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紧急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琼 黄纪坚 +1 位作者 林吉忠 张仪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2-83,86,共3页
目的:探讨紧急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心肺复苏(CPR)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218例心肺骤停患者分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给复苏约组(A组)和常规外周静脉给复苏约组(B组),比较分析两组复苏效果。结果:两组在穿刺时间及一次穿刺成功... 目的:探讨紧急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心肺复苏(CPR)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218例心肺骤停患者分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给复苏约组(A组)和常规外周静脉给复苏约组(B组),比较分析两组复苏效果。结果:两组在穿刺时间及一次穿刺成功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初期复苏成功率和短期存活率也显著高于B组(P<0.05),肾上腺素的用量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外周静脉给复苏药比较,CPR时紧急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中心静脉通道给药提高了初期复苏成功率,有利于后期脑复苏,该中心静脉通道的建立为CPR提供了最佳给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心肺复苏 临床应用 CPR 心肺骤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式吸痰管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4
2
作者 张为华 倪卫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9-109,共1页
我科ICU于2000年8月起对机械通气的病人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比一次性吸痰管优越,特别适合于机械通气的病人.现将该管道介绍如下.
关键词 密闭式吸痰管 临床应用 ICU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医院获得性肺炎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昉 陈雪梅 刘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47-248,共2页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 (ICU)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的发病率、病死率、诱发因素、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 ,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诊ICU内 4 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死亡 2 3例 ,病死率 5...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 (ICU)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的发病率、病死率、诱发因素、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 ,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诊ICU内 4 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死亡 2 3例 ,病死率 5 7.5 %。常见的诱发因素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87.5 % ( 35 / 4 0 )。病原菌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 35 % ( 14 / 4 0 )和鲍曼氏不动杆菌 2 0 % ( 8/ 4 0 ) ,且出现多重高比例耐药。结论 :ICU医院获得性肺炎病死率高 ,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 ,耐药菌株多 ,应合理选择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内感染 肺炎 I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换管器解决困难气管插管362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余应喜 徐昉 周发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70-471,共2页
目的:探讨换管器在辅助完成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作用。方法:全组362例,均选择换管器辅助完成困难插管,过程中严密监测心电图、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变化。统计完成插管时间。结果:成功340例,成功率93.9%,22例因插管失败改气管切开术。结论:... 目的:探讨换管器在辅助完成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作用。方法:全组362例,均选择换管器辅助完成困难插管,过程中严密监测心电图、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变化。统计完成插管时间。结果:成功340例,成功率93.9%,22例因插管失败改气管切开术。结论:换管器作为一种很好的辅助置管设备,在解决急诊插管困难时使用方便,缩短插管时间,提高困难插管成功率。根据监测状况及时调整插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插管 插管方法 处理 换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 被引量:9
5
作者 周发春 徐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序惯性机械通气在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ICU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病例,共32例。结果32例例序贯性脱机成功28例,占87.5%(28/32);4例发生IMS改行ETMV,死亡... 目的探讨序惯性机械通气在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ICU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病例,共32例。结果32例例序贯性脱机成功28例,占87.5%(28/32);4例发生IMS改行ETMV,死亡2例,占6.3%(2/32。结论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衰竭实行序贯性机械通气有助于实现尽快撤机,提高抢救成功率。警惕IMS所致突发性急性呼吸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中毒 机械通气 NIPPV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中NF-κB p65活性水平在Fx1A诱导的口服耐受大鼠中的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杜晓刚 甘华 陈雪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8-430,共3页
目的 :探讨核因子 κB(NF κB)p6 5在口服耐受发生中的活性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 30只随机分成两组 :①口服耐受组 ,用小剂量 (每次 8mg/2mLPBS)的Fx1A抗原灌胃。②对照组 ,用PBS 2mL/次灌胃。观察大鼠迟发型超敏反应 (D... 目的 :探讨核因子 κB(NF κB)p6 5在口服耐受发生中的活性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 30只随机分成两组 :①口服耐受组 ,用小剂量 (每次 8mg/2mLPBS)的Fx1A抗原灌胃。②对照组 ,用PBS 2mL/次灌胃。观察大鼠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 ,进行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了解大鼠免疫功能的改变。以免疫组化和ELISA法 ,检测大鼠淋巴组织中NF κBp6 5的活性及TGF β1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 ,口服耐受组大鼠DTH和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明显受抑制 ;肠黏膜Peyer’s淋巴结 (PP结 )中NF κBp6 5的活性及TGF β1的表达明显增加。脾淋巴组织中NF κBp6 5的活性降低 ,但TGF β1的表达明显增加。 结论 :低剂量Fx1A抗原诱导的口服耐受的发生 ,可能与不同部位免疫细胞内NF κBp6 5的活性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耐受 核因子-ΚB 淋巴细胞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阿片类中毒及其纳洛酮抢救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陈雪梅 徐昉 文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18-520,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症阿片类中毒的临床特点及其纳洛酮的疗效。