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2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创新发展视角的农业科技人才业绩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以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为例
1
作者 蒋睿 苟茂海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126,共3页
科学构建农业科技人才业绩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对加快培养造就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推动提升农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实践出发,根据农业科技人才所从事的不同科技活动特... 科学构建农业科技人才业绩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对加快培养造就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推动提升农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实践出发,根据农业科技人才所从事的不同科技活动特点及岗位性质,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以差异化分类评价为依托,提出基于科技业绩分类分级及服务一线贡献,构建“菜单式”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数字化评价系统建设作为数据支撑和平台保障,全方位拓展评价结果的应用维度,以期从实践层面为丰富和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研究及科学运用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人才 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分类评价 数字化评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新建农科院的国有资产管理——以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为例
2
作者 甘义 范德清 +2 位作者 盈明余 李小琴 税小华 《南方农业》 2007年第6期83-84,91,共3页
随着重庆市农科院建设进程加快,作为创新型农科院建设的重要内容,重庆市农科院国有资产管理面临着新挑战、新机遇。本文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全面分析了重庆市农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的背景,在国有资产管理战略思维指引下,提出了管理工作的... 随着重庆市农科院建设进程加快,作为创新型农科院建设的重要内容,重庆市农科院国有资产管理面临着新挑战、新机遇。本文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全面分析了重庆市农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的背景,在国有资产管理战略思维指引下,提出了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运行机制、基本原则以及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农科院 国有资产管理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两位教授到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讲学
3
作者 程昌凤 《南方农业》 2009年第1期30-30,共1页
2008年12月29日,美国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转基因植物中心主任、华裔生物学家李义教授和国际柑橘学会执委、湖南农业大学邓子牛教授应邀到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讲学和学术交流。李义教授作了题为“果树生... 2008年12月29日,美国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转基因植物中心主任、华裔生物学家李义教授和国际柑橘学会执委、湖南农业大学邓子牛教授应邀到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讲学和学术交流。李义教授作了题为“果树生物技术和遗传改良”的学术报告,重点讲述了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清除技术,即将外源基因从转基因植物中清除,该技术为解决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农业大学 农业科学院 重庆 讲学 美国 转基因植物 生物技术 清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猕猴桃和南方早熟梨两个重点研究项目通过专家验收
4
作者 王进 《南方农业》 2009年第1期13-13,共1页
2008年12月26日,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承担的重点攻关项目“猕猴桃抗溃疡病适栽品种的引进筛选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和重点基金项目“南方早熟梨早期落叶及返青返花机理研究”,通过了由重庆市科委组织全国知名专家进行的验... 2008年12月26日,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承担的重点攻关项目“猕猴桃抗溃疡病适栽品种的引进筛选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和重点基金项目“南方早熟梨早期落叶及返青返花机理研究”,通过了由重庆市科委组织全国知名专家进行的验收。“南方早熟梨早期落叶及返青返花机理研究”项目找出了引起早熟梨早期落叶和返青返花的主要诱导因素与水分失调、高温胁迫、病菌危害等主要外界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早熟梨 农业科学院 基金项目 重庆 猕猴桃 专家 早期落叶 综合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编制的“扶贫开发和现代农业展示区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5
作者 郝风 《南方农业》 2008年第4期9-9,共1页
2008年5月30日,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中心主持编制的“重庆市南川区扶贫开发示范区建设规划”、“重庆市(南川)现代农业展示区建设规划”通过了南川区人民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
