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较大量心包积液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骊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29-530,533,共3页
目的 :探讨心包穿刺引流术的方法、引流时间、引流的体位、引流液量的控制。方法 :患者取半卧位 ,超声心动图定位穿刺点、穿刺深度及方向。 4 0例患者均经剑突下进针。采用Seldinger’s法 ,将中心静脉导管送入心包腔内 ,连接无菌引流袋... 目的 :探讨心包穿刺引流术的方法、引流时间、引流的体位、引流液量的控制。方法 :患者取半卧位 ,超声心动图定位穿刺点、穿刺深度及方向。 4 0例患者均经剑突下进针。采用Seldinger’s法 ,将中心静脉导管送入心包腔内 ,连接无菌引流袋引流积液。结果 :4 0例患者心包穿刺均获成功 ,未出现并发症。引流导管留置时间 1~ 7天 ,平均 1.5± 2天。引流积液量 180~ 2 0 0 0ml,平均 75 0± 6 0 0ml。穿刺引流后患者胸闷、气促明显改善 ,颈静脉怒张消失。术后患者心率减慢 ,有显著性意义 (相应为 10 5± 30次 /min ,91± 31次 /min ,P <0 .0 5 )。心功能亦获明显改善。结论 :seldinger导管法用于心包穿刺安全 ,可避免损伤心肌 ,引流彻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积液 心包穿刺术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心肌病7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夏玲 李增高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74-374,382,共2页
关键词 围产期 心肌病 实验室检查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质性心脏病伴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经验
3
作者 余小平 殷跃辉 +4 位作者 佘强 刘东 刘增长 罗开良 李增高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4期219-220,共2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器质性心脏病伴快速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31例病因包括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左上腔静脉畸形引流(LSVT)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器质性心脏病伴快速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31例病因包括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左上腔静脉畸形引流(LSVT)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常规先行系统电生理检查,然后进行射频消融。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4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2例、室性心动过速(VT)3例、心房扑动(AFL)2例。结果 14例AVRT,11例消融成功.3例失败;12例AVNRT及3例VT全部消融成功;2例AFL,失败1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本组病例成功率为87.00%,低于同期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行RFCA的成功率97.68%;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为12.90%;X线曝光时间略长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认真的术前准备,术中采用适当的对策,RFCA治疗器质性心脏病伴快速心律失常仍然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质性心脏病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快速心律失常 RF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模型制作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6
4
作者 胡咏梅 李法琦 +1 位作者 罗羽慧 余江恒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22-324,共3页
目的 :不同时限腹主动脉缩窄造成后负荷增高型大鼠心室肥厚和心衰模型。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 :腹主动脉缩窄 4周 ;B组 :腹主动脉缩窄 8周及假手术组。比较心室肥大指数 ,心肌组织镜下改变 ,血液动力学变化及模型达心衰时间。结... 目的 :不同时限腹主动脉缩窄造成后负荷增高型大鼠心室肥厚和心衰模型。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 :腹主动脉缩窄 4周 ;B组 :腹主动脉缩窄 8周及假手术组。比较心室肥大指数 ,心肌组织镜下改变 ,血液动力学变化及模型达心衰时间。结果 :A组、B组心衰率分别为 16 .6 7%、73.6 8% ,大鼠死亡均发生在术后 1周内 ;A组MBP、LVSP升高 ,B组HR、MBP、LVSP及±dp/dt下降、LVEDP升高 (P <0 .0 1~ 0 .0 5 ) ;A、B组LVMI及RVMI分别升高 16 .9%、2 7.8% ,和 19.8%、4 0 .7% (P <0 .0 1~ 0 .0 5 ) ,两组间无差异 (P >0 .0 5 ) ;光镜下见心肌纤维排列紊乱 ,小血管壁增厚 ,炎症细胞浸润 ,心肌细胞肥大 ,间质增生。结论 :Wistar大鼠腹主动脉缩窄术后 4周可达高血压心室肥厚模型 ,8周可达心衰模型 ,手术应激可能是大鼠死亡的主要原因 ;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发生心室重构 ,心室重构早于心衰的发生 ,建议尽早开始逆转心室肥厚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腹主动脉缩窄 心衰 动物模型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氮胞苷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苏立 陈运贞 +2 位作者 张晓刚 张润峰 马旭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92-295,共4页
