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剪条件下裂缝开闭对准脆性材料断裂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1
作者 张雄辉 黄孝福 +3 位作者 黄诗渊 刘发贵 聂亮冰 黎子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35,共8页
为探究压剪断裂破坏下准脆性材料开闭合裂缝对裂缝起裂的影响,采用尺寸为150 mm的闭合裂缝与非闭合裂缝立方体石膏试样,开展压剪断裂试验。研究了裂缝倾角和裂缝形态对试样抗压强度、破坏模式和起裂角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准脆性材料不同... 为探究压剪断裂破坏下准脆性材料开闭合裂缝对裂缝起裂的影响,采用尺寸为150 mm的闭合裂缝与非闭合裂缝立方体石膏试样,开展压剪断裂试验。研究了裂缝倾角和裂缝形态对试样抗压强度、破坏模式和起裂角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准脆性材料不同裂缝形态下的压剪张拉断裂特征。同时基于考虑T应力的压剪张拉起裂准则,预测了不同形态裂缝试样的起裂角,并与传统理论预测曲线和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发现考虑T应力后的压剪张拉起裂准则预测结果更加准确。并引入相对临界尺寸α,通过两种不同裂缝形态试样互相对比,得出本文准脆性材料临界尺寸α为0.1,验证了准则的适用性。最后阐释了两种裂缝类型下,不同预制裂缝倾角对起裂角的规律和闭合裂缝与非闭合裂缝的差异化断裂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脆性材料 非闭合裂缝 闭合裂缝 裂缝倾角 起裂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自支撑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2
作者 李东风 隋林秀 +4 位作者 张雨萱 王鹏 孙玉恒 胡兵兵 袁小亚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93,共6页
硅储量丰富,低放电电压和高理论比容量使其成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有力竞争者。但是硅负极在锂离子嵌入脱出的过程中极易粉化,导致容量快速衰减。通过调控硅与氧化石墨烯的比例,采用静电自组装法制备了柔性自支撑氮掺杂还原氧... 硅储量丰富,低放电电压和高理论比容量使其成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有力竞争者。但是硅负极在锂离子嵌入脱出的过程中极易粉化,导致容量快速衰减。通过调控硅与氧化石墨烯的比例,采用静电自组装法制备了柔性自支撑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硅(N-rGO@Si)复合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纳米硅颗粒被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片层包裹同时被氮掺杂。相比于纯硅电极,柔性自支撑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明显提升,其中N-rGO@Si-2表现最优,在电流密度100mA/g条件下经过100次循环后可逆比容量仍保持1090.92mAh/g,这得益于碳包覆和氮掺杂,氮掺杂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薄膜型石墨烯约束了纳米硅颗粒的体积变化,维持了结构和界面稳定性,并为界面提供了有效保护,使其具有优异的储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碳负极 石墨烯 柔性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膜在重庆涪陵地区烟草种植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荣鑫 李向鹏 +2 位作者 吴亮 李旭娟 许向彬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68,共5页
为探究全生物降解膜在烟草种植中的应用价值,评估其在作物生长中是否具有良好的保温、保湿效果,本文通过全生物降解膜田间服役老化观测以及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力学性能测试、凝胶含量测试对全生物降解膜在降解过程中化... 为探究全生物降解膜在烟草种植中的应用价值,评估其在作物生长中是否具有良好的保温、保湿效果,本文通过全生物降解膜田间服役老化观测以及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力学性能测试、凝胶含量测试对全生物降解膜在降解过程中化学结构、表面微观形貌、抗拉强度等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地膜田间服役51天时,作物根系处膜面仍完整,能够满足作物覆膜周期要求。此外,在作物采摘翻地后,生物降解膜可在田间实际环境中降解,无残膜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物降解膜 烟草种植 田间服役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化石墨烯对粉煤灰-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袁小亚 蒲云东 +4 位作者 桂尊曜 张惠一 杨森 金湛 曹蔚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4-151,共8页