关键词 农业科学院 专家评审 现代农业 扶贫开发 重庆市 规划 编制 示范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11位专家入选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6
作者 黄世龙 《南方农业》 2009年第2期14-14,共1页
近日,重庆市农业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对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人员进行了调整,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共有11位专家入选。其中,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剑飞研究员任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副院长苟小红推广研究员任品种审定委... 近日,重庆市农业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对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人员进行了调整,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共有11位专家入选。其中,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剑飞研究员任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副院长苟小红推广研究员任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玉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1位专家的入选,是对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专家专业水平及学术道德的肯定,也是对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科研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农业科学院 重庆市 专家 科研水平 农业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 学术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系科研,杂交小麦创突破——记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小麦育种专家余国东研究员
7
作者 杜成章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11期1-1,201,共2页
现任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所长,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站长,重庆市大田作物生产指导专家,重庆市遗传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农作物品审会麦类专业委员会主任,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文理学院兼职教授,重庆市... 现任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所长,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站长,重庆市大田作物生产指导专家,重庆市遗传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农作物品审会麦类专业委员会主任,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文理学院兼职教授,重庆市"九五"以来小麦研究领域项目主持人、首席专家的余国东研究员,一直从事小麦遗传育种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因其在小麦育种领域的杰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学院 杂交小麦 育种专家 重庆市 研究员 科研 杂种优势利用 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玉米科研及成果推广的领头雁——记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杨华研究员
8
作者 田红琳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3期1-1,235,共2页
现任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所长、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站长、全国甜玉米协会理事、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专业委员会粮油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业委员会委员,
关键词 农业科学院 甜玉米 重庆市 研究所 成果推广 技术专业委员会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研究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成功召开科研与人才发展研讨会
9
作者 罗清平 《南方农业》 2009年第1期9-9,共1页
2008年12月9日,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科研与人才发展研讨会隆重召开,全体院领导、各研究所(中心)及处室负责人、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及全院正高以上专家共6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目的是要在科研和人才工作上统一思想,形成共识,集思... 2008年12月9日,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科研与人才发展研讨会隆重召开,全体院领导、各研究所(中心)及处室负责人、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及全院正高以上专家共6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目的是要在科研和人才工作上统一思想,形成共识,集思广益,明方向、定原则、谋措施,从而推进全院科研与人才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学院 重庆 人才 科研 跨越式发展 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 负责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农委副主任张洪松到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检查指导科技工作
