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钙改性与多元助剂组合对再造烟叶中碳酸钙留着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俞海军 陈昆燕 +7 位作者 薛长森 戴亚 马扩彦 李刚 齐延鹏 刘华 周学政 张燕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51-56,共6页
为提高造纸法再造烟叶片基中碳酸钙有效留着率,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碳酸钙填料复合改性剂(烟梗纤维X_1、阳离子淀粉X_2、硬脂酸钠X_3、六偏磷酸钠X_4)以及多元助留体系(壳聚糖X_5、瓜尔胶X_6、膨润土X_7)组合对再造烟叶片基中... 为提高造纸法再造烟叶片基中碳酸钙有效留着率,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碳酸钙填料复合改性剂(烟梗纤维X_1、阳离子淀粉X_2、硬脂酸钠X_3、六偏磷酸钠X_4)以及多元助留体系(壳聚糖X_5、瓜尔胶X_6、膨润土X_7)组合对再造烟叶片基中碳酸钙含量的影响,通过因子影响效应法分析了再造烟叶中碳酸钙留着率,并对优化后的参数组合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7个因素对再造烟叶片基碳酸钙留着率影响的因子贡献率大小顺序为:X_3>X_2=X_4>X_7>X_5>X_6>X_1,可见阳离子淀粉改性过程(X_3,X_2,X_4)对提高碳酸钙留着有着重要作用,其次是多元助留体系(X_7,X_5,X_6);(2)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较为显著的有X_1与X_4、X_2与X_6、X_2与X_7、X_3与X_4、X_3与X_5、X_3与X_6;(3)阳离子淀粉(X_2)对碳酸钙留着率的影响速率在中高水平时,随着其水平的增加,由负效应向正效应转变。(4)与对照样品比较(碳酸钙直接添加),采用优化后的参数组合,碳酸钙留着率提高了3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法再造烟叶 碳酸钙 改性 留着率 双因素效应 边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产烟叶最佳醇化期的常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鹏 戴亚 +5 位作者 唐杰 朱玲 李朝荣 陈昆燕 黎洪利 汪长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0期37-40,共4页
为重庆地产烟叶的工业可用性提供理论支撑,采用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技术,对最佳醇化期重庆地产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同年份、同等级、同品种的外地烟叶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1)按烟叶部位,还原糖、水溶性总糖含量皆为中部... 为重庆地产烟叶的工业可用性提供理论支撑,采用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技术,对最佳醇化期重庆地产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同年份、同等级、同品种的外地烟叶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1)按烟叶部位,还原糖、水溶性总糖含量皆为中部叶最高;中、下部叶总植物含量碱接近,低于上部叶;下部叶的钾含量较高;总氮含量下部叶最低;钾氯比、糖碱比为中部最高;上、下部叶的糖氮比低于中部叶。2)按产地,各产地的总植物碱、钾、总氮含量在2%~3%;重庆涪陵、酉阳的氯含量相对较高;重庆丰都、黔江的糖碱比、钾氯比高于其他产区。3)按烟叶品种,还原糖、水溶性总糖、钾氯比、糖碱比、糖氮比皆为云烟85>云烟87>云烟97。4)与外地烟叶比较,总植物碱和钾氯比重庆高于外地,而氯、糖碱比、氮碱比重庆低于外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醇化期 重庆地产烟叶 化学成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丝工艺参数对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如灿 戴亚 +7 位作者 张燕 陶文生 李朝荣 王毅 朱丛戎 杨文敏 周胜 汪长国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87-90,120,共5页
通过均匀设计安排试验,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与制丝工艺参数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了主效应分析、单因素效应分析、双因素交互作用分析、边际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各工艺参数对苯酚释放量影响的... 通过均匀设计安排试验,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与制丝工艺参数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了主效应分析、单因素效应分析、双因素交互作用分析、边际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各工艺参数对苯酚释放量影响的贡献率大小为切丝宽度>热风风门开度>筒壁温度>HT工作蒸汽压力>热风温度>筒体转速,其中切丝宽度对苯酚释放量影响最显著。