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产业-交通-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及驱动力研究
1
作者 杨霏 周玉 +1 位作者 陈银银 梁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3,96,共11页
长江经济带是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带,探究土地利用-产业-交通-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耦合协调机理,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耦合协调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析... 长江经济带是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带,探究土地利用-产业-交通-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耦合协调机理,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耦合协调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析2006—2021年研究区土地利用-产业-交通-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6—2021年土地利用-产业-交通-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持续递增及呈现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分布格局;2)下游、上游-下游分别是区域内与区域间差异中最为显著的,造成总体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区域间差异;3)资源集聚能力是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产业-交通-环境 Dagum基尼系数 地理探测器 耦合协调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县域国土空间碳汇冲突识别及多情景模拟 被引量:3
2
作者 梁甜 贺清 +3 位作者 杨霏 任晓红 张荣飞 文传浩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350,共17页
国土空间是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和社会经济功能的重要载体,科学识别不同发展情景下的县域国土空间碳汇冲突格局,对国土空间低碳开发利用与碳汇风险预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42个区(县)为研究对象,从空间碳排压力、空间... 国土空间是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和社会经济功能的重要载体,科学识别不同发展情景下的县域国土空间碳汇冲突格局,对国土空间低碳开发利用与碳汇风险预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42个区(县)为研究对象,从空间碳排压力、空间固碳能力和空间不稳定性3个维度,构建国土空间碳汇冲突评价模型。整合社会经济数据和自然地理等多源数据,采用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综合评估模型(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and Tradeoffs,InVEST)、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模型(Patch⁃generating and Land Use Simulation,PLUS)、气泡图谱和冲突矩阵等方法,识别并多情景模拟1980—2050年研究区国土空间碳汇冲突程度及潜在风险区域。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表现为耕地连片、生态用地分散和建设用地多点集聚的空间布局特征,耕地和建设用地之间的土地利用转移占主要贡献。(2)1980—2020年研究区国土空间碳汇冲突程度总体呈现“急剧上升⁃逐渐缓和”的趋势,且预测到2050年,碳减排情景(CE)下的国土空间碳汇冲突可控程度最高。(3)依据冲突矩阵划分标准,将研究区甄别出“三带九区”的国土空间碳汇冲突矩阵类型,其中碳汇耐受安全区、碳汇稳态维持区等分别呈现出“边缘式”“三角式”的空间分布特征。本文为精准识别国土空间碳汇冲突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有助于拓展土地利用冲突理论和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范畴,为我国其他城市群制定“政域⁃流域”的国土空间碳汇冲突调控策略与碳汇协同监管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碳汇冲突 InVEST模型 PLUS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公共区不同火灾位置的烟气扩散规律仿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焦柳丹 王新宇 +1 位作者 霍小森 张羽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0-169,共10页
为研究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公共区域起火后不同火灾位置处烟气的扩散规律,提出一种基于BIM-PyroSim的火灾烟气扩散仿真模型。首先,从建立地铁车站模型、选择起火位置、设置模拟参数和指标选取与数据监测4个方面提出仿真模拟流程。然后,以... 为研究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公共区域起火后不同火灾位置处烟气的扩散规律,提出一种基于BIM-PyroSim的火灾烟气扩散仿真模型。首先,从建立地铁车站模型、选择起火位置、设置模拟参数和指标选取与数据监测4个方面提出仿真模拟流程。然后,以广州地铁10号线石溪站为例,通过Revit软件建立地铁站模型。最后,在PyroSim软件中依据地铁站空间结构设置站厅中部、站厅侧端、站台中部、站台侧端4个位置,模拟并监测起火后6 min内烟气温度、CO浓度、能见度3个危险因素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起火位置的空间结构对烟气传播路径有直接影响,当火源位于空旷结构、墙壁结构、楼梯结构、墙壁+楼梯结构所处位置时,烟气羽流分别呈现T形、L形、E形和U形;(2)3个危险因素达到临界值的时间先后顺序随空间结构而变化,在墙壁结构和空旷结构处6 min内均未达到临界值;楼梯结构处起火6 min后车站空间内温度超过100℃,CO浓度值超过1.4×10-3kg·m-3;墙壁、楼梯组合结构处起火6 min后站台空间内温度超过100℃、CO浓度超过2.4×10-3kg·m-3,能见度下降至0 m;(3)综合考虑3个危险因素,4个典型起火位置的危险程度排序为:楼梯、墙壁组合结构>楼梯结构>墙壁结构>空旷结构。研究结果为轨道交通火灾模拟仿真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地下车站 起火位置 烟气规律 模拟仿真 Pyro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故障灾害链风险概率研究
4
