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座式单轨车辆车门控制器预防性维修间隔优化研究
1
作者 文孝霞 刘丰宾 +2 位作者 杜子学 杨震 杨嘉辉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152,共10页
车门系统是跨座式单轨车辆的关键系统之一,作为车门系统的关键件车门控制器,其运行时的可靠性和平稳性通常被运营部门所重视。当前轨道交通运营部门按照检修规程进行定期维护策略,常导致过度维修与维修不足,科学、合理的维修间隔策略是... 车门系统是跨座式单轨车辆的关键系统之一,作为车门系统的关键件车门控制器,其运行时的可靠性和平稳性通常被运营部门所重视。当前轨道交通运营部门按照检修规程进行定期维护策略,常导致过度维修与维修不足,科学、合理的维修间隔策略是减少过度修和维修不足问题,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文中基于车门控制器的历史故障数据,建立了车门控制器故障分布模型及可靠度函数。根据车门系统故障分布模型及可靠性特征值,风险矩阵确定可靠度约束范围,考虑轨道车辆的维修经济性与可用性要求,建立基于维修成本的预防性维修间隔决策模型,采用基于隶属度函数的多目标优化方法获取可行的最优预防性维修间隔决策。研究结果显示,车门控制器在190 900 km左右以1 789 km为间隔进行检修,可以保证最优可用度以及经济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车辆 车门控制器 故障分布模型 预防性维修间隔 隶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环境下车道级雷视融合SLAM
2
作者 马庆禄 蹇秋伟 +1 位作者 李美强 邹政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5-1168,共14页
为提升自动驾驶车辆在多车道行驶与作业时的道路环境感知能力,提出了自动驾驶环境下车道级雷视融合方法 LLV-SLAM(lane-level LiDAR-visual fusion SLAM),并构建了适用于雷视融合的实时定位与建图算法(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 为提升自动驾驶车辆在多车道行驶与作业时的道路环境感知能力,提出了自动驾驶环境下车道级雷视融合方法 LLV-SLAM(lane-level LiDAR-visual fusion SLAM),并构建了适用于雷视融合的实时定位与建图算法(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首先,在视觉特征点提取的基础上引入直方图均衡化,并利用激光雷达获取特征点深度信息,通过视觉特征跟踪以提升SLAM系统鲁棒性。其次,利用视觉关键帧信息对激光点云进行运动畸变校正,并将LeGO-LOAM(lightweight and groud-optimized lidar odometry and mapping)融入视觉ORBSLAM2(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 SLAM2)以增强闭环检测与矫正性能,降低系统累计误差。最后,将视觉图像所获取的位姿进行坐标转换作为激光里程计的位姿初值,辅助激光雷达SLAM进行三维场景重建。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SLAM方法,融合后的LLV-SLAM方法平均定位时延减少了41.61%;在x、y、z方向上的平均定位误差分别减少了34.63%、38.16%、24.09%;在滚转角、俯仰角、偏航角方向上的平均旋转误差减少了40.8%、37.52%、39.5%。LLV-SLAM算法有效抑制了LeGO-LOAM算法的尺度漂移,实时性和鲁棒性有显著提升,能够满足自动驾驶车辆对多车道道路环境的感知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同步定位与建图 雷视融合 车道级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轨车辆牵引计算方法与仿真电算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俊峰 邓璘 杜子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6-41,共6页
以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钢轨-钢轮接触)的牵引计算为原理,以及汽车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跨坐式单轨车辆(轮胎路面接触)的牵引计算原理。基于GT-DRIVE建立单轨车辆的多质点模型,从而模拟分析单轨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u_a-S... 以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钢轨-钢轮接触)的牵引计算为原理,以及汽车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跨坐式单轨车辆(轮胎路面接触)的牵引计算原理。基于GT-DRIVE建立单轨车辆的多质点模型,从而模拟分析单轨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u_a-S曲线、功率和能耗以及车钩力受力曲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计算 单轨车辆 多质点模型 仿真电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滚刀工作前角演变规律及几何优化
4
作者 代进 陈永鹏 +2 位作者 李林 叶恒 罗林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47,共7页
高速干切滚齿由于刀具几何及运动学复杂性,滚刀工作前角在空间上沿切削刃不断变化,通常会形成负前角,影响刀具切削性能。为此,本文基于滚齿工艺原理建立滚刀工作前角的解析表达式,并分析刀具几何参数与切削参数对其影响的规律,进而通过... 高速干切滚齿由于刀具几何及运动学复杂性,滚刀工作前角在空间上沿切削刃不断变化,通常会形成负前角,影响刀具切削性能。为此,本文基于滚齿工艺原理建立滚刀工作前角的解析表达式,并分析刀具几何参数与切削参数对其影响的规律,进而通过优化滚刀前刀面几何结构,使工作前角沿切削刃的变化更加平缓,通过有限元仿真实验,对比常规滚刀与优化后滚刀的前刀面热—力载荷,以验证优化后滚刀的切削性能。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滚刀切削力更加平稳,过渡圆弧处的最高热载荷减小近20%且分布更加均匀,滚刀切削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滚刀 工作前角 前刀面设计 有限元仿真 热—力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样本有限的交通恐怖袭击行为识别 被引量:3