石墨烯增强水泥基材料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石墨烯的分散性是该类研究的关键。因此,本工作采用不带羧基的羟基化石墨烯(HO-G)来研究不同掺量(0.01%、0.03%、0.05%、0.07%、0.09%,质量分数)对粉煤灰-水泥体系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 石墨烯增强水泥基材料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石墨烯的分散性是该类研究的关键。因此,本工作采用不带羧基的羟基化石墨烯(HO-G)来研究不同掺量(0.01%、0.03%、0.05%、0.07%、0.09%,质量分数)对粉煤灰-水泥体系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与粉煤灰-水泥体系相比,流动度测试表明HO-G对粉煤灰-水泥砂浆新拌浆体流动度影响不大;力学性能测试表明,HO-G能增强粉煤灰-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当HO-G的掺量为0.03%时,其28 d抗折、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12.40%和18.48%;耐硫酸盐腐蚀和抗氯离子渗透的测试结果表明,HO-G的加入还能改善粉煤灰-水泥砂浆的耐久性。微观测试表明,粉煤灰和HO-G之间存在协同效应,HO-G能加速粉煤灰的二次水化反应以促进粉煤灰-水泥体系中更多的水化晶体生成,且凭借其模板效应可进一步规整水化晶体的生长模式和调控晶体排列结构,从而改善粉煤灰-水泥基体的微观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化石墨烯 水泥 粉煤灰 力学性能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LDH@NiCo-LDH材料制备及赝电容储能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邓渝 蒋佳余 +7 位作者 陈云霞 赵晓琳 刘成林 杜天伦 陈金龙 单书馨 蒲洪 胡兵兵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96-10204,共9页
钴钒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V-LDH)具有丰富的电化学活性位点,但仍然存在着低价钒源昂贵、制备困难、钒溶解等问题。研究采用电化学阴极还原法制备三维多孔状CoV-LDH电极材料,为提高CoV-LDH在碱性电解液中的稳定性,通过二次电沉积构建核... 钴钒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V-LDH)具有丰富的电化学活性位点,但仍然存在着低价钒源昂贵、制备困难、钒溶解等问题。研究采用电化学阴极还原法制备三维多孔状CoV-LDH电极材料,为提高CoV-LDH在碱性电解液中的稳定性,通过二次电沉积构建核壳结构CoV-LDH@NiCo-LDH复合材料,具有纳米球包覆纳米片微观形貌,且Ni、Co、V三元素分布均匀,增加了材料的活性位点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材料界面阻抗,赝电容储能性能有较大的提升。在1A/g电流密度下,CoV-LDH@NiCo-LDH比电容可达到995.8 F/g,远优于CoV-LDH的比电容(575.2 F/g),比电容显著提高了73.1%,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在50 mV/s扫速下,赝电容占比85%。在经过2000次循环后,循环稳定性可达85%。分析NiCo-LDH@CoV-LDH电极材料的反应动力学及能量储存机制,其不仅表现出电池型法拉第行为,而且表现出电容特性。将正极材料与活性炭(AC)负极组装形成CoV-LDH@NiCo-LDH∥AC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可达222.2 F/g;功率密度为222.2 W/kg时的能量密度为30.86 Wh/kg,该工作为钒基双金属氢氧化物材料的制备与储能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电化学性能 正极材料 超级电容器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石油沥青基碳包覆Fe_(3)O_(4)复合材料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6
作者 傅孝良 胡单单 +2 位作者 赵磊 毛霖 袁小亚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57-10164,共8页
选取廉价的乳化沥青作为碳前驱体、以柠檬酸铁铵为铁源、氯化钠为模板,通过模板辅助法高温热解法制备了沥青衍生碳纳米片包覆Fe_(3)O_(4)复合材料(C@Fe_(3)O_(4))。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 选取廉价的乳化沥青作为碳前驱体、以柠檬酸铁铵为铁源、氯化钠为模板,通过模板辅助法高温热解法制备了沥青衍生碳纳米片包覆Fe_(3)O_(4)复合材料(C@Fe_(3)O_(4))。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表征C@Fe_(3)O_(4)复合材料的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形貌,并通过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倍率测试、电化学阻抗、电流间歇滴定技术(GITT)等测试表征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由柠檬酸铁铵在热解中产生的Fe_(3)O_(4)纳米颗粒均匀地包裹在石墨化沥青衍生碳纳米笼中;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时,优化的C@Fe_(3)O_(4)-3复合材料在0.1 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保持有910.85 mAh/g的优异可逆容量,且在1 A/g的大电流密度下循环240次后仍可以保留517.76 mAh/g的可逆容量。如此出色的循环稳定性主要得益于其精心设计的结构:高度石墨化石油沥青基碳纳米笼不仅提高了Fe_(3)O_(4)材料的导电性,还有效抑制了Fe_(3)O_(4)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提供了增强的电化学稳定性。这项工作不仅实现了低成本道路石油沥青的高附加值利用,而且可以推广到应用其他氧化物负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沥青 Fe_(3)O_(4) 碳包覆 锂离子电池 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SiO_2定形相变材料在沥青中的相变储热性能 被引量:13
7
作者 何丽红 王浩 +2 位作者 杨帆 朱洪洲 唐伯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76-1083,共8页