苯酚释放量与切丝宽度和HT工作蒸汽压力呈负相关,与热风风门开度、热风温度、筒壁温度和筒体转速呈正相关。热风温度和筒壁温度、筒壁温度和筒体转速存在较强的交互作用。适当提高切丝宽度、HT工作蒸汽压力和降低其他因素的处理强度对控制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的释放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制丝工艺 均匀设计 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温度对以香荚兰为原料的美拉德产物分布及卷烟加香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绍华 曲利利 +3 位作者 白家峰 马扩彦 胡亚杰 许春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3-193,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反应温度对以香荚兰为原料的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以期开发一种新型的烟用香料。【方法】以香荚兰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检测香荚兰发酵液在不同温度(90、100、110和120℃)下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挥发性成分... 【目的】研究不同反应温度对以香荚兰为原料的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以期开发一种新型的烟用香料。【方法】以香荚兰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检测香荚兰发酵液在不同温度(90、100、110和120℃)下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挥发性成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对比不同温度美拉德反应产物在卷烟加香中的效果。【结果】优化的香荚兰发酵条件为:pH 7,发酵时间24 h,酵母添加量为总料液的5%;共鉴定出106种美拉德反应产物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醇类、酸类、烯类、酯类、醛类、酮类、酚类和杂环类等;其中美拉德反应温度为100℃时,产物挥发性成分的种类最多,为83种,挥发性成分总量较高,为1035.20μg/g;而美拉德反应温度为110℃时,产物挥发性成分的种类(59种)最少,但总量(1084.07μg/g)最高;杂环化合物中的美拉德反应产物2,3-二氢苯并呋喃、2-正戊基呋喃、吲哚、吡啶和2-甲基吡啶为美拉德反应的标志物,可赋予卷烟烤甜香和烘焙香;主成分分析可知,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可分为3个主成分,第一、第二和第三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44.175%、35.528%和20.297%,分别反映46种、24种和10种指标信息。美拉德反应温度90与100℃样品的主成分差异较小,但二者与美拉德反应温度110和120℃样品的主成分间差异明显;将100℃时的香荚兰发酵液美拉德反应产物在空白卷烟中加香,可增加香气饱满度,改善烟气细腻柔和度,明显提高卷烟舒适性,加香效果最佳,评吸得分最高(93分)。【结论】100℃是香荚兰美拉德反应的最佳温度,可制备具有丰富香味物质的美拉德反应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荚兰 发酵 美拉德反应 主成分分析 卷烟加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热时间处理对烟草花蕾酶解液美拉德反应产物挥发性香味成分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白家峰 陈义昌 +4 位作者 冉盼盼 胡超 刘绍华 马扩彦 许春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9-1098,共10页
【目的】为探寻不同加热时间处理对烟草花蕾酶解液美拉德反应产物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影响。【方法】以烟草花蕾酶解液为原料,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感官评吸方法进行分析。首先,在70℃的条件下分别加热烟草花蕾酶解液8、12、16和20 h,使其发生... 【目的】为探寻不同加热时间处理对烟草花蕾酶解液美拉德反应产物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影响。【方法】以烟草花蕾酶解液为原料,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感官评吸方法进行分析。首先,在70℃的条件下分别加热烟草花蕾酶解液8、12、16和20 h,使其发生美拉德反应,制备烟用香料;然后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挥发性成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最后对该香料进行评吸试验。【结果】(1)经同时蒸馏萃取提取的香味物质,美拉德反应8 h有46种,12 h时有47种,16 h时有52种,20 h时有46种,主要包括醇、醛、酸、酯、酮、呋喃和吡啶等。(2)香味成分主成分分析可知:美拉德反应时间8、16、20 h的3个样品的香味成分有显著差异;美拉德反应时间12、16 h的2个样品香味成分无显著差异。(3)感官评吸结果表明:美拉德反应时间12 h的样品加香效果最佳。【结论】对不同的美拉德反应时间的反应产物进行化学和感官评价分析,为烟草花蕾制备烟用香料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 美拉德反应 烟草花蕾 工艺 优化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缩液热醇化时间对烟草薄片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许春平 俞金伟 +5 位作者 王充 马扩彦 曲利利 孟丹丹 姚延超 吴彦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9-156,共8页
