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胆固醇高脂喂养兔血管内皮功能的超声检测 被引量:3
1
作者 秦俭 陈运贞 +2 位作者 黄晓玲 周歧新 陈受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以外周动脉超声法,研究喂养高胆固醇高脂不同时间兔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12只雌雄各半的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和高胆固醇高脂饮食组(HC组),分别于喂养0、1、2、4、6、8、10、12和14周,以外周髂外动脉超声法,测定血... 目的:以外周动脉超声法,研究喂养高胆固醇高脂不同时间兔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12只雌雄各半的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和高胆固醇高脂饮食组(HC组),分别于喂养0、1、2、4、6、8、10、12和14周,以外周髂外动脉超声法,测定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和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NEDD)。结果:高胆固醇高脂喂养兔1周后,EDD即已发生损害,随着喂养的继续,EDD进一步损害,喂养8周后,NEDD才发生障碍。结论:高胆固醇高脂喂养兔的血管内皮功能明显障碍,EDD障碍发生的时间明显早于NED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 高脂 超声检测 高脂血症 血管功能 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大鼠的血管和内皮功能 被引量:2
2
作者 秦俭 陈运贞 +2 位作者 周歧新 蒋青松 倪银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研究高脂血症大鼠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胆固醇高脂饮食16Wistar 组,喂养周,测定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浆内皮素()水平,离体做主动脉条片对新福林的收缩反应、对乙酰胆12NOET(PE)碱()和硝普钠()的舒张... 目的:研究高脂血症大鼠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胆固醇高脂饮食16Wistar 组,喂养周,测定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浆内皮素()水平,离体做主动脉条片对新福林的收缩反应、对乙酰胆12NOET(PE)碱()和硝普钠()的舒张反应。AchSNP结果:两组大鼠和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主动脉条片对的收缩反应、对NOETPEAch和的舒张反应亦无显著性差异。SNP结论:高脂血症大鼠的血管、内皮功能均未发生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血管功能 内皮功能 WISTAR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增长 殷跃辉 +1 位作者 佘强 罗开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810-811,共2页
目的 :观察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 (简称室早 )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早患者 32例 ,随机分为常规标测组 (16例 )和冠状窦电极标测组 (16例 ) ,按常规方法进行射频消融 ,平均随访 2 2± 14月 ... 目的 :观察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 (简称室早 )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早患者 32例 ,随机分为常规标测组 (16例 )和冠状窦电极标测组 (16例 ) ,按常规方法进行射频消融 ,平均随访 2 2± 14月 ,观察射频消融的即刻和远期成功率及安全性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并比较常规标测组与冠状窦电极标测组标测时间。结果 :①射频消融即刻和远期成功率分别为 10 0 %、93.8% ,无 1例发生并发症 ;成功术后 ,由室早引起的症状消失。②冠状窦电极标测组标测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标测组。结论 :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早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和安全性高 ;灵活应用常规导管引导标测可明显减少标测时间 ,亦即明显减少X射线的辐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频发室性早搏 右室流出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万青 饶邦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00-101,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盐酸莫索尼定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明 张义全 +2 位作者 罗素新 邓国岚 陈运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71-472,共2页
目的:评价国产盐酸莫索尼定(商品名:奥必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新发现的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国产盐酸莫索尼定治疗4~6周后比较用药前后的临床疗效及耐受性。结果:盐酸莫索尼定治疗四周后血压平均下降33/... 目的:评价国产盐酸莫索尼定(商品名:奥必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新发现的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国产盐酸莫索尼定治疗4~6周后比较用药前后的临床疗效及耐受性。结果:盐酸莫索尼定治疗四周后血压平均下降33/15±9/4mmHg (P<0.01),总有效率为92%。用药四周后血压下降达标(<140/90mmHg以下者)31例,达标率为62%。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国产盐酸莫索尼定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莫索尼定 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 疗效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病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价
6
