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佛山水利工程左岸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俊杰 邱珍锋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5-488,501,共5页
结合工程地质条件、边坡形态规模和变形破坏机理,考虑岩质边坡天然和饱和两种含水状态,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重庆市金佛山水利工程坝址区左岸岩质高边坡进行分析,研究了岩质高边坡在天然状态、开挖和加固时等不同工况下的稳定安全系... 结合工程地质条件、边坡形态规模和变形破坏机理,考虑岩质边坡天然和饱和两种含水状态,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重庆市金佛山水利工程坝址区左岸岩质高边坡进行分析,研究了岩质高边坡在天然状态、开挖和加固时等不同工况下的稳定安全系数。结果表明:各种工况下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边坡是一个下部为顺层牵引-塑流性质、上部为压致拉裂推移式潜在滑坡。开挖部分岩体风化层有利于边坡稳定,采用锚喷加固后岩质高边坡安全系数明显提高,边坡现状整体稳定,发生大规模破坏的可能性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破坏机制 牵引塑性流动 压制拉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涌浪危险性云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2
作者 牟萍 王平义 +2 位作者 韩林峰 喻涛 张帆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87,共7页
滑坡涌浪灾害作为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其预测与防护是工程中需研究的重要问题。笔者在涌浪成因机理分析基础上,基于滑坡体规模、坡形、岩性、高度、水面宽度、水深和河道特征等7个影响因子的滑坡涌浪危险性指标体系,构建了滑坡涌浪危险... 滑坡涌浪灾害作为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其预测与防护是工程中需研究的重要问题。笔者在涌浪成因机理分析基础上,基于滑坡体规模、坡形、岩性、高度、水面宽度、水深和河道特征等7个影响因子的滑坡涌浪危险性指标体系,构建了滑坡涌浪危险性评价云模型,并将该云模型应用于三峡库区3组典型滑坡案例。结果表明:云模型理论可用于研究滑坡涌浪灾害危险性;三峡库区典型滑坡涌浪灾害的危险程度处于中等和较高之间;应对库区潜在滑坡体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与航道工程 滑坡涌浪 危险性 云模型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砂土隧道注浆加固效果评价研究:以郑州地铁7号线砂土隧道为例
3
作者 钟宏伟 秦鹏飞 +1 位作者 卢再光 张颖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5-322,共8页
在地质环境日趋复杂和恶劣的工程背景下,注浆加固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立科学合理的注浆效果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针对注浆量核算法、检查孔分析法、P-Q-t曲线法及地球物理探测法等工程中应用较广泛的注浆效果检测... 在地质环境日趋复杂和恶劣的工程背景下,注浆加固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立科学合理的注浆效果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针对注浆量核算法、检查孔分析法、P-Q-t曲线法及地球物理探测法等工程中应用较广泛的注浆效果检测方法,通过抽取一、二级影响因素确立层次评价体系,并结合专家意见与实际工况构建了注浆效果评价数学模型。然后基于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将权向量作为评价因素的权重进行量化,通过矩阵运算实现了模糊现象的数学表达,完成了砂土隧道注浆效果的准确评价。最后结合郑州地铁7号线砂土隧道,通过模糊评价综合分析,认为注浆效果等级达到良好等级(B)。隧道实际开挖期间,未出现任何形式的水文、地质干扰,表明评价方法科学高效,可为其他工程施工提供指导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注浆 检查孔分析 地球物理探测 模糊理论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运枢纽闸门运输稳定性仿真分析
4
作者 钟亮 路洲洲 +2 位作者 潘剑 钟广达 刘锦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120,共7页
