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亮度和速度协同下公路隧道口路段驾驶舒适度研究
1
作者 孟云伟 全振宇 +4 位作者 王子骁 刘向洋 李斌斌 青光焱 刘中帅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126,共11页
为探究山区双车道公路隧道口路段驾驶心理负荷的变化特性,本文采用实车试验的研究手段,招募27名驾驶人作为被试,选择重庆市境内的9座隧道作为试验场景,采集驾驶人、车辆和驾驶环境的行车数据,使用驾驶人的心率增长率表征驾驶心理负荷。... 为探究山区双车道公路隧道口路段驾驶心理负荷的变化特性,本文采用实车试验的研究手段,招募27名驾驶人作为被试,选择重庆市境内的9座隧道作为试验场景,采集驾驶人、车辆和驾驶环境的行车数据,使用驾驶人的心率增长率表征驾驶心理负荷。通过数据分析,对驾驶人在隧道口路段的驾驶心理负荷与亮度和速度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区双车道公路隧道入口段的驾驶心理负荷大于出口段;在环境亮度小于500 cd·m^(-2)时,驾驶心理负荷对亮度的变化更为敏感,进而提出亮度变化率的计算公式,当亮度变化率在60%时,黑洞和白洞效应对驾驶人的心理影响趋于相同;在隧道口路段,速度对驾驶心理负荷具有放大效应;根据驾驶心理负荷值,划分隧道口路段的驾驶舒适度区间,提出基于驾驶舒适度需求的亮度变化率和速度的安全阈值,并给出计及亮度变化率和隧道口净空高度的亮度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驾驶心理负荷 实车试验 隧道口路段 亮度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净距“隧道—互通”路段车辆行驶轨迹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罗霜 杨书群 徐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6-338,共13页
为明确下匝道车辆在小净距“隧道—互通”的轨迹特征,通过实车驾驶试验采集包茂高速黄草互通至保家互通的行驶数据,研究小净距“隧道—互通”的驾驶人车道选择行为,揭示下匝道驶出点位置、驶出纵/横向位移和平均横移率分布规律,探明净... 为明确下匝道车辆在小净距“隧道—互通”的轨迹特征,通过实车驾驶试验采集包茂高速黄草互通至保家互通的行驶数据,研究小净距“隧道—互通”的驾驶人车道选择行为,揭示下匝道驶出点位置、驶出纵/横向位移和平均横移率分布规律,探明净距和驾驶人因素对驶出特征的影响,构建轨迹特征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驾驶人在小净距“隧道—互通”无明显车道偏好性,容易错过主线出口;随着净距降低,隧道入口段换道占比增加,隧道出口开放段换道占比减少,靠近分流点下匝道的车辆增多,驶出纵向位移呈减小趋势,驶出横向位移和平均横移率呈增大趋势;当净距不超过170 m时,小净距“隧道—互通”的驶出特征与常规互通出口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净距减小,车辆换道和下匝道难度增加,运行风险增大;在小净距连接段上,女性和不熟悉路线的驾驶人换道较晚,驶出纵向位移小,经验不足的驾驶人下匝道时容易一次连续变更两条车道,驶出横向位移大,下匝道过程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轨迹特征 实车试验 小净距“隧道—互通” 运行风险 个体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