作者 罗素新 刘勇 +1 位作者 陈家香 陈运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65-267,共3页
目的 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依那普利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 采用单盲自身对照,30例受试者服用依那普利前和4周后分别进行ABPM。结果 依那普利治疗4周能平稳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全天血压 (P... 目的 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依那普利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 采用单盲自身对照,30例受试者服用依那普利前和4周后分别进行ABPM。结果 依那普利治疗4周能平稳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全天血压 (P<0.05),对血压昼夜节律略有减弱。结论 对夜间血压无升高或轻度升高者,依那普利清晨给药一次是恰当的,而昼夜血压均升高,治疗后夜间血压控制不满意者可以夜晚增加一次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 依那普利 降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心肌缺血预处理对I/R心肌的第二窗保护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悦喜 陈运贞 刘元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观察IP(ischemic preconditioning,缺血预处理)、HS(heat shock,热休克)对I/R(ischemic/reperfusion,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Wistar大鼠I/R动物模型,缺血90min后再灌注3h,分为对照组、HS组和 IP组3组,用免... 目的:观察IP(ischemic preconditioning,缺血预处理)、HS(heat shock,热休克)对I/R(ischemic/reperfusion,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Wistar大鼠I/R动物模型,缺血90min后再灌注3h,分为对照组、HS组和 IP组3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第二窗保护(second window of protection,SWOP)过程中蛋白激酶C a、d(PKCa、PKCd)的活性,并用TTC染色测定心肌坏死范围。结果:HS组和IP组心肌坏死范围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1),3组PKCa、PKCd均未见从胞浆向细胞膜转位。结论:HS和IP均有心肌保护作用,PKCa、PKCd在SWOP中可能不起作用,其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心肌保护 热休克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蛋白激酶C SWOP I/R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 被引量:6
8
作者 邓昌明 黄晶 +1 位作者 罗开良 殷跃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75-676,681,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方法 :对 92例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进行 2 4h及每小时心率变异时域分析 ,并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比较 ,同时比较高血压伴与不伴左心室肥厚者心率变异及其昼夜...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方法 :对 92例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进行 2 4h及每小时心率变异时域分析 ,并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比较 ,同时比较高血压伴与不伴左心室肥厚者心率变异及其昼夜节律。结果 :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时域分析各项指标均下降 (P <0 .0 1)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rMSSD、pNN5 0进一步降低 (P <0 .0 1) ,昼夜节律消失。 结论 :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减低 ,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平衡失调。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者迷走神经功能进一步受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压血 左心室肥厚 心率变异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心室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法琦 陈运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00-402,共3页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细胞凋亡和心室重塑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18只10月龄伴有左心室肥厚的SHR 随机分为灯盏花素组、福辛普利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进行为期8周的干预治疗,观察其对SHR收缩压、心率、左心...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细胞凋亡和心室重塑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18只10月龄伴有左心室肥厚的SHR 随机分为灯盏花素组、福辛普利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进行为期8周的干预治疗,观察其对SHR收缩压、心率、左心室重量/体重指数、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心肌细胞凋亡、Bax和Bcl-2基因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结果:灯盏花素和福辛普利均能显著降低左心室重量/体重指数(P均<0.01)、改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降低心肌细胞Bcl-2基因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膜PKC活性(P均<0.01)、增加心肌细胞Bax基因蛋白表达和促进心肌细胞凋亡(P均<0.01)。福辛普利还能显著降低SHR的收缩压(P均<0.01)。结论:灯盏花素和福辛普利均能显著逆转SHR的心室重塑,具有心脏保护作用,上调细胞凋亡诱导基因(Bax基因)表达和下调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基因)表达及抑制心肌细胞膜PKC活性,从而促进心肌细胞凋亡是其可能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自发性高血压 大鼠 心肌细胞凋亡 心室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ta肾上腺素能受体3种亚型基因的5位点SNP的基因型分布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正祥 牛永红 +2 位作者 马厚勋 李章勇 殷跃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04-708,共5页