10
作者 罗清平 《南方农业》 2009年第1期85-85,共1页
2008年12月23日,重庆市农委副主任张洪松率相关处室、站所负责人到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检查指导科技工作,院长唐洪军、党委书记沈文彪等院领导及相关研究所与处室负责人、部分科技人员参加了汇报会。张洪松副主任充分肯定了2008年科技工... 2008年12月23日,重庆市农委副主任张洪松率相关处室、站所负责人到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检查指导科技工作,院长唐洪军、党委书记沈文彪等院领导及相关研究所与处室负责人、部分科技人员参加了汇报会。张洪松副主任充分肯定了2008年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工作提出新要求:一要认清农业主体,拓展研究领域。要认清农业的主体是农民,没有农民就没有农业科研这一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学院 科技工作 重庆 副主任 检查 党委书记 科技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研档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以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科研档案管理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霍仕平 廖淑梅 +1 位作者 刘文惠 陶小洁 《农业工程》 2013年第2期96-99,共4页
介绍了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结合自身的科技工作特点,在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方面所做的实践探索、取得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强化制度办法,责任落实到人;制定规则,统一归档模式;加大资金投入,推进科研档案现代化... 介绍了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结合自身的科技工作特点,在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方面所做的实践探索、取得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强化制度办法,责任落实到人;制定规则,统一归档模式;加大资金投入,推进科研档案现代化管理;加强学习,提高档案管理能力的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项目 档案管理 文件 归档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普教育、科技扶贫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邹兴全 袁天泽 +1 位作者 张甲 晏承兴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3期68-70,共3页
回顾了重庆三峡农科院依托自身科技成果优势、科技人才优势、科普基地优势等,面向社会、面向村民,广泛开展科技"三下乡"等一系列科普活动;采取定点帮扶移民特困户、特困乡镇,选派科技副乡长、科技特派员到乡镇兼职,进行"... 回顾了重庆三峡农科院依托自身科技成果优势、科技人才优势、科普基地优势等,面向社会、面向村民,广泛开展科技"三下乡"等一系列科普活动;采取定点帮扶移民特困户、特困乡镇,选派科技副乡长、科技特派员到乡镇兼职,进行"院村联建"、"手拉手"结对共建活动,建立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等措施。彰显了农业科普教育、科技扶贫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对今后的农业科普教育、科技扶贫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院所 科普教育 科技扶贫 回顾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研单位自主招标采购探讨——以A农业科学院为例
13
作者 唐维超 陈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9期23-24,共2页
为了响应国家财政部及重庆市财政局"放管服"政策要求,A农业科学院制定实施了《集中采购管理办法》,对该院自主招标采购流程进行规范。分析该院的自主招标采购制度安排,并提出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以为该农业科学院自主招... 为了响应国家财政部及重庆市财政局"放管服"政策要求,A农业科学院制定实施了《集中采购管理办法》,对该院自主招标采购流程进行规范。分析该院的自主招标采购制度安排,并提出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以为该农业科学院自主招标采购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招标采购 内部控制 管理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巫军 段秀建 +5 位作者 梁子蒙 杜斌 曹柯 唐永群 李经勇 姚雄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0-1534,共15页
再生稻是头季稻收获后,利用稻桩上的休眠芽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生长而成的一季水稻,是一种省工节本、绿色高效的水稻生产方式。重庆再生稻温光生产潜力高达6.75~7.50 t/ha,而再生稻高产示范方为3.0~7.2 t/ha,高产潜能仍存在提升空间。文... 再生稻是头季稻收获后,利用稻桩上的休眠芽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生长而成的一季水稻,是一种省工节本、绿色高效的水稻生产方式。重庆再生稻温光生产潜力高达6.75~7.50 t/ha,而再生稻高产示范方为3.0~7.2 t/ha,高产潜能仍存在提升空间。文章综述了重庆地区近40年关于再生稻的研究进展,发现强再生力性状是受多个微效基因控制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复合特征,再生力的大小与头季茎鞘碳水化合物密切相关,再生芽的萌发受内源激素调控,并受温光环境条件的影响。