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医学教师双重角色定位的冲突与化解 被引量:10
1
作者 尹放 孙可心 黄莉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1-83,共3页
由于高等医学教育的特殊性,使得临床医学教师充当着双重角色,既是医务工作者,又是教学工作者,两种角色在职业定位和社会定位上的不同导致临床医学教师出现角色冲突,进一步导致宏观的角色期望与具体的职业角色期望冲突、角色评价标准的... 由于高等医学教育的特殊性,使得临床医学教师充当着双重角色,既是医务工作者,又是教学工作者,两种角色在职业定位和社会定位上的不同导致临床医学教师出现角色冲突,进一步导致宏观的角色期望与具体的职业角色期望冲突、角色评价标准的冲突、角色行为与思维冲突。化解冲突的途径包括:医院层面以人才队伍建设、绩效评价和薪酬管理为重点改进管理制度,管理者层面做好临床与教学的平衡,个人层面通过专业化发展应对临床与教学的双重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教师 角色冲突 冲突化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介导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雷霆 缪李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3-575,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导管介导结核空洞内注药对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3例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纤支镜灌注治疗加全身化疗,对照组只进行全身化疗。进行痰涂片检查、胸部X线或者CT检...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导管介导结核空洞内注药对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3例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纤支镜灌注治疗加全身化疗,对照组只进行全身化疗。进行痰涂片检查、胸部X线或者CT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咯血症状明显改善,其痰菌转阴率87.0%、病灶吸收率83.8%、空洞闭合缩小率74.1%,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的59.3%、56.2%、4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7例出现一过性肝功能异常,应用保肝降酶药后恢复正常。结论经纤支镜给药配合全身化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全身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肺结核 纤维支气管镜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La细胞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9
3
作者 宋敏 赖国旗 +2 位作者 邱宗荫 夏永鹏 胡小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建立和优化HeLa细胞蛋白质组分析所需的样品处理方法和双向电泳技术。方法:用三种不同配方的裂解液提取HeLa细胞中的蛋白质,进行双向凝胶电泳,用Amersham ImageMaster VDS-CL型凝胶成像系统获取凝胶图像,以PDQuest(7.4.0)软件进行... 目的:建立和优化HeLa细胞蛋白质组分析所需的样品处理方法和双向电泳技术。方法:用三种不同配方的裂解液提取HeLa细胞中的蛋白质,进行双向凝胶电泳,用Amersham ImageMaster VDS-CL型凝胶成像系统获取凝胶图像,以PDQuest(7.4.0)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联合使用硫脲和尿素有利于蛋白质的提取,增加碱性蛋白点的检出数量;广谱蛋白酶抑制剂的使用可大大增加双向电泳可检出的蛋白点数,同时使可检出的碱性蛋白点明显增加。结论:本文建立了HeLa细胞双向电泳分析方法,提高了2-DE图谱中蛋白位点的分辨率和重复性,获得了较为理想、清晰的双向电泳图谱,为其蛋白质组学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A细胞 双向凝胶电泳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线照射配合腰椎牵引联用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袁红梅 杨顺碧 周爱婷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配合腰椎牵引并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经腰椎牵引理疗...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配合腰椎牵引并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经腰椎牵引理疗后配合红外线照射并联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症状好转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照射配合腰椎牵引并康复护理能发挥协同作用,较单纯腰椎牵引疗法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牵引 红外线照射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小鼠食道下端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田志颖 杨致邦 +3 位作者 黄微微 高继业 周雪 朱黎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41-1247,共7页