为提高烟草薄片的质量,研究了不同时间热醇化处理浓缩液对烟草薄片品质的影响。在温度为70℃条件下,设定不同时间(24、48、72 h)对浓缩液进行热醇化后,制成烟草薄片并对其物理性能和常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并将烟草薄片卷制成单料烟,测... 为提高烟草薄片的质量,研究了不同时间热醇化处理浓缩液对烟草薄片品质的影响。在温度为70℃条件下,设定不同时间(24、48、72 h)对浓缩液进行热醇化后,制成烟草薄片并对其物理性能和常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并将烟草薄片卷制成单料烟,测定单料烟的烟气粒相物中香味成分并进行评吸试验。结果表明:浓缩液热醇化处理对制备的烟草薄片的厚度、伸长量、抗张力和抗张强度等物理性能无显著性影响;随着浓缩液热醇化时间的增加,烟草薄片中还原糖、氨基酸的含量下降,热醇化72 h还原糖、氨基酸含量最低;GC/MS结果表明,热醇化72 h浓缩液制备的单料烟的香味物质含量和种类最多。评吸试验表明,热醇化72 h浓缩液制备的单料烟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液 热醇化 烟草薄片 香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花蕾香料产香酵母发酵工艺及美拉德反应温度的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白家峰 刘绍华 +2 位作者 冉盼盼 马扩彦 许春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0期126-130,共5页
为了开发新型的烟草花蕾烟用香料,以水溶性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发酵温度、pH、加菌量和发酵时间进行优化;然后对发酵产物进行不同温度的美拉德反应获得香料,利用蒸馏萃取方法提取香味成分,并通过GC-MS方法分析香... 为了开发新型的烟草花蕾烟用香料,以水溶性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发酵温度、pH、加菌量和发酵时间进行优化;然后对发酵产物进行不同温度的美拉德反应获得香料,利用蒸馏萃取方法提取香味成分,并通过GC-MS方法分析香味成分。结果表明:1)最优发酵条件为35℃、pH5、24h、5%体积分数的加菌量,在最优条件下,氨基酸含量和还原糖含量最高。2)经同时蒸馏萃取提取的香味物质,美拉德反应50℃时主要有40种,60℃时主要有45种,70℃时主要有44种,80℃时主要有40种,包括醇、醛、酸、酯、酮、呋喃和吡啶等。3)美拉德反应温度为60℃时香气总量含量最高,达1 060.59μg/g。其中,软脂酸、硬脂酸、肉豆蔻酸、棕榈油酸、正十五酸、苯甲醇、苯乙醇、三环烯、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苯乙醛等香味物质含量高;巨豆三烯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烟草烯、油酸酰胺、2-正戊基呋喃香气阈值低,是烟草中关键的致香物质,对烟草香气贡献突出。该研究为利用发酵技术和美拉德反应结合制备烟用香料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香酵母 发酵技术 美拉德反应 烟草花蕾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或酸介质处理对烟草纤维素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朱晓兰 马扩彦 +1 位作者 高芸 戴亚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3,共6页
为探索烟草纤维素结构的改善方法,提高低次烟叶和烟梗的使用价值。分别用2%的5种糖溶液(葡萄糖、果糖、木糖、甘露糖、蔗糖)和2种酸溶液(柠檬酸和苹果酸)浸泡烟样3 d,之后按照行业标准方法提取纤维素,利用^(13)C固态核磁波谱法(^(13)C N... 为探索烟草纤维素结构的改善方法,提高低次烟叶和烟梗的使用价值。分别用2%的5种糖溶液(葡萄糖、果糖、木糖、甘露糖、蔗糖)和2种酸溶液(柠檬酸和苹果酸)浸泡烟样3 d,之后按照行业标准方法提取纤维素,利用^(13)C固态核磁波谱法(^(13)C NMR)、X射线衍射法(XRD)和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了处理前后烟草纤维素的晶型、结晶度以及原纤尺寸等结构信息的变化。结果表明,介质处理后烟草纤维素的晶体类型没有改变,但其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除果糖外的介质处理均使纤维素的含量和结晶度下降,相对应的基原纤聚集束尺寸也有下降,尤其是柠檬酸和苹果酸介质处理。这些变化对纤维素反应的可及度和均一性以及细胞壁类物质的降解均有有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纤维素 结晶结构 介质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烤烟花蕾浸膏挥发性成分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许春平 王充 +5 位作者 李萌姗 马扩彦 曲利利 冉盼盼 孟丹丹 吴彦 《轻工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48-57,共10页
