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实验兔球虫感染种类调查 被引量:6
1
作者 樵星芳 陈建康 +1 位作者 张云美 艾必燕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6-938,F0002,共4页
2009年6月对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实验兔场的实验兔球虫感染种类进行了调查。采用兔粪分离沉淀孵化法获得充分孢子化的卵囊,通过对卵囊形态鉴定,发现该兔场的家兔感染球虫达13种之多,以斯氏艾美尔球虫(占23%)、盲肠艾美尔球虫(占15.33%)、... 2009年6月对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实验兔场的实验兔球虫感染种类进行了调查。采用兔粪分离沉淀孵化法获得充分孢子化的卵囊,通过对卵囊形态鉴定,发现该兔场的家兔感染球虫达13种之多,以斯氏艾美尔球虫(占23%)、盲肠艾美尔球虫(占15.33%)、大型艾美尔球虫(占12.67%)和长形艾美尔球虫(占12%)4种为主,长艾美尔球虫和那格浦耳艾美尔球虫在重庆地区首次被检出。提示很有必要深入调查重庆地区的兔球虫种类和感染强度,积极探索适合重庆特点的兔球虫病防制措施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球虫 实验兔 艾美尔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番石榴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可视化分析
2
作者 周璐丽 唐金莎 +1 位作者 王定发 王计瑞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4-160,共7页
研究旨在阐明番石榴叶在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中自200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7日收录的番石榴叶文献,借助CiteSpace对文献的发文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进... 研究旨在阐明番石榴叶在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中自200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7日收录的番石榴叶文献,借助CiteSpace对文献的发文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共检索到符合要求的文献2554篇,包括264篇中文文献和2290篇英文文献。年发文总量整体上呈波动性增长趋势,中文和英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分别为华南理工大学(12篇)、Indian Counci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ICAR,132篇),中文和英文发文量最高的作者分别为周迎春(11篇)、VIANA A P(12篇)。番石榴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抗氧化作用、作为饲料添加剂开发的研究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与中文文献相比,英文文献的研究还涉及绿色新剂型开发、生态环境胁迫、育种技术等领域。研究表明,可视化分析结果可为番石榴叶后续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番石榴叶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与产地黄连的感官特性及化学成分差异研究
3
作者 冉继春 张小梅 +3 位作者 阳勇 潘舒湘 李舒雅 何丹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7-1278,共12页
为探究黄连“气、色、味、量”相关性,及品种、产地对其感官特征与成分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电子仿生技术测定黄连的气味、味道、颜色值,HPLC测定生物碱含量,UPLC-Q-TOF-MS/MS鉴定化合物成分,以SPSS 22.0分析黄连“气、色、味、量”相关性... 为探究黄连“气、色、味、量”相关性,及品种、产地对其感官特征与成分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电子仿生技术测定黄连的气味、味道、颜色值,HPLC测定生物碱含量,UPLC-Q-TOF-MS/MS鉴定化合物成分,以SPSS 22.0分析黄连“气、色、味、量”相关性,以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鉴别黄连品种以及产地。结果表明,黄连“气、色、味、量”主要响应值呈显著正相关。在黄连品种鉴别中,味连的气味、味道值明显高于云连、雅连,HPLC分析显示云连中小檗碱含量高于雅连、味连,UPLC-Q-TOF-MS/MS鉴定出味连的化学成分明显高于云连、雅连,OPLS-DA模型很好鉴别黄连品种,且颜色b*值的影响最大;在味连产地鉴别中,湖北产的“气、味”值高,川鄂产的颜色和小檗碱含量高,以PLS-DA模型区分味连产地发现颜色产地区分影响最大。本研究实现黄连感官特征数字化鉴别,为品种与产地区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电子仿生技术 品种 产地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种中药植物杀虫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丁伟 张永强 +2 位作者 陈仕江 赵志模 朱聿振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7-420,424,共5页
采用环流热提的方法获得了丁香、美洲商陆、姜黄、马钱子、土槿皮、紫荆皮、地肤子、蓖麻、巴豆、白芷、乌头、甘松、狼毒、藜芦等14种中药植物的乙醇、乙醚提取物,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这些植物的提取物对粘虫的触杀和胃毒活性,以及乙... 采用环流热提的方法获得了丁香、美洲商陆、姜黄、马钱子、土槿皮、紫荆皮、地肤子、蓖麻、巴豆、白芷、乌头、甘松、狼毒、藜芦等14种中药植物的乙醇、乙醚提取物,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这些植物的提取物对粘虫的触杀和胃毒活性,以及乙醇提取物对嗜卷书虱成虫的熏蒸活性。结果表明,巴豆、乌头、姜黄、紫荆皮、土槿皮的杀虫活性比较明显,以稀释10倍的提取物处理后的玉米叶片饲喂粘虫,48 h后,乙醇提取物的校正死亡率分别是43.3%,46.7%,22.2%,25.8%,22.6%,乙醚提取物分别是65.0%,55.0%,60.0%,30.0%,60.0%;提取物用丙酮稀释20倍后。