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底层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康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128,共9页
教育强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石,职业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支柱力量。职业教育旨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其适应性主要体现在满足人全面成长的需求及满足职业变化对技术技能发展的需求。应重新审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方法论,以“... 教育强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石,职业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支柱力量。职业教育旨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其适应性主要体现在满足人全面成长的需求及满足职业变化对技术技能发展的需求。应重新审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方法论,以“系统性思维”厘清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思路、以构建“贯通机制”打造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格局、以“融合创新”开辟职业教育实践的新路径,进而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应遵循三重逻辑:以“生命成长规律”为逻辑基础,以遵循“跨界本质”为逻辑主线,以激活“主体动力”为逻辑终点。基于此,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应以人的生命成长需要为中心统筹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以类型化发展为导向增强职业教育自主发展的能力,以“四链融合”为核心构建稳定且充满活力的职业教育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建设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适应性 技术技能人才 底层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承载力及其匹配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康 池春阳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108,共14页
通过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数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我国2022年31个省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承载力并与承载量进行匹配度分析发现,我国各省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数在0.0959~0.6812,最高的是安徽,最低的是海南,全国平... 通过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数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我国2022年31个省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承载力并与承载量进行匹配度分析发现,我国各省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数在0.0959~0.6812,最高的是安徽,最低的是海南,全国平均值为0.1697,资源承载力指数整体偏低,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教育资源承载力水平呈现“中部地区高、东部地区平、西部地区低”的空间差序格局;教育资源承载力和承载量基本匹配的省份较少,只有4个,承载力大于承载量的有9个,承载力小于承载量的多达18个。为整体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承载力,政府应当精准施策,因地制宜,确保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供需匹配;双向赋能,构建“高职-地方”螺旋提升机制;动态监测,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管理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资源配置 承载力 匹配度 熵权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职业本科院校学位学徒制的实践困境及突围策略——基于欧美学位学徒制经验的审视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康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68-74,共7页
探索中国特色高层次现代学徒制是我国职业本科教育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举措。我国职业本科院校尚处于本科层次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探索阶段,亟须借鉴先行试点学位学徒制国家的经验。英国、美国和瑞士是率先开展学位学徒制改革的国家... 探索中国特色高层次现代学徒制是我国职业本科教育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举措。我国职业本科院校尚处于本科层次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探索阶段,亟须借鉴先行试点学位学徒制国家的经验。英国、美国和瑞士是率先开展学位学徒制改革的国家,并已形成了成熟的实践范式。以我国职业本科院校高层次学徒制探索的本土困境为问题锚点,基于对英国、美国和瑞士的学位学徒制改革实践的梳理,提出了突破现实困境的策略:要完善法律制度顶层设计,推进职业本科学位学徒制的制度性实践;构建多元主体治理格局,强化职业本科学位学徒制的伙伴关系网络;要健全学徒制标准体系,建立多主体、全过程的质量保障机制;完善职普转向机制,建立横纵融贯的现代学徒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院校 学位学徒制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楔形挤压磁流变缓冲器冲击动力学行为
4
作者 李祝强 付本元 +1 位作者 古毅 廖昌荣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9,共10页
多级径向结构可以延长有效阻尼流道长度,但同时也带来流动困难引起的阻塞问题,结合磁流变液在挤压作用下的增强效应,在不改变多级径向基本结构及磁流变阀外观尺寸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磁流变液径向楔形挤压流动型磁流变阀。通过定义“楔... 多级径向结构可以延长有效阻尼流道长度,但同时也带来流动困难引起的阻塞问题,结合磁流变液在挤压作用下的增强效应,在不改变多级径向基本结构及磁流变阀外观尺寸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磁流变液径向楔形挤压流动型磁流变阀。通过定义“楔形角”并采用微分思想将楔形阻尼通道分为若干微单元,建立微单元模型与“楔形角”的函数关系;基于HB(Herschel Bulkley)本构模型推导“楔形角”与楔形流道内压降的关系;考虑惯性效应和局部损耗,构建了HBMI(HB-minor losses-inertia)一般力学模型;进一步分析了“楔形角”对楔形阻尼流道截面流速、压力梯度、局部损耗的影响;搭建落锤式冲击试验平台开展不同冲击速度和电流下的动力学行为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楔形角”设定在Δδ=2 mm以内缓冲器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其动态范围达1.45,最大缓冲力高达236 kN。将试验结果与理论模型进行比较,发现HBMI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径向楔形挤压磁流变缓冲器冲击载荷下的动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缓冲器 楔形流道 挤压流动 动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本科院校现场工程师培养的逻辑向度、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50
