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外伤的MRI与临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袁书伟 罗天友 +1 位作者 吴景全 吕发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 :分析脊柱外伤的MRI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0例脊髓外的临床与MRI表现 ,重点讨论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MRI信号改变和预后的关系与MRI表现 ,重点讨论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RMI信号改变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3例脊髓... 目的 :分析脊柱外伤的MRI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0例脊髓外的临床与MRI表现 ,重点讨论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MRI信号改变和预后的关系与MRI表现 ,重点讨论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RMI信号改变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3例脊髓完全截断者 ,5个断端的T1WI呈低等信号 ,1个断端为高信号 ;6个断端T2 WI均为高信号。 4 7例脊髓连贯者 ,4 4例显示脊髓异常 ,其中T1WTI呈低信号 36例 ,等信号 6例 ,高信号 2例 ;T2 WI呈均匀性高信号 37例 ,呈高低不均斑点、斑片状混杂性信号 10例。 3例仅局部脊髓受压 ,信号无异常改变。结论 :MRI能显示脊髓有无损伤以及损伤的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MRI 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非离子型造影剂双北(碘海醇)在颅脑检查中CT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沈霞 罗银灯 +1 位作者 刘诗映 赵建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92-294,297,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非离子型造影剂双北在颅脑检查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CT方法:颅脑增强扫描病人CT例,男例,女例,高危因素者例,有病变者例,无异常者例。全部病例增强所用造影剂均为双北注射液,2581541041422535剂量,用同样的设备和... 目的:评价国产非离子型造影剂双北在颅脑检查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CT方法:颅脑增强扫描病人CT例,男例,女例,高危因素者例,有病变者例,无异常者例。全部病例增强所用造影剂均为双北注射液,2581541041422535剂量,用同样的设备和方法检查,测量大脑中动脉和上矢状窦值,记录血压、心率改变和不良反应情况。评价标准100mlCT包括增强质量、不透光性、全身耐受性、局部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结果:全部病例增强质量均为“优”,大脑中动脉和上矢状窦增强前后值改变有极显著性差异(CTP<),全身耐受性和局部耐受性“佳”,不良反应率低,程度轻。0.0005结论:在颅脑增强检查中,国产非离子型造影剂双北极少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肾功能改变,不良反应低,具有很高的临床安全性、耐CT受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型造影剂 国产 颅脑 CT增强 造影剂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在血管造影和介入放射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曾勇明 黄永火 欧阳羽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11-413,共3页
为了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应用价值,本文报告了276例接受 DSA 检查的病人,其中完成单纯血管造影220例,造影及介人治疗56例,并进行了影像质量分析。结果:最远端解剖段血管分支获满意显示及影像质量优良的264例(95.7%)。结论:数字减影... 为了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应用价值,本文报告了276例接受 DSA 检查的病人,其中完成单纯血管造影220例,造影及介人治疗56例,并进行了影像质量分析。结果:最远端解剖段血管分支获满意显示及影像质量优良的264例(95.7%)。结论:数字减影技术能为临床提供充分信息并减少操作时间和造影剂用量,它在介入放射学中具有相当的价值,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质量 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 介入放射学 D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6例原发性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中碘油用量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小平 淦伟 +2 位作者 喻明宪 杨伟 沈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82-294,共13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中导管位置与碘油用量的关系以及碘油用量对临床疗效、副作用的影响。方法:回顾采用肝固有动脉给药的病例86例及高度选择性栓塞治疗的肝癌250例,并比较二者的疗效、副作用与碘油用量的关系。结果:...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中导管位置与碘油用量的关系以及碘油用量对临床疗效、副作用的影响。方法:回顾采用肝固有动脉给药的病例86例及高度选择性栓塞治疗的肝癌250例,并比较二者的疗效、副作用与碘油用量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肝癌大小 3—15cm,86例为肝固有动脉给药治疗 1~3次者,碘油用量 5—10ml/次,肿瘤明显缩小 20例(23%),2年生存 5例(6%)。高度选择性栓塞治疗1~ 3次的 250例,碘油用量 15—40ml次,肿瘤明显缩小 163例(65%),2年生存 78例(31%)。结论:肝癌超选择性栓塞的碘油用量与疗效成正比,副反应随碘油用量轻微增高;固有肝动脉栓塞疗效较差、副作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肝癌 介入治疗 碘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对正常胰腺变异显示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咏梅 罗天友 +2 位作者 石军 吕发金 胡志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45-447,共3页