5
作者 杨黎霞 许茂增 陈仁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0-37,共8页
为解决交通恐怖袭击行为识别时数据样本有限,难以满足深度神经网络(DNN)对海量训练数据的需求,提出数据增强深度学习的样本有限条件下交通恐怖袭击行为识别方法。首先,设计数据增强策略与方法,获得足够的训练样本;其次,在训练时使用原... 为解决交通恐怖袭击行为识别时数据样本有限,难以满足深度神经网络(DNN)对海量训练数据的需求,提出数据增强深度学习的样本有限条件下交通恐怖袭击行为识别方法。首先,设计数据增强策略与方法,获得足够的训练样本;其次,在训练时使用原训练样本和增强训练样本计算代价函数,以抑制过拟合,提高鲁棒性;然后,堆栈多个稀疏自编码(SAE)并添加分类层,构建DNN,对增强后的训练样本进行逐层自学习和有监督反向微调,将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融为一体,准确识别袭击行为;最后,通过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GTD)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有限交通恐怖袭击事件数据样本下,数据增强深度学习算法的特征提取能力和识别结果较对比算法得以提升,识别的平均准确率可达9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本有限 交通恐怖袭击 行为识别 数据增强 深度神经网络(D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动制动的车辆侧翻稳定性控制的数字仿真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树恩 张雄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71-177,共7页
为提高重型商用车在高速转弯行驶中抗侧翻能力,提出融合动态载荷转移率和车辆横摆角速度的差动制动防侧翻主动控制策略。建立包含车辆侧向、横摆和侧倾运动的3自由度侧翻动力学模型。以载荷转移率(LTR)和车辆横摆角速度为侧翻动态稳定因... 为提高重型商用车在高速转弯行驶中抗侧翻能力,提出融合动态载荷转移率和车辆横摆角速度的差动制动防侧翻主动控制策略。建立包含车辆侧向、横摆和侧倾运动的3自由度侧翻动力学模型。以载荷转移率(LTR)和车辆横摆角速度为侧翻动态稳定因子,运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采用Truck Sim与Matlab/Simulink,对高速鱼钩工况和双移线工况进行联合数字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策略后,侧向加速度改善6.75%,横向载荷改善33%;达到侧翻极限时,传统车最终发生侧翻。因而,该策略可提高重型车辆的防侧翻控制能力和高速激转工况下车辆的横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动态稳定性 防侧翻 最优控制 差动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车辆多模式自适应巡航控制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冷姚 赵树恩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3-81,共9页
在复杂纵向跟踪工况下,为使车辆更加符合驾驶员控制特性,分布式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设计多模式自适应巡航分层控制体系,上层控制为期望加速度规划层,包含4种控制模式,均采用统一期望加速度规划模型;考虑多性能目... 在复杂纵向跟踪工况下,为使车辆更加符合驾驶员控制特性,分布式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设计多模式自适应巡航分层控制体系,上层控制为期望加速度规划层,包含4种控制模式,均采用统一期望加速度规划模型;考虑多性能目标优化,运用线性二次最优控制理论联合遗传算法求解得到不同模式下的增益系数;下层为控制执行层,分别以驱动能耗最小和制动稳定性最优为目标进行转矩最优分配,实现纵向跟踪。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平台,仿真结果验证了多模式自适应巡航控制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巡航控制 最优控制 遗传算法 转矩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坐式单轨车辆转向架构架疲劳寿命预测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杜子学 马帅 +2 位作者 杨震 唐飞 李耀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0-53,共4页
为了验证采用计算机仿真分析跨坐式单轨车辆转向架构架疲劳寿命的可行性,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施加单位载荷,计算求得应力;分别将仿真分析得到的载荷时间历程和试验获取的载荷时间历程作为载荷激励,根据S-N曲线和Miner法则,结合疲... 为了验证采用计算机仿真分析跨坐式单轨车辆转向架构架疲劳寿命的可行性,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施加单位载荷,计算求得应力;分别将仿真分析得到的载荷时间历程和试验获取的载荷时间历程作为载荷激励,根据S-N曲线和Miner法则,结合疲劳分析软件Ncode对转向架构架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基于仿真载荷时间历程的疲劳寿命为56.1年,基于试验载荷时间历程的疲劳寿命为62年,两种疲劳寿命分析结果相近,说明基于仿真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坐式单轨车辆 转向架构架 疲劳寿命 载荷时间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WOA-双向LSTM的绞车滚筒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代富裕 胡启国 +2 位作者 何奇 陈思祥 徐向阳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9,共8页