航运枢纽建设可能面临进场道路多弯道、多坡道等复杂路况,为探讨该复杂路况下的闸门大件设备运输稳定性问题,以国内某大型航运枢纽为例,建立了闸门运输动态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多种进场路况下航运枢纽闸门的运输稳定性。结果表明... 航运枢纽建设可能面临进场道路多弯道、多坡道等复杂路况,为探讨该复杂路况下的闸门大件设备运输稳定性问题,以国内某大型航运枢纽为例,建立了闸门运输动态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多种进场路况下航运枢纽闸门的运输稳定性。结果表明:闸门运输稳定性随车速的增大而降低,进场道路的弯道半径及坡度对运输稳定性有明显影响;对于弯道路段,闸门大件运输车辆低速(v≤20 km/h)行驶时应将横向荷载转移率|LTR|值控制在0.43以内,高速(20km/h<v≤30 km/h)行驶时应将|LTR|值控制在0.53以内;对于坡道路段,为防止车辆制动失效发生滚翻事故,需合理匹配运输速度与坡度,当运输车辆速度为20、30 km/h时,坡道坡度应分别控制在7.2%和6.3%以内。研究成果可为航运枢纽闸门运输方案的科学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运枢纽 船闸闸门 运输稳定性 横向载荷转移率 制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封闭圆管冲击射流紊动特性PIV试验研究
5
作者 陈明 郭佳 +2 位作者 黄海津 杨岚彬 周绪生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42,共15页
冲击射流作为一种高效的质量、动量及能量传递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热工设备及清洗系统等工程领域。在实际应用中,射流常受到结构空间的限制,形成半封闭冲击射流,其特征为喷嘴出口存在与冲击板平行的半封闭板,使射流流场结构更加复... 冲击射流作为一种高效的质量、动量及能量传递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热工设备及清洗系统等工程领域。在实际应用中,射流常受到结构空间的限制,形成半封闭冲击射流,其特征为喷嘴出口存在与冲击板平行的半封闭板,使射流流场结构更加复杂,湍流特性显著变化。采用二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不同冲击距条件下的半封闭圆管冲击射流流场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获取射流中心面上的瞬时速度场,重点分析了紊动能、脉动速度概率密度、偏斜因子、平坦因子及两点相关函数的沿程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冲击距的增大,自由射流剪切层内紊动能峰值及高紊动能区域均显著增大,而壁面射流区紊动能峰值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其中,壁面紊动能局部峰值沿径向呈指数衰减,其半值宽随径向线性增长,且扩展率与衰减指数对冲击距变化不敏感。脉动速度概率密度分析显示,射流中心线上轴向脉动速度分布由瘦高逐渐趋于扁平,壁面射流区的径向脉动速度分布则由扁平转向瘦高;进一步的偏斜因子与平坦因子分析表明,射流中心线上轴向脉动速度分布呈左偏态且陡峭特性,壁面射流区径向脉动速度分布则呈右偏态且陡峭特性,表明射流发展过程中存在非高斯性与间歇性特征。两点相关函数分析显示,积分长度尺度随射流发展沿程增大,表明湍流结构在沿程发展中不断合并、扩大。本研究深化了对半封闭冲击射流紊动特性的理解,为其在质量、动量及能量传递中的机理分析提供了试验支撑,并为相关工程应用中的结构优化与性能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射流 封闭板 紊动能 高阶速度矩 两点相关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定围压下间断级配散粒土内部侵蚀机理研究
6
作者 梁越 罗安志 +2 位作者 杨牛虎 许彬 代磊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4-232,共9页
管涌侵蚀一直是水力学研究的重点,其是指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土体内部细颗粒发生迁移并形成渗漏通道的一种渗漏现象,且在围压条件下土体内部侵蚀过程会受到显著的影响。利用自主研发的应力动态联动式渗透变形试验装置对不同级配的散粒土在... 管涌侵蚀一直是水力学研究的重点,其是指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土体内部细颗粒发生迁移并形成渗漏通道的一种渗漏现象,且在围压条件下土体内部侵蚀过程会受到显著的影响。利用自主研发的应力动态联动式渗透变形试验装置对不同级配的散粒土在恒定围压条件下的侵蚀过程进行研究。设置三组不同的间断级配试样,对渗流过程中的渗流量、细颗粒流失量和渗透变形量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试验前期渗流速度v和水力梯度i呈线性正相关,但围压作用使得i-v曲线后期明显变缓不再符合达西定律;土体中间级配缺的越多,颗粒起动的临界水力梯度越小;且土体的不均匀系数对渗透系数的影响存在某一上限值。渗流过程中细颗粒的流失存在因堵塞而引起的自滤自稳定现象,该现象在骨架颗粒级配较为均匀时更易出现。土体在恒定围压条件下细颗粒流失导致体积收缩,而由于土体内部颗粒间的作用力突变,土体渗透变形呈现阶梯状变化,且在土体颗粒级配间断跨度大、内部细颗粒粒径小且单一的情况下阶梯状变化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级配散粒土 恒定围压 渗透系数 体积变化量 细颗粒流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颗粒含量影响渗流侵蚀规律的细观机理研究
7
作者 梁越 冉裕星 +2 位作者 许彬 张鑫强 何慧汝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9-1106,共8页