目的:认识正常胰腺变异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行螺旋CT(Spiral,SCT)双期增强扫描正常胰腺 237例横断面图像,回顾性总结了胰腺各个部位常见变异的SCT表现。结果:显示正常胰头颈变异43例,胰体尾变异14... 目的:认识正常胰腺变异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行螺旋CT(Spiral,SCT)双期增强扫描正常胰腺 237例横断面图像,回顾性总结了胰腺各个部位常见变异的SCT表现。结果:显示正常胰头颈变异43例,胰体尾变异14例,一例胰头增大系因肠系膜上静脉走行异常而引起。结论:认识正常胰腺变异可以避勉将之误诊为肿瘤,提高对胰腺肿瘤诊断的正确率,减少不必要的剖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变异 螺旋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动静脉瘘模型在CDFI、CTA、MRA、DSA的表现 被引量:13
6
作者 孙健鸣 时德 +4 位作者 赵渝 黄晓玲 李信友 吕发金 涂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探讨创伤性动脉瘤 (PA)、动静脉瘘 (tAVF)在CDFI、CTA、MRA、DSA表现上的特点。方法 用显微外科技术在 40只新西兰白兔股部建立PA、tAVF模型 ,模型建成后行CDFI、CTA、MRA及DSA检测。结果 在 2 0个手术部位建成 16个PA模型 ,在 ... 目的 探讨创伤性动脉瘤 (PA)、动静脉瘘 (tAVF)在CDFI、CTA、MRA、DSA表现上的特点。方法 用显微外科技术在 40只新西兰白兔股部建立PA、tAVF模型 ,模型建成后行CDFI、CTA、MRA及DSA检测。结果 在 2 0个手术部位建成 16个PA模型 ,在 3 0个手术部位建成 2 6个tAVF模型 ,成功率分别为 80 %和 87% ,模型在CDFI、CTA、MRA、DSA上的表现各具特点。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建立兔股部PA ,tAVF模型 ,方法切实可行 ;在各检测手段上 ,其表现各具特点 ,互相补充 ,根据需要选用 ,可提高诊断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动静脉瘘 模型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T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瘤MR信号强度与组织类型的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吕发金 罗天友 +5 位作者 石军 李咏梅 袁书伟 史斌 严敏 吴景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75-477,共3页
目的:探讨垂体瘤MR信号强度与组织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7例垂体瘤的MR图像,其中生长激素腺瘤20例,泌乳素腺瘤114例,非分泌性腺瘤30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2例,促甲状腺激素腺瘤1例。分析了垂体瘤MR信号强度及其均匀... 目的:探讨垂体瘤MR信号强度与组织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7例垂体瘤的MR图像,其中生长激素腺瘤20例,泌乳素腺瘤114例,非分泌性腺瘤30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2例,促甲状腺激素腺瘤1例。分析了垂体瘤MR信号强度及其均匀性与组织类型的关系。结果:垂体瘤MR信号强度与组织类型有关,生长激素腺瘤T1WI及T2WI常呈等信号 (63.6%,69.2%),泌乳素大腺瘤T1WI呈低、稍低及等信号(20.8%, 16.9%, 45.3%),T2WI呈稍高、高信号(74%, 14%);PRL微腺瘤T1WI多呈低(22.2%)及稍低信号(70.8%),T2WI为稍高(30.6%)及高信号(56.9%);非分泌大腺瘤T1WI多呈低、稍低及等信号(17.6%, 14.7%, 55.9%),T2WI为稍高、高信号(61.8%, 32.4%)。肿瘤出血多见于生长激素腺瘤(22.2%)及泌乳素腺瘤    (21.4%)。结论:MR信号强度可区分垂体瘤的组织类型;肿瘤出血多见于分泌性腺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MR信号强度 组织类型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TA对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8
作者 吕发金 罗天友 +4 位作者 李咏梅 向东 史斌 严敏 吴景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 (magneticresonancetomographicangiography ,MRTA)对诊断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血管神经压迫的价值。方法 :临床诊断的三叉神经痛 11例 ,面肌痉挛 13例 ,行三维时间飞越破坏性稳态梯度回波序列 (3D -TOF -... 目的 :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 (magneticresonancetomographicangiography ,MRTA)对诊断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血管神经压迫的价值。方法 :临床诊断的三叉神经痛 11例 ,面肌痉挛 13例 ,行三维时间飞越破坏性稳态梯度回波序列 (3D -TOF -SPGR)采集图像 ,利用原始图像对两侧三叉神经和面神经进行斜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 ,观测血管神经的关系。结果 :11例三叉神经痛中 ,MRTA显示 9例存在三叉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 ,阳性率为 81.8% (9/ 11) ,可疑接触 2例。 13例面肌痉挛中有 12例显示了面神经起始段有微血管跨越或对面神经有轻微的推压改变 ,阳性率为 92 .3% (12 / 13)。结论 :MRTA对发现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血管神经压迫具有重要价值 ,MRTA原始图像及斜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是显示神经血管接触的敏感方法 ,对选择手术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后交通动脉瘤与Willis环血流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黄永火 李信友 +3 位作者 欧阳祖彬 欧阳羽 冯新民 袁书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45-347,共3页
