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SRB模型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效果和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陈晴空 黄秦森 +2 位作者 况力 杨肃博 范剑平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671-5681,共11页
基于对重庆市50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项目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压力-状态-响应-效益”(PSRB)框架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效益四个维度筛选确定评价指标,形成了评价指标体系.对已整治完成6个月以上的堰塘、沟渠和河流3种类型黑臭水体... 基于对重庆市50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项目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压力-状态-响应-效益”(PSRB)框架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效益四个维度筛选确定评价指标,形成了评价指标体系.对已整治完成6个月以上的堰塘、沟渠和河流3种类型黑臭水体的11个典型案例进行了评价,并跟踪评价了其中堰塘型黑臭水体在2023年6、8、10月的整治效果.结果表明,压力、状态、响应、效益各维度权重分别为0.27,0.21,0.36,0.16,权重较高的负向指标(C_(11)、C_(14)、C_(24)、C_(36))多于权重较高的正向指标(C_(31)、C_(41)),即农村黑臭水体整治虽然得到了积极响应,但整治完成的水体仍存在较大压力,获得效益有限.11个典型案例中,10个案例的整治效果等级为“有效”,1个案例为“合格”.压力维度中“水域人口负荷较大”、“截污纳管破损”、“黑臭底泥残留”以及响应维度中“水体整治投资较高”、“运维管护执行力度不足”是对整治效果带来不利影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黑臭水体 影响因素 压力-状态-响应-效益(PSRB)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整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悬沙颗粒磷的粒径变化和滞留特征
2
作者 陈晴空 陈治君 +3 位作者 王殿常 兰峰 高千红 李姗泽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92,共12页
【目的】磷是长江的主要污染物和生源要素,三峡大坝的建成导致大量携带磷的悬沙(颗粒磷)被拦截而影响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粒径(D)是悬沙的重要物理特性,但目前对长江颗粒磷的研究缺乏粒径方面的信息。【方法】2021年在三峡库区长江干... 【目的】磷是长江的主要污染物和生源要素,三峡大坝的建成导致大量携带磷的悬沙(颗粒磷)被拦截而影响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粒径(D)是悬沙的重要物理特性,但目前对长江颗粒磷的研究缺乏粒径方面的信息。【方法】2021年在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和支流嘉陵江、乌江的8个水文断面逐月开展了悬沙粒径级配分析和各粒径段悬沙含磷量(PP′)的监测,获得了各断面不同时间、不同粒径段悬沙的PP′值,输沙率和流量、流速等水文参数以及总磷(TP)、溶解态磷(DP)、颗粒磷(PP)的浓度,总结了库区悬沙粒度特征和含磷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库区中主导颗粒磷输移的主要悬沙成分,估算了库区对不同悬沙成分的拦截作用。【结果】结果显示:(1)库区悬沙以D≤0.062 mm的细颗粒为主,从上游到下游有细化趋势;粉砂通量最大可占全年D≤0.062 mm悬沙通量的77%,粉砂颗粒磷通量最大可占全年D≤0.062 mm悬沙颗粒磷通量的82%,粉砂是库区颗粒磷的主要载体。(2)非汛期库区长江干流各粒径段的悬沙平均含磷量大于汛期,且粒径越小PP′值越大,但汛期却是0.002<D<0.004 mm的黏粒含磷最多,输沙率决定悬沙通量的多少,是影响颗粒磷输移的主要因素。(3)库区水体中的磷在非汛期以DP为主,汛期以PP为主,全年都有悬沙和PP滞留,尤以汛期为主,汛期悬沙和颗粒磷滞留量分别约占全年滞留量的94.5%和97.1%;粉砂颗粒磷在库区的滞留率>80%,黏粒颗粒磷的滞留率>60%。【结论】结果表明:悬沙粒径级配与土壤测磷相结合的监测方法能明确库区不同粒径悬沙的含磷量,为库区磷监测提供新的技术参考;库区悬沙成分占比对颗粒磷输移的影响大于悬沙粒径,悬沙成分占比越大,对颗粒磷输移的影响越大,因此长江上游控磷更应侧重对悬沙成分占比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悬沙 粒径 颗粒磷 滞留率 时空变化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铋基S型异质结光催化材料合成及水处理和能源生产应用
3
作者 李卓林 李家杰 +3 位作者 韩易 陈士凌 赵思凯 余薇薇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2-268,共7页
光催化材料在处理污水和能源生产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已开发多种光催化材料,提出众多性能提升策略。其中含S型异质结Bi基光催化材料(BSHM)因其可见光响应、高氧化还原性能被广泛研究。对BSHM合成和应用研究有助于提升污水处理... 光催化材料在处理污水和能源生产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已开发多种光催化材料,提出众多性能提升策略。其中含S型异质结Bi基光催化材料(BSHM)因其可见光响应、高氧化还原性能被广泛研究。对BSHM合成和应用研究有助于提升污水处理性能和探索能源生产的光催化途径。通过对BSHM合成原理、合成方法及应用效果进行梳理,厘清各原材料应满足的能带条件及合成过程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应用中大多数BSHM相比原材料性能提升2倍以上,部分研究中对特定产物选择性达80%以上。在此基础上分析BSHM性能提升和产物选择性原因,为BSHM环境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为能源高选择性产出梳理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水环境 再生能源 甲烷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