开展细颗粒的运移特性探究对于明确渗流侵蚀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细颗粒含量将直接影响土体的抗侵蚀性能。基于自研的粒子图像测速(PIV)/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渗流侵蚀试验系统,分析了初始细颗粒含量对于渗流侵蚀过程中的临界水力... 开展细颗粒的运移特性探究对于明确渗流侵蚀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细颗粒含量将直接影响土体的抗侵蚀性能。基于自研的粒子图像测速(PIV)/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渗流侵蚀试验系统,分析了初始细颗粒含量对于渗流侵蚀过程中的临界水力梯度及流速变化影响。研究表明:根据流速演变规律,渗流侵蚀过程可基本分为稳定、局部破坏、整体破坏3个阶段,从而定义了局部破坏、整体破坏临界水力梯度,两种临界水力梯度均随初始细颗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初始细颗粒含量低于20%时,试样处于欠填状态,具有明显整体破坏现象;整体破坏后,试样实测平均流速随水力梯度的增加而加速上升。当初始细颗粒含量高于30%时,试样基本处于满填状态,具备极高抗侵蚀性能;试样整体实测平均流速偏低。局部破坏阶段中,试样实测平均流速变化速率随初始细颗粒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可知,初始细颗粒含量对于试样的渗流侵蚀细观机理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含量 透明土技术 粒子图像测速(PIV)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 渗流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围压影响的间断级配散粒土潜蚀规律试验研究
8
作者 梁越 李越 +4 位作者 许彬 杨牛虎 张斌 潘剑 尹朝恒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6,共7页
利用应力动态联动式渗透变形试验系统,选用间断级配散粒土材料开展了潜蚀试验,探索了30、60、90 kPa围压条件下土体潜蚀规律,分析了不同围压下细颗粒流失、体积变化及临界水力梯度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较小围压下,细颗粒易于流失... 利用应力动态联动式渗透变形试验系统,选用间断级配散粒土材料开展了潜蚀试验,探索了30、60、90 kPa围压条件下土体潜蚀规律,分析了不同围压下细颗粒流失、体积变化及临界水力梯度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较小围压下,细颗粒易于流失,导致土体孔隙连通性增强,渗流流速显著提高;而较大围压则压缩了土体孔隙,降低了渗透路径通畅性,使得渗透系数明显降低。在低水力梯度时渗流流速与水力梯度呈现非线性变化,但随水力梯度增大逐渐趋向线性,基本符合达西定律;围压增大导致土体潜蚀启动的临界水力梯度提高,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围压对不同阶段细颗粒流失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对细颗粒流失总量的影响不显著。较大围压下土体内部颗粒结合更紧密,试样的变形程度更小,而在30 kPa的低围压条件下,试样体积变化曲线呈明显的阶梯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级配散粒土 围压 潜蚀 累计涌砂量 体积变化量 临界水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流非恒定性对丁坝周围三维流速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9
作者 喻涛 肖朝龙 +2 位作者 温致宇 李顺超 何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1-205,共5页
丁坝是山区河流航道整治最常用的整治建筑物,其稳定性关乎航道整治效果。天然河道水流多为非恒定流,对丁坝周围三维流速分布及其稳定性影响较大。通过分析实测洪水资料提出了表征水流非恒定特性的3个参数即洪峰流量、洪峰次数及洪水持... 丁坝是山区河流航道整治最常用的整治建筑物,其稳定性关乎航道整治效果。天然河道水流多为非恒定流,对丁坝周围三维流速分布及其稳定性影响较大。通过分析实测洪水资料提出了表征水流非恒定特性的3个参数即洪峰流量、洪峰次数及洪水持续时间。采用三维水流数学模型研究了水流非恒定性对丁坝三维流速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坝头处纵向流速会在洪峰出现之前达到峰值,不与流量过程呈时间对应关系,且持续时间的增加会使得该点纵向流速逐渐减小;在洪峰大小一致,洪峰次数增多时,首次洪峰对坝头的冲击最为强烈,最易造成坝头失稳;洪峰流量对丁坝稳定性影响最大,洪水持续时间次之,洪峰次数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恒定流 丁坝 三维流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工程实例 被引量:17
10
作者 蒋彬 王鸿儒 +3 位作者 袁绍春 朱建国 黄富民 仲兆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6-99,共4页