采用超声水提法制备6种不同产地的烤烟花蕾浸膏,并添加进卷烟进行感官评吸,从中选取2种评吸感觉较好和1种评吸感觉较差的浸膏,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其挥发性成分进行GC-MS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感官评吸结果表明,6种不同产地的烤烟花蕾浸膏对... 采用超声水提法制备6种不同产地的烤烟花蕾浸膏,并添加进卷烟进行感官评吸,从中选取2种评吸感觉较好和1种评吸感觉较差的浸膏,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其挥发性成分进行GC-MS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感官评吸结果表明,6种不同产地的烤烟花蕾浸膏对卷烟加香效果的优劣顺序为:云南文山>重庆奉节>贵州兴义>云南昭通>对照样品>广西河池>湖南邵阳,其中添加了云南文山和重庆奉节烤烟花蕾浸膏的卷烟内在品质比对照样品有明显提升.对云南文山、重庆奉节和湖南邵阳烤烟花蕾浸膏分别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其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挥发性成分对3种浸膏的影响力不同,对3种浸膏的主成分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可得云南文山>重庆奉节>湖南邵阳,该结果与感官评吸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花蕾浸膏 感官评吸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拉德反应时间对烟草花蕾发酵液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绍华 白家峰 +2 位作者 冉盼盼 马扩彦 许春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8期96-105,共10页
为研究不同美拉德反应时间对烟草花蕾发酵液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影响,烟草花蕾经高活性产香酵母发酵后,通过时间调控优化美拉德反应制备烟用香料,并对此香料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及加香评吸。结果表明:经同时蒸馏萃取提取,美拉德反应8 h样品香... 为研究不同美拉德反应时间对烟草花蕾发酵液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影响,烟草花蕾经高活性产香酵母发酵后,通过时间调控优化美拉德反应制备烟用香料,并对此香料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及加香评吸。结果表明:经同时蒸馏萃取提取,美拉德反应8 h样品香味物质有45种,反应12 h样品香味物质有38种,反应16 h样品香味物质有45种,反应20 h样品香味物质有42种,主要包括醇、醛、酸、酯、酮、呋喃和吡啶等。烟草花蕾发酵液经不同美拉德反应时间处理后香味成分主成分分析可知,美拉德反应时间8、12、20h样品的香味成分有显著差异,美拉德反应时间16、12 h样品的香味成分无显著差异。美拉德反应时间12h的样品对空白烟进行加香评吸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香酵母 美拉德反应 烟草花蕾 优化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酶解条件对烟叶蛋白水解度和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春平 姜宇 +6 位作者 曾颖 马扩彦 谭兰兰 申屠洪钎 曲利利 孟丹丹 戴亚 《轻工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56-62,共7页
采用碱溶酸沉法从大田废弃上部烟叶中提取蛋白质,分别使用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复合蛋白酶对烟叶蛋白进行酶解,研究不同酶解条件对烟叶蛋白水解度和烟叶蛋白多肽对DPPH清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多肽水解度最优的酶解条件与蛋白多肽... 采用碱溶酸沉法从大田废弃上部烟叶中提取蛋白质,分别使用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复合蛋白酶对烟叶蛋白进行酶解,研究不同酶解条件对烟叶蛋白水解度和烟叶蛋白多肽对DPPH清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多肽水解度最优的酶解条件与蛋白多肽对DPPH清除率最高的酶解条件不同.以使用木瓜蛋白酶为例,烟叶蛋白水解度最优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为0.5 h,加酶量为底物的3%,酶解pH=8;DPPH清除率最优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2 h,加酶量为底物质量的3%,pH=7.这说明蛋白多肽的水解度高低与其抗氧化性并非正相关,蛋白多肽既可以作为美拉德反应的底物,也可以作为抗氧化剂,可针对不同的应用目的,选择相应的最优酶解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烟叶 烟叶蛋白多肽 酶解 抗氧化性 水解度 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花蕾的酶解条件优化及其烟用香料制备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春平 俞金伟 +4 位作者 冉盼盼 白家峰 马扩彦 姚延超 刘绍华 《轻工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37-43,共7页
