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重庆市面板数据的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实证分析
1
作者 杨建国 张建升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7期184-188,共5页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收入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结合2005—2021年重庆市农村基础设施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农用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收入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结合2005—2021年重庆市农村基础设施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农用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农村公路总里程、农业经济水平、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乡村从业人数都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或负向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农民收入 固定效应模型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发展“近郊模式”探索——以重庆万州区安溪村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程育希 《猪业科学》 2024年第2期88-90,共3页
当前,我国农村第三产业经济发展正经历着从农家乐到农文旅模式的巨大转变,以农业、文化和乡村旅游融合的乡村振兴模式将成为提升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农文旅”三者融合焕发的巨大活力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动力。党的二十大将乡... 当前,我国农村第三产业经济发展正经历着从农家乐到农文旅模式的巨大转变,以农业、文化和乡村旅游融合的乡村振兴模式将成为提升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农文旅”三者融合焕发的巨大活力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动力。党的二十大将乡村振兴推向国家战略高度,习总书记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第三产业 重庆万州区 农家乐 农文旅 城乡要素流动 旅游融合 推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武隆区沧沟乡“三社”融合促“三变”改革现状及对策
3
作者 杜中文 计欣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2期93-95,共3页
统筹推进“三社”融合发展和农村“三变”改革,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财产性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以重庆市武隆... 统筹推进“三社”融合发展和农村“三变”改革,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财产性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以重庆市武隆区沧沟乡为例,阐述当地“三社”融合促“三变”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加大“三社”融合力度、深化“三变”改革机制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社”融合 “三变”改革 乡村振兴 重庆市武隆区沧沟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万州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浅析
4
作者 吴丽群 张建升 +1 位作者 王琳 牟冰清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3期225-228,共4页
发展生态农业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渝东北腹心城市万州区为例,阐述生态农业内涵,通过对万州区生态农业发展方向、发展基础、发展路径和发展效果概述,总结出万州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需要,是大力推进美... 发展生态农业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渝东北腹心城市万州区为例,阐述生态农业内涵,通过对万州区生态农业发展方向、发展基础、发展路径和发展效果概述,总结出万州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需要,是大力推进美丽万州的需要,并且有利于保障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保护万州生态环境,优化万州区农业产业体系。运用文献分析方法,分析万州区生态农业人员推广参差不齐、农民农业科学知识有待提高、政府对生态农业推广意识薄弱等问题,进一步提出万州区生态农业推广发展对策,为推进万州区乃至渝东北的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提供价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万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困境与解决途径探究——以重庆江津区为例
5
作者 万佳佳 李娟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6期190-192,共3页
该文主要研究了重庆市江津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研究发现,江津区乡村旅游存在持续吸引力不足和产品定位单一、基础设施不完善和服务质量不高、营销和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挖掘乡村特色旅... 该文主要研究了重庆市江津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研究发现,江津区乡村旅游存在持续吸引力不足和产品定位单一、基础设施不完善和服务质量不高、营销和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挖掘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和加强科技创新、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和提高服务质量、制定有效的乡村旅游营销和宣传策略、开展多元化合作等措施。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推动重庆市江津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的研究可以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三社”融合的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
6
作者 张晏紫 饶亚辉 崔志霞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24期187-189,共3页