目的 :研究Beta肾上腺素能受体 3种亚型基因的 5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型分布。方法 :用DNA提取试剂盒抽提 338例受试者外周血白细胞DNA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及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获得Beta -AR 3种亚型基因... 目的 :研究Beta肾上腺素能受体 3种亚型基因的 5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型分布。方法 :用DNA提取试剂盒抽提 338例受试者外周血白细胞DNA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及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获得Beta -AR 3种亚型基因的 5个位点的SNP基因型。结果 :分别获得了 338例受试者的Beta -AR 3种亚型基因的 5个位点中的每一位点的SNP基因型的自然分布特征。各位点的优势基因型为 :Beta2 -AR 4 9位的野生型纯合子Ser/Ser(70 % ) ,Betal-AR389位的野生型纯合子Arg/Arg(6 3% ) ,Beta2 -AR 16位的杂合子Arg/Gly(80 % ) ,Beta2 -AR 2 7位的杂合子 (Gln/Glu(5 0 % ) ,Beta3-AR 6 4位的野生型纯合子Trp/Trp(6 5 % )。 结论 :Beta -AR 3种亚型基因的 5位点中每位点的SNP基因型分布是非均匀的且各位点的分布特征是不同的 ,它是进一步研究其与功能和疾病的关系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ta肾上腺素能受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型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塞后心肌重塑与PDGF-B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元生 陈运贞 王悦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82-383,共2页
目的:探讨心肌重塑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重塑模型,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方法研究Ⅰ型,Ⅲ型胶原含量和PDGF-B表达的变化。结果:心肌Ⅰ型、Ⅲ型胶... 目的:探讨心肌重塑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重塑模型,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方法研究Ⅰ型,Ⅲ型胶原含量和PDGF-B表达的变化。结果:心肌Ⅰ型、Ⅲ型胶原含量和PDGF-B表达均增加,分别与假手术组比较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Ⅰ型、Ⅲ型胶原含量与PDGF-β表达量正相关(P<0.01)。结论:心肌梗死后心肌重塑的机制可能是各种致病因素最终通过调节成纤维细胞PDFG-B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重塑 胶原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间质重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建中 雷寒 +1 位作者 李法琦 陈运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 :观察高血压心肌间质重构。方法 :采用不同月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为实验动物模型 ,从胶原定性和定量指标观察心肌间质重构。结果 :SHR10 与WKY10 比较 ,胶原面积 (CA)及胶原容积分数 (CVF)增高 1.4倍 ;SHR18-2 2 最高 ,与SHR... 目的 :观察高血压心肌间质重构。方法 :采用不同月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为实验动物模型 ,从胶原定性和定量指标观察心肌间质重构。结果 :SHR10 与WKY10 比较 ,胶原面积 (CA)及胶原容积分数 (CVF)增高 1.4倍 ;SHR18-2 2 最高 ,与SHR10 比较CA、CVF增高 2 .4倍 (P <0 .0 1)。CVF比左室重量指数 (LVW/BW )增加更明显 ,结论 :SHR心肌间质、冠脉血管均发生了重构 ,SHR18-2 2 心肌间质重构程度明显加重 ,其程度加重可能是导致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 大鼠 心肌间质重构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心脏迷走神经活性及昼夜节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增长 罗开良 +2 位作者 殷跃辉 佘强 兰先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 :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的心脏迷走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 ,同时探讨心脏迷走神经活性与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原发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 ,同时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检测 ,以分析原发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心率变异... 