利用多孔二氧化硅的良好吸附性,将不同计量的聚乙二醇在硅溶胶胶凝过程中吸附于硅凝胶的孔隙结构中制备聚乙二醇/二氧化硅定形相变材料(PEG/Si O_2 SSPCM);并将其与熔融沥青共混获得不同聚乙二醇含量的沥青-定形相变材料(Asphalt-SSPCM... 利用多孔二氧化硅的良好吸附性,将不同计量的聚乙二醇在硅溶胶胶凝过程中吸附于硅凝胶的孔隙结构中制备聚乙二醇/二氧化硅定形相变材料(PEG/Si O_2 SSPCM);并将其与熔融沥青共混获得不同聚乙二醇含量的沥青-定形相变材料(Asphalt-SSPCM)。借助孔径分析仪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了载体二氧化硅孔结构和PEG/Si O_2 SSPCM的表观形貌;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综合热分析仪(DSC/TG)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考察了沥青中PEG/Si O_2 SSPCM的晶体结构、储热性能、热稳定性及化学兼容性;通过本文作者课题组研发的温度模拟试验箱测试了Asphalt-SSPCM的降温效果。结果表明,二氧化硅凝胶具有丰富的孔结构并能将聚乙二醇吸附于其介孔结构中;沥青中PEG/Si O_2 SSPCM仍含有聚乙二醇晶体,其储热能力随聚乙二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聚乙二醇含量为76.1%时,相变焓高达117.5J/g,且不同聚乙二醇含量的沥青-定形相变材料均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PEG/Si O_2 SSPCM与沥青的化学兼容性良好,二者之间仅是物理作用;Asphalt-SSPCM的降温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沥青路面的高温性能;并基于相变理论,分析了沥青-定形相变材料的相变储热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形相变材料 沥青 聚乙二醇 储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石墨烯纳米片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浩 何丽红 +1 位作者 杨帆 朱洪洲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9-1122,1126,共5页
以聚乙二醇(PEG)作为相变工作物质,以具有优异导热性能的石墨烯纳米片(GNPs)作为导热填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出一系列不同GNPs含量的PEG/GNPs复合相变材料。采用激光导热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 以聚乙二醇(PEG)作为相变工作物质,以具有优异导热性能的石墨烯纳米片(GNPs)作为导热填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出一系列不同GNPs含量的PEG/GNPs复合相变材料。采用激光导热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等测试PEG/GNPs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性能、热物性、微观形貌、结晶性能及化学组成。结果表明,GNPs均匀分散于PEG基体中,形成能够加快热量传递的导热通路,复合材料体系的导热系数得以显著提高,而相变焓仅仅略微下降,当GNPs含量为2%时,复合材料体系的导热系数是PEG的249.7%,而相变焓损失率却仅为3.9%;PEG与GNPs二者间仅是物理吸附,并未发生化学反应,复合材料体系的结晶性能良好;PEG与GNPs复合相变材料的热响应速度更快,能源利用率因而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聚乙二醇 石墨烯纳米片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材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何丽红 杨帆 +2 位作者 王浩 朱洪洲 韦万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0-222,共3页
基于相变材料应用于沥青及其沥青混合料中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适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相变材料种类以及相变材料的掺入方式,讨论了相变储热沥青混合料高温降温性、低温抗冰凝性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相变材料在沥青路面工程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复合定形相变材料 沥青混合料 降温 抗冰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氟复合掺杂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电化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瑞峰 胡启山 周建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7-169,175,共4页
通过固相反应,以四氧化三锰(Mn_3O_4)中间体为锰源制备出锰酸锂(LiMn_2O_4)和氟、铝共掺杂的锰酸锂(LiMn_(1.9)Al_(0.1)O_(3.9)F_(0.1))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以XRD、SEM、充放电测试和循环伏安(CV)测试对其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进... 通过固相反应,以四氧化三锰(Mn_3O_4)中间体为锰源制备出锰酸锂(LiMn_2O_4)和氟、铝共掺杂的锰酸锂(LiMn_(1.9)Al_(0.1)O_(3.9)F_(0.1))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以XRD、SEM、充放电测试和循环伏安(CV)测试对其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铝(Al)、氟(F)掺杂未改变LiMn_2O_4的尖晶石结构。在0.2C倍率下,样品LiMn_2O_4和LiMn_(1.9)Al_(0.1)O_(3.9)F_(0.1)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20.1mAh/g和123.0mAh/g,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75.27%和87.40%,样品LiMn_(1.9)Al_(0.1)O_(3.9)F_(0.1)表现出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在5C倍率下,LiMn_(1.9)Al_(0.1)O_(3.9)F_(0.1)的放电比容量为90.0mAh/g,而LiMn_2O_4的放电比容量仅为71.4mAh/g。结果表明,铝(Al)、氟(F)共同掺杂在抑制Jahn-Teller畸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LiMn_2O_4的放电比容量,明显改善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MN2O4 掺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卡车作用下沥青路面实测动应力研究