通过正交试验对烟草花蕾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蛋白酶的作用下的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美拉德反应和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提取其中的香味成分,并用GC-MS对所提取的香味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6 h,酶解pH... 通过正交试验对烟草花蕾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蛋白酶的作用下的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美拉德反应和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提取其中的香味成分,并用GC-MS对所提取的香味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6 h,酶解pH值为6,加酶量为1%(质量分数)时,氨基酸含量和还原糖含量最高,分别为2. 89 mg/g和0. 88 mg/g; 2)香味物质主要有65种,其中肉豆蔻酸、二氢猕猴桃内酯、氧化石竹烯、烟草烯、植酮、大马士酮、巨豆三烯酮、油酸酰胺、2-正戊基呋喃等香气阈值较低,是烟草中关键的致香物质,对烟草香气贡献突出; 3)氨基酸、还原糖含量与香味物质总量的相关性不明显,与香味物质的种类数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条件 美拉德反应 烟草花蕾 烟用香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上部鲜烟叶美拉德反应制备特色烟用香料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春平 冉盼盼 +4 位作者 曾颖 马扩彦 谭兰兰 申屠洪钎 戴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9期100-105,共6页
采用打顶产生的大田废弃烟叶提取浸膏,对浸膏进行美拉德反应增香,从而制备特色烟用香料。以感官评价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反应温度、pH和加热时间进行优化,得到美拉德反应制备香料的最优条件为反应温度120℃、pH=12、加热... 采用打顶产生的大田废弃烟叶提取浸膏,对浸膏进行美拉德反应增香,从而制备特色烟用香料。以感官评价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反应温度、pH和加热时间进行优化,得到美拉德反应制备香料的最优条件为反应温度120℃、pH=12、加热时间180 min。通过对香料进行GC/MS分析,鉴定出29种成分,其中吡嗪类4种,醇类6种,酯类3种,醛类2种,酮类2种,烯类2种,胺类1种,香味物质如巨豆三烯酮、苄醇、二氢猕猴桃内酯、香橙烯等成分,是关键的致香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烟叶 烟用香料 梅拉德反应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次烟叶蛋白质-多酚复合物的成分及抗氧化性分析
14
作者 许春平 冉盼盼 +4 位作者 曾颖 谭兰兰 申屠洪钎 马扩彦 戴亚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3期531-534,共4页
采用碱溶酸沉法从烤烟低次烟叶中提取蛋白质-多酚复合物,检测其中蛋白质含量为350 mg/g,多酚成分包括绿原酸、莨菪葶、芸香苷,其含量分别为2.1、0.5、2.9 mg/g。对蛋白质-多酚复合物进行抗氧化性检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DPPH·... 采用碱溶酸沉法从烤烟低次烟叶中提取蛋白质-多酚复合物,检测其中蛋白质含量为350 mg/g,多酚成分包括绿原酸、莨菪葶、芸香苷,其含量分别为2.1、0.5、2.9 mg/g。对蛋白质-多酚复合物进行抗氧化性检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DPPH·自由基与OH·自由基的清除率随复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对蛋白质-多酚复合物中蛋白质进行酶解,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性测试结果表明,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复合物对DPPH·自由基与O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均呈下降趋势,说明蛋白质与多酚结合状态下才能保持蛋白质-多酚复合物的抗氧化性,而且其抗氧化性可能主要来源于复合物中的多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次烟叶 蛋白质-多酚复合物 酶解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秸秆低聚木糖的制备和纯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芦广银 吴福芳 +4 位作者 王珅 刘文捷 马扩彦 戴亚 盛良全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3-79,共7页