为了扩大处理规模与提高废水出水水质,对某纺织科技园区污水处理扩建工程进行了设计。确定采用水解酸化+A/O(MBR)+臭氧氧化+BAF工艺深度处理印染废水,并对各主要构筑物及相关设计参数进行了介绍。实践结果表明,SS、BOD5、COD、色度的总... 为了扩大处理规模与提高废水出水水质,对某纺织科技园区污水处理扩建工程进行了设计。确定采用水解酸化+A/O(MBR)+臭氧氧化+BAF工艺深度处理印染废水,并对各主要构筑物及相关设计参数进行了介绍。实践结果表明,SS、BOD5、COD、色度的总去除率分别达到98.0%、95.9%、92.9%、94.8%,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深度处理 水解酸化 A/O BA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A/O组合工艺处理屠宰废水工程技术改造 被引量:16
11
作者 蒋彬 王鸿儒 +3 位作者 陈桂顶 袁绍春 朱建国 黄富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3-125,128,共4页
为了扩大处理规模与提高废水出水水质,对某屠宰废水处理工程进行了改造。根据原废水处理工艺及吸取同类废水处理相关经验,确定采用预处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A/O工艺处理屠宰废水,并介绍了新增各主要构筑物及相关设计参数。实际... 为了扩大处理规模与提高废水出水水质,对某屠宰废水处理工程进行了改造。根据原废水处理工艺及吸取同类废水处理相关经验,确定采用预处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A/O工艺处理屠宰废水,并介绍了新增各主要构筑物及相关设计参数。实际运行结果表明,COD、BOD_5、SS、NH_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6%、98.6%、98.6%、90.6%,直接运行成本为1.01元/m^3,出水水质达到GB 13457-92的一级排放标准,完全满足改造要求。该组合工艺为屠宰废水的处理提供了良好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宰废水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A/O 技术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8 OLI/TIRS数据的重庆市不透水面与城市热环境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邓睿 胡日查 +1 位作者 刘亮 王晓婷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8-76,共9页
以2014年Landsat8 OLI/TIRS影像为研究数据,结合遥感与GIS技术,利用Carlson方法提取不透水面,采用Jiménez-Mu?oz等的劈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分析了重庆市主城区不透水面与热岛效应的分布格局,并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不透水面... 以2014年Landsat8 OLI/TIRS影像为研究数据,结合遥感与GIS技术,利用Carlson方法提取不透水面,采用Jiménez-Mu?oz等的劈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分析了重庆市主城区不透水面与热岛效应的分布格局,并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不透水面与热岛效应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主城区不透水面与热岛区域分布较集中,大部分集中在建成区,不透水面与地表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对城市热岛具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都市热环境 不透水面 地表温度 Landsat8 OLI/TI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长江边某地砂岩、砂泥岩、泥岩循环往复剪切强度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晓 刘泽宇 +2 位作者 简富献 张钧堂 冯登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6-99,共4页
为研究重庆市长江边某地砂岩、砂泥岩、泥岩在往复剪切条件下的强度变化规律,通过控制砂泥岩颗粒配合比,分别在100、200、300、400kPa的法向应力条件下进行8次循环往复剪切试验。结果表明,随往复剪切次数的增加,三种试样的峰值剪切强度... 为研究重庆市长江边某地砂岩、砂泥岩、泥岩在往复剪切条件下的强度变化规律,通过控制砂泥岩颗粒配合比,分别在100、200、300、400kPa的法向应力条件下进行8次循环往复剪切试验。结果表明,随往复剪切次数的增加,三种试样的峰值剪切强度整体均呈减小趋势,且砂岩的峰值剪切强度最大,泥岩的剪切强度最小;三种岩石试样的抗剪强度指标变化规律总体一致,粘聚力先增后减,内摩擦角逐渐减小;砂岩的残余粘聚力最小,残余内摩擦角最大,泥岩的残余粘聚力最大,残余内摩擦角最小。结果可为工程实践中土料的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泥岩配合比 往复剪切 剪切强度 残余强度 剪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公路工程生态护坡类型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富春 王小彪 刘雪莲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20-223,共4页