11
作者 董鹏军 曹雪娟 +1 位作者 唐伯明 袁颖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7,85,共7页
为揭示重载卡车作用下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的变化规律,以RIOHTrack足尺路面试验环道结构7和结构8两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为对象,研究了竖向动应力在路面结构中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在多轮重载卡车作用下,随着路面深度的加深,竖向动应力波... 为揭示重载卡车作用下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的变化规律,以RIOHTrack足尺路面试验环道结构7和结构8两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为对象,研究了竖向动应力在路面结构中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在多轮重载卡车作用下,随着路面深度的加深,竖向动应力波峰出现了叠加现象,基层材料强度越大,竖向动应力波峰完全重叠位置距离路表的深度越小。竖向动应力沿路基和路面深度方向呈锯齿状波动,其中,在上基层中,竖向动应力衰减最为明显,竖向动应力波峰值相对下面层底面波峰值衰减超过90%。在下面层底面,累积应力较大,容易造成疲劳破坏。沿路面深度方向,受应力扩散和材料阻尼的影响,车辆荷载最先到达路基,且在路基中的作用时间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动应力 传递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桥面防水粘结层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何丽红 张博 +2 位作者 马悦帆 何帆 赵智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0-244,共5页
为了提高桥面铺装结构中防水粘结层的性能,利用环氧树脂高粘结性能,以水性环氧树脂为改性剂,采用一次冷混合法制备水性环氧乳化沥青防水粘结层材料,研究了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的基本性能,成型模拟桥面铺装结构型式拉拔、剪切复合试件,分析... 为了提高桥面铺装结构中防水粘结层的性能,利用环氧树脂高粘结性能,以水性环氧树脂为改性剂,采用一次冷混合法制备水性环氧乳化沥青防水粘结层材料,研究了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的基本性能,成型模拟桥面铺装结构型式拉拔、剪切复合试件,分析了温度、浸水以及洒布量对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层间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性环氧树脂能显著提高乳化沥青耐热性、拉拔强度及剪切强度;随着水性环氧树脂掺量的增加,其层间粘结强度得到明显改善,水性环氧树脂掺量为15%时,25℃复合件拉拔强度、剪切强度较普通乳化沥青分别提高了68.0%、73.4%,60℃提高了216.9%、110.1%,浸水2d后仅下降7.5%、5.5%,说明水性环氧树脂的掺入能够提高乳化沥青水稳定性;层间粘结强度随着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洒布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综合材料性能和经济性,推荐水性环氧树脂掺量为15%,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洒布量为0.8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环氧树脂 乳化沥青 防水粘结层 拉拔强度 剪切强度 洒布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分子结构对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吸水保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董强 凌天清 熊出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43,共6页
对4种聚乙烯醇(PVA)的相对分子质量、醇解度、VAc单元嵌段度进行了定量表征,并制备了PVA/氧化石墨烯(GO)复合材料,对其结晶度、结晶及熔融行为、吸水和保水性能进行研究,试图揭示PVA分子结构与PVA/GO复合材料吸水及保水性能之间的深层... 对4种聚乙烯醇(PVA)的相对分子质量、醇解度、VAc单元嵌段度进行了定量表征,并制备了PVA/氧化石墨烯(GO)复合材料,对其结晶度、结晶及熔融行为、吸水和保水性能进行研究,试图揭示PVA分子结构与PVA/GO复合材料吸水及保水性能之间的深层联系。结果表明,PVA醇解度越高,VAc单元嵌段度越低,其PVA/GO复合材料的结晶和熔融温度就越高、结晶度越高,而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很小;另一方面,醇解度过低、疏水乙酰基含量高、氢键含量少时,则吸水性能和保水性能较差;醇解度过高则会导致结晶度过高,对吸水和保水性能有抑制作用。只有醇解度及结晶度适中时,PVA/GO吸水及保水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分子结构 吸水性能 保水降温 氧化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改性及其对橡胶水泥基质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何亮 刘誉贵 牟元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36-941,共6页