目的 :比较 5 -氮胞苷 ( 5 -azacytidine ,5 -aza)于不同浓度、不同孵育时间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MSC)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影响 ;观察诱导后不同时间点心肌标志物的表达情况。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Wistar大鼠MSC ,传... 目的 :比较 5 -氮胞苷 ( 5 -azacytidine ,5 -aza)于不同浓度、不同孵育时间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MSC)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影响 ;观察诱导后不同时间点心肌标志物的表达情况。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Wistar大鼠MSC ,传代纯化后进行诱导实验。浓度分组 (C1-C4 ) :分别以 3、5、10、2 0 μmol/L5 -aza处理 2 4h ,之后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时间分组 (T1-T5 ) :以 10 μmol/L分别孵育 6h、12h、2 4h、4 8h、72h ,之后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各组均于首次加药 4周后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RT -PCR检测 10 μmol/L5 -aza处理后 2、4、8周细胞GATA4mRNA、cTnT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经 5 -aza诱导处理后 4周 ,C1-C4组Desmin及α -SarcomericActin染色阳性率各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而T1-T5各组其阳性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 .0 1)。RT -PCR显示 ,诱导后 2周 ,GATA4mRNA开始表达 ,持续至 8周 ;cTnTmRNA在诱导后 2周无表达、4周时弱表达 ,8周时更为显著。结论 :成年人鼠MSC在适当浓度 5 -aza处理后可以向心肌样细胞分化 ,在 3μmol/L~ 2 0 μmol/L范围内 ,5 -aza浓度的变化对MSC的分化率影响较小 ;在 4 8h内 ,适当延长 5 -aza的孵育时间可能增加MSC向心肌样细胞的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样细胞 诱导 分化 5-氮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肌梗塞大鼠实验模型 被引量:36
6
作者 刘元生 陈运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建立慢性心肌梗塞大鼠实验模型。方法:大鼠用氯胺酮、戊巴比妥钠、阿托品和利多卡因复合麻醉,Wistar气管切开插管,经左胸第、肋间钝性分离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34结果:本法术后内大鼠死亡率仅为;存72h6.67%活周以上大鼠可... 目的:建立慢性心肌梗塞大鼠实验模型。方法:大鼠用氯胺酮、戊巴比妥钠、阿托品和利多卡因复合麻醉,Wistar气管切开插管,经左胸第、肋间钝性分离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34结果:本法术后内大鼠死亡率仅为;存72h6.67%活周以上大鼠可达。378.1%结论:本技术操作简单、创伤轻、成功率高、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肌梗塞 大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细胞缺氧预处理中COX_2、iNOS和p38MAPK间信号转导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韩君勇 陈运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407-1410,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细胞缺氧预处理时COX2 的作用及COX2 、iNOS、p38MAPK 3者间的关系。方法 :实验分为 5组 :对照组、缺氧预处理组 (IPC组 )、SMT干预组 (SMT组 )、NS3 98干预组 (NS3 98组 )和SB2 0 3 580 干预组 (SB组 ) ,用Westernbl...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细胞缺氧预处理时COX2 的作用及COX2 、iNOS、p38MAPK 3者间的关系。方法 :实验分为 5组 :对照组、缺氧预处理组 (IPC组 )、SMT干预组 (SMT组 )、NS3 98干预组 (NS3 98组 )和SB2 0 3 580 干预组 (SB组 ) ,用Westernblotting法测定心肌细胞的COX2 、iNOS表达量和Phosph -p38MAPK量 ,以LDH释放和台盼蓝排斥试验判断心肌细胞损伤程度。结果 :SMT组和SB组COX2 表达明显少于缺氧预处理组 (P <0 0 1)。缺氧预处理组和NS3 98组间iNOS表达量无显著差异。SB组iNOS表达量比缺氧预处理组和NS3 98组低 ,差异极显著 (P <0 0 1)。SMT组和NS3 98组的Phosph -p38MAPK量与缺氧预处理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缺氧预处理组的LDH释放较对照组少、细胞存活率高 ;SMT组、NS3 98组和SB组LDH释放较缺氧预处理组多、细胞存活率低。结论 :缺氧预处理时COX2 、iNOS和p38MAPK表达、活化 ,在其信号转导中 ,p38MAPK活化是iNOS的上游、并通过iNOS活化介导COX2 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预处理 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 P38MAP激酶 一氧化氮合酶 信号转导 心肌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剑 雷寒 +1 位作者 覃数 马康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41-743,747,共4页