绞车滚筒作为钻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行中应保持良好的性能稳定性,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十分必要。为此,采用哈默斯雷采样方法,对传统7000 m绞车滚筒的设计变量在Isight平台通过SolidWorks、ANSYS、MATLAB联合进行灵敏度分析,利用蒙特卡... 绞车滚筒作为钻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行中应保持良好的性能稳定性,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十分必要。为此,采用哈默斯雷采样方法,对传统7000 m绞车滚筒的设计变量在Isight平台通过SolidWorks、ANSYS、MATLAB联合进行灵敏度分析,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对输入变量进行抽样,搭建IWOA-双向LSTM模型对绞车滚筒可靠性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IWOA-双向LSTM可靠性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可靠性预测模型,其结合蒙特卡洛模拟法可对绞车滚筒的关键参数如耐久应力和疲劳寿命等进行估计,以此得到绞车滚筒理论的工作应力区间及其使用寿命,从而为绞车滚筒的运维及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研究结论可为钻采设备的可靠性分析提供一种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车滚筒 IWOA-双向LSTM模型 可靠性 灵敏度分析 耐久应力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组合式密封异响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天 徐金国 +2 位作者 赵兴新 董绍江 承军伟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2,45,共4页
针对某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在路试过程中出现轻微异响的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为组合式密封圈合套过程中径向唇口发生卷边,造成径向唇口与骨架尖角摩擦,故对密封圈结构进行改进并借助工装进行合套,泥水耐久试验结果表明密封效果良好,且采用... 针对某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在路试过程中出现轻微异响的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为组合式密封圈合套过程中径向唇口发生卷边,造成径向唇口与骨架尖角摩擦,故对密封圈结构进行改进并借助工装进行合套,泥水耐久试验结果表明密封效果良好,且采用新密封圈的汽车轮毂轴承单元装车使用后未出现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轮毂轴承单元 密封圈 异响 改进设计 工艺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轮毂轴承单元法兰内圈不同减重结构的模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天 雷开印 +2 位作者 夏宗佑 李世星 李治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13,共7页
为研究第三代轮毂轴承单元法兰内圈减重对约束模态频率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方法对法兰减重状态的法兰内圈进行约束模态分析,对比分析不同结构法兰内圈的约束模态频率和振型,并通过试验和仿真对比约束模态频率和振型。结果显示法兰减重对... 为研究第三代轮毂轴承单元法兰内圈减重对约束模态频率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方法对法兰减重状态的法兰内圈进行约束模态分析,对比分析不同结构法兰内圈的约束模态频率和振型,并通过试验和仿真对比约束模态频率和振型。结果显示法兰减重对约束模态频率影响较小;法兰内圈的约束模态频率比车轮怠速频率和路面与车轮的激励频率高7000 Hz以上,有效避免了共振,但法兰减重较大的情况下法兰部位的振型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后续进行减重时要注意保证法兰的刚度。将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二者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轮毂轴承单元 模态分析 有限元分析 法兰 内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皮在热处理过程中内部温度的时空分布特性
12
作者 赵曜 何昭颖 +2 位作者 姜玉红 蔡翔宇 李世权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7,134,共7页
目的:获得柑橘热处理过程中果实内部不同点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分布规律。方法:从传热的角度研究柑橘皮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来计算柑橘皮中的温度传递规律,建立一个新的数学模型来模拟柑橘皮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分... 目的:获得柑橘热处理过程中果实内部不同点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分布规律。方法:从传热的角度研究柑橘皮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来计算柑橘皮中的温度传递规律,建立一个新的数学模型来模拟柑橘皮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并重点研究3种柑橘(奉节脐橙、长寿血橙和资阳蜜桔)内部温度场的时空分布。结果:热处理时间随水温的升高呈指数级下降,得到了不同品种柑橘的详细指数关系表达式,并通过数据回归方法提出了柑橘热处理时间与水浴温度之间的函数公式。结论:热处理时间随着水浴温度升高呈指数衰减,过低的水域温度会因传热温差过小导致热处理时间极大延长,增加能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分布 热处理 CFD仿真 柑橘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爬壁桥梁检测机器人的翼间气动干扰分析
13