本文基于提高橡胶-水泥基质材料的力学性质的目的,对橡胶进行磺化-脲化改性。采用水接触角、红外光谱、粘接强度、抗压抗冲击强度等微观宏观测试技术考查了橡胶改性对橡胶水泥基质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氧化-脲化改性后,在橡胶... 本文基于提高橡胶-水泥基质材料的力学性质的目的,对橡胶进行磺化-脲化改性。采用水接触角、红外光谱、粘接强度、抗压抗冲击强度等微观宏观测试技术考查了橡胶改性对橡胶水泥基质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氧化-脲化改性后,在橡胶表面引入了大量羰基、酰胺基等极性亲水性基团,使橡胶表面的浸润类型由憎水性质变为了亲水性质,大大增加了橡胶与水泥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使橡胶与水泥浆体的粘接强度提高了33.4%。橡胶改性对减缓橡胶水泥基质材料的抗压强度降低有确定的效果,但是这种效果在橡胶水泥混凝土中比在水泥砂浆中更突出。橡胶掺量为细集料的30%或以下时,氧化-脲化改性的橡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能够达到30 MPa以上,可以满足中等强度混凝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改性 橡胶混凝土 粘接强度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掺杂TiO2光催化材料制备工艺优化与催化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雪娟 刘誉贵 +2 位作者 刘晓凤 刘攀 唐伯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66-172,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a掺杂改性纳米TiO_2光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与jade软件分析材料的晶相结构与晶格参数,采用三因素正交试验法探索La掺量、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对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利用SEM对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的材料...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a掺杂改性纳米TiO_2光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与jade软件分析材料的晶相结构与晶格参数,采用三因素正交试验法探索La掺量、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对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利用SEM对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的材料进行微观表征。结果表明,在La摩尔掺量为0.5%、热处理温度为550℃、热处理时间为2 h条件下,材料的晶粒大小和畸变程度达到最佳平衡状态;对NO气体的光降解率达到70.26%。La掺杂改性后,材料粒径更加均匀,多分布在18~20 nm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光催化材料 La掺杂TiO2 光降解率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掺杂对正极材料尖晶石LiMn_2O_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瑞峰 叶金云 +1 位作者 胡启山 周建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4-166,172,共4页
为了抑制Jahn-Teller效应导致的结构畸变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_2O_4结构的影响,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出了尖晶石LiMn_2O_4和镁离子掺杂的LiMg_(0.1)Mn_(1.9)O_4样品。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充放电测试、X射线能谱、循环伏安... 为了抑制Jahn-Teller效应导致的结构畸变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_2O_4结构的影响,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出了尖晶石LiMn_2O_4和镁离子掺杂的LiMg_(0.1)Mn_(1.9)O_4样品。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充放电测试、X射线能谱、循环伏安对样品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发现适量的镁离子掺杂未改变LiMn_2O_4的结构。在0.5C倍率下,LiMg_(0.1)Mn_(1.9)O_4样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稍有降低,但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3.8%,远高于未掺杂镁样品的容量保持率(75.8%);在5C倍率下,LiMg_(0.1)Mn_(1.9)O_4的放电比容量高达91mAh/g,而未掺杂的样品仅为72.9mAh/g。结果表明:镁离子掺杂可以有效抑制Jahn-Teller畸变,改善LiMn_2O_4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溶胶-凝胶法 镁离子掺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X水基聚合物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丽红 邓稳 +2 位作者 朱洪洲 侯艺桐 朱真景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81-884,共4页