目的通过小鼠动物模型,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后食道下端菌群的变化,探讨其与食道下端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阴性对照组和感染组。感染组通过灌喂幽门螺杆菌菌液建立动物感染模型,两组小鼠均在末次灌喂菌液4周后... 目的通过小鼠动物模型,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后食道下端菌群的变化,探讨其与食道下端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阴性对照组和感染组。感染组通过灌喂幽门螺杆菌菌液建立动物感染模型,两组小鼠均在末次灌喂菌液4周后同时处死,取食道下端组织提取细菌的DNA,以原核生物16S rDNAV6区通用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技术(PCR-DGGE)对V6区进行扩增,用Quantity-One 1-DAnalysis software.对DGGE图谱进行菌群分析,并将DGGE图谱上的组间差异条带用16S rDNAV6区引物分别扩增后,DNA测序,BLAST比对分析。结果 DGGE指纹图谱分析显示,实验组DNA条带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1<P<0.05);菌群聚类分析能很好地在相似性系统树中分开,主成分分析不同组的菌群分别聚集在不同的位置,BLAST比对分析感染组出现特有细菌。结论食道下端定植着以乳杆菌、拟杆菌为优势菌的稳定菌群,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菌群结构变化为以葡萄球菌、不动杆菌、无芽胞杆菌为优势菌的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下端 菌群 幽门螺杆菌 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变形梯度凝胶电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地区维生素D受体Fok Ⅰ多态性与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晓燕 刘鑫 +6 位作者 余玥 黄璨 张珑山 刘洪明 邓宇 陈庄 陈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427-3430,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FokⅠ基因多态性与川南地区汉族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FLP-PCR结合DNA测序方法检测糖尿病组160例和正常对照组190例 FokⅠ基因多态性。结果: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FF、Ff和ff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FokⅠ基因多态性与川南地区汉族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FLP-PCR结合DNA测序方法检测糖尿病组160例和正常对照组190例 FokⅠ基因多态性。结果: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FF、Ff和ff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2.5%、47.5%、20%和15.8%、53.7%和30.5%,差异有显著性(P <0.05)。 F/f等位基因分布分别为56.3%、43.8%和42.6%、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F基因型发生T2DM风险为Ff/ff基因型的2.568倍(95% CI =1.246-5.292,P <0.05)。FF基因型2 h PG、HbA1C水平高于Ff/ff基因型(P <0.05)。结论:维生素D受体FokⅠ基因多态性与川南地区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受体 骨化三醇 单核苷酸多态性 绝经后女性 Diabetes type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调节因子对ErbB2非过表达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婷婷 邓华瑜 +1 位作者 赵敬 张亚梅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在ErbB2非过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神经调节因子(neuregulins,NRGs)对ErbB2受体信号转导活化和侵袭转移能力的作用。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MDA-MB-231细胞中neuregulin(NRG)的表达o应用ErbB2受体功能抑... 目的:探讨在ErbB2非过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神经调节因子(neuregulins,NRGs)对ErbB2受体信号转导活化和侵袭转移能力的作用。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MDA-MB-231细胞中neuregulin(NRG)的表达o应用ErbB2受体功能抑制剂AG825处理MDA-MB-231,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进行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和迁移实验;明胶酶谱实验检测MMP-2、MMP—9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MMP-2、HIF-1α蛋白表达。结果:神经调节因子在乳腺癌细胞MDA-MB—231呈显著表达,Western blot实验可见分子量44KD的NRG抗体阳性反应条带。应用ErbB2受体功能抑制剂AG825后,MDA-MB-231细胞生长受到抑制,作用呈时效量效依赖关系(P<0.01);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均明显下降(P<0.05),MMP-2、MMP—9的活性降低(P<0.05);MMP-2、HIF-1α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ErbB2非过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231存在神经调节因子分泌,可能通过神经调节因子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方式使ErbB2受体信号转导处于激活状态,从而影响细胞侵袭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bB2非过表达乳腺癌 神经调节因子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差异蛋白质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赖国旗 邱宗荫 +4 位作者 向廷秀 宋敏 胡小龙 何明忠 谭冬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8-321,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诱导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凋亡前后蛋白质组中的差异表达蛋白,以进一步了解TRAIL的作用机制。