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测量估计巨大胎儿体重多项公式的临床验证 被引量:5
1
作者 舒为群 谯建 +1 位作者 孙彤 倪仁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06-508,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估计巨大胎儿体重的精确性较高的公式。方法 :应用超声对 36 1例胎儿腹围、双顶径、股骨长、肱骨皮下脂肪厚度进行测量 ,并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推导出一个预测体重的公式 ;然后 ,应用此公式对 75例巨大...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估计巨大胎儿体重的精确性较高的公式。方法 :应用超声对 36 1例胎儿腹围、双顶径、股骨长、肱骨皮下脂肪厚度进行测量 ,并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推导出一个预测体重的公式 ;然后 ,应用此公式对 75例巨大儿进行临床验证 ,并与其它两个预测巨大胎儿精确性较高的公式进行比较。结果 :新公式巨大儿的检出率为 6 4 % ,均较单参数公式和另一个多参数公式高 (P <0 .0 5 )。结论 :应用腹围、头围、股骨长、肱骨皮下脂肪厚度预测巨大胎儿准确率较高 ,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胎儿 出生体重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唯力 周向东 +3 位作者 胡自力 胡丽娜 常淑芳 黄长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86-388,共3页
目的 :评价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用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试验组 )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对照组 ) ,治疗淋病病例共 38例。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痊愈率和... 目的 :评价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用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试验组 )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对照组 ) ,治疗淋病病例共 38例。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痊愈率和有效率均为 93%和 10 0 % ;细菌清除率和阴转率均为 10 0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淋病奈瑟菌 泌尿生殖道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电子胎儿监护用于产前监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云 漆洪波 +1 位作者 贺小维 邓丽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808-810,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央电子胎儿监护系统用于产前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8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 2 5 3例孕妇 (监测组 )进行中央电子胎儿监护 ,与 1998年 7月至 2 0 0 0年 9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未行中央电子胎儿监护... 目的 :探讨中央电子胎儿监护系统用于产前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8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 2 5 3例孕妇 (监测组 )进行中央电子胎儿监护 ,与 1998年 7月至 2 0 0 0年 9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未行中央电子胎儿监护的2 5 0例孕妇 (对照组 )进行比较 ,分析两组胎儿监护结果和围产儿结局。结果 :研究组胎心异常检出率 (30 .8% )较对照组 (17.2 % )明显增加 (P <0 .0 5 )。研究组异常图形为变异减速百分率为 2 8.8% ,与对照组 (12 .4 % )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研究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 4 .0 % ,低于对照组的 8.4 % (P <0 .0 5 )。两组剖宫产率和产钳助产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利用中央电子胎儿监护系统进行产前监测 ,可改善围产儿预后 ,增加手术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监护 计算机辅助 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月妊娠羊水超声组织定征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建 潘丽华 +3 位作者 孙江川 胡丽娜 王志刚 张忻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3期262-263,共2页
目的 对足月孕妇羊水进行超声回声强度 (EI)定量分析 ,为临床及时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提供客观的羊水性状指标。方法 对 2 7例足月妊娠孕妇羊水池进行EI定量测定。根据手术分娩后羊水性状分为正常羊水组 (16例 )及羊水粪染组 (11例 ) ,... 目的 对足月孕妇羊水进行超声回声强度 (EI)定量分析 ,为临床及时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提供客观的羊水性状指标。方法 对 2 7例足月妊娠孕妇羊水池进行EI定量测定。根据手术分娩后羊水性状分为正常羊水组 (16例 )及羊水粪染组 (11例 ) ,比较两组间EI灰阶 (GS)、分贝 (dB)差异。结果 羊水粪染组灰阶及分贝最大值明显高于正常羊水组。结论 超声组织定征可用于临产前羊水性状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组织定征 羊水 足月妊娠 临床应用 胎儿宫内窘迫 诊断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1例宫颈癌组织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E7基因的结构和变异 被引量:1
5