每头3龄粘虫点滴1 μl, 48 h后乙醇提取物的校正死亡率分别是72.5%,25.0%,10.0%,37.5%,32.5%,乙醚提取物分别是60.0%,40.0%,35.0%,7.5%,27.5%;其中紫荆皮和土槿皮均表现出一定麻痹作用;以2 mg/L紫槿皮、姜黄、丁香和商陆的乙醇提取物对嗜卷书虱进行熏蒸处理,24 h后的校正死亡率为100%,95%,100%和80%,而其余的10种中药植物基本没有熏蒸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粘虫 生物活性 胃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中药植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陈仕江 丁伟 +1 位作者 杨帮 吴孝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311-314,共4页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中药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小麦纹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和柑橘绿霉病菌等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丁香、姜黄、瑞香狼毒和土槿皮对4种病原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丁香乙醇提取物对...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中药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小麦纹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和柑橘绿霉病菌等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丁香、姜黄、瑞香狼毒和土槿皮对4种病原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丁香乙醇提取物对4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分别为0 0852、0 3061、0 0599和0 1308g/L。美洲商陆、土槿皮和甘松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抑菌效果均大于60%。瑞香狼毒对柑橘绿霉的抑菌效果仅次于丁香,紫槿皮和甘松对棉花枯萎病菌也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区分浓度测定姜黄对4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表明,姜黄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在1g/L的浓度条件下,抑菌率可以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杀菌剂 抑菌作用 活性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中药材斑蝥COI基因序列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仕江 鲁增辉 +2 位作者 廖玉凤 黄戈 殷幼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09-1813,共5页
以我国重要的中药资源芫菁科7种斑蝥为研究对象,分析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探讨COI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在鉴定药用斑蝥基源方面的可行性.采用MEGA 5.0软件分析了不同种之间的碱基组成、遗传距离,利用邻位相连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分别... 以我国重要的中药资源芫菁科7种斑蝥为研究对象,分析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探讨COI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在鉴定药用斑蝥基源方面的可行性.采用MEGA 5.0软件分析了不同种之间的碱基组成、遗传距离,利用邻位相连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分别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PCR扩增获得长约700 bp,GC含量为37.8%~41.4%的COI基因片段.7种斑蝥种间遗传距离较大,介于0.10~0.23之间.系统进化树显示,不同属各自聚为一支,同属不同物种的个体也形成各自独立的分支,基于COI基因的DNA条形码在识别芫菁物种方面和形态学一致.本研究表明以C0I基因作为芫菁DNA条形码进行物种鉴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 COI DNA条形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药资源研究思路与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27
7
作者 钟国跃 王昌华 +2 位作者 赵纪峰 古锐 秦松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1期15-20,14,共7页
简要介绍了民族药资源现状、特点及研究概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族药资源系统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并阐述了民族药资源研究与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
关键词 民族药与中药资源 研究思路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BS中药材石斛等级识别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郑培超 郑爽 +3 位作者 王金梅 廖香玉 李晓娟 彭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41-944,共4页