分析了再生稻高产栽培关键农艺措施,如强再生力品种选择、适时播种与收获、种植方式、养分管理、水分管理、留桩高度和头季稻收获方式对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针对重庆地区再生稻生产缺乏强再生力水稻品种选育技术体系、缺乏机收再生稻品种鉴选规范化标准、产量水平不稳、缺乏多学科交叉研究、机艺融合核心技术供应不足等突出问题,提出今后应加强水稻强再生力性状的基因挖掘和品种选育,基于温光资源的机收再生稻品种精准鉴评,完善再生稻丰产优质协同规律和广适性农艺措施,完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再生稻安全优质栽培技术及机艺深度融合,以挖掘机收再生稻产能。以期为进一步挖掘再生稻产量品质协同提升潜能,使再生稻适应机械化生产,增加土地生产效率,进而为实现单产提升目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再生力 产量 养分管理 种植方式 收获方式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巡检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应用现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志强 唐森洋 +2 位作者 罗兴发 董继伟 许宁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1期18-24,共7页
农业巡检机器人作为智能农业技术的一部分,能够在农业生产中执行作物监测、施肥、喷药等多种任务。其中,路径规划技术是巡检机器人自主导航和高效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不仅影响机器人的巡检效果,还直接关系到作业效率。归纳了农业巡检机... 农业巡检机器人作为智能农业技术的一部分,能够在农业生产中执行作物监测、施肥、喷药等多种任务。其中,路径规划技术是巡检机器人自主导航和高效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不仅影响机器人的巡检效果,还直接关系到作业效率。归纳了农业巡检机器人的路径规划研究现状,涵盖背景技术、路径规划技术及应用实例。研究发现,农业巡检机器人的路径规划研究目前还存在着计算复杂度高、三维环境下路径规划研究少、复杂环境下规划难度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优化SLAM技术、路径规划和计算能力等角度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巡检机器人 智慧农业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油茶养分需求及可持续管理策略
16
作者 杨海滨 黄启中 +2 位作者 商靖 邓敏 张向辉 《南方农业》 2025年第9期103-106,共4页
油茶属于我国食用油中珍贵的植物油资源,其产业的发展能同时保证我国食用油的供需平衡和质量安全。为保障油茶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则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油茶养分的转化吸收对油茶优良品质的形成和产量的增加起... 油茶属于我国食用油中珍贵的植物油资源,其产业的发展能同时保证我国食用油的供需平衡和质量安全。为保障油茶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则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油茶养分的转化吸收对油茶优良品质的形成和产量的增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见全面高效的养分管理策略是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从油茶养分需求影响分析入手,梳理总结了油茶养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油茶林养分管理策略,为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养分需求 种植繁育 可持续管理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葡萄主要栽培品种生理生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17
作者 周广文 《农家科技》 2025年第21期46-49,共4页
重庆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已大面积发展鲜食葡萄生产,特别是近几年来,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呈明显上升趋势,现已超过11万公顷,产量16万余吨,已形成大足、九龙坡、江津、璧山、渝北、綦江、万州、南岸、巴南、长寿、南川等11个区县... 重庆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已大面积发展鲜食葡萄生产,特别是近几年来,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呈明显上升趋势,现已超过11万公顷,产量16万余吨,已形成大足、九龙坡、江津、璧山、渝北、綦江、万州、南岸、巴南、长寿、南川等11个区县葡萄栽培生产基地,其发展壮大趋势迅猛。品种已从巨峰、白香蕉等单一品种发展为夏黑、红富士、蜜莉、巨玫瑰等欧美杂交品种为主。近年来,葡萄安全高效优质栽培技术在我国南方地区葡萄生产中得到较快发展,尤其是以现场采摘为主的休闲观光葡萄园在重庆市逐年兴起,并已成为重庆葡萄产业发展中的亮点,也是都市效益农业的较好选择。为了提高种植户的技术水平,现将重庆地区主要栽培品种生理生态特性与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品种 葡萄 栽培技术 生理生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对重庆地区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范茂 杨学亭 +4 位作者 张健 刘倩 赵正武 廖敦秀 杭晓宁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3,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水稻品种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重庆地区种植的高产、温室气体低排放水稻品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连续观测重庆地区主推的6个水稻品种(中浙优H7、渝两优华占、Q香优352、... 