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电子信息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6
1
作者 谢辉 陈立万 陈强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109-110,共2页
文章分析了电子专业现有培养模式的一些不足,介绍了重庆三峡学院电子信息应用本科以"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导向,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体系改革及实训基地建设等人才培养模式上做出的探索与实践,为今后深化专业... 文章分析了电子专业现有培养模式的一些不足,介绍了重庆三峡学院电子信息应用本科以"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导向,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体系改革及实训基地建设等人才培养模式上做出的探索与实践,为今后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素质 创新能力 电信专业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脉冲混合调制的探通一体波形设计技术
2
作者 刘毓 张俊豪 +2 位作者 姚雪 余显祥 崔国龙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6-914,共19页
针对以雷达探测为首要功能的探通一体(DFRC)波形设计中通信速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子脉冲混合调制(SHM)的探通一体波形设计方法,利用波形子脉冲内/间时域、频域和极化域资源进行多维调制,实现了通信速率的有效提升。构建了以... 针对以雷达探测为首要功能的探通一体(DFRC)波形设计中通信速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子脉冲混合调制(SHM)的探通一体波形设计方法,利用波形子脉冲内/间时域、频域和极化域资源进行多维调制,实现了通信速率的有效提升。构建了以最小化正交波形簇自/互相关函数的峰值旁瓣电平(PSL)为准则,考虑SHM信息调制约束和波形恒模约束的一体化波形设计优化问题,并提出了频域主分量最小化(SMM)算法快速求解上述非凸优化问题。此外,提出了一种基于单脉冲的探通一体回波处理方法,使模糊函数零延时截线的第1个零点处多普勒频率变为传统波形的L(子脉冲数)倍,保证了一体化波形的高多普勒容忍度,实现了对高速目标的有效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通一体波形设计 子脉冲混合调制 多普勒容忍度 多子脉冲结构 优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金字塔网络的PPO算法求解作业车间调度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帅 李艳武 +1 位作者 谢辉 牛晓伟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0,共12页
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是一个经典的NP-hard组合优化问题,其调度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制造系统的运行效率。为得到更优的调度策略,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PPO)和卷积神经网... 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是一个经典的NP-hard组合优化问题,其调度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制造系统的运行效率。为得到更优的调度策略,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PPO)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调度方法。设计了一种三通道状态表示方法,选取16种启发式调度规则作为动作空间,将奖励函数等价为最小化机器总空闲时间。为使训练得到的调度策略能够处理不同规模的调度算例,在卷积神经网络中使用空间金字塔池化(Spatial Pyramid Pooling,SPP),将不同维度的特征矩阵转化为固定长度的特征向量。在公开OR-Library的42个作业车间调度(Job-Shop Scheduling Problem,JSSP)算例上进行了计算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单一启发式调度规则和遗传算法,在大部分算例中取得了比现有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更好的结果,且平均完工时间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作业车间调度 卷积神经网络 近端策略优化 空间金字塔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柔性作业车间两阶段调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魏琦 李艳武 +1 位作者 谢辉 牛晓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42-350,共9页
针对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以完工时间最小化和总能耗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和深度强化学习的集成算法框架。分析了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特点,引入析取图将问题转化为序列决策问题,并将其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基于注意力... 针对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以完工时间最小化和总能耗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和深度强化学习的集成算法框架。分析了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特点,引入析取图将问题转化为序列决策问题,并将其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基于注意力机制,设计了一种两阶段调度策略;该策略在训练过程中删除了冗余的调度状态,提高了计算效率。