石斛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经常使用新鲜的或干燥的茎条入药,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效果。近年来,药理学研究探索出石斛具有抗白内障、抗氧化、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其在许多病例中疗效显著,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不同时间采... 石斛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经常使用新鲜的或干燥的茎条入药,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效果。近年来,药理学研究探索出石斛具有抗白内障、抗氧化、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其在许多病例中疗效显著,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不同时间采集的石斛中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含量各不同,其对应药用价值,价格也不同,因此石斛价格等级分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快速鉴别不同价格、不同药效的石斛,研究了随机森林分类模型结合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对石斛价格等级进行分析建模。选取5个等级的石斛样品进行建模,为了对样品进行精确稳定分析,所有石斛样品均通过粉碎压片减小实验误差。采用1 064 nm波长的Nd∶YAG脉冲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设置激光脉冲能量50 mJ,探测延时1μs,采集五个等级石斛样本的光谱数据,每个等级的样本采集40组光谱,共200组数据,并采用归一化处理,使所有的光谱数据转换到-1~1之间。采用归一化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获得前7个主成分的得分矩阵,其累计解释95.24%的光谱信息。将选取的7个主成分作为输入,建立波段为220~880 nm的随机森林鉴别模型。并将石斛样本编号打乱,任意选取50%的光谱数据作为训练集,剩下50%的光谱数据作为测试集,默认决策树个数ntree为500,分裂属性集中属性个数mtry为5,建立模型对不同等级的石斛进行分类。等级一、二、三、四、五的识别率分别为95.45%, 100%, 78.26%, 94.12%和85%,平均识别率为90.57%。为提高识别率,研究了不同的ntree和mtry对分类模型的影响,利用袋外数据误差率估计对随机森林的两个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ntree为300,mtry为1,等级一、二、三、四、五的识别率分别为100%, 100%, 92.31%, 100%和90%,平均识别率为96.46%,识别率提高了5.89%。综上所述,采用LIBS技术结合优化后的随机森林模型鉴别石斛等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未来快速鉴定不同价格的石斛等级分类提供了可行性的判别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石斛 LIBS 随机森林 等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提取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高镱萌 徐愿坚 +1 位作者 杜洪飞 刘晓玲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0-894,共5页
中药提取在中药应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提取方法费时、溶剂消耗大、效率低。本文简要介绍了超声提取、微波提取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传统索氏提取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新方法的原理、特点、影响因素和应用。
关键词 中药 超声提取 微波提取 超临界CO2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黄连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2
10
作者 赵楠 李隆云 白志川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53-58,共6页
黄连为常用大宗中药材,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从资源分布、栽培技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分子技术等方面综述了黄连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黄连 中药材 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产栀子的栀子苷含量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开治 刘燕琴 +3 位作者 秦剑 张军 秦静 刘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3-86,共4页
以重庆产栀子为试材,采用随机群组抽样,HPLC测定栀子苷含量,x2检测研究群体栀子苷含量分布规律,为客观评价群体栀子质量和优良栀子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重庆产栀子的栀子苷含量在1.47%~6.44%之间,平均含量为4.07%;x2=10.6841<x20.... 以重庆产栀子为试材,采用随机群组抽样,HPLC测定栀子苷含量,x2检测研究群体栀子苷含量分布规律,为客观评价群体栀子质量和优良栀子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重庆产栀子的栀子苷含量在1.47%~6.44%之间,平均含量为4.07%;x2=10.6841<x20.05(6)=12.59,p>0.05,栀子苷含量实际分布次数与由正态分布的理论次数差异不显著.重庆产栀子的栀子苷含量围绕约4%服从正态分布,质量符合中国药典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栀子苷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固体制剂及其溶出度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荣平 杨明 刘小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2期45-49,139,共6页