生态护坡能有效地防治公路工程水土流失,在生境的重建及生态系统的恢复方面起到了明显作用。选择重庆市巴南区及南岸区4种典型的生态护坡类型——裸坡、菱形骨架植草护坡、乔木护坡和植草护坡进行了采样、监测,研究各种边坡土壤侵蚀强... 生态护坡能有效地防治公路工程水土流失,在生境的重建及生态系统的恢复方面起到了明显作用。选择重庆市巴南区及南岸区4种典型的生态护坡类型——裸坡、菱形骨架植草护坡、乔木护坡和植草护坡进行了采样、监测,研究各种边坡土壤侵蚀强度、相对系数、土壤平均侵蚀模数、植被覆盖度、土壤组成成分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在4种生态护坡措施中,菱形骨架边坡的护坡效果最好,乔木护坡优于植草护坡,裸坡最差;(2)土壤中组成成分的变化不仅受土壤流失量的影响,而且植被本身也影响到土壤组成成分的增减;(3)植草护坡保持水土效果要略强于菱形骨架生态护坡,但在后期,其覆盖度增长不快,恢复效果差于菱形骨架护坡;(4)对植物生长的必要元素,菱形骨架生态护坡的流失量相对比较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边坡 生态护坡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地震扰动区泥石流堆积体工程特性及其启动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向灵芝 杨为民 范玮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6-182,共7页
地震扰动区内的高山峡谷地区,斜坡易发生崩塌、滑坡,堆积在坡面或沟谷内。雨水入渗导致堆积土体饱和度增加,强度衰减,继而诱发泥石流启动。都汶公路沿线和甘肃舟曲泥石流沟汇水区松散堆积体的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两组泥石流土体... 地震扰动区内的高山峡谷地区,斜坡易发生崩塌、滑坡,堆积在坡面或沟谷内。雨水入渗导致堆积土体饱和度增加,强度衰减,继而诱发泥石流启动。都汶公路沿线和甘肃舟曲泥石流沟汇水区松散堆积体的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两组泥石流土体细粒含量少,均为宽级配不均匀粉土质砾石土。当舟曲泥石流堆积土含水率增至15%-18%时,都汶土含水率增至12%-15%时,土体黏聚力骤减,暗示土体强度丧失存在临界含水率,这一特定含水率可作为泥石流启动的临界含水率。进一步统计分析表明,泥石流发生前1h的临界降雨量与临界含水率密切相关,利用二者的相关性拟合,可反推泥石流发生的临界降雨量,为地震扰动区泥石流灾害的防治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扰动区 泥石流 松散堆积体 工程特性 强度 临界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水沙变化过程的多重分形研究——以长江重庆河段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钟亮 刘珺洁 +1 位作者 孙建云 童思陈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73,共8页
河道水沙变化过程具有非线性特征,基于长江寸滩站、朱沱站和嘉陵江北碚站(简称"三站")1955-2011年的水文资料,应用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法(MF-DFA方法),研究长江重庆河段水沙变化过程的多重分形特征。结果表明:三站日流... 河道水沙变化过程具有非线性特征,基于长江寸滩站、朱沱站和嘉陵江北碚站(简称"三站")1955-2011年的水文资料,应用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法(MF-DFA方法),研究长江重庆河段水沙变化过程的多重分形特征。结果表明:三站日流量和日输沙率序列具有多重分形特征,该多重分形特征是由序列的长程相关性引起的;日流量序列的奇异谱呈右钩状曲线,小涨落的影响在序列中占优势,日输沙率序列的奇异谱对称,大小涨落的标度行为在序列中基本一致;水沙时序变化的复杂程度可用多重分形谱宽Δα表征,且日输沙率序列的Δα相对较大,变化更为复杂;不同时段水沙序列的谱曲线形状存在较大差异,丰水丰沙时序的谱曲线较宽,顶部较圆滑,Δα较大,枯水枯沙时序的谱曲线较窄,顶部较尖锐,Δα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重庆河段 流量 悬移质输沙率 消除趋势波动分析 多重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废水处理站的升级改造工程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彬 何涛 +3 位作者 陈桂顶 袁绍春 朱建国 黄富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5-138,共4页