为优化烟草秸秆低聚木糖制备参数,采用碱解方法提取木聚糖、酶解法制备低聚木糖以及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常见因素对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聚糖提取条件为:2.000 g秸秆粉末(≤100目)浸没于20.00 mL浓度为24%NaOH(m/V)和1%Na BH4(m/V)碱... 为优化烟草秸秆低聚木糖制备参数,采用碱解方法提取木聚糖、酶解法制备低聚木糖以及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常见因素对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聚糖提取条件为:2.000 g秸秆粉末(≤100目)浸没于20.00 mL浓度为24%NaOH(m/V)和1%Na BH4(m/V)碱液中,70℃条件下浸提4 h,滤液加3倍乙醇体积用量进行醇沉以及0.2倍乙酸体积用量进行中和。制备低聚木糖的条件为:溶液pH为5.50,温度40℃,时间6 h,木聚糖溶液(20 mg/mL)10 mL,木聚糖酶液(0.6%,m/V,4.1 U/mL)20 mL。低聚木糖分离提纯条件为:阳离子树脂柱分离纯化,填充高度18.0 cm、直径为4.5 cm;纯化液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低聚木糖产品纯度较高,对工业制备低聚木糖工艺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秸秆 木聚糖 低聚木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支卷烟材料参数对主流烟气氨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克毅 庄亚东 +3 位作者 陈昆燕 戴亚 张燕 汪长国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160-162,166,共4页
为考察主流烟气氨释放量受不同细支卷烟材料参数[卷烟纸透气度(X1)、接装纸透气度(X2)、成型纸透气度(X3)、滤嘴丝束规格(X4)]的影响规律,运用均匀设计法制备不同试验样品,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法建立模型,通过分析单因素效应和边际效应... 为考察主流烟气氨释放量受不同细支卷烟材料参数[卷烟纸透气度(X1)、接装纸透气度(X2)、成型纸透气度(X3)、滤嘴丝束规格(X4)]的影响规律,运用均匀设计法制备不同试验样品,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法建立模型,通过分析单因素效应和边际效应,并进行参数优化和试验验证,明确了细支卷烟4种材料参数对主流烟气氨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材料对氨释放量影响排序为:X2>X3>X4>X1。主流烟气氨释放量较低的材料参数组合为:卷烟纸透气度为70 CU,接装纸透气度为800 CU,成型纸透气度为6000 CU,滤嘴丝束规格为5303.3 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卷烟 均匀设计法 材料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改性方式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俞海军 马扩彦 +7 位作者 周学政 张燕 陈昆燕 赵长友 薛长森 李刚 齐延鹏 戴亚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6,共7页
为提高再造烟叶品质,研究了4种碳酸钙改性方式:直接添加、淀粉与助留剂一起加入、淀粉改性、烟梗纤维-淀粉改性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添加,碳酸钙颗粒均匀分散在基片表面上,但基片内部纤维碳酸钙附着量较少;淀粉与助留... 为提高再造烟叶品质,研究了4种碳酸钙改性方式:直接添加、淀粉与助留剂一起加入、淀粉改性、烟梗纤维-淀粉改性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添加,碳酸钙颗粒均匀分散在基片表面上,但基片内部纤维碳酸钙附着量较少;淀粉与助留剂一起加入,碳酸钙较均匀分布在整个片基的纤维上;淀粉改性,基片中碳酸钙颗粒形成大块团聚体且分布严重不均;烟梗纤维-淀粉改性,碳酸钙团聚的小块颗粒较均匀地分布在基片中。上述4种碳酸钙改性方式,其烟草浆料留着率、碳酸钙留着率依次提高。中试试验结果表明,与原工艺(直接添加碳酸钙)相比,采用新工艺(烟梗纤维-淀粉改性)的样品的焦油、CO、总粒相物含量都得到有效降低,样品的碳酸钙含量从6.3%提高到10.8%,留着率达到72.0%。结论:烟梗纤维-淀粉改性方式对提高基片中碳酸钙的留着率和分布均匀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烟叶 碳酸钙 阳离子淀粉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丝工艺参数对卷烟主流烟气苯并芘释放量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克毅 戴亚 +2 位作者 杨文敏 陈昆燕 汪长国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7期70-74,105,共6页
