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公路水毁与地质环境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洪凯 唐虹梅 +2 位作者 吴承平 白子培 胡德源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4期24-33,共10页
本文基于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土工、岩石试验,对四川境内公路水毁与地质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探付。结果表明,软硬相间的中-厚层状灰岩、白云岩夹砂泥岩、千枚岩、板岩岩组及软硬相间的薄-中-厚层状砂泥岩及灰岩、泥岩互居岩组是境内公... 本文基于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土工、岩石试验,对四川境内公路水毁与地质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探付。结果表明,软硬相间的中-厚层状灰岩、白云岩夹砂泥岩、千枚岩、板岩岩组及软硬相间的薄-中-厚层状砂泥岩及灰岩、泥岩互居岩组是境内公路水毁的易发岩组,占水毁事例的63.6%;水毁沿断裂交叉地区及与断裂带平行地区发育的频率分别为41.7%和58.3%。这一结论对指导四川境内的公路建设是十分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水毁 大地构造 工程地质岩组 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航道水毁与新构造应力场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洪凯 白子培 李亚新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58-63,共6页
本文运用Scheidegger法通过对岷江中下游地区新构造应力场、岷江航道、滩险及整治建筑物分布的分析,发现航道水毁与区域新构造应力场有密切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Dephel法提出了航道水毁潜力评价模型: P=147 sum from i=1 to 3 (k_(xi... 本文运用Scheidegger法通过对岷江中下游地区新构造应力场、岷江航道、滩险及整治建筑物分布的分析,发现航道水毁与区域新构造应力场有密切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Dephel法提出了航道水毁潜力评价模型: P=147 sum from i=1 to 3 (k_(xi)+k_(yi)+k_(zi))-93经验证,表明该模型与实际水毁状况相符,岷江航道水毁总潜力值为85。从新构造应力场出发为内河航道的整治和维护提供了一条宏观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 新构造应力场 水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库尾泥沙淤积与重庆港区治理探讨
3
作者 程昌华 王士毅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73-78,共6页
结合三峡工程有关模型试验成果,阐述了库尾重庆段泥沙淤积规律及其对航运产生的影响.同时,对采用综合治理方法解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根据不同河段提出了治理措施及建筑物的构造型式.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泥沙淤积 整治措施 重庆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道的动量和能量系数
4
作者 许光祥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57-63,共7页
本文从动量系数(β)和能量系数(α)的定义出发,根据Engelund弯道流速分布理论,导出弯道的β和α的表达式.它们均可表示为一个只与弯道宽径比D(B/Rc)有关的系数和顺直河道的β或α的乘积,同时讨论了采用β=α=... 本文从动量系数(β)和能量系数(α)的定义出发,根据Engelund弯道流速分布理论,导出弯道的β和α的表达式.它们均可表示为一个只与弯道宽径比D(B/Rc)有关的系数和顺直河道的β或α的乘积,同时讨论了采用β=α=1的偏差情况,有助于提高水力计算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道 动量系数 能量系数 泥沙运动 河道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力桩桩—土关系的模型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馥廷 吴恒立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20-25,共6页
本文研究了推力桩桩-土关系应用模型律的可能性,及其限制。
关键词 推力桩 模型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伏旱历时的频率分布特性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白子培 谭振宏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79-83,共5页
本文分析了重庆地区伏旱历时(t)频率分布特性,为拟定抗旱标准、综合治理措施以及旱情预测等,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关键词 重庆 伏旱历时 频率分布特性 防旱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闸短廊道输水系统的水力计算探讨
7
作者 刘华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106-111,共6页
本文对船闸短廊道输水系统的流量系数计算进行了一些探讨,在原有的直线假定和查表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曲线假定,使其流量系数的取值与实际情况更加接近。并且,由此导出了一系列水力计算的公式,为船闸短廊道输水系统的水力计算,提供... 本文对船闸短廊道输水系统的流量系数计算进行了一些探讨,在原有的直线假定和查表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曲线假定,使其流量系数的取值与实际情况更加接近。并且,由此导出了一系列水力计算的公式,为船闸短廊道输水系统的水力计算,提供了一个更为完善的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系数 水力计算 特性曲线 船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闸分散输水系统的分析计算
8
作者 顾欢达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44-51,共8页
本文应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船闸分散输水系统进行计算分析,并根据实测资料进行验证。探讨了数值计算方法在船闸分散输水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中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 船闸 分散输水系统 输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构造应力场论公路水毁问题——兼论地貌发育的对抗性原理 被引量:7
9
作者 艾南山 陈洪凯 李后强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8-304,共7页
根据沙依德格尔的对抗性原理,研究了新构造应力场对公路水毁的影响问题,发现在高应力区,如果公路走向平行于新构造应力场的剪切面或垂直于这个应力场的主压应力方向,公路的稳定性即将变坏.