作者 胡丽娜 徐波 +2 位作者 漆洪波 任红 顾美礼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 报告 1例重庆地区宫颈癌组织人乳头瘤病毒 16型E6、E7基因的结构及其变异。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宫颈癌组织扩增出人乳头瘤病毒 16型重庆株E6、E7基因 ,分子克隆技术进行基因的克隆 ,测序。结果 成功地扩增出重庆地... 目的 报告 1例重庆地区宫颈癌组织人乳头瘤病毒 16型E6、E7基因的结构及其变异。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宫颈癌组织扩增出人乳头瘤病毒 16型重庆株E6、E7基因 ,分子克隆技术进行基因的克隆 ,测序。结果 成功地扩增出重庆地区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 16型株E6、E7基因 ,并克隆于质粒载体pBKS( +)。结论 该例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 16型E6、E7与标准株HPV16E6、E7基因的长度相同 ,E6基因无变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分子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小芬 梅耀宇 叶之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56-458,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38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卵黄囊瘤15例、无性细胞瘤10例、未成熟畸胎瘤9例、成熟畸胎瘤恶变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位年龄25岁(11~54岁);FIGO临床分期:Ⅰ期18...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38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卵黄囊瘤15例、无性细胞瘤10例、未成熟畸胎瘤9例、成熟畸胎瘤恶变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位年龄25岁(11~54岁);FIGO临床分期:Ⅰ期18例(47.4%),Ⅱ期及Ⅲ期各7例(18.4%),Ⅳ期2例(5.3%),复发4例(10.5%)。全组总的2年生存率为76.3%,Ⅰ、Ⅱ期患者为96.0%。保留生育功能有生育要求的6例,娩出4例健康新生儿。结论: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治愈率明显提高,临床分期及治疗方式是重要的预后因素,保守性手术及生育功能的保留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液生化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袁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 :研究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液生化检测的改变及其与与孕产妇 -围生儿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 3年来 (96 .1~ 99.5 )共 15 3例重度妊高征 (SPIH)进行分析 ,选同期自然待产的正常晚孕 (NTP)妇女相同病例数为对照。常规进行血分析... 目的 :研究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液生化检测的改变及其与与孕产妇 -围生儿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 3年来 (96 .1~ 99.5 )共 15 3例重度妊高征 (SPIH)进行分析 ,选同期自然待产的正常晚孕 (NTP)妇女相同病例数为对照。常规进行血分析、生化全套化验 ,对其中与临床关系较密切的多项指标及两组母婴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PIH组血色素 (HG)及血球压积 (HCT)呈下降、上升两种趋势 :血小板计数 (PLT)、总蛋白 (TP)、白蛋白 (A)均下降 ,眼底动脉痉挛性改变显著 ,P <0 .0 1。相应易出现的临床症状有 :严重贫血、产后大出血、HELLP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DIC等 ,围生儿易致早产、低体重儿、窒息等 ,P <0 .0 1。结论 :重度妊高征患者血分析及生化全套发生显著性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血清诊断 生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肉眼估计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临床价值
8
作者 唐均英 曾品鸿 +1 位作者 徐小蓉 邵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术中肉眼估计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度,指导术中淋巴结处理方式,有利于准确的手术分期及术后轴助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比较Ⅰ期子宫内膜癌术中肉眼观察的肌层浸润深度及术后显微镜下组织学肌层浸润深度。结果: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术中肉眼估计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度,指导术中淋巴结处理方式,有利于准确的手术分期及术后轴助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比较Ⅰ期子宫内膜癌术中肉眼观察的肌层浸润深度及术后显微镜下组织学肌层浸润深度。结果:119例可评价I期子宫内膜癌病例中,术中准确估计肌层浸润深度106例。术中肉眼观察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度为89.1%。子宫肌层浸润深度>1/2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6%、90.3%、70. 9%和95.5%。结论:术中肉眼估计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是可靠的、经济、快速的估计子宫肌层浸润深度的方法,可以用于帮助手术医生筛选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高危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肌层浸润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CDK4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9
作者 唐良萏 贾英 +2 位作者 李佳平 喻蓉 卞度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15-719,共5页