该文主要对重庆市“三社”融合的数字化转型路径进行了研究。数字化技术对“三社”融合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重庆市在当前的数字化进程中仍面临着数字基础薄弱、服务成本高昂、农村居民数字素养不高、监管机制不健全等困境。对此,政府需... 该文主要对重庆市“三社”融合的数字化转型路径进行了研究。数字化技术对“三社”融合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重庆市在当前的数字化进程中仍面临着数字基础薄弱、服务成本高昂、农村居民数字素养不高、监管机制不健全等困境。对此,政府需要加大农村数字化投入、提升农村居民数字素养、强化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数字化监管体系,为大数据时代“三社”发展提供完善的数字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三社”融合 大数据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万州区洪涝灾害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牟新利 龚克兵 +3 位作者 刘芳 刘清 秦巾蕊 向仕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8期198-199,共2页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万州区面临新的挑战,为防范万州区未来洪涝灾害的风险,本研究统计了1955—2013年共59年间逐日的降水状况,并与历史文献资料记录的洪涝灾害进行比对,结果发现:万州区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占45.1%,大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占20...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万州区面临新的挑战,为防范万州区未来洪涝灾害的风险,本研究统计了1955—2013年共59年间逐日的降水状况,并与历史文献资料记录的洪涝灾害进行比对,结果发现:万州区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占45.1%,大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占20.8%,其他因素引发的洪涝灾害占34.1%。在20世纪80年代及之前洪涝灾害比较频繁,90年代之后洪涝灾害减少,但是2005年后洪涝灾害又有所增加。万州区除了降水作为主要变化因素之外,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对洪涝灾害产生影响,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气象站点的布局以及农田水利防洪堤坝的修建,提高抵御洪涝灾害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暴雨 大雨 变化规律 重庆万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政府会计准则实施:理论机制与推进策略
8
作者 周曙光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66,共6页
会计依存于特定的环境,数字技术及其快速发展构成了当前政府会计准则实施显著的环境因素之一。数字技术在实践中发挥了显著的赋能效应,能够为政府会计主体高质量推进政府会计准则实施工作提供新动能与新思路。本文首先从工具逻辑、价值... 会计依存于特定的环境,数字技术及其快速发展构成了当前政府会计准则实施显著的环境因素之一。数字技术在实践中发挥了显著的赋能效应,能够为政府会计主体高质量推进政府会计准则实施工作提供新动能与新思路。本文首先从工具逻辑、价值逻辑和行为逻辑等三个维度,探讨数字技术赋能政府会计准则实施的逻辑机理;然后,从政府会计准则实施的事前准备阶段、事中进行阶段、事后评价阶段等三个层面,剖析数字技术赋能政府会计准则实施的具体作用路径;最后,从夯实数字技术赋能的技术基础、持续推进政府会计数字化转型、提升政府会计人员的数字素养等方面,提出数字技术赋能政府会计准则实施的潜在策略,以便为政府会计主体高质量实施政府会计准则提供可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技术赋能 赋能效应 政府会计准则 政府会计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责任视角的政府负债核算内容研究
9
作者 周曙光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8-13,118,共7页
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虽然大部分政府负债已经纳入政府会计体系中进行核算,但仍然存在政府负债核算内容不够细化、政府负债核算范围有待拓展、政府负债核算数据不够精确等问题。从负债的责任观来看,政府责任是政府负债的逻辑基础... 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虽然大部分政府负债已经纳入政府会计体系中进行核算,但仍然存在政府负债核算内容不够细化、政府负债核算范围有待拓展、政府负债核算数据不够精确等问题。从负债的责任观来看,政府责任是政府负债的逻辑基础,由于政府承担的责任类型不同,导致其履行责任的方式、履行责任的内容、履行责任的可能性等存在差异,并进一步决定了基于政府责任所形成的政府负债的异质性,我们有必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政府负债采用分类核算的方法。从责任对政府的约束性强弱来看,可以将政府责任分为法律意义上的法定责任和道德意义上的推定责任,政府法定责任和推定责任分别决定了政府负债核算范围的下限与上限。基于政府法定责任形成的政府负债,可以分为融资活动形成的政府负债、运营活动形成的政府负债和或有事项形成的政府预计负债;基于政府推定责任形成的政府负债,可以分为应付承诺款、应付救助款、应弥补社会保障基金缺口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负债核算内容 公共受托责任 法定责任 推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支持农村经济
10
作者 曾润 《村委主任》 2025年第11期159-161,共3页
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金融支持机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成效。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在服务覆盖范围、产品创新能力和风险防控机制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主要表现为基础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信贷资源配置... 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金融支持机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成效。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在服务覆盖范围、产品创新能力和风险防控机制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主要表现为基础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偏低、金融产品与农业经营主体需求匹配度不高等问题。通过分析金融资本与农村生产要素的互动关系,可以发现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农业保险体系滞后以及信用信息平台缺失等因素,制约着金融资源向农村地区的有效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服务 产品创新 乡村振兴 金融发展 信贷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吨半粮”产能释放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研究——以山东省齐河县为例
11
作者 谯英康 冉璐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4期57-60,共4页
