切片含DNA 碎片的凋亡细胞。结果 正常组、 假手术组、缺血组对侧半球每张切片有0~8个凋亡细胞,缺血/ 再灌注后缺血区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缺血48h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第7天仍可见凋亡细胞。bFGF组凋亡细胞数显著低于缺血/ 再灌注生理盐水对照组。结论 缺血/ 再灌注后缺血区神经元发生了凋亡,bFGF具有抗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脑缺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变异性分析及其在神经病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长清 董为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01-103,91,共4页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HRV 神经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蝮蛇毒神经毒素的分离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有东 谢鹏 左联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67-369,385,共4页
目的 :从蛇毒中提取出神经毒素。方法 :采用DEAE -sephadexA5 0柱及sephadexG - 5 0柱层析出神经毒素 ,并通过生理记录仪等方法鉴定。结果 :不仅有效地分离出神经毒素 ,而且保留了其较好的生物活性。结论
关键词 蝮蛇 蛇毒 神经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脑电图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勇 杨素萍 +1 位作者 刘希 董为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15-316,319,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脑电图()的特点及其在反映病情中的可能作用。SLEEEGSLE方法:分析例患者的,以探讨患者临床特点及其在反映病情中的作用。56SLEEEGSLEEEGSLE结果:本组患者异常发生率为SLEEEG,以轻、中度异常为多。6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脑电图()的特点及其在反映病情中的可能作用。SLEEEGSLE方法:分析例患者的,以探讨患者临床特点及其在反映病情中的作用。56SLEEEGSLEEEGSLE结果:本组患者异常发生率为SLEEEG,以轻、中度异常为多。66.07%结论:早期对患者进行检查,对早期诊断、病情估计、预后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SLEEEG价值。是一种可反映神经系统损害的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神经系统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敏 王健 +1 位作者 王亚平 裴雪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33-436,共4页
目的 :通过培养了解神经干细胞 (neuralstemcell,NSC)生物学特性 ,为深入研究其体内外分化奠定基础。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胎脑NSC。通过单细胞克隆实验检测其自我更新能力、增殖能力和生物学特性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NSC特征性标志nestin... 目的 :通过培养了解神经干细胞 (neuralstemcell,NSC)生物学特性 ,为深入研究其体内外分化奠定基础。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胎脑NSC。通过单细胞克隆实验检测其自我更新能力、增殖能力和生物学特性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NSC特征性标志nestin表达和分化能力 ;BrdU掺入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状态 ;并比较EGF、bFGF对鼠NSC增殖刺激作用。结果 :体外传代培养获得的NSC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表达nestin ;NSC扩增迅速 ;传代培养的NSC性能稳定 ;联合运用EGF、bFGF对NSC增殖作用较单用强。结论 :成功培养扩增了大鼠NSC ;E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自我更新 多向分化 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大脑半球出血对心脏自主神经和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长清 董为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6-118,123,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部位脑出血对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心电图复极改变和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检测150例不同部位急性大脑半球出血患者和150例对照的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分析其心率变异性变化、心电图复极改变和心律失常。结果:右侧壳核和额顶... 目的:了解不同部位脑出血对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心电图复极改变和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检测150例不同部位急性大脑半球出血患者和150例对照的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分析其心率变异性变化、心电图复极改变和心律失常。结果:右侧壳核和额顶颞叶出血患者急性期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左侧壳核和额顶颞叶出血患者急性期心电图段降ST低发生率明显增高。右侧壳核和额顶颞叶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明显下降和明显增高。伴室上HFRMSSDPNN50LF/HF性快速心律失常者和高于无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者,明显低于无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者。LFLF/HFHF结论:左侧和右侧大脑半球出血对心脏的影响不同,岛叶病变在其中起着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自主神经 心电图 岛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分级量表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健 董为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601-602,630,共3页