作者 焦柳丹 常星宇 +1 位作者 霍小森 张羽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76,共9页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故障灾害事件的发生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产生的影响,从灾害链视角对轨道交通设备故障灾害链风险概率进行分析。首先通过收集146起国内外轨道交通设备故障灾害案例,基于灾害原因与过程划分为7类设备故障原生灾...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故障灾害事件的发生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产生的影响,从灾害链视角对轨道交通设备故障灾害链风险概率进行分析。首先通过收集146起国内外轨道交通设备故障灾害案例,基于灾害原因与过程划分为7类设备故障原生灾害,并进一步提取各类设备故障灾害风险事件,根据其风险传递关系构建灾害链网络;然后基于贝叶斯网络构建7类单一轨道交通设备故障贝叶斯网络模型;最后基于轨道交通设备故障贝叶斯模型,结合实际数据分析其风险概率。研究结果发现,综合考虑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运营计划调整3类灾害事故后果,7类轨道交通设备故障按照风险概率排序为信号故障、电路故障、电梯故障、控制系统故障、车门故障、道岔故障、屏蔽门故障。其中,信号故障、电路故障与电梯故障风险概率分别为3.618×10^(-2)、1.767×10^(-2)、1.251×10^(-2),高于其他4类故障,导致灾害事件出现概率较高,应重点加强相应措施,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设备故障 灾害链 风险概率 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主体参与下长江经济带水环境治理效率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与门槛效应
5
作者 何寿奎 胡春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6,共9页
作为水环境治理的关键力量,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多主体参与对水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尤为重要。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水环境治理效率,构建水资源总量距离权重矩阵,并通过空间杜宾... 作为水环境治理的关键力量,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多主体参与对水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尤为重要。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水环境治理效率,构建水资源总量距离权重矩阵,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分析多主体参与对治理效率的影响。此外,还运用中介模型检验了政府绿色科技支持和企业绿色转型的作用。结果表明:①多元主体参与显著提升了水环境治理效率;②多元主体参与通过协同驱动作用提升了区域水环境治理成效,但在长江上游、中游、下游不同地区的治理成效呈差异性显著;③政府绿色科技支持和企业绿色转型通过中介效应有效改善了水环境治理效率;④主体间参与度变化对水环境治理效率具有门槛效应。研究成果可为长江经济带水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有助于实现区域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治理效率 多主体参与 空间杜宾模型 门槛效应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含碳网络图与碳转移板块分析的低碳产业优化研究——以重庆为例
6
作者 肖伟 王禹 +1 位作者 代银帅 赵凯钦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30,共10页
产业结构低碳优化和碳减排责任划分是完成“双碳”目标的重要工作,从产业关联和隐含碳流动视角综合分析各行业碳排放对区域碳排放及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对基于直接碳排放量的传统低碳产业规划方法的进一步完善。论文以重庆为例,通过多区... 产业结构低碳优化和碳减排责任划分是完成“双碳”目标的重要工作,从产业关联和隐含碳流动视角综合分析各行业碳排放对区域碳排放及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对基于直接碳排放量的传统低碳产业规划方法的进一步完善。论文以重庆为例,通过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产业碳转移规模、隐含碳生产率,分别从全国和区域层面绘制了隐含碳网络图谱,划分国内隐含碳流动板块,刻画产业部门关联特征并识别重庆关键核心部门。研究表明,重庆国内碳转移网络中属于“净受益者”,重庆产业碳关联的核心部门为化学制品业、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交通运输与仓储邮政业,在制定碳减排政策时,应综合考虑以上行业的碳排放情况以及对其他行业的贡献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多区域投入产出 产业关联分析 碳转移网络 减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综合交通换乘便捷性影响因素
7
作者 任晓红 沈佳 王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6-356,共11页
研究城市综合交通换乘便捷性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基于综合交通理论和换乘便捷性理论,对综合交通换乘体系逻辑进行了梳理,并绘制了综合交通换乘体系图,然后从综合交通枢纽站和单个异站换乘起讫点(origin-de... 研究城市综合交通换乘便捷性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基于综合交通理论和换乘便捷性理论,对综合交通换乘体系逻辑进行了梳理,并绘制了综合交通换乘体系图,然后从综合交通枢纽站和单个异站换乘起讫点(origin-destination,OD)对两个视角,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地理探测器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综合交通换乘便捷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单个枢纽站异站换乘便捷度主要与枢纽站地理位置有关;地理距离、出行方式、出行站数为最短换乘时间的主要因素,其中出行站数为最主要因素;地理距离、最短公路里程数、出行方式、出行站数为最少换乘费用的主要因素,其中出行方式和出行站数为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 换乘便捷性 交通枢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化视阈下的大学生社区管理 被引量:3
8
作者 黄丹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48-49,共2页
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价值观念、道德法律、知识技能、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社会化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生社区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在大学生社区管理中,必须将人本理念、服务理念以及自治理念贯穿始终,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建设... 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价值观念、道德法律、知识技能、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社会化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生社区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在大学生社区管理中,必须将人本理念、服务理念以及自治理念贯穿始终,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建设社区文化、鼓励学生参加自治组织、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依托社区心理咨询机构等方面入手,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化 社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陆海新通道区域经济-交通运输-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及障碍度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肖红 胡宇航 +1 位作者 王孝坤 龚恒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共7页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西部城市深化国际贸易合作的新桥梁,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连接通道。