5
作者 刘康 徐辉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76,共12页
在技能型社会建设视域下,技能人才培养不仅是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还是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有效路径。遵循当前技能型社会建设和人才强国政策逻辑,培养高质量的技能人才——现场工程师是职业本科教育这一高层次类型化教育的历史... 在技能型社会建设视域下,技能人才培养不仅是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还是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有效路径。遵循当前技能型社会建设和人才强国政策逻辑,培养高质量的技能人才——现场工程师是职业本科教育这一高层次类型化教育的历史使命。从理论逻辑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是准确定位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路径的依据,现场工程师的核心能力标准体系应契合其跨界性、实践性等职业属性。从实践逻辑看,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强调“回归工程实践”,现场工程师培养须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整体性变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全国首批32所职业本科院校321个与工程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样本,分析发现当前现场工程师培养普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和高技能劳动力需求不匹配、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不健全、课程结构对接核心职业能力乏力、教学模式在支持实践性知识生长上失能以及复合型评价体系建设滞缓等问题。为此,未来应围绕现场工程师培养进行路径优化:在目标定位上,进一步强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在培养模式上,革新基于校企互融共生的现代学徒制;在课程建设上,构建符合工程岗位实践取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在教学模式上,重塑基于现场真实工作场域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评价上,完善突出全程性质量监管的多维立体评价体系。通过路径优化,增强现场工程师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工程师 职业本科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育人机制 人才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内在逻辑、基本框架及推进路径 被引量:11
6
作者 车延年 刘康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48-55,共8页
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为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亟须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专业群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对于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 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为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亟须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专业群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对于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于新质生产力发展与高职专业群建设内在逻辑关系,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基本框架,明确了指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职专业群建设实践路径,即构建“政—行—企—校”多元参与的专业群建设协作机制,搭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和职业素养要求的专业群核心内容,以及建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融合的专业群建设运行模式,以期为高职专业群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以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职专业群建设 内在逻辑 基本框架 核心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欧盟高技能人才战略驱动因素、现实困境与实践转向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康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85-95,共11页
21世纪数字化时代推动了技术发展和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高技能人才匮乏问题。新冠疫情、英国脱欧和俄乌战争对欧盟高技能人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欧盟关注全球知识经济和社会的竞争能力,同时关注欧盟内部的社会凝聚力。欧盟需要... 21世纪数字化时代推动了技术发展和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高技能人才匮乏问题。新冠疫情、英国脱欧和俄乌战争对欧盟高技能人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欧盟关注全球知识经济和社会的竞争能力,同时关注欧盟内部的社会凝聚力。欧盟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吸引和留住高技能人才。欧盟经济依赖高技能人才推动创新和经济增长。欧盟通过基金投资、财政计划、数字欧洲计划、教育行动计划倡议以及搭建数字技能和就业联盟等方式,提供多项经济支持和解决方案,以应对劳动力市场的技能差距和数字变革的需求。此外,欧盟致力于推动教育和培训的数字化转型,以提高公民和企业的数字素养,促进欧洲绿色、数字化和更具弹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高技能人才 发展趋势 现实困境 实践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动力电池设计参数在不同倍率下的放电容量的敏感度仿真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蒲小雪 杨少波 +2 位作者 庹爱雪 牟丽莎 那琦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51-959,共9页
本工作针对三元锂电池建立了电池电化学仿真经典的P2D模型,并通过仿真手段定量分析电池正极活性颗粒粒径、负极活性颗粒粒径、正极极片厚度、负极极片厚度、隔膜厚度对电池0.1~3 C倍率放电容量的影响,对仿真模型标定以及性能定制化开发... 本工作针对三元锂电池建立了电池电化学仿真经典的P2D模型,并通过仿真手段定量分析电池正极活性颗粒粒径、负极活性颗粒粒径、正极极片厚度、负极极片厚度、隔膜厚度对电池0.1~3 C倍率放电容量的影响,对仿真模型标定以及性能定制化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仿真数据可知,正极活性颗粒粒径对电压-容量曲线的影响集中在电压高于3.3 V的部分;负极活性颗粒粒径对电压-容量曲线的全电压段均有影响;正极极片厚度对电压-容量曲线的全电压段均有影响;负极极片厚度对电压-容量曲线的影响集中在电压低于3.6 V的部分;隔膜厚度对电压-容量曲线无影响。汇总分析仿真结果可知,正负极极片厚度是电池容量的正响应因素,负极粒径是电池容量的负响应因素,且均符合平方多项式关系;正极颗粒粒径和隔膜厚度对放电容量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 倍率 仿真 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