目的 :评价一种新的脑出血分级量表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Hemphill等最近提出的脑出血分级量表 ,对我科 2 0 0 0~ 2 0 0 1年 2 0 5例脑出血急诊住院病人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 :脑出血患者的 30d病死率随着脑出血分数增加而升高。结... 目的 :评价一种新的脑出血分级量表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Hemphill等最近提出的脑出血分级量表 ,对我科 2 0 0 0~ 2 0 0 1年 2 0 5例脑出血急诊住院病人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 :脑出血患者的 30d病死率随着脑出血分数增加而升高。结论 :脑出血分级量表是一个简单易行 ,能对预后判断作出迅速的初步评价 ,值得临床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分级量表 预后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展神经核向对侧动眼神经核的内直肌亚核的纤维投射研究
17
作者 钟士江 迟焕方 +1 位作者 牟君 谢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71-572,584,共3页
目的 :探讨展神经核对动眼神经核的内直肌亚核的纤维投射。方法 :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示踪法。结果 :展神经核的核间神经元由腹内侧亚群及腹外侧亚群构成 ,腹内侧亚群纵长 0 .6 0~ 0 .75mm ,标记细胞数 12 0± 5 0个 ;腹外侧亚群纵... 目的 :探讨展神经核对动眼神经核的内直肌亚核的纤维投射。方法 :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示踪法。结果 :展神经核的核间神经元由腹内侧亚群及腹外侧亚群构成 ,腹内侧亚群纵长 0 .6 0~ 0 .75mm ,标记细胞数 12 0± 5 0个 ;腹外侧亚群纵长 0 .3~ 0 .4mm ,标记细胞数 14 0± 4 0个。核间神经元的轴突纤维 ,越过中线 ,在对侧内侧纵束中上升 ,专一的终止于对侧的内直肌亚核。结论 :核间神经元在眼的水平同向运动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神经核 内直肌亚核 HRP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
18
作者 王永红 董为伟 黄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42-342,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周期性麻痹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对慢性肾炎患者血清TNF-α、IL-6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5
19
作者 陈莉芬 李荣亨 +2 位作者 曹文富 张晓恒 高渝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黄芪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及细胞-6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例患者(治疗组)应用大剂量黄芪注射液治疗前后血清α、水40CGNTNF-IL-6平;并与例应用常规治... 目的:观察大剂量黄芪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及细胞-6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例患者(治疗组)应用大剂量黄芪注射液治疗前后血清α、水40CGNTNF-IL-6平;并与例应用常规治疗的患者(对照组)及名健康人(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观察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32 31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较健康对照组α和均显著升高(TNF-IL-6P),且血α与之间呈显著正相关(<0.01TNF-IL-6 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α、明显下降TNF-IL-6 (P,<0.01)CD3+细胞、TCD4+细胞、明显升高。TCD4/CD8结论:大剂量黄芪有较好的降低患者α和、改善其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为该药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细胞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尔纳病病毒荧光定量套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5
20
作者 徐平 谢鹏 +1 位作者 邹德智 左联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88-691,696,共5页
目的 :建立博尔纳病病毒 (BDV)荧光定量套式RT -PCR检测方法 ,为快速、准确地定量检测BDV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BDVP2 4基因序列 ,设计并合成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将PCR扩增的BDVP2 4基因片段克隆入载体 ,重组质粒经筛选、鉴定后 ,作为... 目的 :建立博尔纳病病毒 (BDV)荧光定量套式RT -PCR检测方法 ,为快速、准确地定量检测BDV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BDVP2 4基因序列 ,设计并合成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将PCR扩增的BDVP2 4基因片段克隆入载体 ,重组质粒经筛选、鉴定后 ,作为阳性模板 ,用于标准曲线的制定和样品检测。结果 :应用量组质粒制作的定量曲线循环阈值与模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为 0 .998,建立了检测BDV的荧光定量套式RT -PCR方法。检测 5 8例神经精神病患者及 5 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中BDVP2 4基因片段 ,3例精神分裂症及l例帕金森病患者呈阳性 ,其余均为阴性。结论 :荧光定量套式RT -PCR方法能够避免PCR后处理导致的假阳性污染 ,并实现准确定量 ,对于研究BDV感染与人类神经精神疾病的关系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纳病病毒 基因 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