针对两阶段调度策略设计了一种基于近端策略优化算法的2S-PPO算法进行训练,以快速响应工序选择和机器分配的联合调度策略。通过标准FJSP算例和带能耗的FJSP算例实验证明,提出的算法相较于传统的优先级调度规则和其他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具有较好的学习性能和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FJSP) 图神经网络 深度强化学习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无源光接入网络中光纤传能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林婕 邵宇丰 +5 位作者 王安蓉 朱耀东 柳海楠 李文臣 胡文光 陈超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为了提升信息接入容量和信号收发质量,异构无源光接入网络中的远端基站单元越来越趋于微型化和密集化。光纤传能(PWoF)技术通过光纤将能量输送至远端单元,有望成为接入端供电的首选方案。在无源光接入网络中集成PWoF技术,可在单根光纤... 为了提升信息接入容量和信号收发质量,异构无源光接入网络中的远端基站单元越来越趋于微型化和密集化。光纤传能(PWoF)技术通过光纤将能量输送至远端单元,有望成为接入端供电的首选方案。在无源光接入网络中集成PWoF技术,可在单根光纤上同时传输信息与能量,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综述了在无源光接入网络中应用不同波分复用、空分复用结构的PWoF方案,并比较分析了各技术方案的应用特点、实现功能和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PWoF在其演进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以及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光网络 光纤传能 远端单元 传输效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F-YOLO:轻量化多尺度特征提取路面缺陷检测算法
6
作者 秦乐 谭泽富 +1 位作者 雷国平 陈秋伯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01-111,共11页
道路表面缺陷检测是保障行车安全和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重要技术。现有的道路缺陷检测算法在处理复杂背景、实时性及内存占用方面存在局限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YOLOv8n的轻量化改进算法EMF-YOLO,旨在提升检测精度并减少计算和内存开销... 道路表面缺陷检测是保障行车安全和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重要技术。现有的道路缺陷检测算法在处理复杂背景、实时性及内存占用方面存在局限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YOLOv8n的轻量化改进算法EMF-YOLO,旨在提升检测精度并减少计算和内存开销。引入增强型特征融合金字塔EFFPN(enhanced feature fusion pyramid net-work),优化特征融合路径,提升多尺度特征表示能力。结合可变形注意力机制增强复杂场景下的特征提取能力,并通过多尺度边缘敏感性增强模块MESA(multi-scale edge sensitivity augmentation)替代传统C2f卷积,增强小目标检测能力。设计基于解耦批归一化的共享卷积检测头DBSCD(decoupled bn shared convolution detection head),显著降低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复杂度,进一步减小模型体积并加快推理速度。实验结果表明,EMF-YOLO在RDD2022数据集上的检测精度达到了89.2%,较YOLOv5n提高了2个百分点,模型参数量和计算量分别减少了36.1%和25%,在提高检测精度的同时实现较好的轻量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缺陷检测 YOLOv8 轻量化 多尺度特征提取 边缘敏感性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基约减技术在可见光MIMO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超 邵宇丰 +5 位作者 王安蓉 胡文光 柳海楠 李文臣 杨林婕 张颜鹭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1,共6页
针对室内多输入多输出可见光通信系统中收发端密集化布局可能引发的信道间强相关性问题,进而产生信道间干扰,严重影响通信质量。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提出将格基约减技术应用于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中。通过实施对可见光信道的约减操作,以降... 针对室内多输入多输出可见光通信系统中收发端密集化布局可能引发的信道间强相关性问题,进而产生信道间干扰,严重影响通信质量。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提出将格基约减技术应用于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中。通过实施对可见光信道的约减操作,以降低信道间的相关性,并应用该约减后的信道矩阵,结合迫零准则和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在发射端进行预编码设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格基约减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室内可见光信道正交性,且收发机数目越多,信道相关性改善效果越明显;而应用迫零准则和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可以有效提升系统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信道 格基约减 预编码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尺度注意力的轻量化初期林火检测算法
8
作者 徐瑞杰 谢辉 +2 位作者 姜吴瑾 李洪兵 肖扬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80-90,共11页