概述了中药固体制剂及其质量控制指标之一的溶出度的研究现状,阐明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测定的意义,通过影响固体制剂溶出度的主要因素,概括了改善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的常用方法及其测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中药 固体制剂 溶出度 质量控制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中药注射剂致敏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崇刚 莫宗成 +2 位作者 吴思澜 罗超利 王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86-889,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注射剂的过敏反应,测定致敏动物血清免疫球蛋白(IgE)抗体含量,观察其与过敏反应是否具有相关性,为提高过敏反应实验预测的准确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多种中药注射剂进行被动皮肤过敏实验(PCA)实验和类过敏反应研究,用E... 目的:研究中药注射剂的过敏反应,测定致敏动物血清免疫球蛋白(IgE)抗体含量,观察其与过敏反应是否具有相关性,为提高过敏反应实验预测的准确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多种中药注射剂进行被动皮肤过敏实验(PCA)实验和类过敏反应研究,用ELISA法对致敏动物血清进行血清IgE水平检测。结果:双黄连注射液(SHL)、清开灵注射液(QKL)、鱼腥草注射液(YXC)、血塞通注射液(XST)、葛根素注射液(GGS)、穿琥宁注射液(CHN)的PCA实验结果均为阴性,刺五加注射液(CWJ)的PCA实验结果为阳性。SHL、QKL、YXC、XST、GGS、CHN、CWJ注射液组血清总IgE水平与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差异;SHL、QKL、YXC、XST、GGS、CHN、CWJ注射液均引起了豚鼠的类过敏症状。结论 :SHL、QKL、YXC、XST、GGS、CHN、CWJ均能引起豚鼠的类过敏反应,其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血清IgE抗体水平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类过敏反应 血清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羊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作勇 聂奎 +5 位作者 罗洪林 汤明 胡友兰 胡世君 唐成 於剑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9-42,共4页
参考GenBank登录的羊附红细胞体16SrRNA序列设计引物,建立检测羊附红细胞体16SrRNA的特异性PCR方法,对重庆市14个区县山羊进行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重庆市附山羊红细胞体感染率为16.1%;其中1周岁以下羊附红细胞... 参考GenBank登录的羊附红细胞体16SrRNA序列设计引物,建立检测羊附红细胞体16SrRNA的特异性PCR方法,对重庆市14个区县山羊进行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重庆市附山羊红细胞体感染率为16.1%;其中1周岁以下羊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为13.9%,低于1周岁以上羊附红细胞体感染率(17.0%).重庆黑山羊、波尔山羊、南江黄羊和板角山羊的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分别为15.9%,16.3%,16.6%和1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附红细胞体 感染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石斛属资源及生态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昌华 刘翔 +1 位作者 张植玮 明兴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1-856,共6页
通过对重庆地区的实地调查,基本收集整理了重庆石斛属资源种类、分布、生态环境、产业现状等情况。结果发现重庆南川、石柱等6个区县有野生石斛属资源4种;主要附生于乌岗栎、黄桷树、核桃树、青冈等森林植物的树干上和山谷峭壁上,其附... 通过对重庆地区的实地调查,基本收集整理了重庆石斛属资源种类、分布、生态环境、产业现状等情况。结果发现重庆南川、石柱等6个区县有野生石斛属资源4种;主要附生于乌岗栎、黄桷树、核桃树、青冈等森林植物的树干上和山谷峭壁上,其附生生长的附主条件和光照等生态因子对石斛生长有较大影响;石斛栽培品种单一,处于试种的产业发展初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石斛属 资源 生态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城口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翔 喻本霞 +5 位作者 银福军 危永胜 卢吉燕 高祥国 寇成伦 钟国跃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9-844,共6页
采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野生重点中药资源调查方法——样方调查法,记录品种种类、数量,采集标本及药材,重点品种测量单株重,统计不同代表区域、植被类型、海拔的样方数,普查共记录药用植物品种703种,重点品种143种,占重庆市重点... 采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野生重点中药资源调查方法——样方调查法,记录品种种类、数量,采集标本及药材,重点品种测量单株重,统计不同代表区域、植被类型、海拔的样方数,普查共记录药用植物品种703种,重点品种143种,占重庆市重点品种的74.5%,隶属于71科,132属,野生重点品种128种,栽培重点品种30种(包括15种既有野生也有栽培),其中14种中药材得到大规模栽培。通过此次普查有助于了解城口县重点药用植物分布情况、生长环境和资源蕴藏量,为中药资源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城口县 大巴山 药用植物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范守城 李娟 +2 位作者 李俊 董杰 尹希果 《南方农业》 2019年第28期67-71,共5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破解“三农问题”,实现科技兴农、产业富农、人才强农的重大战略举措和内在动力。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对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探讨了重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创新举措,... 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破解“三农问题”,实现科技兴农、产业富农、人才强农的重大战略举措和内在动力。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对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探讨了重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创新举措,进而提出创新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对策建议:推动协会组织建设,建立扶贫机制;完善创新创业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创业队伍素质,提升服务水平;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因地制宜选派;强化政府工作效能,构建网络平台;建立激励保障机制,鼓励成果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特派员制度 乡村振兴 创新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木霉制剂防治黄连根腐病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伍晓丽 王钰 +1 位作者 刘飞 陈大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9,共13页