目的 :探讨PTEN、CDK4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 (EC)的发生、发展及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测定 5 0例EC、12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 1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PTEN、CDK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PTEN蛋白在EC中的表达明显... 目的 :探讨PTEN、CDK4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 (EC)的发生、发展及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测定 5 0例EC、12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 1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PTEN、CDK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PTEN蛋白在EC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P <0 .0 5 ) ,且与EC肌层浸润程度相关。 2 .CDK4蛋白在EC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内膜组 ,且与EC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程度及有无复发显著相关。结论 :PTEN蛋白表达下降或缺失及CDK4的过度表达可能在EC的发生、发展、浸润及复发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蛋白 CDK4蛋白 子宫内膜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定影式阴道镜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林明杰 杨帮萍 +1 位作者 胡丽娜 钟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90-692,698,共4页
目的 :评价显微定影式阴道镜在诊治宫颈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378例宫颈疾病应用WALLACH(90 6 0 4 3-SP型 )显微定影式阴道镜检查的结果与TCT、组织病理学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阴道镜正常转化区 114例 ,宫颈湿疣 6 8例 ,醋酸白上皮 95例 ... 目的 :评价显微定影式阴道镜在诊治宫颈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378例宫颈疾病应用WALLACH(90 6 0 4 3-SP型 )显微定影式阴道镜检查的结果与TCT、组织病理学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阴道镜正常转化区 114例 ,宫颈湿疣 6 8例 ,醋酸白上皮 95例 ,二联征 6 5例 ,三联征 2 0例 ,宫颈癌 4例 ,检查不满意 12例。阴道镜诊治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 80 .5 6 % ,74 .6 0 % ,97.4 8%。阴道镜与TCT、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 88.36 % ,80 .5 6 %。阴道镜与组织病理学诊断宫颈癌变的符合率为 10 0 .0 0 %。结论 :显微定影式阴道镜在诊治宫颈病变准确、可靠 ,TCT与阴道镜监视下多点活检相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TCT 阴道镜检查 组织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67抗原与P_(53)蛋白在卵巢粘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1
作者 王辉 叶之美 彭真年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6-28,共3页
探讨细胞增殖活性及P53基因突变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卵巢粘液性囊腺癌42例、粘液性交界性瘤10例及粘液性囊腺瘤16例肿瘤组织中Ki-67抗原及P53蛋白过度表达情况。结... 探讨细胞增殖活性及P53基因突变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卵巢粘液性囊腺癌42例、粘液性交界性瘤10例及粘液性囊腺瘤16例肿瘤组织中Ki-67抗原及P53蛋白过度表达情况。结果: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的MIB1指数明显高于交界性瘤和囊腺瘤(P<0.01),MIB1数与肿瘤分期、分级、术后残余癌灶大小相关(P<0.05)。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8.6%,P53阳性表达与肿瘤分级、MIB1指数明显相关(P<0.05)。经Kaplan-Meier生存率曲线和Log-rank检验分析发现MIB1指数≥14.2%,或P53蛋白阳性表达者生存率均明显降低(P<0.05)。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MIB1指数≥14.3%者死亡危险性是MIB1指数<14.2%者的3.7倍(P<0.01),P53蛋白阳性的死亡危险性是阴性患者的4.7倍(P<0.01)。结论:用MIBI或P53单抗检测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石蜡切片中的Ki-67抗原和P53蛋白,对判断肿瘤的分化程度,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粘液性肿瘤 KI-67抗原 BIB1指数 P5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v6蛋白在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2
作者 周勤 徐小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 探讨CD44v6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SP(Streptavidin-Peroxidase)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44例不典型增生、16例原位癌和55例宫颈鳞癌CD... 目的: 探讨CD44v6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SP(Streptavidin-Peroxidase)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44例不典型增生、16例原位癌和55例宫颈鳞癌CD44v6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典型增生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P<0.05);原位癌的阳性过度表达率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P <0.05);鳞癌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原位癌 (P <0.05)。CD44v6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与组织学分级无关。结论:CD44v6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与肿瘤浸润和转移相关;检测其表达既可作为早期癌变出现的指标,也可是判断宫颈鳞癌转移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鳞状细胞 不典型增生 肿瘤转移 CD44V6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睾丸素加强米非司酮终止早孕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冯丽光 刘其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03-405,共3页