目的 :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的心脏迷走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 ,同时探讨心脏迷走神经活性与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原发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 ,同时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检测 ,以分析原发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心率变异参数差异及昼夜节律变化和血压与心率变异参数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与正常人比较 ,2 4h、清醒和睡眠期HF及PNN50 均明显降低 (P <0 .0 0 1) ;高血压病患者HF、PNN50 仍可见昼夜节律变化 :HF、PNN50 在睡眠期较高 (P <0 .0 0 1)但昼夜差异明显比正常人小 (P <0 .0 0 1) ;2 4h总的HF与SBP、DBP负相关 (r =- 0 .74 ;- 0 .83,P =0 .0 0 0 1)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心脏迷走神经活性降低 ;心脏迷走神经活性昼夜节律尚存 ,但昼夜变化幅度明显减小 ;迷走神经活性的消长与血压的波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心率变异 心脏迷走神经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成形术对p波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增长 殷跃辉 +1 位作者 佘强 罗开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73-374,385,共3页
目的 :观察在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成形术过程中 ,球囊扩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对p波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单支冠脉病变的患者 76例 ,分为在球囊扩张时有心肌缺血改变和无心肌缺血改变两组。心肌缺血组又分为左前降支 (LAD)、左回旋... 目的 :观察在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成形术过程中 ,球囊扩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对p波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单支冠脉病变的患者 76例 ,分为在球囊扩张时有心肌缺血改变和无心肌缺血改变两组。心肌缺血组又分为左前降支 (LAD)、左回旋支 (LCX)和右冠脉 (RCA)三个亚组。同步记录球囊扩张前和球囊扩张期间 12导联心电图 ,计算p波离散度。结果 :①球囊扩张前 ,各组 p波离散度无差异 ( 37.5± 4 .97ms,36 .7± 5 .70ms,36 .9± 4 .5 9ms,36 .4± 4 .76ms ,P >0 .0 5 ) ,②球囊扩张期间 ,无心肌缺血组 p波离散度与球囊扩张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37.5± 4 .97vs 37.9± 4 .6 1ms,P >0 .0 5 ) ;而心肌缺血组与球囊扩张前比较 ,p波离散度均明显增大 ( 36 .7± 5 .70vs 4 6 .3± 4 .2 1ms,36 .9± 4 .5 9vs4 4 .7± 6 .4 7ms,36 .4± 4 .76vs 4 4 .8± 5 .88ms,P <0 .0 0 1)。结论 :p波离散度增大可作为严重急性心肌缺血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离散度 心肌缺血 冠脉成形术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其部分保护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悦喜 董莉 +1 位作者 刘元生 陈运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31-333,共3页
目的:用结扎冠状动脉制造心肌梗塞模型的方法观察预处理对大鼠心肌坏死范围和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cl-2等的影响。mRNA方法:在缺血再灌注,结扎冠状动脉前注射给心肌次、每次缺血间隔再灌注90min/180min5min35min5min为心肌缺血预处理组... 目的:用结扎冠状动脉制造心肌梗塞模型的方法观察预处理对大鼠心肌坏死范围和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cl-2等的影响。mRNA方法:在缺血再灌注,结扎冠状动脉前注射给心肌次、每次缺血间隔再灌注90min/180min5min35min5min为心肌缺血预处理组();结扎股动脉松开再结扎冠状动脉为结扎股动脉组();结扎肠系膜动脉IPC15min10minFAO15松开再结扎冠状动脉为结扎肠系膜动脉组();结扎冠状动脉前不做任何干预的为对照组()。min10minMAOI/R.结果:3组预处理组测得的心肌坏死范围()分别为%23.5±、1.524.3±、1.723.8±、1.224.2±、4.117.6±与组1.7I/R35.9±相比2.1P<;经测得的为0.01RT-PCRbcl-2mRNA0.900±、0.040.891±、0.040.875±与0.02I/R.0.817±相比。0.02结论:()预处1理对心肌坏死范围有保护作用;()预处理保护心肌的部分机制是通过上调细胞凋亡基因,减少心肌梗塞区域2Bcl-2mRNA细胞凋亡数量等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心肌梗塞 保护 凋亡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昌明 黄晶 +1 位作者 罗开良 刘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方法:对79例老年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进行24hHolter监测,然后进行24h及每小时心率变异分析,并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比较,同时比较高血压伴与不伴左心...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方法:对79例老年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进行24hHolter监测,然后进行24h及每小时心率变异分析,并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比较,同时比较高血压伴与不伴左心室肥厚者心率变异及其昼夜节律。结果:老年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所有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DX、rMSSD、pNN50)均降低,而且老年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者rMSSD、pNN50明显低于非肥厚组,昼夜节律减弱。结论:老年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平衡失调,而且伴左心室肥厚者迷走神经功能减低更为显著,昼夜节律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左心室肥厚 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自主神经活性 昼夜节律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在体外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齐红 覃数 汪华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11-512,520,共3页