【目的】探究不同水稻品种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重庆地区种植的高产、温室气体低排放水稻品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连续观测重庆地区主推的6个水稻品种(中浙优H7、渝两优华占、Q香优352、神农优446、渝香优8133、渝香203)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通量,收获期测定水稻产量,并对比其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结果】在6个水稻品种中,仅中浙优H7的CH_(4)排放通量呈双峰趋势,峰值分别出现在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收获期;其余5个品种的CH_(4)排放通量均呈单峰趋势,且峰值均出现在抽穗期—灌浆期。不同品种的CH_(4)排放总量为175.77~274.10 kg/ha,其中,Q香优352的CH_(4)排放总量最低,而渝香优8133排放总量最高,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N_(2)O的明显排放峰出现在稻田落干后,排放总量为-0.100~0.464 kg/ha,各品种间的N_(2)O排放总量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渝香优8133的N_(2)O排放总量为负值。不同品种水稻产量为4.94~8.20 t/ha,其中Q香优352产量最高,渝两优华占产量最低,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全球增温潜势分析显示,中浙优H7的全球增温潜势最高,达7.67 t CO_(2)e/ha,而Q香优352的全球增温潜势最低,为4.98 t CO_(2)e/ha。不同水稻品种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在0.61~1.54 t CO_(2)e/t,其中Q香优352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品种,而中浙优H7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最高。【结论】综合考虑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情况,Q香优352产量最高,且CH_(4)排放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最低,更适宜在重庆及类似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甲烷 氧化亚氮 温室气体排放 水稻产量 重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战略与对策
19
作者 陈睿 黎莉莉 +2 位作者 韦静宜 郑勇 罗清平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23,共6页
食用菌是产业链长、发展潜力大、增收效果好的绿色产业与健康产业,是践行大食物观的生力军,发展循环农业的有效途径,实现农业工厂化、智能化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对重庆食用菌产业发展规模、品种与区域布局、工厂化生产、科技支撑体系与... 食用菌是产业链长、发展潜力大、增收效果好的绿色产业与健康产业,是践行大食物观的生力军,发展循环农业的有效途径,实现农业工厂化、智能化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对重庆食用菌产业发展规模、品种与区域布局、工厂化生产、科技支撑体系与品牌建设等产业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了重庆食用菌产业在资源禀赋、发展势头和市场需求方面的优势和潜力;基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深入剖析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产业层次不高、产业链条不全、科技支撑不足、联农带农不强等问题,提出聚力打造重庆食用菌百亿级产业链的战略目标,并从坚持规划引领、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推进全链发展、实现产业能级提升,强化科技赋能、突破产业技术瓶颈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食用菌产业 发展战略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重庆市茶树适生区预测及锗富集转运特性分析
20
作者 孙协平 高少兵 +4 位作者 邹喜芳 余飞 罗友进 李宏群 徐国庆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6-1004,共9页
[目的]预测重庆市茶树适生区,分析茶树对锗的富集转运特性,为重庆市优质富锗茶叶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重庆市307个茶树分布位置(包括295个人工种植茶园和12株古茶树)和19个环境变量数据,通过MaxEnt模型对茶树适生区进行等级划分,... [目的]预测重庆市茶树适生区,分析茶树对锗的富集转运特性,为重庆市优质富锗茶叶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重庆市307个茶树分布位置(包括295个人工种植茶园和12株古茶树)和19个环境变量数据,通过MaxEnt模型对茶树适生区进行等级划分,并分析各环境变量的贡献率和置换率,采用刀切法检验影响茶树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采集重庆市南川区茶树的幼叶、老叶、枝干和根系,测定锗含量并计算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分析富锗茶叶生产潜力。[结果]19个环境变量对重庆市茶树适生区预测均有影响,其中最冷月份最低气温的贡献率最高,降水量季节变化的置换率最高;刀切法检验结果表明,影响重庆市茶树分布的环境变量主要为年平均气温、最冷季度平均气温、最冷月份最低气温、最湿季度平均气温、最干燥季度平均气温。重庆市茶树适生区可划分为4种等级,高适生区和非适生区面积较小,而中适生区和低适生区面积较大,其中南川区大部分地区属于中适生区,少部分属于低适生区和非适生区,极少部分属于高适生区。在南川区随机采集古茶树幼叶和人工种植茶园的茶树幼叶、老叶、枝干、根系,经测定发现人工种植茶园的茶树幼叶锗含量(平均值0.0058 mg/kg)高于古茶树幼叶(平均值0.0047 mg/kg),人工种植茶园的茶树老叶锗含量(平均值0.0119 mg/kg)高于幼叶。茶树对锗的富集系数仅为1.41,从根系到枝干、从根系到老叶、从根系到幼叶的转运系数分别为0.32、0.30、0.14。在南川区茶树中适生区选取土壤锗含量较高的5个地点人工种植茶园,采集茶树叶片测定锗含量,结果发现茶树老叶锗含量(0.0292~0.2840 mg/kg)高于随机采集样品。虽然茶树对锗的富集能力较弱,但以位于茶树适生区和富锗土壤分布区的人工种植茶园茶树老叶为材料较易制成富锗茶叶。[建议]合理规划重庆市茶树种植区,在高适生区、中适生区发展茶树种植;充分利用富锗土壤资源,加快富锗茶叶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适生区 MaxEnt模型 富集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