运用熵权法确定区域经济、交通运输及生态环境指标的权重,借鉴物理学耦合协调度的相关概念和方法计算西部陆海新通道沿...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西部城市深化国际贸易合作的新桥梁,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连接通道。运用熵权法确定区域经济、交通运输及生态环境指标的权重,借鉴物理学耦合协调度的相关概念和方法计算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区域经济-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最后运用障碍度模型计算影响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10—2019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区域经济-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稳步递增,耦合协调类型经历了中度失调—勉强协调—中级协调的转化历程,且耦合协调度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通过障碍因子分析,发现客运量、旅客周转量、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及碳排放量对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协调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陆海新通道 区域经济 交通运输 生态环境 协调度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优势度时空演变格局及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黄承锋 李元龙 陈一铭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8-487,共10页
为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优势度演变特征和影响机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48个县区为研究单元,通过集成交通网络密度、城市临近度、交通干线影响度和区域可达性四个指标,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优势度评价体系,利用变异系数... 为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优势度演变特征和影响机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48个县区为研究单元,通过集成交通网络密度、城市临近度、交通干线影响度和区域可达性四个指标,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优势度评价体系,利用变异系数、冷热点分析、普通最小二乘(OLS)和地理加权回归(GWR)等方法,对其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和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优势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②高交通优势度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低交通优势度主要位于海拔较高、经济落后的区域,且空间分布格局非均衡性逐渐显著;③铁路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优势度的贡献较大,高程、人口密度、建成区面积比例和地区生产总值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优势度空间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优势度 时空演变 GWR模型 影响机制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下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尚毅 周米娜 郑先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45,共6页
构建了基于经营风险、应急管理风险、乘客风险、公共安全管理风险等的风险评价体系,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对新冠疫情下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进行了正向、逆向推理,计算了风险节点之间的逆向关联度;对新冠疫情下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 构建了基于经营风险、应急管理风险、乘客风险、公共安全管理风险等的风险评价体系,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对新冠疫情下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进行了正向、逆向推理,计算了风险节点之间的逆向关联度;对新冠疫情下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疫情中后期,由新冠疫情引起的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风险Z为一般风险;当Z处于高风险的概率P(Z|_(Z=high))较大时,经营风险、应急管理风险为主要风险;当P(Z|_(Z=high))=0%→100%时,4种风险中经营风险对Z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新冠疫情 城市轨道交通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槛模型和空间计量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晓红 吴杰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4,共8页
以2009—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公路、铁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公路、铁路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公路投资的门槛特征值为100.552 4,118.934 6,铁路... 以2009—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公路、铁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公路、铁路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公路投资的门槛特征值为100.552 4,118.934 6,铁路投资的门槛特征值为1.135 6,1.929 9,2.758 7,公路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强前者对后者的弹性系数呈现倒U型曲线变化,铁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则是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强而逐渐削弱,同时铁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高于公路投资。从空间角度分析,公路投资对本地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其他城市却表现出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铁路投资对本地和其他地区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交通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门槛模型 空间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经济联系的协调度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晓红 吴杰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5-267,共13页