针对森林火灾初期检测领域中环境背景复杂、小目标火焰和烟雾纹理特征不明显、模型参数量大、实际部署计算资源受限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YOLOv5s的轻量化森林火灾初期检测算法YOLO-VRG。首先,使用极简主义网络VanillaNet作为特征提取网络... 针对森林火灾初期检测领域中环境背景复杂、小目标火焰和烟雾纹理特征不明显、模型参数量大、实际部署计算资源受限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YOLOv5s的轻量化森林火灾初期检测算法YOLO-VRG。首先,使用极简主义网络VanillaNet作为特征提取网络,以显著降低模型复杂度,实现高效特征提取;其次,设计了空间特征和特征通道重建注意力卷积RVBC3EMA模块,以减少空间和通道维度上的特征冗余,提高特征表达能力;最后,充分利用分组混洗卷积以进一步降低模型参数量和计算量。实验结果表明:YOLO-VRG模型相比于原始模型,mAP@0.5达到了87.6%,提升了3.2%的同时,模型参数量减少了74.1%,GFLOPs降低了71.9%,仅有2.1 M的参数量和4.5的GFLOPs,该算法在提高检测精度的同时大幅度减少了模型参数量,能更好的适用于计算资源受限的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初期检测 YOLOv5s 轻量化 EMA注意力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O通信系统中应用机器学习算法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柳海楠 邵宇丰 +5 位作者 王安蓉 朱耀东 杨林捷 陈超 李文臣 胡文光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9,共7页
自由空间光(FSO)通信作为一种速率高、延迟低、带宽大及支持快速链路部署的有效传输技术,近年来在面向大数据传输的无线通信领域日益受到业界重视。但是,FSO信号链路的通信性能易受天气条件和大气状态(尤其是大气湍流)的影响,从而导致... 自由空间光(FSO)通信作为一种速率高、延迟低、带宽大及支持快速链路部署的有效传输技术,近年来在面向大数据传输的无线通信领域日益受到业界重视。但是,FSO信号链路的通信性能易受天气条件和大气状态(尤其是大气湍流)的影响,从而导致信号收发质量及系统传输性能恶化。为提升FSO通信系统的收发及传输性能,近年来研究人员已开始在FSO通信系统中应用若干先进机器学习算法来优化信号检测和信道建模的过程,并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文章综述了FSO通信系统中在信号检测、信道估计和辅助光学补偿等方面应用典型机器学习算法的研究情况,对比分析了使用不同典型机器学习算法的应用特点,并探讨了FSO通信系统中应用机器学习算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光通信 机器学习 大气衰减 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新公式研究K_2分子部分电子态的离解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舒纯军 孙卫国 +1 位作者 姜友嫦 余先伦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3-987,共5页
本文使用孙卫国等人提出的基于微扰理论的代数方法(AM),研究了碱金属K_2分子的五个电子态X^1∑_g^+、a^3∑_u^+、O_g^-、B^1∏_u和3~3∏_g的离解能;然后使用作者最近提出的新公式计算了这些电子态的离解能,并分别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计... 本文使用孙卫国等人提出的基于微扰理论的代数方法(AM),研究了碱金属K_2分子的五个电子态X^1∑_g^+、a^3∑_u^+、O_g^-、B^1∏_u和3~3∏_g的离解能;然后使用作者最近提出的新公式计算了这些电子态的离解能,并分别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使用新公式得到的分子离解能与实验值非常吻合.而对那些还没有离解能实验数据的电子态,该公式提供了一种推测其离解能的理论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数方法 K2 双原子分子 离解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PPO算法求解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
11
作者 吴昊泽 李艳武 谢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94-2904,共11页
柔性作业车间需要提高调度效率,缩短生产周期。为此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为目标,采用机器选择和工件工序调整两种调度策略,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策略和图神经网络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来求解。该算法利用图神经网络获取... 柔性作业车间需要提高调度效率,缩短生产周期。为此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为目标,采用机器选择和工件工序调整两种调度策略,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策略和图神经网络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来求解。该算法利用图神经网络获取和分析析取图的信息,为强化学习提供决策依据;提出了使用多近端策略优化和多指针图网络学习作业操作动作策略和机器动作策略,设计两个编码器-解码器定义两个动作策略,并将图神经网络嵌入到局部状态,增强局部搜索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求解性能和泛化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 析取图 图神经网络 多近端策略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面T-MISO-UWOC系统研究
12
作者 靳清清 岳京歌 +3 位作者 孙宏森 蒲俊宇 刘凯 余先伦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1,共5页
