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化裂隙岩体的压缩破坏RFPA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
作者 唐红梅 王平 王林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3-110,共8页
岩体的结构面特征对岩体的变形与破坏产生重要影响,探讨含裂隙岩体破坏过程中裂纹扩展、强度及能量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数值模拟软件RFPA,选用灰岩物理力学参数,采用单向压缩应力状态,分析了裂隙岩体的初始裂隙不同水平位置、倾角及... 岩体的结构面特征对岩体的变形与破坏产生重要影响,探讨含裂隙岩体破坏过程中裂纹扩展、强度及能量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数值模拟软件RFPA,选用灰岩物理力学参数,采用单向压缩应力状态,分析了裂隙岩体的初始裂隙不同水平位置、倾角及长度对裂隙岩体破坏的影响,共14个工况。模拟结果表明:裂隙的水平位置对裂纹的上、下扩展角的影响不大,随着裂纹水平位置a的增大,上裂隙扩展线出现的时间越来越早,裂隙水平位置对其峰值强度影响较小;随裂隙倾角的增长,上、下扩展角迅速降低,试件峰值强度随之增加;随裂隙长度的增加,上、下扩展角迅速增长,峰值强度呈减小的趋势;裂隙的水平位置、倾角及长度对裂隙岩体残余强度影响很小。通过对14个工况的能量和声发射活动发现:当预制裂隙远离轴线时岩体破坏呈“双峰”型破坏;当预制裂隙为陡倾裂隙时岩体破坏呈“瘦高”型破坏;当预制裂隙为缓-中倾角裂隙时岩体破坏呈“矮胖”型破坏。研究结果对灰岩地区危岩的防治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岩土力学 裂隙岩体 数值模拟 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Fuzzy法的灰岩地区崩塌体失稳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5
2
作者 唐红梅 韩明明 王林峰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共7页
危岩崩塌体的形成是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影响因素具有复杂性与模糊性的特点。基于AHP法,通过分析影响三峡库区灰岩地区崩塌体发育的各种因素,选取地形和地质条件、崩塌体几何特征及其他3个因素作为准则层,遴选出了陡崖高度、... 危岩崩塌体的形成是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影响因素具有复杂性与模糊性的特点。基于AHP法,通过分析影响三峡库区灰岩地区崩塌体发育的各种因素,选取地形和地质条件、崩塌体几何特征及其他3个因素作为准则层,遴选出了陡崖高度、陡崖结构特征、陡崖所处地质构造、崩塌体规模、主控结构面倾角、主控结构面贯通度、日最大降雨量、风化作用、地震烈度及人类工程活动等10个评价指标作为子准则层,构成了AHP法的层次结构,建立了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有机结合,构建了三峡库区灰岩地区崩塌体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工程实例磨子岩W1,W2,W3三个危岩体对该评价模型进行了检验,磨子岩危岩危险性评价结果符合磨子岩危岩整体稳定性较差,已经发生部分崩塌,危险性极大的客观实际,表明构建的三峡库区灰岩地区崩塌体危险性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体 影响因素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