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索家、校、社融合的智慧教育新路径——以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的实践探索为例
1
作者 邹贤莲 王思琦 黄潇 《教育家》 2021年第4期47-48,共2页
智慧教育的现状与反思随着信息技术的更迭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域化数字产业等技术迅猛发展,智慧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新兴热点。然而,智慧教育并非只和高精尖的技术、高大上的设施设备有关,真正的智慧教育是奔着发展人、成就人而去... 智慧教育的现状与反思随着信息技术的更迭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域化数字产业等技术迅猛发展,智慧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新兴热点。然而,智慧教育并非只和高精尖的技术、高大上的设施设备有关,真正的智慧教育是奔着发展人、成就人而去。技术是智慧教育发展的基础条件,群体的智慧更是完善智慧教育的必要条件。家、校、社在教育领域分属不同的教育空间,学生、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实践探索 人工智能 信息技术 大数据 教育领域 设施设备 数字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劳育“五创原则”,推进实施“四四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邹贤莲 唐梦菁 《教育家》 2022年第52期29-30,共2页
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校地处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秉承基础教育的启蒙使命,确定了“万物养正,登高行远”的办学理念,创新实施“四线建设”育人模式,战略架构“学生砺行”“教师修远”“家长共进”三类课程体系,系统推进“家校社三空间融... 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校地处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秉承基础教育的启蒙使命,确定了“万物养正,登高行远”的办学理念,创新实施“四线建设”育人模式,战略架构“学生砺行”“教师修远”“家长共进”三类课程体系,系统推进“家校社三空间融合”的智慧教育,通过学生智学、教师智研、家长智陪、学校智理、社会智联的“五智”行动,切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遵循小学阶段学生年龄特征,系统建构“四类十门”劳动课程体系,研发智慧劳育“五创原则”,探寻常态实施的“四四策略”,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助力劳动教育高质量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办学理念 基础教育 劳育 育人模式 空间融合 系统建构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课型混搭:数字化转型下的课堂变革路径
3
作者 邹贤莲 向雪萍 唐雪 《今日教育》 2023年第11期20-23,共4页
当今的学习要求已从过去的双基、三维目标转向核心素养,随之带来大单元、跨学科、联系生活、家校社协同等学习方式的变化,同时更加注重每个学生的全面高质量发展,要求学习个性化和优质学习均衡化。这样的学习转变,要求现代课堂教学类型... 当今的学习要求已从过去的双基、三维目标转向核心素养,随之带来大单元、跨学科、联系生活、家校社协同等学习方式的变化,同时更加注重每个学生的全面高质量发展,要求学习个性化和优质学习均衡化。这样的学习转变,要求现代课堂教学类型具有多样化、打破时空界限、利于优质教育资源均衡的特征,而传统课堂类型的单一化是满足不了新的学习需求的,即便有学校进行了零散的课堂类型探索,但没有体系化的建构,也无法实现教育内容和课堂类型的良好适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课堂教学 数字化转型 核心素养 变革路径 课堂类型 优质学习 时空界限 三维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转向,促进教师蓬勃生长
4
作者 邹贤莲 《教育视界》 2022年第22期53-56,共4页
对于新办学校来说,要想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校在教师队伍培育中,努力实现价值转向、视角转向、角色转向、格局转向、思维转向、方法转向,描摹“有活力,够灵活;爱学习,会研讨;... 对于新办学校来说,要想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校在教师队伍培育中,努力实现价值转向、视角转向、角色转向、格局转向、思维转向、方法转向,描摹“有活力,够灵活;爱学习,会研讨;快节奏,高效能;善合作,敢创造;健体魄,慧生活;爱学生,够专业”的教师群体画像,促进教师的蓬勃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转向 群体画像 职业认同 智创型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