关键词 对抗性原理 新构造应力场 公路 水灾 地貌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坝对河道水位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许光祥 程昌华 刘建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4期48-53,共6页
本文通过多级流量和丁坝束窄度等45组试验的测试,获得许多水位随丁坝束窄度变化的实测资料,在对丁坝河段水位变化的数据统计分析中,获得了丁坝及其临近断面水位变化值与丁坝束窄度关系的经验计算式。并将实测的上游水位壅高值与其... 本文通过多级流量和丁坝束窄度等45组试验的测试,获得许多水位随丁坝束窄度变化的实测资料,在对丁坝河段水位变化的数据统计分析中,获得了丁坝及其临近断面水位变化值与丁坝束窄度关系的经验计算式。并将实测的上游水位壅高值与其它的研究结果和本文找出的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同时给出了估算上游壅水长度的简单公式。为丁坝整治效果的预测提供有力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坝 水面线 水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境内公路水毁的基本特征及防治问题探讨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洪凯 唐红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S1期103-107,共5页
四川境内公路水毁具有严重性、波动性、区域性和共生性等四大基本特征。面对境内严重发育并广泛分布的公路水毁,本文进一步论述了坚持综合防治、将工程防治措施与非工程防治措施相结合、发挥工程防治措施的综合效应在公路水毁防治中的... 四川境内公路水毁具有严重性、波动性、区域性和共生性等四大基本特征。面对境内严重发育并广泛分布的公路水毁,本文进一步论述了坚持综合防治、将工程防治措施与非工程防治措施相结合、发挥工程防治措施的综合效应在公路水毁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公路水毁 特征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公路水毁路基发育机制研究──以四川境内公路水毁路基为例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洪凯 唐红梅 白子培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4期34-40,共7页
水毁路基是山区公路水毁的主要类型之一。本文以四川境内公路水殴路基的发育为例,从成因关系上对山区公路水毁路基的发育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河流冲刷切割型、推挤错位变动型、重力剪切破坏型和机械撞击破坏型水毁路基是山区公... 水毁路基是山区公路水毁的主要类型之一。本文以四川境内公路水殴路基的发育为例,从成因关系上对山区公路水毁路基的发育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河流冲刷切割型、推挤错位变动型、重力剪切破坏型和机械撞击破坏型水毁路基是山区公路常见的4种路基水毁类型。这一成因分类研究为有效地防治山区公路水毁路基、减少重复水毁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公路 水毁路基 机制 分类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对库岸坍塌变形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程昌华 陈学兵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S1期54-59,共6页
本文分析了影响水库库岸坍塌失稳的因素,并通过概化模型试验,对水动力学因素中波浪特性对库岸坍塌影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得出了波高与库岸失稳宽度的关系,波高与岸坡最大坍塌深度的关系。
关键词 库岸稳定 波浪 坍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勾头丁坝对水流结构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程昌华 刘建新 许光祥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58-69,共12页
本文通过在试验水槽中模拟河道工程常采用的勾头丁坝这种组合坝型,着重研究了不同勾角和不同勾长组合时时而场产生的影响,分析了产生这种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1)增加勾头后,不同程度地减弱了原了坝坝头水而分离产生的漩涡... 本文通过在试验水槽中模拟河道工程常采用的勾头丁坝这种组合坝型,着重研究了不同勾角和不同勾长组合时时而场产生的影响,分析了产生这种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1)增加勾头后,不同程度地减弱了原了坝坝头水而分离产生的漩涡,减少了坝后能量损失.(2)同一匀长内不同勾角对坝头前后的流速分布将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成果对指导航道整治工程、护岸及滨江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坝 勾长 勾角 水流结构 压缩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性泥石流的沉积学特征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洪凯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7-41,共5页
本文在野外考察基础上,通过粒度分析、粘土矿物分析和化学分析,表明塑性泥石流(泥石流新类型)在沉积特征上与常态泥石流(粘性泥石流和稀性泥石流的总称)有明显的区别。细粒含量高(13%以上);SiO_2、Fe_2O_3、Al_2O_3和CaO是沉积物中最... 本文在野外考察基础上,通过粒度分析、粘土矿物分析和化学分析,表明塑性泥石流(泥石流新类型)在沉积特征上与常态泥石流(粘性泥石流和稀性泥石流的总称)有明显的区别。细粒含量高(13%以上);SiO_2、Fe_2O_3、Al_2O_3和CaO是沉积物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80%以上);沉积物属于分选“很差型”;土体塑性指数为10.7,属于中塑性上;挠曲构造是该类泥石流典型的沉积构造;剪切应力是塑性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沉积物 剪切应力 沉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滑坡发育的地貌学研究(以万县市豆芽棚滑坡为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洪凯 唐红梅 王建平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86-93,共8页