为探讨甲基睾丸素(简称甲睾)加强米非司酮终止8周以内早孕的作用,本文以100例甲睾、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为观察组,另设100例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为对照组,比较其临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4%... 为探讨甲基睾丸素(简称甲睾)加强米非司酮终止8周以内早孕的作用,本文以100例甲睾、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为观察组,另设100例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为对照组,比较其临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4%和89%(P>0.05);5小时妊娠物排出率分别为86.11%和65.17%(P<0.05);阴道出血时间分别为10.15±4.60天和16.50±5.40天(P<0.05);阴道出血量分别为79.46±17.05ml 和111.15±25.62ml(P<0.01).总的结果显示甲睾能显著加强米非司酮终止8周内早孕的流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睾丸素 米非司酮 早孕 终止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角妊娠21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王辉 叶之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9-120,共2页
目的 :探讨子宫角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3~ 2 0 0 2年收治的子宫角妊娠 2 1例。结果 :8例确诊为宫角妊娠 ,9例误诊为异位妊娠 ,1例误诊为早孕人流术子宫穿孔 ,1例误诊为妊娠合并子宫畸形 ,1例误诊为不全流产 ,1例误... 目的 :探讨子宫角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3~ 2 0 0 2年收治的子宫角妊娠 2 1例。结果 :8例确诊为宫角妊娠 ,9例误诊为异位妊娠 ,1例误诊为早孕人流术子宫穿孔 ,1例误诊为妊娠合并子宫畸形 ,1例误诊为不全流产 ,1例误诊为绒毛膜癌。手术治疗 19例 ,保守治疗 2例。结论 :宫角妊娠易被误诊为异位妊娠或其他与妊娠相关的疾病 ,仔细的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角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癌中P21ras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周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85-386,共2页
目的 研究P21ras 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SP(Streptavidin--Peroxidase)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10例正常宫颈组织、47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56例宫颈鳞癌组织的P21ras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宫颈组织无P... 目的 研究P21ras 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SP(Streptavidin--Peroxidase)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10例正常宫颈组织、47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56例宫颈鳞癌组织的P21ras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宫颈组织无P21ras 蛋白表达,CIN及宫颈鳞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17%、73.21%,三者间差异极为显著(P<0.01)。CINⅠ、CINⅡ、CINⅢ表达率分别为16.67%、33.33%和55.56%,三者间差异显著(P<0.05)。P21ras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P21ras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发生于癌变的早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免疫组化 SP P21RAS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可控陡脉冲对人卵巢癌细胞的体外作用 被引量:27
16
作者 胡娅 胡丽娜 +3 位作者 米彦 姚成国 熊兰 孙才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1441-1445,共5页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能量可控陡脉冲对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 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施以不同剂量的陡脉冲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比色法及细胞增殖曲线法观察急慢性损伤效应 ,流式细胞技术分析作用前后细...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能量可控陡脉冲对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 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施以不同剂量的陡脉冲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比色法及细胞增殖曲线法观察急慢性损伤效应 ,流式细胞技术分析作用前后细胞周期的变化 ,倒置显微镜、透射及扫描电镜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MTT实验证实陡脉冲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其杀伤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细胞增殖曲线说明高剂量陡脉冲可导致肿瘤细胞的急性损伤效应 ;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 ,S期及G2 /M期减少 ,G0 /G1期细胞增加 ,并呈剂量依赖趋势 ;通过显微摄影观察到肿瘤细胞在脉冲场中动态变化过程 ,提示肿瘤细胞带负电荷 ,在脉冲场中向阳极运动 ;超微结构及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陡脉冲能引起细胞不可逆性电击穿 ,导致肿瘤细胞溶解性坏死。另外 ,由于陡脉冲的电解作用 ,改变了肿瘤细胞正常生存环境的pH值 ,强酸强碱环境进一步引发肿瘤细胞死亡。