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主城区水源水质特征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期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向平 张智 张南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3-39,共7页
对三峡库区内长江、嘉陵江(重庆主城段)近年来水源水质研究发现,两江水源pH值偏高,高锰酸钾指数(CODMn)值多数时期超过4.5mg/L,小分子量的溶解性有机物(DOM)比重较大,且在夏季洪水高浊期,有机物污染较严重。采用模糊加权水质质量系数法... 对三峡库区内长江、嘉陵江(重庆主城段)近年来水源水质研究发现,两江水源pH值偏高,高锰酸钾指数(CODMn)值多数时期超过4.5mg/L,小分子量的溶解性有机物(DOM)比重较大,且在夏季洪水高浊期,有机物污染较严重。采用模糊加权水质质量系数法和系统聚类法对两江原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水质聚类分期,在研究期内,长江原水水质按类别分为夏季高浊污染期、春秋中温微污染期、冬季低温微污染期;嘉陵江原水水质按类别分为低浊水质期、初春高藻水污染期、夏季高浊污染期。两江水源在不同时期水源水质差别较大,属于难以通过常规处理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 5749 2006)水质要求的水体,因此应对不同时期重庆主城段的水源进行适宜的强化处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水质 聚类分析 分子量 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力负荷率对潜流人工湿地内部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荣新 焦玉恩 +3 位作者 傅金祥 刘瑞 梁伦彰 徐静怡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48-754,共7页
为深入研究污染物在潜流人工湿地各填料层内的迁移转化规律,提高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降解效率,考察了4种进水水力负荷率(HLR,0.15、0.35、0.55、0.80 m^3/(m^2·d))下潜流湿地填料层内部不同区域DO、COD和氨氮浓度分布。结果表明:HLR... 为深入研究污染物在潜流人工湿地各填料层内的迁移转化规律,提高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降解效率,考察了4种进水水力负荷率(HLR,0.15、0.35、0.55、0.80 m^3/(m^2·d))下潜流湿地填料层内部不同区域DO、COD和氨氮浓度分布。结果表明:HLR为0.35m^3/(m^2·d)时,湿地内部DO浓度水平最高,湿地系统污染物处理效果最好,COD、氨氮去除率分别为93.32%、90.16%,COD及氨氮的主要降解区域分别为湿地0~60、0~40cm深度处,60cm深度以下DO水平较低,为污染物降解低效区,可研发新技术提高湿地底层DO水平以提高COD及氨氮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人工湿地 水力负荷率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时用水量分时段预测模型 被引量:13
3
作者 向平 张蒙 +1 位作者 张智 张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320-3324,共5页
针对目前时用水量预测模型中对时用水量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较少的问题,通过分析各种时用水量影响因素与时用水量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出时用水量的主要影响因子;通过分类将1 d划分为3个时段,建立分时段用水量模型。采用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 针对目前时用水量预测模型中对时用水量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较少的问题,通过分析各种时用水量影响因素与时用水量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出时用水量的主要影响因子;通过分类将1 d划分为3个时段,建立分时段用水量模型。采用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指标采用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表示。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预测MAPE均在5%以内,预测精度较高,满足供水系统优化调度的要求,为城市时用水量预测提供一种简单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用水量 BP神经网络 分时段用水量模型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混凝去除尖针杆藻的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蒋绍阶 蒋晖 +3 位作者 向平 张南 赵约胜 宋玲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0-125,共6页
针对水源水藻类(优势藻为硅藻中的针杆藻)爆发问题,通过对比PAFS、PAC、PFC 3种混凝剂的除藻除浊效果,选取PAFS为最佳混凝剂;通过添加预氧化剂和助凝剂强化混凝除藻效果,结果表明使用助凝剂PDMDAAC对PAFS的助凝效果最好,其余药剂结合PAF... 针对水源水藻类(优势藻为硅藻中的针杆藻)爆发问题,通过对比PAFS、PAC、PFC 3种混凝剂的除藻除浊效果,选取PAFS为最佳混凝剂;通过添加预氧化剂和助凝剂强化混凝除藻效果,结果表明使用助凝剂PDMDAAC对PAFS的助凝效果最好,其余药剂结合PAFS的除藻效果为PPC>ClO2>PAM>H2O2>HCA-1。用Box-Behnken Design(BBD)实验原理设计实验,研究pH值、搅拌速度、搅拌时间3因素对PAFS+PDMDAAC除藻效果的影响及最优除藻条件。结果表明:3因素对除藻的影响显著,且其显著程度为pH值>搅拌速度>搅拌时间,而3因素的交互影响对除藻的影响不太显著;强化混凝的最优条件为pH值为7.5、搅拌速度为75r/min、搅拌时间为15min,其除藻率为9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杆藻 氧化 混凝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释氧材料制备及对湿地堵塞解除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瑞 傅金祥 +2 位作者 张荣新 焦义利 徐静怡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2-386,392,共6页
针对人工湿地内部DO含量较低引起的生物性堵塞,污水处理效率下降的问题,采用投加释氧材料的方法来提高湿地内部DO含量,修复生物性堵塞。采用CaO_2为释氧剂制备释氧材料,进行释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大孔弱酸性丙烯酸系阳离子交换树... 针对人工湿地内部DO含量较低引起的生物性堵塞,污水处理效率下降的问题,采用投加释氧材料的方法来提高湿地内部DO含量,修复生物性堵塞。采用CaO_2为释氧剂制备释氧材料,进行释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大孔弱酸性丙烯酸系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包埋剂制成的释氧材料释氧性能最佳。在模拟人工湿地污水系统中,释氧材料可使反应器中DO质量浓度在15d内保持在5.0mg/L以上,并且pH保持中性水平,相较未投加释氧材料的对照组,30d内COD的平均降解效率提高125%。投加释氧材料可以使发生生物性堵塞的人工湿地系统在连续运行条件下基质孔隙率在15d内恢复到初始水平的83%左右,并且相较机械曝气具有操作便捷、不受环境限制以及成本低廉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堵塞 释氧材料 D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混凝剂PAC-PDM处理夏季嘉陵江高浊水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向平 蒋绍阶 +2 位作者 张智 赖莉 张南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5-37,66,共4页
聚合氯化铝(PAC)和复配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的复合混凝剂PAC-PDM对嘉陵江夏季高浊水的烧杯试验研究表明:PAC-PDM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均比单独投加PAC的处理效果好,PAC-PDM的较优复配比为3∶500。在此试验条件下,PAC-PDM对... 聚合氯化铝(PAC)和复配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的复合混凝剂PAC-PDM对嘉陵江夏季高浊水的烧杯试验研究表明:PAC-PDM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均比单独投加PAC的处理效果好,PAC-PDM的较优复配比为3∶500。在此试验条件下,PAC-PDM对有机物的去除机理主要是电中和作用。采用复配比为3∶500的PAC-PDM和单独投加PAC进行水厂生产连续运行试验,在满足出厂水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情况下,PAC-PDM的投药量约为6~40mg/L,而PAC的投药量约为15~60mg/L,PAC-PDM较单独采用PAC节省近40%的混凝剂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高浊度原水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 复配混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