作者 王正杰 刘朝涛 王鑫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83-4590,共8页
为满足飞行爬壁桥梁检测机器人的功能特点,结构上,飞行爬壁机器人在飞行状态下时,四个旋翼不在同一平面而是处于一种纵列式排列。针对这种纵列式旋翼间存在的复杂气动干扰,先对单旋翼流场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 为满足飞行爬壁桥梁检测机器人的功能特点,结构上,飞行爬壁机器人在飞行状态下时,四个旋翼不在同一平面而是处于一种纵列式排列。针对这种纵列式旋翼间存在的复杂气动干扰,先对单旋翼流场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并验证其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别对纵列式双旋翼在不同横间距、不同纵间距、不同转速的情况下进行气动仿真。然后根据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得到横纵间距以及转速对前后旋翼以及整个系统的气动特性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横间距对纵列式旋翼间的气动干扰较大,而轴向间距相对较小,干扰程度与转速相关。可见本文结论可为飞行爬壁机器人的旋翼布局、转速、可行性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爬壁桥梁检测机器人 纵列式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气动干扰 流体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群外空间城市燃气泄漏扩散浓度场模拟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甫仁 杨佳玲 +1 位作者 阚正武 朱方圆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4-119,共6页
由于城市建筑群区域人口密集且扩散气象条件不利,燃气一旦泄漏,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而对建筑物群外空间燃气泄漏的扩散浓度场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十分必要。为此,通过对城市燃气管道及泄漏过程进行合理的假设和简化分析,以... 由于城市建筑群区域人口密集且扩散气象条件不利,燃气一旦泄漏,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而对建筑物群外空间燃气泄漏的扩散浓度场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十分必要。为此,通过对城市燃气管道及泄漏过程进行合理的假设和简化分析,以三维湍流模型为基础,采用CFD软件对建筑物群外空间天然气连续泄漏源的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环境温度、湿度对天然气扩散的影响及浓度场的变化规律。案例分析的结果表明:天然气泄漏后在竖直方向的扩散速率明显大于在水平方向上的扩散速率;随着环境温度的增加,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天然气扩散的速率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随着环境相对湿度的增加,天然气在竖直方向扩散速率逐渐减缓,但在水平方向扩散速率却逐渐增加,在竖直面上扩散面积有所降低,而在水平面的影响面积逐渐增加。该研究结果可为控制和降低天然气在建筑群空间泄漏所造成的危险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燃气 扩散 温度 湿度 建筑群 浓度场 耦合作用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风中前窗角度对汽车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甫仁 张金龙 +1 位作者 屈贤 乐欢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45-149,共5页
侧风下汽车外流场中不同前车窗倾角下的气流流动分离规律,对汽车侧风中的稳定性有重要意义。该文建立了前车窗角度分别为20°、25°、30°、35°和40°的车身模型,使用CFD仿真软件--Star-ccm+进行数值计算,模拟了... 侧风下汽车外流场中不同前车窗倾角下的气流流动分离规律,对汽车侧风中的稳定性有重要意义。该文建立了前车窗角度分别为20°、25°、30°、35°和40°的车身模型,使用CFD仿真软件--Star-ccm+进行数值计算,模拟了侧风为8 m/s,行驶速度为20 m/s时的车身外流场。结果表明:侧风中前车窗角度变化对汽车侧向力系数影响最大;前车窗角度为35°时,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最好,且随着前车窗角度的增大,车身底部气流在车尾的分离推迟,尾涡数量减少。对35°车身模型的剪切应力分析指出:对侧风背风侧A柱区及侧风迎风侧C柱区优化分析是进一步提高汽车侧风气动性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被动安全 前车窗角 侧风 稳定性 数值计算 气流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燃气管道事故综合风险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甫仁 邓盼盼 曾小燕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8-101,共4页
为确定城市燃气管道分布的合理性,对事故及事故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降灾因子的事故概率综合风险评价方法。通过分析燃气管道非稳态泄漏过程及非稳态泄漏率不定常的特点,以湍流扩散微分方程为基础,研究了多态参数动态非定常泄漏... 为确定城市燃气管道分布的合理性,对事故及事故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降灾因子的事故概率综合风险评价方法。通过分析燃气管道非稳态泄漏过程及非稳态泄漏率不定常的特点,以湍流扩散微分方程为基础,研究了多态参数动态非定常泄漏及动态扩散计算数学模型,并运用格林函数得出了其相应经验解析公式;分析了基于燃气抬升性条件下的燃气泄漏火灾爆炸事故的概率伤亡风险模型;以实际案例为基础,获得了其管线最大风险下的最小个体安全距离及最大社会风险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风险 评价 模型 失效 热辐射 冲击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管道三色泄漏定位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甫仁 张辉 徐湃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1-105,共5页