结论 能量可控陡脉冲通过急慢性损伤效应不仅能改变人卵巢癌细胞正常的生物学性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脉冲 电疗法 卵巢肿瘤 肿瘤细胞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卵正常妇女子宫内膜种植窗期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物-1的表达特点及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桂文武 丘彦 +2 位作者 曾品鸿 刘淑文 舒为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4,7,共5页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 9(MMP - 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 1(TIMP - 1)在排卵正常妇女子宫内膜种植窗期的表达特点 ,及其在胚泡植入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排卵正常妇女的子宫内膜 ,用扫描电镜 (SEM )确定分泌中期子宫内膜种植窗...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 9(MMP - 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 1(TIMP - 1)在排卵正常妇女子宫内膜种植窗期的表达特点 ,及其在胚泡植入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排卵正常妇女的子宫内膜 ,用扫描电镜 (SEM )确定分泌中期子宫内膜种植窗开放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15例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组织中MMP - 9/TIMP - 1蛋白的表达 ,并与 15例增生期、13例分泌早期、14例分泌晚期内膜的表达相比较。结果 :MMP - 9/TIMP - 1在各期子宫内膜中均呈阳性表达 ,腺上皮细胞、腔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胞浆内均可见棕黄色颗粒沉着。从增生期到分泌早期至种植窗期染色逐渐增强 ,以种植窗期最明显 (P <0 .0 5 ) ,分泌晚期略低于种植窗期 ,但明显高于分泌早期和增生期 (P <0 .0 5 )。结论 :排卵正常妇女种植窗期子宫内膜高表达MMP - 9/TIMP - 1蛋白 ,可能参与了胚泡的着床 ,调节胚胎的植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种植窗 MMP—9 TIMP—1 胚泡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肠壁结缔组织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肠上皮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8
18
作者 段江洁 王蓓 +2 位作者 张建华 姜蓉 汪维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718-1721,共4页
目的观察胎儿肠壁结缔组织能否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分化为上皮细胞。方法制备含胎儿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组织块,酶消化去肠上皮。将DAPI标记的第3代BMSCs种植于组织块黏膜下层面,设加和不加... 目的观察胎儿肠壁结缔组织能否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分化为上皮细胞。方法制备含胎儿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组织块,酶消化去肠上皮。将DAPI标记的第3代BMSCs种植于组织块黏膜下层面,设加和不加EGF的A、B组;另设BMSCs细胞爬片的C、D对照组。体外培养至第12天,做光镜、CLSM的形态、组化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①荧光显微镜下组织块表面有DAPI荧光标记细胞,同一切片HE染色显示这些细胞呈上皮样形态。②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B组组织块表面的细胞和C组的细胞都能表达CK及CK20,D组为阴性;肠组织块有EGF表达。CLSM下组织块表面可见蓝色DAPI和红色CK或者绿色EMA双荧光标记阳性细胞。③PAS反应显示在细胞与结缔组织之间有基膜样结构出现。结论肠壁结缔组织能诱导BMSCs分化为上皮细胞,内源性EGF可能是其诱导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 诱导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水指数在羊水过少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舒为群 胡琢瑛 +1 位作者 喻蓉 孙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34-235,253,共3页
目的 :探讨产前B超测定羊水指数 (AFI)对羊水过少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2 0例妊娠晚期疑诊羊水过少的孕妇 ,进行羊水指数与剖宫产术时实际测定羊水量的对照分析 ,评价羊水指数在羊水过少中的诊断意义。结果 :在妊娠晚期应用AFI对羊水... 目的 :探讨产前B超测定羊水指数 (AFI)对羊水过少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2 0例妊娠晚期疑诊羊水过少的孕妇 ,进行羊水指数与剖宫产术时实际测定羊水量的对照分析 ,评价羊水指数在羊水过少中的诊断意义。结果 :在妊娠晚期应用AFI对羊水过少的诊断准确率为 86 .7% ,且随AFI值的增加诊断准确率下降。延期妊娠和高危妊娠组诊断符合率高于正常妊娠组。结论 :B超诊断羊水过少是比较可靠的方法 ,尤其在延期妊娠和高危妊娠中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过少 超声检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介导羊膜腔内灌注在羊水过少引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常淑芳 邓丽波 +5 位作者 王亚东 潘丽华 姚小林 胡丽容 孙江川 刘建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羊膜腔内生理盐水灌注加利凡诺注射对羊水过少患者引产的价值。方法:60例羊水过少要求引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生理盐水加1%利凡诺2mL(100mg)羊膜腔内注射;对照组30例,给予1%利凡诺2mL(100m...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羊膜腔内生理盐水灌注加利凡诺注射对羊水过少患者引产的价值。方法:60例羊水过少要求引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生理盐水加1%利凡诺2mL(100mg)羊膜腔内注射;对照组30例,给予1%利凡诺2mL(100mg)羊膜腔内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次数、引产成功率、宫缩发动时间及胎儿娩出时间,同时记录两组患者产时产后并发症。结果:试验组的穿刺次数、宫缩发动的时间及胎儿娩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引产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超介导下羊膜腔内生理盐水灌注加利凡诺注射是针对羊水过少患者的一种有效的引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超声 羊水过少 引产 羊膜腔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