目的 :研究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2 12例住院病人 ,分为非冠心病组 (91例 )和冠心病组 (12 1例 ) ;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亚组 (5 0例 )、两支病变亚组 (30例 )和三支病变亚组 (41例 ) ;比较在不同分组条件下各组间血尿酸... 目的 :研究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2 12例住院病人 ,分为非冠心病组 (91例 )和冠心病组 (12 1例 ) ;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亚组 (5 0例 )、两支病变亚组 (30例 )和三支病变亚组 (41例 ) ;比较在不同分组条件下各组间血尿酸水平的差别。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间的相关性 ,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发病间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 [(378± 10 0 ) μmol/L]非常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 [(345± 77) μmol/L](P <0 .0 1) :单支病变亚组、两支病变亚组和三支病变亚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 (348± 88) μmol/L、 (397± 10 4 ) μmol/L和 (40 7± 10 9) μmol/L ,两支病变亚组和三支病变亚组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亚组 (P <0 .0 5 ;P <0 .0 1) ;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非常显著相关 (P<0 .0 1)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调整年龄、性别、BMI、SBP、DBP、PP、TC、TG、HDL、LDL、ApoA1、ApoB、Lp(a)、Glu后 ,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间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血尿酸水平随冠心病人病情严重程度而增加 ,但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 冠心病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常用剂量下的舒降之、血脂康、美百乐镇对原发性高脂血症调脂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李骊华 邓国兰 陈运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78-281,284,共5页
目的:验证舒降之、血脂康、美百乐镇的调脂作用并做比较研究。方法:6 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舒降之2 0mg每晚顿服;美百乐镇10mg每晚顿服;血脂康0 .6 g早晚各1次口服;服药前及服药后4、8、12周测定血脂。结果:舒降之组治疗后4周TC... 目的:验证舒降之、血脂康、美百乐镇的调脂作用并做比较研究。方法:6 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舒降之2 0mg每晚顿服;美百乐镇10mg每晚顿服;血脂康0 .6 g早晚各1次口服;服药前及服药后4、8、12周测定血脂。结果:舒降之组治疗后4周TC、LDL -C有下降(P <0 .0 5 ) ,12周比4周下降更明显(P <0 .0 5 )。美百乐镇组治疗后4周TC、LDL -C有下降(P <0 .0 5 ) ,12周与4周无明显变化(P >0 .0 5 )。两组的TG、HDL -C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 >0 .0 5 )。血脂康组治疗后4周TC、LDL -C、TG有下降(P <0 .0 5 ) ,TC、LDL -C 12周比4周下降更明显(P <0 .0 5 ) ;HDL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 .0 5 )。舒降之组治疗后8周、12周LDL -C分别下降( 4 0 % ,4 5 % ) ,明显大于血脂康组( 31%与36 % )和美百乐镇组( 31%与35 % ) (P <0 .0 5 )。血脂康组治疗后8周、12周TG分别下降( 33% ,35 % ) ,明显大于舒降之组( 2 5 % ,2 6 % )和美百乐镇组( 18% ,19% ) (P <0 .0 5 )。3组TC、TG、HDL -C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舒降之、血脂康、美百乐镇降脂疗效确切,但3种药疗效判断及调整治疗的时间窗不同。舒降之降LDL -C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舒降之 血脂康 美百乐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时心脏起搏器在非心脏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素新 马康华 +2 位作者 雷寒 覃数 杨自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820-821,824,共3页
