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DVDMS/IR780复合纳米粒抗肿瘤声动力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倩茹
郝兰
+3 位作者
王艺睿
林晓红
王志刚
袁耿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06-613,共8页
目的制备一种搭载华卟啉钠(sinoporphyrin sodium, DVDMS)、IR780与全氟己烷(perfluorinated hexane, PFH)的聚乳酸-乙醇酸(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肿瘤靶向多功能复合纳米粒(DIPP-NPs),评估其理化性质,探讨敏化剂DVDMS、I...
目的制备一种搭载华卟啉钠(sinoporphyrin sodium, DVDMS)、IR780与全氟己烷(perfluorinated hexane, PFH)的聚乳酸-乙醇酸(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肿瘤靶向多功能复合纳米粒(DIPP-NPs),评估其理化性质,探讨敏化剂DVDMS、IR780的协同增强声动力治疗(sonodynamic therapy, SDT)作用。方法用超声双乳化法制备DIPP-NPs,对其进行基本表征;采用光镜记录超声辐照前后纳米粒的变化;超声/光声成像系统评价其体外成像能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评价PP-NPs、DPP-NPs、IPP-NPs、DIPP-NPs 4种纳米粒对4T1乳腺癌细胞的体外靶向能力;单线态氧检测法(singlet oxygen sensor green reagent, SOSG)评价其体外活性氧产量;CCK-8法评价其细胞毒性;将4T1乳腺癌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仅US组、仅DIPP-NPs组、DPP-NPs+US组、IPP-NPs+US组、DIPP-NPs+US组(n=3),通过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来评价其体外SDT效果;建立4T1乳腺癌荷瘤鼠模型并分为阴性对照组、仅US组、仅DIPP-NPs组、DPP-NPs+US组、IPP-NPs+US组、DIPP-NPs+US组(n=3),通过测量各组荷瘤鼠肿瘤体积/质量,计算肿瘤体积/质量抑制率来评价其体内SDT效果。结果成功制备DIPP-NPs,不同显微镜下观察呈圆球形,大小均一,粒径(341.17±16.97)nm,电位(-12.77±0.88)mV,DVDMS、IR780的包封率分别为(92.84±1.58)%、(96.57±1.48)%;DIPP-NPs经超声辐照后发生相变,光镜下观察到其直径随辐照时间延长而增大,体外超声成像显示其回声强度随辐照时间延长而增强;体外光声成像显示其光声信号随纳米粒浓度升高而增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DIPP-NPs组中4T1细胞周围的纳米粒明显多于其他3组;SOSG体外活性氧检测结果发现DIPP-NPs的活性氧产量随辐照时间延长而增加;CCK-8细胞毒性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DIPP-NPs未见明显细胞毒性;体外SDT结果显示DIPP-NPs+US组的细胞存活率为(56.04±2.28)%,明显低于DPP-NPs+US组[(76.83±1.52)%]、IPP-NPs+US组[(74.03±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SDT实验结果显示DIPP-NPs+US组的肿瘤体积/质量抑制率为(73.28±1.58)%/(75.76±3.49)%,明显高于DPP-NPs+US组[(46.93±4.41)%/(43.50±2.27)%]与IPP-NPs+US组[(47.44±1.27)%/(44.87±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制备肿瘤靶向多功能复合纳米粒DIPP-NPs,其具有良好的协同增强SDT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卟啉钠
IR780
聚乳酸-乙醇酸
肿瘤靶向
纳米粒子
声动力治疗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DVDMS/IR780复合纳米粒抗肿瘤声动力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倩茹
郝兰
王艺睿
林晓红
王志刚
袁耿彪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第二医院核医
学
科
重庆医科大学
:
超声
影像
学
研究所
出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06-613,共8页
基金
重庆市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项目(CSTC2018jcyJA0389)
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重点项目(CSTC2019jscx-dxwtBX0004)。
文摘
目的制备一种搭载华卟啉钠(sinoporphyrin sodium, DVDMS)、IR780与全氟己烷(perfluorinated hexane, PFH)的聚乳酸-乙醇酸(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肿瘤靶向多功能复合纳米粒(DIPP-NPs),评估其理化性质,探讨敏化剂DVDMS、IR780的协同增强声动力治疗(sonodynamic therapy, SDT)作用。方法用超声双乳化法制备DIPP-NPs,对其进行基本表征;采用光镜记录超声辐照前后纳米粒的变化;超声/光声成像系统评价其体外成像能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评价PP-NPs、DPP-NPs、IPP-NPs、DIPP-NPs 4种纳米粒对4T1乳腺癌细胞的体外靶向能力;单线态氧检测法(singlet oxygen sensor green reagent, SOSG)评价其体外活性氧产量;CCK-8法评价其细胞毒性;将4T1乳腺癌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仅US组、仅DIPP-NPs组、DPP-NPs+US组、IPP-NPs+US组、DIPP-NPs+US组(n=3),通过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来评价其体外SDT效果;建立4T1乳腺癌荷瘤鼠模型并分为阴性对照组、仅US组、仅DIPP-NPs组、DPP-NPs+US组、IPP-NPs+US组、DIPP-NPs+US组(n=3),通过测量各组荷瘤鼠肿瘤体积/质量,计算肿瘤体积/质量抑制率来评价其体内SDT效果。结果成功制备DIPP-NPs,不同显微镜下观察呈圆球形,大小均一,粒径(341.17±16.97)nm,电位(-12.77±0.88)mV,DVDMS、IR780的包封率分别为(92.84±1.58)%、(96.57±1.48)%;DIPP-NPs经超声辐照后发生相变,光镜下观察到其直径随辐照时间延长而增大,体外超声成像显示其回声强度随辐照时间延长而增强;体外光声成像显示其光声信号随纳米粒浓度升高而增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DIPP-NPs组中4T1细胞周围的纳米粒明显多于其他3组;SOSG体外活性氧检测结果发现DIPP-NPs的活性氧产量随辐照时间延长而增加;CCK-8细胞毒性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DIPP-NPs未见明显细胞毒性;体外SDT结果显示DIPP-NPs+US组的细胞存活率为(56.04±2.28)%,明显低于DPP-NPs+US组[(76.83±1.52)%]、IPP-NPs+US组[(74.03±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SDT实验结果显示DIPP-NPs+US组的肿瘤体积/质量抑制率为(73.28±1.58)%/(75.76±3.49)%,明显高于DPP-NPs+US组[(46.93±4.41)%/(43.50±2.27)%]与IPP-NPs+US组[(47.44±1.27)%/(44.87±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制备肿瘤靶向多功能复合纳米粒DIPP-NPs,其具有良好的协同增强SDT作用。
关键词
华卟啉钠
IR780
聚乳酸-乙醇酸
肿瘤靶向
纳米粒子
声动力治疗
协同作用
Keywords
sinoporphyrin sodium
IR780
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
tumor targeting
nanoparticles
sonodynamic therapy
synergistic effect
分类号
R454.3 [医药卫生—治疗学]
R730.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DVDMS/IR780复合纳米粒抗肿瘤声动力实验研究
李倩茹
郝兰
王艺睿
林晓红
王志刚
袁耿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