预防和控制燃气泄漏事故的发生以及合理评价燃气事故的风险,是燃气输运安全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其关键技术在于燃气泄漏位置的确定。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对燃气事故进行预防、控制和评价,提出了基于首末端监控的双向同步仿真与实地监测... 预防和控制燃气泄漏事故的发生以及合理评价燃气事故的风险,是燃气输运安全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其关键技术在于燃气泄漏位置的确定。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对燃气事故进行预防、控制和评价,提出了基于首末端监控的双向同步仿真与实地监测相结合的时差最小化的三色泄漏定位方法和基于GIS的城市燃气管网区域风险评价方法,并针对其实现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增加耗散项和初始点、延长出口点的方法,简化了动态仿真模型求解过程,增加了结果的稳定性;建立了变孔径泄漏及扩散综合计算模型,运用格林函数得出了其相应经验解析公式,弥补了非定常泄漏研究及其扩散技术模型无法对泄漏扩散浓度做出合理可靠分析的不足;对燃气浓度极限和冲击波致人伤亡的危险性给予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管道 泄漏 预警 GIS定位 区域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量自回归预测的泊位共享优化算法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雷 陈浩 +1 位作者 王强 刘虹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118,125,共6页
以城市中心区的停车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了城市中心区的停车特性。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城市中心区停车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停车需求预测、泊位共享理论、泊位共享分配策略等问题,构建了基于向量自回归预测的泊位共享优化算法... 以城市中心区的停车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了城市中心区的停车特性。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城市中心区停车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停车需求预测、泊位共享理论、泊位共享分配策略等问题,构建了基于向量自回归预测的泊位共享优化算法。最后以重庆市江北区行政服务中心区域为实验对象,对该区域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总结,为理论研究提供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量自回归预测模型 泊位共享 停车需求预测 共享分配双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1-T6铝合金电阻点焊接头的断裂行为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俊峰 邓璘 杜子学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1-93,共3页
以Al-Mg系6061-T6铝合金板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拉伸断裂测试实验分析电阻点焊接头的断裂特点,并分析其点焊缺陷。结果表明,结合面断裂主要沿熔核中心断开,且接头断口表面较为平整,具有明显的金属光泽。在断裂过程中,电阻点焊接头的断裂... 以Al-Mg系6061-T6铝合金板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拉伸断裂测试实验分析电阻点焊接头的断裂特点,并分析其点焊缺陷。结果表明,结合面断裂主要沿熔核中心断开,且接头断口表面较为平整,具有明显的金属光泽。在断裂过程中,电阻点焊接头的断裂方式由韧性断裂逐步过渡成脆性断裂,熔核组织中的等轴晶在拉伸力作用下发生无规律的生长会导致微细裂纹的增加;结合线伸入点处存在碳、氧等杂质元素,说明造成结合线伸入缺陷的主要原因是在焊接过程中氧化物夹杂物进入到熔核。因此,焊接前对试样进行表面氧化处理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电阻点焊 断裂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脉冲喷嘴在喷射钻井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唐川林 胡东 +1 位作者 杨林 裴江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5-57,共3页
基于水声学和流体动力学原理,分析了自激振荡射流中碰撞剪切流动压力扰动波的传播速度及其对射流振荡频率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振荡腔内脉冲射流频率的数学模型,得出了声压、流体密度以及模态数是影响射流频率的关键因素。为获得更为有效... 基于水声学和流体动力学原理,分析了自激振荡射流中碰撞剪切流动压力扰动波的传播速度及其对射流振荡频率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振荡腔内脉冲射流频率的数学模型,得出了声压、流体密度以及模态数是影响射流频率的关键因素。为获得更为有效的冲击压力和破岩效率,从提高脉冲射流瞬时峰值出发,研究射流频率和射流压力峰值的实际影响因素。实验采用SD150测试系统主要研究了泵压和自激振荡腔长对射流频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泵压升高,射流频率增加;腔长增大,射流频率降低。另外,存在一个最佳腔长使脉冲射流压力峰值达到最大。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钻井 自激振荡脉冲射流 速度 喷嘴 频率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