SRX水基聚合物是一种柔性路用材料,采用综合热分析仪(DSC/TG)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考察它的热稳定性及化学性质;并借助动态流变剪切仪(DSR)分析其高温性能和粘弹性;同时通过蒸发残留物试验和黏附性试验测量其固含量以及与集料的黏... SRX水基聚合物是一种柔性路用材料,采用综合热分析仪(DSC/TG)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考察它的热稳定性及化学性质;并借助动态流变剪切仪(DSR)分析其高温性能和粘弹性;同时通过蒸发残留物试验和黏附性试验测量其固含量以及与集料的黏附能力。TG分析表明,145.3℃时质量损失75.3%,主要是轻质组分和水分的挥发,至300℃时,SRX聚合物的质量基本保持不变,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SRX聚合物的DSR温度扫描试验中相位角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高温下表现出较好的弹性恢复能力;蒸发残留物试验发现SRX聚合物加热后不软化,属热固性材料;FTIR和黏附性试验分析得出SRX聚合物中含有较多的极性基团,故其与集料具有较好的黏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X 弹性 热稳定性 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力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特性研究
18
作者 董鹏军 曹雪娟 唐伯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0-1112,共13页
为揭示温度、湿度和动载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的损坏机理,本文在考虑初始静应力场的条件下,构建了水-热-力全耦合三维有限元沥青路面结构模型,研究了温度场对动应力、动应变以及超孔隙水压力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在路表,随着路面温度升高... 为揭示温度、湿度和动载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的损坏机理,本文在考虑初始静应力场的条件下,构建了水-热-力全耦合三维有限元沥青路面结构模型,研究了温度场对动应力、动应变以及超孔隙水压力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在路表,随着路面温度升高,横向和纵向动态拉伸应变增大,且动应变的波形变化更为复杂,容易导致路面出现横向和纵向裂缝。沿路面深度方向,水-热-力耦合作用下动应变分量负峰值以及超孔隙水压力均呈指数函数分布。随着路面温度的升高,动应变分量负峰值随温度的变化可近似采用指数函数描述,当路面温度超过30℃时,动应变分量快速增长;超孔隙水压力负峰绝对值随着路面温度的升高呈线性增大,其中在路表的增长速率最快。研究结果将为揭示多场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的损坏机理以及沥青路面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多场耦合 动力响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区水位循环条件下斜坡桩基长期性能预测模型研究
19
作者 张高峰 姚国文 +3 位作者 宋安祥 蒋欣健 冯梓航 王北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8-940,共13页
库水位循环作用下,库岸边坡岩土体强度参数逐年劣化,岸坡不断变形、下滑,对桩基产生长期侧向作用,造成桩基损伤积累,甚至破坏。为探究库区斜坡桩基的长期性能,构建了库水位循环作用下考虑岩土体劣化效应的斜坡桩-土耦合体系理论模型;提... 库水位循环作用下,库岸边坡岩土体强度参数逐年劣化,岸坡不断变形、下滑,对桩基产生长期侧向作用,造成桩基损伤积累,甚至破坏。为探究库区斜坡桩基的长期性能,构建了库水位循环作用下考虑岩土体劣化效应的斜坡桩-土耦合体系理论模型;提出采用FEM-SPH(有限元-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转换耦合算法建立三维斜坡桩-土有限元模型。结合工程案例,将理论模型与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预测模型均能对桩基的长期性能作出预测评估,二者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墩桩偏位预测平均误差在14%左右,承载力预测误差不超过12%;理论计算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桩基弹塑性阶段性能,而对于桩基破坏阶段适用性较差;有限元模型能较直观准确地揭示库岸边坡失稳演化过程、桩基损伤破坏机制以及桩-土长期相互作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水位循环作用 斜坡桩 长期性能 预测模型 有限元模型 FEM-SPH转换耦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能量密度对选区激光熔化成形AlSi10Mg合金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20
作者 张继元 魏文猴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68-1277,共10页
AlSi10Mg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高比强度以及低密度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汽车等领域。选区激光熔化(SLM)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增材制造工艺,在快速成形、轻量化设计和复杂结构制造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文对不... AlSi10Mg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高比强度以及低密度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汽车等领域。选区激光熔化(SLM)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增材制造工艺,在快速成形、轻量化设计和复杂结构制造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文对不同激光能量密度下SLM成形的AlSi10Mg试样进行成形质量、组织及硬度研究,以获得缺陷最少,性能优异的AlSi10Mg合金。结果表明:激光能量密度为50 J/mm^(3)时,试样的缺陷最少,致密度和硬度最高。值得注意的是,激光能量密度会影响α-Al亚晶粒的尺寸,随着激光能量密度降低,更短的熔池冷却时间抑制了晶粒的生长,因此,α-Al亚晶粒尺寸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AlSi10Mg 激光能量密度 致密度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