为了提升倾斜多输入单输出水下无线光通信(T-MISO-UWOC)系统的通信质量并降低误码率(BER),提出了一种球面T-MISO-UWOC(ST-MISO-UWOC)系统模型。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研究了ST-MISO-UWOC系统与传统T-MISO-UWOC系统在误码率、接收光功... 为了提升倾斜多输入单输出水下无线光通信(T-MISO-UWOC)系统的通信质量并降低误码率(BER),提出了一种球面T-MISO-UWOC(ST-MISO-UWOC)系统模型。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研究了ST-MISO-UWOC系统与传统T-MISO-UWOC系统在误码率、接收光功率和Q因子等关键性能指标上的差异。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20 dB、传输距离为1.5 m、数据速率为12 Gb/s的条件下,ST-MISO-UWOC系统的误码率低至3.09×10^(-12),较传统系统的8.08×10^(-7)降低了5个数量级;同时,ST-MISO-UWOC系统的最佳判决时刻稳定性显著提升,接收光功率更高,且在高速率和长距离传输中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线光通信 激光阵列 多输入单输出 误码率 接收光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损耗与近零平坦色散双导模光子晶体光纤研究
13
作者 闫煜鹏 宋锡策 +5 位作者 刘凯 蒲俊宇 孙宏森 李长江 蒋萍 余先伦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4-573,共10页
为了提高环形光子晶体光纤传输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数量、优化光纤传输过程中的模式色散和限制损耗,设计了一种具有近零平坦色散、低限制损耗的双导模环形光子晶体光纤,该光纤由6层折射率环辅助结构隔离内外导模区域,外包层区域设置了半径... 为了提高环形光子晶体光纤传输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数量、优化光纤传输过程中的模式色散和限制损耗,设计了一种具有近零平坦色散、低限制损耗的双导模环形光子晶体光纤,该光纤由6层折射率环辅助结构隔离内外导模区域,外包层区域设置了半径逐渐增大的3层空气孔。利用有限元法,通过改变高折射率环折射率和厚度、空气孔间距、空气孔的半径分析光纤的模式色散与限制损耗,确定了光子晶体光纤最佳结构。结果表明,最佳结构下,在1.5μm~1.7μm波段,双导模环形光子晶体光纤可以传输286+126种轨道角动量模式,内外导模区域模式有效折射率差值都大于2.81×10^(-4),模式色散在-3 ps/(nm·km)~3 ps/(nm·km)之间,模式限制损耗在2×10^(-9)dB/m~8×10^(-8)dB/m之间。该研究为提升光子晶体光纤通信容量和通信效率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双导模结构 光子晶体光纤 色散 限制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FSO信道估计的机器学习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颜鹭 王安蓉 +5 位作者 邵宇丰 朱耀东 柳海楠 陈超 胡文光 李文臣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1,共6页
为应对自由空间光(FSO)通信系统中大气湍流和散射效应导致的信道非线性问题,提升第六代移动通信(6G)时代光通信系统的传输可靠性,综述机器学习(ML)在改善FSO通信信道估计中的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深度学习和非深度学习方法在FSO信道估计... 为应对自由空间光(FSO)通信系统中大气湍流和散射效应导致的信道非线性问题,提升第六代移动通信(6G)时代光通信系统的传输可靠性,综述机器学习(ML)在改善FSO通信信道估计中的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深度学习和非深度学习方法在FSO信道估计中的应用,展示了ML在提升信道估计精度和系统性能方面的优势。最后,展望了ML在FSO通信中遇到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指出了ML算法在FSO通信系统中展现出的巨大潜力,并探讨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光通信 机器学习 大气衰减 信道估计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孔-沟槽辅助六芯光纤传输特性的研究
15
作者 宋锡策 闫煜鹏 +5 位作者 蒲俊宇 孙宏森 刘凯 李长江 钟宇豪 余先伦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4,共5页
为了提升光纤的传输性能,设计了一种空气孔-沟槽辅助六芯光纤结构。六芯光纤中每根纤芯被一层低折射率沟槽包围,纤芯与沟槽之间存在一层包层,同时光纤周围环绕着空气孔辅助结构。基于光纤的耦合模式理论,对光纤的串扰、模场面积以及弯... 为了提升光纤的传输性能,设计了一种空气孔-沟槽辅助六芯光纤结构。六芯光纤中每根纤芯被一层低折射率沟槽包围,纤芯与沟槽之间存在一层包层,同时光纤周围环绕着空气孔辅助结构。基于光纤的耦合模式理论,对光纤的串扰、模场面积以及弯曲损耗3种传输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带有空气孔-沟槽辅助结构的光纤在芯间串扰方面表现最佳,串扰值达到最低约-55 d B;而单沟槽辅助结构则有效增大了光纤的模场面积,达到最大值约390μm^(2)。然而,不同结构下光纤的弯曲损耗变化并未呈现明显规律,但其对数取值集中在4~9 d 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孔-沟槽辅助光纤 弯曲损耗 芯间串扰 有效模场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注意力密集残差收缩网络的图像去雨算法
16
作者 王震 牛晓伟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3,共6页