为评价复合木霉制剂对黄连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并揭示其防病机理,为黄连根腐病专用微生物农药的研发奠定基础,本试验将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钩状木霉T.hamatum、拟康宁木霉T.koningiopsis等4种木... 为评价复合木霉制剂对黄连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并揭示其防病机理,为黄连根腐病专用微生物农药的研发奠定基础,本试验将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钩状木霉T.hamatum、拟康宁木霉T.koningiopsis等4种木霉配制的复合制剂和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以不同的方式分别施用于黄连,统计根腐病发生情况,检测黄连根部防御酶活性,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复合木霉制剂对尖镰孢导致的根腐病具有明显预防效果;复合木霉制剂和尖镰孢分别接种黄连可提高SOD、POD、CAT、PAL、PPO等防御性酶活性,产生诱导抗性;而它们先后接种黄连可产生强化效应,从另一个途径提高植株抗病性。复合木霉制剂和尖镰孢都会降低真菌的数量、多样性,和某些真菌的相对丰度,而复合木霉制剂的抑菌作用更强烈,尤其能明显抑制尖镰孢、Ilyonectria sp.等病原真菌的生长,且能改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木霉和尖镰孢都能在土壤中较长期定殖。可见,复合木霉制剂可以预防尖镰孢导致的黄连根腐病,防病机理包括诱导黄连植株产生抗性,接种后再遭受病原菌侵染产生的强化效应,优化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等,且有效期较长。因此复合木霉制剂具有开发为微生物农药防治黄连根腐病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木霉制剂 黄连根腐病 根际土壤 防御酶活性 真菌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炎症大鼠代谢组学的马钱子炮制减毒存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秦伟瀚 魏江平 +1 位作者 张小梅 阳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5-837,共13页
运用动物模型、血浆药物化学及代谢组学方法,探讨马钱子炮制前后干预炎症大鼠作用机制。按不同剂量灌胃小鼠,以死亡率初步考察炮制前后毒性;建立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模型,通过肿胀率和炎性因子水平评价炮制前后抗炎效果;采用高分辨质谱... 运用动物模型、血浆药物化学及代谢组学方法,探讨马钱子炮制前后干预炎症大鼠作用机制。按不同剂量灌胃小鼠,以死亡率初步考察炮制前后毒性;建立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模型,通过肿胀率和炎性因子水平评价炮制前后抗炎效果;采用高分辨质谱结合多元统计学,鉴定入血后的移行成分及相应的代谢产物;比较分析各实验组代谢轮廓及差异生物标志物,并构建其代谢通路。结果显示,高剂量下马钱子砂烫品的毒性要明显低于生品。生品和砂烫品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足肿胀率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水平,炮制前后在抗炎效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血浆药物分析,鉴定出了12个移行成分,以及相应60个代谢产物,S-plot鉴定出10个差异性化合物。代谢组学实验共发现10个内源性代谢物含量发生显著变化(P<0.05),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苯丙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谷氨酸及谷氨酰胺循环、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途径。通过本研究确证马钱子生品和砂烫品均有较好抗炎治疗作用,高温炮制可以降低马钱子毒性;入血后有效成分应多为生物碱,经过I相反应就容易被体内清除;马钱子炮制抗炎、镇痛、减毒机制主要与氨基酸和脂质代谢相关。该实验结果进一步阐明了起效物质基础及体内作用机制,为后续炮制工艺改进和新药研发等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 炮制 抗炎作用 代谢组学 减毒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城口、陕西产川党参质量研究
20
作者 秦伟瀚 喻强 +1 位作者 叶玉兰 秦松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B12期83-85,共3页
为研究城口、陕西川党参质量,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进行检查;采用HPLC测定党参中党参炔苷含量。经测定两地水份平均为7.38%;灰份为6.30%、酸不溶性灰分为2.88%;浸出物为61.73%;党参炔苷在0.01046-2.615μg范围呈良... 为研究城口、陕西川党参质量,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进行检查;采用HPLC测定党参中党参炔苷含量。经测定两地水份平均为7.38%;灰份为6.30%、酸不溶性灰分为2.88%;浸出物为61.73%;党参炔苷在0.01046-2.615μg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61%(n=5)。该方法适合于两地川党参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党参 HPLC 党参炔苷 质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