为考察主流烟气苯并芘释放量受不同卷烟制丝工艺参数[切丝宽度(X_1)、HT工作蒸汽压力(X_2)、热风温度(X_3)、热风风门开度(X_4)、筒壁温度(X_5)和筒体转速(X_6)]的影响规律,运用均匀设计法制备不同试验样品,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法建立... 为考察主流烟气苯并芘释放量受不同卷烟制丝工艺参数[切丝宽度(X_1)、HT工作蒸汽压力(X_2)、热风温度(X_3)、热风风门开度(X_4)、筒壁温度(X_5)和筒体转速(X_6)]的影响规律,运用均匀设计法制备不同试验样品,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法建立模型,通过分析单因素效应、双因素效应、边际效应,并进行参数优化和试验验证,明确了卷烟6种制丝工艺参数对主流烟气苯并芘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参数对卷烟主流烟气苯并芘释放量的影响顺序为X_3>X_1>X_5>X_6>X_4>X_2;两两因素交互作用明显的有X_3和X_5、X_4和X_6、X_5和X_6;X_3对主流烟气苯并芘的影响最显著,随X_3的增大主流烟气苯并芘释放量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均匀设计法 苯并芘 制丝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化时间和条件对不同部位烟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鹏 薛芳 +4 位作者 李东亮 文武 宋光富 周东 杨杰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9期5133-5136,共4页
为研究醇化时间和条件对不同部位烟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烟草样品19种氨基酸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烟叶的氨基酸含量大部分都存在显著差异;醇化时间对上部烟叶的牛磺酸、苏氨酸、丝氨酸、... 为研究醇化时间和条件对不同部位烟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烟草样品19种氨基酸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烟叶的氨基酸含量大部分都存在显著差异;醇化时间对上部烟叶的牛磺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γ-氨基丁酸、异羟赖氨酸、组氨酸、脯氨酸含量影响显著;对中部烟叶的磷酸丝氨酸、天门冬氨酸、丙氨酸、胱氨酸、异亮氨酸、β-丙氨酸、异羟赖氨酸、精氨酸含量影响显著;对下部烟叶的磷酸丝氨酸、牛磺酸、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γ-氨基丁酸、异羟赖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含量影响显著。随醇化时间的延长,不同醇化条件对上部烟叶的氨基酸总量影响逐渐增大,而在醇化12个月时,不同醇化条件对中、下部烟叶的氨基酸总量影响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化时间 醇化条件 烟叶部位 氨基酸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土金属盐改性介孔硅材料降低卷烟烟气氨释放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俞海军 戴亚 +9 位作者 唐杰 马扩彦 李力 黎洪利 刘如灿 王鹏 寇明钰 邱光明 马明 王毅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87-92,共6页
通过浸渍法制备得到碱土金属盐(CaCl_2)改性介孔硅材料,可用于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粒相氨和气相氨的释放量。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比表面积孔径分析(BET)、程序升温脱附分析(TPD)等,对制备的CaCl_2改性介孔硅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 通过浸渍法制备得到碱土金属盐(CaCl_2)改性介孔硅材料,可用于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粒相氨和气相氨的释放量。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比表面积孔径分析(BET)、程序升温脱附分析(TPD)等,对制备的CaCl_2改性介孔硅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优化了CaCl_2在介孔硅材料上的负载量,考察了其对卷烟烟气中氨的吸附去除性能,并探讨了该材料降低烟气中氨释放量的机理。结果表明:(1)CaCl_2在介孔硅材料上的较优负载量为25%;(2)在滤嘴中添加CaCl_2改性介孔硅材料,卷烟样品主流烟气中气相氨降低率达到50%以上,粒相氨降低率达到10%以上;(3)CaCl_2负载介孔硅材料降低氨释放量的机理是先利用材料的介孔孔道对氨进行物理捕捉,然后通过CaCl_2与氨发生络合作用实现化学吸附,并且孔道的存在加快了金属离子与NH_3发生物理作用与化学吸附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土金属盐 介孔硅 卷烟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