目的 :探讨前、后交通动脉瘤与Willis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8例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资料。结果 :前交通动脉瘤 ,A1优势征多见 (P <0 .0 1) ;后交通动脉瘤 ,非基底动脉供血与基底动脉供血比较无明显差异 (P &g... 目的 :探讨前、后交通动脉瘤与Willis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8例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资料。结果 :前交通动脉瘤 ,A1优势征多见 (P <0 .0 1) ;后交通动脉瘤 ,非基底动脉供血与基底动脉供血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前交通动脉瘤的形成与Willis前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 ,后交通动脉瘤的形成与Willis后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尚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脑血管造影 动脉瘤 WILLIS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HIFU治疗后随访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熊正爱 杜永洪 +4 位作者 龚晓波 王雁琴 罗天友 丁勇利 王智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52-455,共4页
目的:探讨MRI技术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IFU)治疗后随访中的作用。方法:采用HIFU治疗猴子宫瘤样增生模型,利用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靶区声像图的变化情况。结果:HIFU后,... 目的:探讨MRI技术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IFU)治疗后随访中的作用。方法:采用HIFU治疗猴子宫瘤样增生模型,利用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靶区声像图的变化情况。结果:HIFU后,MRI示靶区无血流信号,动态观察发现靶区体积逐渐缩小。这与病理学及B超观察结果一致。结论:MRI是临床上HIFU治疗后随访监测病灶变化有效可行的手段,能准确反应其组织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HIFU 治疗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后叶MRI信号强度测量的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吕发金 罗天友 +3 位作者 石军 李咏梅 袁书伟 史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48-450,共3页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信号强度测量的价值。方法:低场 MRI正中矢状位 T1W1图像上测量正常人(193例)、中枢性尿崩症(31例)及肺癌(33例)的垂体后叶信号强度,并与桥脑的信号强度相比较。结果:正常垂体后叶82.9%...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信号强度测量的价值。方法:低场 MRI正中矢状位 T1W1图像上测量正常人(193例)、中枢性尿崩症(31例)及肺癌(33例)的垂体后叶信号强度,并与桥脑的信号强度相比较。结果:正常垂体后叶82.9%呈高信号,17.1%呈等信号,无低信号出现;中枢性尿崩症(96. 8%)、部分肺癌(42.4%)的垂体后叶呈低信号,信号强度比(SIR)小于0.93。结论:正常垂体后叶未见低信号,垂体后叶低信号是病理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垂体后叶 MRI 信号强度 尿崩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急性脑梗塞的磁共振波谱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钟士江 谢鹏 +3 位作者 方维东 罗天友 吕发金 牟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74-476,479,共4页
目的 :探讨超急性脑梗塞的代谢特点及演变规律 ,为超急性期溶栓治疗和神经保护剂的使用提供病理生理学依据。方法 :健康家兔 12只 ,随机分成假手术组 5只 ,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组 7只 ,采用 1.5T超导MR成像仪 ,Probe 2 0 0 0多体素MR... 目的 :探讨超急性脑梗塞的代谢特点及演变规律 ,为超急性期溶栓治疗和神经保护剂的使用提供病理生理学依据。方法 :健康家兔 12只 ,随机分成假手术组 5只 ,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组 7只 ,采用 1.5T超导MR成像仪 ,Probe 2 0 0 0多体素MRS软件包进行扫描。MCAO组 ,选取缺血后 0 .5h、1h、2h、3h、4h和 6h时间点对梗塞区及其镜像区进行磁共振波谱(MRS)分析。结果 :(1)假手术组 :双侧代谢物对称分布 ,两侧氮 -乙酰门冬氨酸 /胆碱类复合物 (NAA/Cho) ,磷酸肌酸和肌酸/胆碱类复合物 (Pcr+Cr/Cho)没有显著差别 (P >0 .0 5 )。 (2 )MCAO组 :Lac在缺血 0 .5h时即可在梗塞区检测到 ,随缺血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NAA和Pcr+Cr在缺血 2h后各时间点与相应镜像区比较均出现降低 (P <0 .0 5或 >0 .0 1。Cho在缺血3h内保持稳定 ,4h和 6h时间点出现降低 (P <0 .0 5 )。结论 :梗塞区脑组织无氧代谢在超急性期持续存在 ,神经元损伤及能量代谢障碍始于缺血后 2h ,细胞膜及髓鞘的破坏始于缺血后 4h。提示对脑梗塞干预治疗 (包括溶栓和神经保护剂的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急性脑梗塞 M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介入术后反应及处理 被引量:7