在保障粮食安全与推进乡村振兴的双重战略框架下,构建“吨半粮”产能释放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协同发展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文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作为分析工具,系统研究2016—2023年间“吨半粮”产能释放与乡村产业振兴两大领... 在保障粮食安全与推进乡村振兴的双重战略框架下,构建“吨半粮”产能释放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协同发展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文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作为分析工具,系统研究2016—2023年间“吨半粮”产能释放与乡村产业振兴两大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及协同发展的整体态势。研究结果表明,2016—2023年“吨半粮”产能释放与乡村产业振兴间耦合协调度为0.26~0.74,协调程度从最初的中度失调变为最后的中级协调,但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目前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表明产能释放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推动有一定的作用,但动力不足,可能存在产能转换过程中的一系列阻碍,需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系列提升乡村产业振兴和产能释放的政策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吨半粮 齐河县 乡村产业振兴 熵值法 耦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农贷款驱动下的乡村变革
12
作者 杨恩皓 《村委主任》 2025年第4期160-162,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乡村企业的支持,而助农贷款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乡村企业发展意义重大。当下,助农贷款规模受政策驱动呈增长态势,产品渐趋多元,各大金融机构每年都会针对乡村出台不同的助农贷款政策,并积极拓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乡村企业的支持,而助农贷款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乡村企业发展意义重大。当下,助农贷款规模受政策驱动呈增长态势,产品渐趋多元,各大金融机构每年都会针对乡村出台不同的助农贷款政策,并积极拓展农村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经济发展 助农贷款 乡村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撤并时代”农村小学撤点并校现状及优化路径
13
作者 冉小令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1期180-182,共3页
自2001年起,撤点并校政策已实施20余年,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很多现实挑战。该文系统梳理了农村小学撤点并校的历史演进,深入剖析了“后撤并时代”背景下农村小学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路径,涵盖制订合理的撤点并校方案、解决学生... 自2001年起,撤点并校政策已实施20余年,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很多现实挑战。该文系统梳理了农村小学撤点并校的历史演进,深入剖析了“后撤并时代”背景下农村小学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路径,涵盖制订合理的撤点并校方案、解决学生上学困难、有效利用教学资产、重建乡村文化传承纽带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其目的在于推动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撤点并校 优化路径 “后撤并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休耕意愿及补偿方式偏好——基于重庆十区县农户的选择实验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喻永红 刘耀森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3-97,共5页
尊重农户意愿是休耕项目顺利推行及政策可持续的基础性要求。基于重庆十区县353户农户的选择实验问卷,采用多元Logit模型和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农户的休耕意愿及其补偿方式偏好。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休耕意愿对各种补偿方式具有显著的... 尊重农户意愿是休耕项目顺利推行及政策可持续的基础性要求。基于重庆十区县353户农户的选择实验问卷,采用多元Logit模型和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农户的休耕意愿及其补偿方式偏好。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休耕意愿对各种补偿方式具有显著的积极响应;各种补偿方式是农户休耕的主要激励因素,环境意识、青壮年劳动力数和耕地面积是影响农户休耕意愿的主要个体因素;农户对补偿方式的平均偏好顺序为社保补偿>现金补偿>就业补偿>原粮补偿,但休耕农户对现金补偿、原粮补偿和社保补偿只存在异质性偏好,对就业补偿除了异质性偏好之外,总体上具有更大的平均偏好。因此,顺利实施休耕项目必须给予农户补偿,补偿方式建议结合农户偏好采取多样化、差异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耕意愿 补偿方式 农户偏好 选择实验 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休闲农业与绿色农业耦合优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敏 吴润 +1 位作者 范心慈 冯琴 《农业展望》 2023年第12期38-48,共11页
目前中国休闲农业蓬勃发展,农旅产业深度融合。休闲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绿色引擎”,与绿色农业的耦合研究对于农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休闲农业与绿色农业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法测度重庆市休闲农业与绿色农业的关联... 目前中国休闲农业蓬勃发展,农旅产业深度融合。休闲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绿色引擎”,与绿色农业的耦合研究对于农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休闲农业与绿色农业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法测度重庆市休闲农业与绿色农业的关联度,进而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的协调程度。研究发现,休闲农业与绿色农业的关联度较高,两者协调共生发展;休闲农业系统与绿色农业系统中各指标的关联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绿色环境、绿色经济、绿色生态,耦合作用分别为中等、较强和较强;绿色农业系统和休闲农业系统中各指标的关联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休闲成本、休闲旅游、休闲经济,耦合作用分别为中等、较强和中等;休闲农业与绿色农业渐入优质协调发展阶段,二者发展速度较一致,良性互动作用凸显。基于此,重庆市休闲农业与绿色农业的耦合发展仍有扩展空间,应加强两者耦合发展创新机制,推动休闲农业与绿色农业深入耦合发展,促进休闲农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农业 绿色农业 耦合发展 灰色关联法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乡村振兴人才困境与突破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潆丹 张美全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2期135-137,157,共4页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自然环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在农业产业发展上缺乏创业条件,在生产经营技术支撑上缺乏专业能人,在实施乡村治理上缺乏人才引领。