区域内部城市之间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状况与其经济联系的耦合协调度是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引力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选取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个城市数据,在测度城市之间的交通基础... 区域内部城市之间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状况与其经济联系的耦合协调度是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引力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选取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个城市数据,在测度城市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状态、经济联系强度的基础上,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和经济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现象显著,城市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度与经济联系强度大多处于低中等水平;②四川省内城市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联通状况和经济联系强度显著优于重庆市;③城市间的交通基础设施联通系统和经济联系体系的耦合度大多处于拮抗和磨合期,且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度与经济联系强度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不高。可以通过提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建设与经济联系的耦合协调度来促进经济圈内部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经济联系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驱动作用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联系空间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承锋 田少斌 +1 位作者 李元龙 雷洋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6-102,112,共8页
通过改进的城市质量评价体系和距离函数构建引力模型,测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从而构建城市经济联系网络,并以城市经济联系势能为因变量,路网密度、可达性、干线影响度为自变量,在经济联系势能空间相关性检验的基础上... 通过改进的城市质量评价体系和距离函数构建引力模型,测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从而构建城市经济联系网络,并以城市经济联系势能为因变量,路网密度、可达性、干线影响度为自变量,在经济联系势能空间相关性检验的基础上,运用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索交通要素对经济联系驱动作用的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联系层级现象显著,缺乏高强度的经济联系,西强东弱、南强北弱特征明显;干线影响度对经济联系驱动作用最大,可达性次之,路网密度最小。路网密度对西部城市带驱动作用相对较大,可达性水平对西南地区的驱动作用相对较大,干线影响度对沿江城市带的驱动作用相对较大,驱动因素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驱动 经济联系 GWR模型 空间异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BP-GA模型的脆弱航段船舶短时交通流预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永军 王腾飞 董朝阳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4,共9页
【目的】针对繁忙航段船舶交通流易受外界环境扰动的难题,提出一种可用于识别船舶交通流脆弱性的预测模型,旨在通过脆弱性辨识,确定最薄弱的航段。【方法】首先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MD)模型将船舶交通流参数序列分解为多个模态分量,然后... 【目的】针对繁忙航段船舶交通流易受外界环境扰动的难题,提出一种可用于识别船舶交通流脆弱性的预测模型,旨在通过脆弱性辨识,确定最薄弱的航段。【方法】首先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MD)模型将船舶交通流参数序列分解为多个模态分量,然后结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和遗传算法(GA),通过构建约束模型并不断更新各个分量的中心和带宽,实现单个分量的预测,通过应用VMD-BP-GA模型对船舶交通流进行精准预测,并验证其合理性和有效性。【结果】在繁忙航段,本研究提出的VMD-BP-GA模型精准预测船舶交通流脆弱性的方法,相较于传统模型表现出更低的预测误差值,其中在航段流量预测方面,本研究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最低达到2.095%,均方根误差(RMSE)最低达到2.610%,平均百分比误差(MAPE)最低达到2.114%;在航段密度预测方面,本研究模型的MAE、RSME、MAPE最低分别为0.129%、0.162%、2.112%;并实现了时空两个维度的船舶交通流预测。【结论】本研究模型成功实现对船舶交通流脆弱性的识别和最薄弱航段的确定,具有高效的预测性能,能够精准并快速地预测船舶交通流,可为船舶通航安全保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交通流 脆弱性 预测 通航船舶 多融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及其时空差异——基于长江经济带74个城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羽 蔡茜 +1 位作者 焦柳丹 唐颖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69,共7页
为缓解城市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突出问题,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高效发展的关键保障。论文以2014—2018年长江经济带7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来衡量绿... 为缓解城市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突出问题,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高效发展的关键保障。论文以2014—2018年长江经济带7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来衡量绿色技术创新的效率,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总体水平较低,且各城市的发展极为不均。(2)从空间分布来看,位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表现较好且发展水平也较稳定,而中上游城市的改进空间较大。(3)从动态变化来看,在整个研究期间,样本城市整体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13.1%,技术创新效率指数提高了4.5%,技术进步变化指数提高了12.1%。通过上述的实证分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 超效率SBM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保护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冰冰 李友根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共7页
