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战略下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的价值、困境及其消解 被引量:70
1
作者 妥培兴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7,共5页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一带一路"战略下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的价值进行了梳理,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促进文创经济交流,提高丝路国家政治互信;传承优秀体育文化,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一带一路"战略下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的价值进行了梳理,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促进文创经济交流,提高丝路国家政治互信;传承优秀体育文化,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拓宽体育文化内涵,促进沿线文化多元融合等价值。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中存在以下困境:1)文化自戕: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的"自我迷失";2)文化误读: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的"场域差异";3)传播乏力: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的"载体不足";4)手段僵化: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的"艺术缺失"。在此基础上,针对困境提出了以下建议:培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觉,建构跨文化传播内容体系;正视"一带一路"国家文化差异,构建差异化传播模式;构建立体传播手段,提升跨文化传播话语权;提升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技巧,促进"柔性"传播等,以更好的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价值发挥和自身价值的弘扬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民族传统体育 跨文化 困境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共生理论管窥美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被引量:17
2
作者 肖宇翔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6-111,共6页
基于共生理论,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美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体育与教育高度融合、业余性与职业性密切结合、游戏性与商业化有机统一,是美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3个基本的共生模式和共生关系特征;美国在共生单... 基于共生理论,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美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体育与教育高度融合、业余性与职业性密切结合、游戏性与商业化有机统一,是美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3个基本的共生模式和共生关系特征;美国在共生单元方面建设与完善体育设施,在共生界面方面建立与健全体育管理体系,在共生环境方面制定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为促进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互惠共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们应学习借鉴美国经验,在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在学校层面,建构完善的"小学-中学-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建构相应的组织体系和完善的体育设施;在竞技体育层面,在运动员的选拔、训练、竞赛和文化学习等方面探索体育与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打通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的"绿色通道",建构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互惠共生的良好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共生关系 学校体育 竞技体育 互利共赢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运动对中老年人肌力、骨密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郭翔 夏慈忠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9-605,共7页
目的探讨24周三种不同阻力强度与类型的运动训练介入,对中老年人在骨质密度、身体组成及低角速度肌力的影响。方法共有53位51~70岁的健康中老年人完成本研究,前测最大肌力后,对受试者进行编号,计算机程序随机配对分为控制组13人(60.8... 目的探讨24周三种不同阻力强度与类型的运动训练介入,对中老年人在骨质密度、身体组成及低角速度肌力的影响。方法共有53位51~70岁的健康中老年人完成本研究,前测最大肌力后,对受试者进行编号,计算机程序随机配对分为控制组13人(60.8±2.9岁)、中阻力组14人(62.0±5.4岁)、高阻力组13人(62.3±3.6岁)及综合式运动组13人(62.2±4.7岁);运动组进行持续24周、每周2次、每次75分钟的渐进式运动训练课程,包括中阻力组2组50%1RM(13~15次)及高阻力组2组80%1RM(8~10次)的全身性9项机械式阻力运动训练,综合式运动组则从事1组50%1RM(13~15次)的阻力运动及30分钟有氧运动,控制组则维持正常作息不多做额外的运动。四组受试者于实验前后均进行骨密、肌肉量和上下肢等速肌力的评估,并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因变项的变化。结果 24周实验后,骨密部分:控制组几乎所有测量部位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腰椎下降至1.7%,运动训练组则依测量部位与分组不同有相异的适应情况,其中综合运动组在腰椎增加的幅度显著高于中组力及控制组,中阻力组除股骨颈上升的趋势外,在手臂、腰椎、全身呈下降,并显著低于高阻力组;而高阻力组骨密则各部位均有增加,在手臂、腰椎与全身显著高于控制与中阻力,腿部则显著高于控制与整合组,但肌肉量方面:运动组皆于手臂肌肉量较控制组显著增加,腿部与全身肌肉改变量四组的间皆没有差异;肌力部分:上肢在中、高阻力组的肱三头肌较控制组显著提升15.5%~26.1%,下肢则以腿后腱肌群进步43.4%~56.9%最为明显;综合运动组于肘关节和膝关节的屈伸的力量与控制组皆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24周不同类型的训练,对于促进中老年人骨密以高阻力运动最为有效,在对于肌肉量的效益,整合式与阻力式三种运动型态影响的程度相近;但对于等速肌力的效果,则以阻力运动的影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力矩 肌肉量 阻力训练 综合式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理念下老年健康促进的体医深度融合路径 被引量:69
4
作者 戴素果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16,共4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如何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健康中国理念,通过体育与医学的深度融合,将健康风险治理充分前置,不断促进老年群体的健康水平,对实现健康中国2030年建设目标具有决定性影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如何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健康中国理念,通过体育与医学的深度融合,将健康风险治理充分前置,不断促进老年群体的健康水平,对实现健康中国2030年建设目标具有决定性影响。受到传统观念,以及风险概率加权和损失厌恶效应等影响,当前老年健康促进的体医结合中还存在思想观念、组织实施、人才队伍和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制约瓶颈,需要从加大宣传教育、人才培养和体医融合技术和信息沟通等方面,提高体育锻炼与医学治疗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老年健康 体医融合 损失厌恶 全民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