13
作者 严敏 冯新民 +1 位作者 黄永火 方维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10-311,共2页
目的 分析肝癌介入术后反应(或并发症)及处理。方法1995年后我科诊治的肝癌68例,男64例女4例。59例灌注+栓塞(52例仅用碘油,7例加用明胶海绵),9例仅灌注化疗。结果 术后反应(或并发症)包括胃肠道反应、发热、... 目的 分析肝癌介入术后反应(或并发症)及处理。方法1995年后我科诊治的肝癌68例,男64例女4例。59例灌注+栓塞(52例仅用碘油,7例加用明胶海绵),9例仅灌注化疗。结果 术后反应(或并发症)包括胃肠道反应、发热、肝区隐痛不适、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和穿刺点局部反应。严重的为上消化道出血及败血症。讨论 认识肝癌介入术后反应(或并发症)的不同原因,分别处理,可提高肝癌病人生存质量,有利于下次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手术后并发症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DCE MRA对主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天友 吕发金 +5 位作者 李咏梅 石军 袁书伟 史斌 严敏 吴景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9-161,197,共4页
目的 :探讨三维动态造影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threedimensionaldynamiccontrastenhancedmagneticresonanceangiog raphy ,3DDCEMRA)对主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10例主动脉病变 (包括主动脉瘤 5例 ,主动脉夹层 3例 ,假性动脉瘤 2例 ... 目的 :探讨三维动态造影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threedimensionaldynamiccontrastenhancedmagneticresonanceangiog raphy ,3DDCEMRA)对主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10例主动脉病变 (包括主动脉瘤 5例 ,主动脉夹层 3例 ,假性动脉瘤 2例 ) ,在常规MRI(10例 )和cineMRI(5例 )检查后接受了 3DDCEMRA检查 ,扫描序列为 3DFSPGR(GESigna 1.5TMR/i磁共振成像系统 )。结果 :① 3DDCEMRA较常规MRI和 /或cineMRI多检出 1个主动脉瘤、多显示血管分支受累 2支 ;② 3DDCEMRA显示了全部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及内膜片 ,显示血管分支受累较常规MRI好 ;③ 3DDCEMRA显示了全部 4个假性动脉瘤病灶 ,瘤腔及破口显示清楚 ,较常规MRI多显示 1个假性动脉瘤病灶。结论 :3DDCEMRA对主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血管分支受累显示满意。在常规MRI检查基础上 ,辅以 3DDCEMRA技术 ,将大大提高MR对主动脉病变的显示和诊断能力 ,可替代创伤性的DSA(主动脉造影 )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主动脉 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假性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林-巴利综合症MR神经成像1例报告 被引量:3
15
作者 吕发金 牟君 +1 位作者 罗天友 谢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61-162,共2页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症 入院 MR 神经 双侧 进行性 血压正常 脉博 对称 上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灌注化疗与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治疗恶性骨肿瘤的血管造影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曾燕 罗小平 +2 位作者 喻明宪 罗银灯 郭大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11-413,共3页
目的 探讨恶性骨肿瘤的血管造影(DSA)表现,寻找经动脉灌注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治疗后评价疗效的影像学指标。方法 观察了27例恶性骨肿瘤患者DSA表现, 比较其治疗前后血管造影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后血管造影可见肿... 目的 探讨恶性骨肿瘤的血管造影(DSA)表现,寻找经动脉灌注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治疗后评价疗效的影像学指标。方法 观察了27例恶性骨肿瘤患者DSA表现, 比较其治疗前后血管造影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后血管造影可见肿瘤血湖的改变最明显,好转率为82.6%,其次是肿瘤染色的减少或消失为77.3%,同时其它各种恶性骨肿瘤的DSA征象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 血管造影可作为恶性骨肿瘤动脉灌注与HIFU联合治疗后检测疗效和判断预后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 血管造影 动脉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显示胸腹主动脉瘤病人脊髓Adamkiewicz动脉 被引量:11
17
作者 曾燕 赵建农 宋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3-66,74,共5页