乡村本土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三峡库区农村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要突破这...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自然环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在农业产业发展上缺乏创业条件,在生产经营技术支撑上缺乏专业能人,在实施乡村治理上缺乏人才引领。乡村本土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三峡库区农村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要突破这一困境,就必须正确面对当前三峡库区农村的现状,理性分析人才困境特别是本土人才缺乏的根源,因时因地施策,综合推进“创建”“训育”“引聚”“派联”“帮带”5个结合,构筑政策支持保障、做强新型农民培养、促进人才回流返乡、优化下乡派驻配置、构建帮扶互助机制,为突破乡村振兴人才困境开辟新路径,从而走出一条人才有保障、智力有支撑、技术有支持的乡村振兴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才困境 突破路径 重庆市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机制--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谭虎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7期180-185,共6页
农民生活的基础是土地,因此土地政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村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导致大量的农村居民外出务工,由此衍生出来的问题就是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弃耕抛荒。国家统计年鉴公布2022年重庆市耕地面积为18... 农民生活的基础是土地,因此土地政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村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导致大量的农村居民外出务工,由此衍生出来的问题就是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弃耕抛荒。国家统计年鉴公布2022年重庆市耕地面积为187.02千hm^(2),全国耕地面积为12786.19千hm^(2),重庆市耕地面积只有全国耕地面积的1.46%。国家统计年鉴2020年公布的重庆市户籍登记人口数为3.2千万人,全国户籍登记人口数为14.1亿人,重庆市户籍登记人口占全国户籍登记人口的2.2%。重庆市的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低于全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因此土地的使用效能提升显得格外重要。土地使用效能提升主要靠机械化生产、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农业技术产业园等来实现,这与土地的高度集中使用及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有关。土地流转过程及流转期结束面临着流转企业失约的问题,农民无奈持续耕种本身拥有的土地,也没有收到流转资金,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对于农民权益的保护。本文重点研究农地流转保险及农地流转履约保证金,旨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保护农民权益、加速“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经营权流转 权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欠开发古镇的旅游开发研究--以重庆市万州区罗田古镇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开红 陈政翰 袁菁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42-47,共6页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互促互进、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不少地区已经或正在积极开发极具特色的古镇旅游资源,融合乡村旅游、区域文化和自然景观,打造特色乡村...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互促互进、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不少地区已经或正在积极开发极具特色的古镇旅游资源,融合乡村旅游、区域文化和自然景观,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助力乡村振兴。位于重庆市万州区东南部的罗田古镇,正是一处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旅游目的地,但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存在着宣传推广不到位、保护不到位、配套不到位、利益分享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村民的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通过对景区经营现状的实地调查和分析,从加强网络宣传、加强景区规划设计、加强软硬环境双提升等角度提出了提振罗田古镇旅游,实现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遗产开发 古镇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建升 闫兴运 程斌 《南方农业》 2018年第25期58-61,共4页
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重庆市37个区县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2000—2014年,重庆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波动较大,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幅度为2.38%。从面板数据回归结果来看,人均纯收... 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重庆市37个区县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2000—2014年,重庆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波动较大,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幅度为2.38%。从面板数据回归结果来看,人均纯收入、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政府财政支出比重、农林水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商业化率5个变量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均消费支出变量则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全要素生产率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重庆设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熊平 黄轶 夏伟 《种子科技》 2018年第12期9-9,13,共2页
分析了重庆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设施农业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