针对现有算法对雨纹的清除不彻底并存在背景信息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双注意力密集残差收缩网络的图像去雨算法。该网络首先通过混合特征补偿模块收集多种尺度信息;在编码阶段使用双注意力密集残差收缩块作为编码器基础编码块,利用软阈... 针对现有算法对雨纹的清除不彻底并存在背景信息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双注意力密集残差收缩网络的图像去雨算法。该网络首先通过混合特征补偿模块收集多种尺度信息;在编码阶段使用双注意力密集残差收缩块作为编码器基础编码块,利用软阈值网络将收集的特征信息中的无用信息置零并添加空间,利用通道双注意力标注雨纹的位置信息;在解码阶段将前面不同阶段的特征信息进行聚合,通过scSE注意力机制进行空间、通道两方面激励,压缩特征信息传入解码器进行解码,最终输出去雨图像。在公开数据集Rain100H、Rain100L、Rain800和Rain12上进行实验,以Rain100H为例与其他算法相比,峰值信噪比(PSNR)提高了1.07~7.45 dB,结构相似度提高了0.021~0.1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雨 混合特征补偿 注意力机制 双注意力密集残差收缩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双折射类菱形纤芯光子晶体光纤的特性研究
17
作者 孙宏森 靳清清 +5 位作者 岳京歌 刘凯 蒲俊宇 闫煜鹏 宋锡策 余先伦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1-555,共5页
为了在光子晶体光纤中产生高双折射,设计了一种特殊结构的光子晶体光纤,纤芯区域设计为菱形,包层则采用六边形排列的圆形空气孔。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法进行计算,理论分析了这种光纤的双折射、约束损耗、色散、非线性系数和模场面积等传输... 为了在光子晶体光纤中产生高双折射,设计了一种特殊结构的光子晶体光纤,纤芯区域设计为菱形,包层则采用六边形排列的圆形空气孔。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法进行计算,理论分析了这种光纤的双折射、约束损耗、色散、非线性系数和模场面积等传输特性,并通过了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波长为1.55μm时,双折射高达0.0524,x偏振方向上的约束损耗仅为2.49×10^(-6)dB/m,非线性系数可达52.512 W^(-1)·km^(-1),模场面积为2.4703μm^(2);在0.95μm~1.85μm波长范围内,x偏振方向上的色散为(0.775±2.645)×10^(-12)ps/(nm·km)。此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在光通信、光传感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子晶体光纤 菱形纤芯 高双折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芯光纤的可方向识别光纤干涉曲率传感器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勇 杨明慧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09,共5页
针对现有的可方向识别光纤干涉曲率传感器通常基于复杂微加工制成,存在制备重复性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偏芯光纤(ECF)的可方向识别光纤干涉曲率传感器,纤芯模式场能量分布在光纤的上半部分,包层模式场能量沿光纤轴对称分布,施加凹向和凸向... 针对现有的可方向识别光纤干涉曲率传感器通常基于复杂微加工制成,存在制备重复性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偏芯光纤(ECF)的可方向识别光纤干涉曲率传感器,纤芯模式场能量分布在光纤的上半部分,包层模式场能量沿光纤轴对称分布,施加凹向和凸向弯曲时,纤芯分别处于光纤压缩和拉伸侧,干涉谷分别蓝移和红移,实现弯曲方向识别和传感。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0~1.1 m^(-1)曲率检测范围内,凹向弯曲的灵敏度为-16.06 nm/m^(-1),凸向弯曲的灵敏度为17.51 nm/m^(-1)。本文提出的传感器机械强度高,制备重复性高,在可方向识别曲率检测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方向识别 模式场能量非轴对称分布 偏芯光纤 光纤干涉曲率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孔椭圆环形应力区双辅助椭圆环芯少模光纤的研究
19
作者 刘凯 蒲俊宇 +4 位作者 孙宏森 李长江 闫煜鹏 宋锡策 余先伦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2-59,共8页
为了消除光纤的模式简并和拓宽可通信波段,提出一种由八个空气孔和椭圆环形应力区双辅助的包层-纤芯-椭圆环形应力区高折射率差的新型少模光纤结构。理论分析了本设计光纤中空气孔尺寸、中心圆环半径、椭圆环芯椭圆度以及椭圆环形应力... 为了消除光纤的模式简并和拓宽可通信波段,提出一种由八个空气孔和椭圆环形应力区双辅助的包层-纤芯-椭圆环形应力区高折射率差的新型少模光纤结构。理论分析了本设计光纤中空气孔尺寸、中心圆环半径、椭圆环芯椭圆度以及椭圆环形应力区椭圆度对C+L波段有效折射率差的影响,计算表明该光纤结构能支持10种不同的偏振模式,且所有模式的有效折射率都大于1.444,在波长为1 550 nm处最高折射率能达到1.461,在C+L通信波段的相邻模之间的最小有效折射率差都大于1.73×10-4。这种光纤结构显著提升了模式间的分离度、传输带宽和容量,在少模光纤长距离传输方向上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模光纤 椭圆环应力区 椭圆环芯 有效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原子离子部分电子态的离解能的精确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舒纯军 姜友嫦 +1 位作者 余先伦 孙卫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5-358,共4页
本文使用基于微扰理论的代数方法(AM),研究了双原子离子F2+的X2∏g,CO+的X2∑+,O2+的A2∏u,BeH+的X1∑+四个电子态的离解能,然后使用最近提出的新公式计算了这些电子态的离解能,并分别与离解能的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新... 本文使用基于微扰理论的代数方法(AM),研究了双原子离子F2+的X2∏g,CO+的X2∑+,O2+的A2∏u,BeH+的X1∑+四个电子态的离解能,然后使用最近提出的新公式计算了这些电子态的离解能,并分别与离解能的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新公式得到的分子离解能与实验值更加接近;同时AM和新公式相结合的理论方法也适用于双原子离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数方法 双原子离子 离解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