目的采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DCTA)显示胸腹主动脉瘤病人的脊髓Adamkiewicz动脉。方法31例胸腹主动脉瘤病人行MDCTA检查,通过MPR、MIP和CPR等图像后处理方法显示脊髓Adamkiewicz动脉的起止关系、分支情况以及走行特点。结果脊髓前... 目的采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DCTA)显示胸腹主动脉瘤病人的脊髓Adamkiewicz动脉。方法31例胸腹主动脉瘤病人行MDCTA检查,通过MPR、MIP和CPR等图像后处理方法显示脊髓Adamkiewicz动脉的起止关系、分支情况以及走行特点。结果脊髓前动脉显示率为100%。28例(28/31例,90.3%)能显示Adamkiewicz动脉,其中19例(19/31例,61.3%)能够显示从主动脉经肋间动脉到Adamkiewicz动脉的连续性解剖走行关系,有7例(25%)能辨认出二支Adamkiewicz动脉。该动脉中有27支(27/35,77.1%)起源于左侧,33支(33/35,94.3%)位于T7~T12之间。结论MDCTA能清晰显示胸腹主动脉瘤病人脊髓Adamkiewicz动脉的解剖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KIEWICZ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血管成像 胸腹主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结石或钙化的影像学分析及其鉴别诊断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咏梅 罗天友 +3 位作者 吴景全 吕发金 严敏 史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801-803,共3页
目的 :探讨胰腺结石或钙化的影像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 1991~ 2 0 0 1经手术证实胰管结石病人 18例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1)胰腺结石沿胰管走行伴胰管高度扩张 ,以胰头部最大 ,常呈斑块样 ,周围可分布粟粒样... 目的 :探讨胰腺结石或钙化的影像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 1991~ 2 0 0 1经手术证实胰管结石病人 18例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1)胰腺结石沿胰管走行伴胰管高度扩张 ,以胰头部最大 ,常呈斑块样 ,周围可分布粟粒样小结石 ;(2 )CT对胰腺结石显示率均为 10 0 % ,且CT可显示胰腺结石引起的并发症。 (3)胰腺结石与胰腺内钙化在病理上是有区别的。结论 :(1)B超应作为胰腺结石首选 ,CT是目前各种影像检查中的最佳方法 ,对确诊和显示胰腺结石的并发症以及设计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 ;(2 )一旦确诊应争取早期手术 ,可延缓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疾病 结石 超声 X-线 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与病灶延迟期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史斌 吴景全 +2 位作者 黄永火 罗天友 胡志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12-314,共3页
目的:研究螺旋动脉期、门脉期及病灶延迟期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以进一步选择理想的扫描时期和方CT案。方法:对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行平扫及增强扫描,造影剂注射速率为,然后开始动脉期、门脉期及病灶延迟期扫483ml/s描。统计各期的病... 目的:研究螺旋动脉期、门脉期及病灶延迟期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以进一步选择理想的扫描时期和方CT案。方法:对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行平扫及增强扫描,造影剂注射速率为,然后开始动脉期、门脉期及病灶延迟期扫483ml/s描。统计各期的病灶检出数,观察病灶在不同时期的特征。结果:动脉期、门脉期及病灶延迟期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91.9%、,动脉期和门脉期、病灶延迟期之间均有显著差异,而门脉期和病灶延迟期之间无差异。76.9%78.8%结论:在肝癌的检出方面动脉期价值最大,而门脉期和延迟期之间无差异。双期扫描(动脉期加门脉期)可作为肝癌诊断的常规技术,对不典CT型病例,病灶延迟期很有必要,有助于病灶的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肝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改变与复发的CT鉴别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书伟 罗天友 +2 位作者 胡志华 陈晓品 雷自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90-292,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所有病例在放疗前、放疗中和放疗后行轴位和冠状位CT扫描,并追踪随访至放疗后4年。结果:鼻咽癌在首程放疗开始后两周内CT扫描见肿瘤局部出现不同程度水肿。随着放疗的深...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所有病例在放疗前、放疗中和放疗后行轴位和冠状位CT扫描,并追踪随访至放疗后4年。结果:鼻咽癌在首程放疗开始后两周内CT扫描见肿瘤局部出现不同程度水肿。随着放疗的深入和结束,局部水肿逐渐消退,肿瘤范围逐渐缩小,而局部纤维化随之出现并增多。疗后6个月,局部水肿消退率92%,肿瘤消退率88%。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是指放疗后鼻咽部肿块完全消退,经过一段时间(6个月以上)CT上倾于正常的鼻咽部又出现软组织肿块,部分伴有鼻咽深层结构改变,甚至新出现颅底骨质破坏。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应行6个月以上CT随访,以便与放疗后水肿、纤维化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CT 放射治疗 鉴别诊断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