方法以TRAIL诱导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凋亡为... 目的比较分析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诱导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凋亡前后蛋白质组中的差异表达蛋白,以进一步了解TRAIL的作用机制。方法以TRAIL诱导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凋亡为模型,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HeLa全细胞蛋白质,MALDI-TOF质谱鉴定,MS-FIit数据库分析,RT-PCR半定量方法检测JNK2的表达。结果鉴定得到12个明显的差异蛋白点,其中8个蛋白点上调,4个蛋白点下调。JNK2的表达与TRAIL有良好的量效关系。结论JNKK、MAPKAPK-2、Dip13beta、SHPS-1、DDBb、JEM-1、Macoilin、Leucine-rich repeat-containing protein14、Ena/VASP-likeprotein、PTPase-MEG2、GRB10 adaptor protein、THUMP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1为TRAIL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新的相关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HELA细胞 蛋白质组分析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基因hepaCAM对膀胱癌细胞体外生物学影响
9
作者 王磊 吴小候 +2 位作者 罗春丽 蔡晓钟 吴绮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粘附分子(Hepat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hepaCAM)对人类膀胱癌T24细胞体外生物学影响。方法:脂质体法转染pEGFP-N2-hepaCAM质粒入T24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其蛋白定位;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Western blot检测蛋... 目的:研究肝细胞粘附分子(Hepat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hepaCAM)对人类膀胱癌T24细胞体外生物学影响。方法:脂质体法转染pEGFP-N2-hepaCAM质粒入T24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其蛋白定位;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细胞粘附、基质胶侵袭实验及MTT实验研究该基因对细胞粘附力、活动力及增殖力的影响。结果:hepaCAM在单个细胞中分布在细胞核周边区域;相互连接细胞中主要分布于细胞间相互接触区域。获得稳定表达hepaCAM基因的T24细胞。体外粘附实验、基质胶侵袭实验证明实验组细胞粘附力及活动力明显高于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MTT法检测转染hepaCAM基因细胞增殖力明显低于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结论:hepaCAM基因可显著抑制人类膀胱癌T24细胞恶性行为,可能是通过增强细胞-基质间粘附及抑制细胞增殖力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癌 hepaCAM基因 细胞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识别表位模拟肽的筛选鉴定
10
作者 张娟 吴倩 +4 位作者 彭辉 何岸 陈维贤 黄爱龙 郑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以纯化的有高度特异性的IXiao3G6单抗为靶分子,对噬菌体随机7肽库进行淘筛,以期筛选到与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单抗有高亲和力的模拟肽,为基于表位的霍乱弧菌模拟多肽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运用噬菌体随机7肽库技术,以纯化的IXiao... 目的:以纯化的有高度特异性的IXiao3G6单抗为靶分子,对噬菌体随机7肽库进行淘筛,以期筛选到与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单抗有高亲和力的模拟肽,为基于表位的霍乱弧菌模拟多肽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运用噬菌体随机7肽库技术,以纯化的IXiao3G6单抗为靶蛋白,进行噬菌体随机肽库3轮筛选,以双抗夹心ELISA和竞争抑制实验分析获得的噬菌体短肽与筛选配基的结合能力及特异性,并进行阳性克隆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3轮筛选后,阳性噬菌体得到有效富集,夹心ELISA检测随机挑取的25个噬菌体克隆,有22个噬菌体克隆为阳性,测序表明其中20个阳性克隆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均为APAIPAS。对该序列同源性分析,未发现有相同的已知序列。竞争抑制实验表明,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能很好地抑制阳性克隆与IXiao3G6McAb的结合,抑制程度随LPS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而对照细菌的LPS则不具有相应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提示噬菌体克隆展示肽模拟了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LPS抗原表位。结论:筛选到模拟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LPS的抗原表位的模拟肽,为基于表位的霍乱弧菌模拟多肽疫苗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 单克隆抗体 噬菌体随机肽库 模拟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母细胞瘤1例报告
11
作者 潘永林 秦治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04-404,共1页
关键词 肺母细胞瘤 临床分析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