介绍了某化工公司废水处理站的现状,针对该废水处理工程规模偏小、出水水质不能稳定满足提高后的接管要求、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对该工程进行了升级改造,以期稳定达到接管标准。结果表明,在特殊废水和高浓废水经分类、分质预处... 介绍了某化工公司废水处理站的现状,针对该废水处理工程规模偏小、出水水质不能稳定满足提高后的接管要求、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对该工程进行了升级改造,以期稳定达到接管标准。结果表明,在特殊废水和高浓废水经分类、分质预处理,主体工艺采用新建混凝沉淀、污泥沉淀区、好氧曝气池(PACT)好氧处理等措施改造后,对突发事故时废水排放的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了提高,COD和NH_3-N、TN的质量浓度等分别从4 025 mg/L和80、150 mg/L降至380 mg/L和30、52 mg/L,出水水质均能达到排放要求,能够稳定达到接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废水 工程改造 事故废水控制 改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运海水道航道整治工程潮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8
作者 倪志辉 易静 张绪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18,共4页
通过建立基于有限体积法的大小嵌套的潮流数学模型,在对现场实测资料进行验证的基础上,对倒运海水道整治方案进行了水动力模拟计算,从动力场的角度分析了工程方案的效果。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后对水流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工程附近水域,不会... 通过建立基于有限体积法的大小嵌套的潮流数学模型,在对现场实测资料进行验证的基础上,对倒运海水道整治方案进行了水动力模拟计算,从动力场的角度分析了工程方案的效果。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后对水流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工程附近水域,不会改变大范围水域的水位、流速以及涨、落潮的潮流特性,故工程方案对倒运海水道水动力场影响不大,可以达到工程的治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场 数值模拟 潮流模拟 航道整治 倒运海水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山港一期工程通航水流条件及改善措施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倪志辉 王明会 +2 位作者 张绪进 杜宗伟 王云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4-78,共5页
乐山港一期工程位于岷江老木孔航电枢纽库区右岸,地处老江坝江心洲右汊出口附近。受分汊出口水流的影响,拟建港区存在斜流与回流,对船舶进港、出港、停泊、装卸作业及港池水深维护等有一定的影响。为弄清洲尾的通航水流条件,在物理模型... 乐山港一期工程位于岷江老木孔航电枢纽库区右岸,地处老江坝江心洲右汊出口附近。受分汊出口水流的影响,拟建港区存在斜流与回流,对船舶进港、出港、停泊、装卸作业及港池水深维护等有一定的影响。为弄清洲尾的通航水流条件,在物理模型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天然实测资料,研究了老江坝分汊汇流区附近的水流条件,进而提出了改善其通航水流条件的优化布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调顺陆域岸线结合挖除洲尾的方法对改善分汊出口水流条件的效果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 通航水流条件 改善措施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175m后重庆九龙坡河段冲淤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付旭辉 杨胜发 伍文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1-24,共4页
为了研究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重庆九龙坡河段冲淤变化,整理了该河段2009~2011年的多次河床实测地形图,分析河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该河段蓄水期淤积的泥沙大部分都会在次年消落期冲刷,难以形成累积性淤积。航道碍航情况多是由于卵... 为了研究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重庆九龙坡河段冲淤变化,整理了该河段2009~2011年的多次河床实测地形图,分析河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该河段蓄水期淤积的泥沙大部分都会在次年消落期冲刷,难以形成累积性淤积。航道碍航情况多是由于卵砾石推移质淤积和卵砾石沙波造成的。研究成果为该河段的泥沙输移计算、航道整治设计等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移质输移 悬移质淤积 九龙坡河段 三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