目的 :探讨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在伴心动过缓的非心脏外科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和重要性。方法 :4 8例外科住院的心动过缓患者均于手术当日在心导管室顺利置入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结果 :在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保护下 91.6 %的患者顺利完... 目的 :探讨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在伴心动过缓的非心脏外科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和重要性。方法 :4 8例外科住院的心动过缓患者均于手术当日在心导管室顺利置入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结果 :在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保护下 91.6 %的患者顺利完成麻醉及手术 ,4 3.1%的患者度过重症监护病房 (ICU)的早期。结论 :需行外科手术伴心动过缓尤其是老年患者 ,术前常规置入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 ,不仅可大大提高麻醉及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 ,减少围术期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的发生 ,也可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临时 围术期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左前降支支架植入术后亚急性心包积血伴下壁ST段抬高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素新 覃数 +2 位作者 马康华 刘剑 何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664-664,66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左前降支 支架植入术 术后并发症 亚急性心包积血 下壁ST段抬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和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兴德 陈运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0-22,共3页
为探讨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早期以及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及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激动剂和抑... 为探讨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早期以及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及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激动剂和抑制剂对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IP效能发挥通路中PKC和PTK的关系。用TUNEL法检测I/R心肌细胞凋亡。结果显示:1、IP早期能显著降低I/R心肌细胞凋亡(P<0.01);2、PKC激动剂PMA及PTK激动剂anisomycin均能显著降低I/R心肌细胞凋亡(P<0.01);3、PKC抑制剂灯盏花素不能阻断anisomycin降低I/R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而PTK抑制剂lavendustin A则能阻断PMA的效应。上述研究显示:PMA和anisonycin能模拟IP早期的抗I/R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提示在IP信息传递通路中PTK位于PKC的下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酷氨酸激酶 细胞凋亡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小脑顶核防治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氧化损伤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润峰 陈运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 :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 (FNS)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大鼠心肌氧化损伤的防治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将大鼠分为AMI、FNS +AMI、毁损小脑顶核 (FNL) +AMI组 ,于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后 2 4h进行心肌梗死面积、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和肌酸激酶... 目的 :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 (FNS)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大鼠心肌氧化损伤的防治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将大鼠分为AMI、FNS +AMI、毁损小脑顶核 (FNL) +AMI组 ,于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后 2 4h进行心肌梗死面积、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和肌酸激酶 (CK)活性、心肌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 (TAO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测定。结果 :与MI组比较 ,FNS +AMI组LDH、CK活性 ,MDA含量 ,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少 (P <0 .0 1) ;TAOC及SOD活性显著升高 (P <0 .0 1)。