近年来,用极限平衡法确定的稳定边坡已趋于不稳定,滑坡的发育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边坡的物质平衡问题了.本文以理论上处于稳定的豆芽棚滑坡为例,从区域地貌应力场、河谷地貌及城市地貌过程等几方面对其发育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证实了... 近年来,用极限平衡法确定的稳定边坡已趋于不稳定,滑坡的发育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边坡的物质平衡问题了.本文以理论上处于稳定的豆芽棚滑坡为例,从区域地貌应力场、河谷地貌及城市地貌过程等几方面对其发育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证实了大型滑坡的发育受控于地貌应力场的基本规律.运用提出的青藏高原旋转隆升模式比较合理地解释了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地貌应力场的基本特征,为区域大型滑坡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强调了城市地貌过程对山区城市边坡的影响;提出了山区城市滑坡治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地貌应力场 地貌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河流干支流汇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建新 程昌华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90-94,共5页
本文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和实测资料的分析.着重对山区河流干支流(特别是长江与嘉陵江相汇)汇流后的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干支流的汇流比{Q/Q}是影响交汇角大小、汇流面坡降、输沙率变化等的主要因素,同时,利用汇流... 本文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和实测资料的分析.着重对山区河流干支流(特别是长江与嘉陵江相汇)汇流后的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干支流的汇流比{Q/Q}是影响交汇角大小、汇流面坡降、输沙率变化等的主要因素,同时,利用汇流比Q/Q这一特征值,建立了它与汇合口的水力和泥沙运动变化的部份相关关系,从而揭示了山区河流干支流相汇后的变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流比 输沙率 山区河流 干支流 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嘉陵江交汇口汇流特性统计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许光祥 周华君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6年第5期99-104,共6页
长江嘉陵江交汇口,其汇流比的变化对两江的水面比降、泥沙输移及航运、防洪等均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统计了两江18年6574天的日平均流量资料,对汇流比总的和分级流量的频率分布及汇流比随总流量的变化、各种汇流特征值进行了全... 长江嘉陵江交汇口,其汇流比的变化对两江的水面比降、泥沙输移及航运、防洪等均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统计了两江18年6574天的日平均流量资料,对汇流比总的和分级流量的频率分布及汇流比随总流量的变化、各种汇流特征值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绘制出规律性较强的频率分布曲线,给出了计算累积频率和区间频率的关系式,获得了平均、峰频等多种特征值,为本河段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及其它特性的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汇口 汇流比 区间频率 峰频 长江 嘉陵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库岸坍塌的水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程昌华 邓伯强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6年第5期50-58,共9页
本文以影响库岸坍塌变形的水动力学因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三峡工程重庆河段库岸为原型,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库岸坍塌变形与波高、岸坡坡度、岸坡土质等要素的关系,对更深入、全面的进行库岸坍塌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波浪作用 坍塌 库岸坍塌 水库 水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坝挑角对坝田淤积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许光祥 刘建新 程昌华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94-98,共5页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探讨了丁坝挑用对坝田淤积、壅水程度、冲刷范围等的影响,获得了具有一定价值的试验数据及分析成果。
关键词 丁坝挑角 坝田淤积 非淤积区 水位壅高 横向输沙 航道整治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