方法 :观察 32例急诊收治的重症阿片类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 ,以及纳洛酮治疗后患者的意识和呼吸的改变、起效时间及治愈率。结果 :重症阿片类中毒患者临床上表现为意识障碍、呼吸... 目的 :探讨重症阿片类中毒的临床特点及其纳洛酮的疗效。方法 :观察 32例急诊收治的重症阿片类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 ,以及纳洛酮治疗后患者的意识和呼吸的改变、起效时间及治愈率。结果 :重症阿片类中毒患者临床上表现为意识障碍、呼吸抑制、瞳孔缩小、血压下降 ,严重的可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经纳洛酮抢救后 ,患者呼吸恢复、神志转清 ,血压恢复正常 ,而且起效迅速 ,治愈率可达 90 .6 %。结论 :重症阿片类中毒患者病情危重 ,纳洛酮治疗起效迅速、疗效肯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中毒 纳洛酮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小球肾炎非尿毒症期患者血、尿NO与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雪梅 李荣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93-495,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非尿毒症期患者体内一氧化氮 (NO)的变化 ,及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 :应用化学比色法 ,测定 92例慢性肾炎非尿毒症期患者及 31例正常人的血清、尿NO-3 /NO-2 变化。结果 :慢性肾炎非尿毒症期患者血清及尿NO-3 /N... 目的 :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非尿毒症期患者体内一氧化氮 (NO)的变化 ,及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 :应用化学比色法 ,测定 92例慢性肾炎非尿毒症期患者及 31例正常人的血清、尿NO-3 /NO-2 变化。结果 :慢性肾炎非尿毒症期患者血清及尿NO-3 /NO-2 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1) ;慢性肾炎非尿毒症期患者高血压组血清及尿NO-3 /NO-2 水平显著低于血压正常组及正常对照组 ,血压正常组尿NO-3 /NO-2 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患者组血清及尿NO-3 /NO-2 水平均与平均动脉压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慢性肾炎非尿毒症期患者高血压的发生可能与体内NO水平不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一氧化氮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肌醇特异的磷脂酶C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鹏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64-365,368,共3页
关键词 磷脂肌醇特异的磷脂酶C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外营养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意义研究
10
作者 刘琼 黄纪坚 +1 位作者 黄桃 林吉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93-295,共3页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PN)支持对ICU内机械通气危重患者脱机的意义。方法:268例因各种病因致呼吸衰竭的危重患者,在机械通气撤机期间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并与124例撤机训练期间未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进...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PN)支持对ICU内机械通气危重患者脱机的意义。方法:268例因各种病因致呼吸衰竭的危重患者,在机械通气撤机期间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并与124例撤机训练期间未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肠外营养支持组营养支持后有关营养状况的指标明显改善,负氮平衡减轻(P<0.05)。撤离呼吸机的呼吸力学指标明显改善,呼吸机参数条件降低(P<0.05),该组脱机平均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一次性脱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外营养支持有助于增强呼吸肌的质量和功能,有利于早期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机械通气 撤机 PN I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序贯治疗成功抢救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伴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呼吸衰竭1例报道
11
作者 徐昉 余应喜 周发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03-703,共1页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序贯治疗 抢救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急性左心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粘膜癌变过程中P16、CyclinD_1的表达
12
作者 肖宁 吴小翎 李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P16、CyclinD1的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在胃粘膜癌变过程中,P16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其中异型增生和胃癌组P16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P <0.... 目的:探讨P16、CyclinD1的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在胃粘膜癌变过程中,P16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其中异型增生和胃癌组P16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P <0.05);CyclinD1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其中肠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组CyclinD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P <0.05)。在胃癌中,P16阳性表达率与胃癌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与之无关。结论:P16表达缺失和CyclinD1异常表达是胃癌发生过程中一个较早的分子事件,且P16表达缺失与胃癌进展和恶性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 CYCLIN D1 胃癌 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脂肪栓塞1例
13
作者 黄春 刘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58-258,共1页
关键词 肺保护性通气 治疗 脂肪栓塞 低氧血症 骨折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试阴性的破伤风抗毒素肌注后引起过敏反应1例报告
14
作者 张为华 胡凤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82-182,共1页
关键词 皮试阴性 破伤风抗毒素 肌注 过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对慢性肾炎非肾衰竭期患者血清NO的影响
15
作者 陈雪梅 李荣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 :探讨黄芪对慢性肾炎非肾衰竭期患者血清NO的影响。方法 :应用化学比色法 ,测定 31例正常人及 92例慢性肾炎非肾衰竭期患者的血清NO水平 ,并观察黄芪治疗前后NO的变化。结果 :1.患者组血清N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且随肾功能损害... 目的 :探讨黄芪对慢性肾炎非肾衰竭期患者血清NO的影响。方法 :应用化学比色法 ,测定 31例正常人及 92例慢性肾炎非肾衰竭期患者的血清NO水平 ,并观察黄芪治疗前后NO的变化。结果 :1.患者组血清N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且随肾功能损害加重 ,血清NO水平有逐渐下降趋势。 2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黄芪治疗后 ,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 ,尿蛋白显著降低 ,但肾功能无显著变化。结论 :慢性肾炎非肾衰竭期患者体内NO合成及释放不足 ,黄芪可促进NO合成增加 ,减少尿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一氧化氮 黄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