FNL +AMI组与AMI组以上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FNS可减轻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损伤 ,减小心肌梗死面积 ;其心肌保护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损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顶核 电刺激 心肌梗死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东 黄晶 +2 位作者 邓昌明 高大中 李增高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29-330,共2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反应蛋白的影响。C方法:观察例冠心病患者的反应蛋白在用药89C前后的变化。其中辛伐他汀组例,阿司匹林组例,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联用组例。272933结果:三组患者用药前后反应蛋C白的改变均有显著...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反应蛋白的影响。C方法:观察例冠心病患者的反应蛋白在用药89C前后的变化。其中辛伐他汀组例,阿司匹林组例,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联用组例。272933结果:三组患者用药前后反应蛋C白的改变均有显著性差异(P<而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联用组用药后反应蛋白的浓度与另两组用药后反应蛋白的浓度0.05),CC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冠心病 辛伐他汀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促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佘强 陈运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45-147,150,共4页
目的:评价β-受体阻滞剂是否有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并探讨其发生机制。 方法:将急性心肌梗塞1周后的大鼠分别用美托洛尔灌胃1~3周,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VEGF,并计数毛细血管密度,同时观察心... 目的:评价β-受体阻滞剂是否有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并探讨其发生机制。 方法:将急性心肌梗塞1周后的大鼠分别用美托洛尔灌胃1~3周,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VEGF,并计数毛细血管密度,同时观察心率的变化。 结果:服用美托洛尔后的大鼠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密度和VEGF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用美托洛尔后心率下降显著的心肌梗塞大鼠,其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密度和VEGF表达又显著高于心率下降不明显的大鼠。 结论:β-受体阻滞剂可以促进缺血心肌毛细血管新生,该作用可能是由窦性心动缓触发的内源性VEGF分泌增加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新生 美托洛尔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窦性心动过缓 心肌缺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缺血心肌中VEGF表达及毛细血管新生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佘强 陈运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06-409,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缺血心肌中VEGF mRNA及蛋白质表达及毛细血管新生的变化规律。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分别检测心肌梗塞后24h、1W、2W、3W、4W缺血心肌中内皮细胞数,毛细血管密度和VEGF mRNA及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 (1)心肌梗...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缺血心肌中VEGF mRNA及蛋白质表达及毛细血管新生的变化规律。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分别检测心肌梗塞后24h、1W、2W、3W、4W缺血心肌中内皮细胞数,毛细血管密度和VEGF mRNA及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 (1)心肌梗塞1周后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密度、内皮细胞数均明显增加,2周后达高峰,3周后开始下降, 4周后下降到1周时水平。 (2)心肌梗塞24h后,VEGF mRNA表达开始增加,1周后达高峰,2周后开始逐渐下降,4周后几乎无表达;VEGF蛋白质的表达从1周后增加,2周后达高峰,3周后开始下降,4周降低到1周时水平。结论:心肌梗塞后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密度、VEGF mRNA及蛋白质表达均显著增加;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密度与VEGF表达的变化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缺血心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毛细血管新生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阈下电刺激促大鼠缺血心肌毛细血管新生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佘强 陈运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的阈下电刺激促缺血心肌毛细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给心肌梗死大鼠发放不同频率的阈下电刺激 ,观察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新生情况 ,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的变化。结...