为更好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利用熵权法测算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在2013~2021年间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生态保护对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最后利用耦合协调... 为更好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利用熵权法测算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在2013~2021年间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生态保护对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最后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序演化特征与空间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存在地区异质,下游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相较于中游和上游地区更加突出;生态保护能够促进高质量发展,且对周围地区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耦合协调度从以中度协调为主转变为高度协调为主。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生态保护,还需重视区域发展的均衡性和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度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交通流视角下城市群网络重要节点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焦柳丹 张鑫宇 +1 位作者 霍小森 张羽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84,共8页
当城市群中某些节点运输能力下降时,其相较于其他节点会对整体网络产生更大的影响,则认为该类节点为重要节点,通过对城市群中重要节点进行识别,加强重要城市保护,对于保证城市群正常运作,维持城市群内部正常流动,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当城市群中某些节点运输能力下降时,其相较于其他节点会对整体网络产生更大的影响,则认为该类节点为重要节点,通过对城市群中重要节点进行识别,加强重要城市保护,对于保证城市群正常运作,维持城市群内部正常流动,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基于高速铁路流与高速公路流双视角构建城市群网络模型,通过借鉴引力模型,从城市关联性、聚类性、中介性构建城市群网络重要节点评价模型,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速铁路网络模型中,各个节点城市整体重要性结果呈非线性下降;在高速公路网络模型中,整体重要性结果呈线性下降,下降较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高速交通网 交通流 引力模型 重要度分析 成渝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赋能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寿奎 帅昕言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4-50,共7页
异质性环境规制是驱动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动态协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采用2010~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基于PSR模型构建“水资源-社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异质性环境规制对... 异质性环境规制是驱动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动态协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采用2010~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基于PSR模型构建“水资源-社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异质性环境规制对“水资源-社会经济”协调水平的空间溢出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对“水资源-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命令型环境规制对其存在倒“U”形影响,而市场型呈“U”形变化趋势。②环境规制主要通过模仿、警示和污染避难所效应对周边区域协调发展发挥空间溢出作用,在区域和产业结构差异约束下表现出显著的多重异质性效应。因此,应有效发挥各类环境规制的正向实施效果,持续提升环境规制对“水资源-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赋能效应,以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社会经济 异质性环境规制 耦合协调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预测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焦柳丹 刘莹 +1 位作者 吴雅 霍小森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9-57,共9页
交通运输业作为碳排放主要来源之一,其低碳发展对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基于拓展的STIRPAT模型,从人口规模、经济水平、技术水平、交通运输水平以及绿化水平5个维度选取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根据1997—2019... 交通运输业作为碳排放主要来源之一,其低碳发展对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基于拓展的STIRPAT模型,从人口规模、经济水平、技术水平、交通运输水平以及绿化水平5个维度选取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根据1997—2019年碳排放量及影响因素数据建立卷积神经网络碳排放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设置低碳、基准和高碳3种不同情景对京津沪渝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情况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基准情景和低碳情景下,京津沪渝均表现出明显的“波动上升—达峰—缓慢下降”的趋势;而在高碳情景下,京津沪渝则表现出明显持续增长趋势,同时低碳情景下京津沪渝交通运输业碳达峰时间多早于2030年,且峰值明显低于基准情景和高碳情景的碳排放量值,更加符合交通运输业的低碳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交通运输业 STIRPAT模型 影响因素 碳排放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