目的 :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一氧化氮 (NO)的浓度变化 ;观察缬沙坦对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分泌TNF -α、NO的影响 ,探讨缬沙坦治疗CHF的细胞因子机制。方法 :12例Ⅲ—Ⅳ级的CHF患者... 目的 :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一氧化氮 (NO)的浓度变化 ;观察缬沙坦对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分泌TNF -α、NO的影响 ,探讨缬沙坦治疗CHF的细胞因子机制。方法 :12例Ⅲ—Ⅳ级的CHF患者静脉血离心取PBMC ,分别加入缬沙坦和脂多糖 ,使缬沙坦终浓度为 (0、0 .0 1、0 .1、1) μmol/L ,经 2 4h孵化后 ,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NF -α、NO的浓度。结果 :CHF患者血清TNF -α、NO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心功能Ⅳ级组明显高于心功能Ⅲ级 (P <0 .0 1)。不同病因CHF患者之间TNF -α、NO差异无显著性。不同浓度的缬沙坦对正常人和CHF组PBMC分泌TNF -α、NO均有抑制作用 ,且随着缬沙坦浓度的升高 ,TNF -α、NO的分泌呈下降趋势。结论 :CHF的程度与TNF -α、NO浓度的相关程度提示TNF -α、NO在CHF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缬沙坦能够直接抑制PBMC分泌TNF -α、NO ,可能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CHF的细胞因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TNF-Α NO 缬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卡地平注射液治疗重度高血压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素新 李骊华 +2 位作者 陈明 刘剑 左中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27-328,330,共3页
目的:本研究观察及评价尼卡地平注射液治疗例重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20方法:例分为两组,Ⅰ组20例患者先静脉注射,继以~112mg0.52.0μg/kg·持续静脉滴入,Ⅱ组例仅以~min90.52.0μg/kg·持续静脉滴入。min结果:两组均... 目的:本研究观察及评价尼卡地平注射液治疗例重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20方法:例分为两组,Ⅰ组20例患者先静脉注射,继以~112mg0.52.0μg/kg·持续静脉滴入,Ⅱ组例仅以~min90.52.0μg/kg·持续静脉滴入。min结果:两组均迅速降压达到满意效果,显效率均为,Ⅰ组显效时间为,Ⅱ组为;两组达目标血压的时间均为;且100%5min15min1h降压效果稳定。该药的副作用较小,多为面红、心悸,能耐受。结论:尼卡地平静脉制剂治疗重度高血压起效快,疗效确切,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卡地平 高血压 静脉用药 钙离子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那普利、福辛普利逆转高血压心室重塑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建中 雷寒 +1 位作者 李法琦 陈运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Enalapril和Fosinopril对SHR心脏血管重塑逆转作用。方法 将10月龄18只SHR(SHR10)随机分为Enalapril(SHRE)、Fosinopril(SHRF)和...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Enalapril和Fosinopril对SHR心脏血管重塑逆转作用。方法 将10月龄18只SHR(SHR10)随机分为Enalapril(SHRE)、Fosinopril(SHRF)和生理盐水(SHRC)三组,给药剂量为10mg/kg/d腹腔内注射连续8周。测定血压、心室重量指数,用偏振光镜观察心脏、血管结构改变。图象分析计算心肌间质胶原面积、含量。结果 两药物均使心室肥厚不同程度消退,部分逆转心肌、间质、血管的结构改变,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CVF)降低,而且Fosinopril降低LVW/BW比Enalapril更好(P<0.05)。结论 福辛普利、依那普利可逆转SHR心肌、间质、血管重构,改善心肌僵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 大鼠 心室重构 福辛早 依那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心肌组织短暂缺血对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悦喜 陈运贞 +1 位作者 董莉 刘元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48-349,共2页
目的 观察远处其它器官短暂缺血是否能保护心肌及机制的探讨。方法 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PKCα、PKCδ亚型在心肌细胞内转移及转位。结果 心肌缺血预处理组(IPC),肠系膜动脉阻塞 (MAO)15min组,... 目的 观察远处其它器官短暂缺血是否能保护心肌及机制的探讨。方法 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PKCα、PKCδ亚型在心肌细胞内转移及转位。结果 心肌缺血预处理组(IPC),肠系膜动脉阻塞 (MAO)15min组,股动脉阻塞(FAO)15min组,对心肌都有保护作用。灯盏花素乙(Bre.)不能消除FAO、MAO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免疫组化检测结果除IPC组外,MAO组、FAO组、Bre.干预组心肌细胞内均未见PKCα、PKCδ亚型转位。结论 短暂的肠系膜动脉、 股动脉阻塞和心肌缺血预处理一样能有效保护心肌组织被长时间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其机制与IPC不同,它们并不是经激活PKC信息通道而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动脉 心肌缺血 缺血预处理 IPC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