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的阈下电刺激促缺血心肌毛细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给心肌梗死大鼠发放不同频率的阈下电刺激 ,观察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新生情况 ,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的变化。结果 :(1) 2 5Hz频率的阈下电刺激组 ,大鼠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密度、VEGFmRNA及蛋白质表达、NOS活性均比其它电刺激组及对照组增加。 (2 ) 2 5Hz频率阈下电刺激基础上加用VEGF中和抗体干预后 ,大鼠缺血心肌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减少 ,NOS活性降低。 (3) 2 5Hz频率阈下电刺激基础上加用NOS抑制剂L -NAME干预后 ,大鼠缺血心肌中VEGFmRNA及蛋白质表达没有改变 ,但毛细血管密度显著减少。结论 :2 5Hz频率的阈下电刺激可以促进缺血心肌中VEGF表达的上调 ,导致毛细血管新生 ;NO可能介导VEGF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新生 电刺激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和阿替洛尔治疗心衰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咏梅 李法琦 +1 位作者 余江恒 罗羽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 :比较卡维地洛和阿替洛尔对心衰的疗效。方法 :构建后负荷增高型心衰模型 ,卡维地洛和阿替洛尔干预 4周 ,观察心功能指标、心室重构情况。结果 :心衰组心功能恶化 ,卡维地洛和阿替洛尔降低心率 (HR)及平均动脉压 (MBP) ,改善心衰... 目的 :比较卡维地洛和阿替洛尔对心衰的疗效。方法 :构建后负荷增高型心衰模型 ,卡维地洛和阿替洛尔干预 4周 ,观察心功能指标、心室重构情况。结果 :心衰组心功能恶化 ,卡维地洛和阿替洛尔降低心率 (HR)及平均动脉压 (MBP) ,改善心衰大鼠左室舒张末压 (LVEDP)和 -dp/dtmax(P <0 .0 1~ 0 .0 5 ) ;卡维地洛提高左室收缩压 (LVSP)和 +dp/dtmax(P <0 .0 1~ 0 .0 5 ) ;心衰组左室质量指数 (LVMI)和右室质量指数 (RVMI)增加 (P均 <0 .0 5 ) ,卡维地洛明显降低LVMI及RVMI(P均 <0 .0 5 ) ,与阿替洛尔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结论 :阿替洛尔和卡维地洛均能改善心功能 ,前者改善心脏舒张功能 ,后者对收缩、舒张功能均有疗效。卡维地洛能抑制心室重构 ,有利于心衰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阿替洛尔 心力衰竭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的Q-T离散度与冠脉狭窄程度及左室大小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东 黄晶 +2 位作者 邓昌明 殷跃辉 李增高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5-86,共2页
为探讨冠心病患者的Q-T离散度与冠脉狭窄程度及左室大小的关系,观察了65例冠状动脉单支狭窄>60%的冠心病患者,其中不伴左室增大者37例,伴左室增大者28例,正常对照组35例。结果发现,伴有和不伴有左室增大的冠心病组... 为探讨冠心病患者的Q-T离散度与冠脉狭窄程度及左室大小的关系,观察了65例冠状动脉单支狭窄>60%的冠心病患者,其中不伴左室增大者37例,伴左室增大者28例,正常对照组35例。结果发现,伴有和不伴有左室增大的冠心病组的Q-T离散度较正常组显著增大,QT离散度与冠脉狭窄程度及左室大小呈正相关。提示Q-T离散度可作为评价冠脉狭窄程度及左室肥大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QT离散度 冠脉狭窄程度 左室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缺氧预处理中COX-2、INOS、P38MAPK和线粒体K_(ATP)^+通道间信号转导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君勇 陈运贞 彭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481-2482,2485,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细胞缺氧预处理(IPC)时线粒体KATP+通道的作用及其与P38MAPK、INOS和COX -2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8组(对照组、缺氧预处理组、IPC+HOPR组、IPC+HDPO组、DZX+SB组、DZX+SMT组、 DZX+NS组和DZX+HD组),用WESTERN BLOTTIN...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细胞缺氧预处理(IPC)时线粒体KATP+通道的作用及其与P38MAPK、INOS和COX -2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8组(对照组、缺氧预处理组、IPC+HOPR组、IPC+HDPO组、DZX+SB组、DZX+SMT组、 DZX+NS组和DZX+HD组),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心肌细胞的COX-2、INOS表达量和PHOSPH-P38MAPK量,以 LDH释放和台盼蓝排斥试验判断心肌细胞损伤程度。结果:IPC前加入5-HD能抑制P38MAPK、INOS和COX-2 表达,并能取消IPC的心肌保护作用;IPC及二氮嗪预处理后加入5-HD不抑制P38MAPK、INOS和COX-2表达,但也取消IPC的心肌保护作用。二氮嗪预处理后加入SB203580能抑制INOS和COX-2表达;加入SMT能抑制COX- 2表达但不抑制INOS表达;加入NS398不抑制P38MAPK和INOS表达。结论:IPC晚期保护作用中,线粒体KATP+通道发挥了双重作用,既是P38MAPK、INOS和COX-2上游触发子,又是IPC后期的效应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钾通道 信号转导 心肌 缺血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