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mdani模糊逻辑系统的一类未知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 被引量:5
1
作者 高子林 刘志强 +1 位作者 王银河 熊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8-192,共5页
针对一类既含有未知参数又含有不确定非线性项和外界干扰的混沌系统,基于Mamdani模糊逻辑系统的万能逼近性和参数自适应方法,文章提出了一种带有参数自适应律的驱动-响应同步控制方法,并实现了未知混沌系统的渐近同步。其中,利用先验知... 针对一类既含有未知参数又含有不确定非线性项和外界干扰的混沌系统,基于Mamdani模糊逻辑系统的万能逼近性和参数自适应方法,文章提出了一种带有参数自适应律的驱动-响应同步控制方法,并实现了未知混沌系统的渐近同步。其中,利用先验知识构成的模糊逻辑系统被用于逼近混沌系统中的非线性不确定项,而混沌系统中的未知参数则通过自适应方法进行在线估计。在同步控制器设计中,参数自适应律的个数与模糊规则的数目无关,表明该同步方法不仅减少了在线计算量,而且使基于先验知识产生的模糊规则所构成的模糊逻辑系统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知混沌系统 Mamdani模糊逻辑系统 自适应方法 同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机器人导航问题的固定时间时变算法
2
作者 王燕飞 张鹏 +1 位作者 代祥光 李慧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54-158,共5页
针对在求解时变优化问题的过程中传统的迭代算法容易产生较大的漂移误差,以及预测矫正算法收敛性能不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动力学方法的固定时间时变算法。首先,通过对数障碍罚函数法将具有时变目标函数和时变约束函数的时变优化... 针对在求解时变优化问题的过程中传统的迭代算法容易产生较大的漂移误差,以及预测矫正算法收敛性能不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动力学方法的固定时间时变算法。首先,通过对数障碍罚函数法将具有时变目标函数和时变约束函数的时变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其次,引入固定时间稳定性的概念设计算法,用于跟踪时变优化问题的最优解;同时,通过李雅普诺夫理论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收敛性和固定时间稳定性。与有限时间收敛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在固定时间内收敛到时变问题的最优解,且收敛时间与系统的初始值无关。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在约0.5 s之前追踪到时变优化问题的最优解且收敛精度保持在10^(-5)以下。与预测矫正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保持良好的收敛精度的同时,收敛时间缩短了约0.3 s。将所提算法应用到2组机器人导航实验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在不同初始条件下实现移动机器人的实时避障和导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优化 神经动力学方法 固定时间稳定性 李雅普诺夫理论 机器人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平台的光纤SPR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春兰 苏于东 +1 位作者 魏勇 张永慧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89-1294,共6页
为了提高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SPR)传感器的灵敏度,扩大其检测范围,增加其实际使用价值,通过Matlab软件系统研究各可控参数对SPR光谱特性的影响,研究其对应传感灵敏度和动态范围,并创建了基于Matlab软件的图形化可操作界面。结果表明,随... 为了提高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SPR)传感器的灵敏度,扩大其检测范围,增加其实际使用价值,通过Matlab软件系统研究各可控参数对SPR光谱特性的影响,研究其对应传感灵敏度和动态范围,并创建了基于Matlab软件的图形化可操作界面。结果表明,随着光入射角度的增加,光纤SPR光谱的动态范围向短波长方向移动,其传感灵敏度降低,但是检测范围扩大;随着传感探针所镀金膜的厚度增加,光纤SPR光谱的动态范围向长波长方向移动,其传感灵敏度增加;随着光纤折射率的增加光纤SPR光谱的动态范围向短波长方向移动,其传感灵敏度降低,但是检测范围扩大。且采用不同的金属膜和不同折射率的光纤,光纤SPR光谱的动态范围和灵敏度也会发生变化。此外,还研究了分布式光纤SPR传感器的传感原理,并给出详细的研究数据进行论证,研究结果表明,多通道光纤SPR传感器的传感规律和单通道相同,且灵敏度并没有随着通道数量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SPR 光谱特性 动态范围 灵敏度 仿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权值分布特征学习 被引量:3
4
作者 程波 丁毅 张道强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02-1014,共13页
针对当前基于机器学习的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中有标记训练样本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特征数据的权值分布稀疏特征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具体来说,该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两大模块:基于权值分布的Lasso... 针对当前基于机器学习的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中有标记训练样本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特征数据的权值分布稀疏特征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具体来说,该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两大模块:基于权值分布的Lasso特征选择模型(WDL)和大间隔分布分类机模型(LDM).首先,为了获取多模态特征之间的数据分布信息,对传统Lasso模型进行改进,引入权值分布正则化项,从而构建出基于权值分布的Lasso特征选择模型;然后,为了有效地利用多模态特征之间的数据分布信息,以保持多模态特征之间的互补性,直接采用大间隔分布学习算法训练分类器.选取国际阿尔茨海默症数据库(ADNI)中202个多模态特征的被试者样本进行实验,分类AD最高平均精度为97.5%,分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最高平均精度为83.1%,分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转化为AD(p MCI)最高平均精度为84.8%.实验结果表明,所提WDL特征学习方法可从串联的多模态特征学到性能更优的特征子集,并能根据权值分布获取多模态特征之间的数据分布信息,从而提高早期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值分布 多模态 阿尔茨海默病 稀疏特征学习 大间隔分布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结构光纤SPR传感器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魏勇 苏于东 +3 位作者 刘春兰 张羽 刘志海 苑立波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3-747,共25页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传感器是未来SPR传感技术发展和系统微型化的自然延伸,但光纤型SPR传感器无法有效解决灵敏度低以及实现多通道测量困难两大瓶颈问题.近年来,该课题组借鉴微结构光纤构建微缩集成SP...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传感器是未来SPR传感技术发展和系统微型化的自然延伸,但光纤型SPR传感器无法有效解决灵敏度低以及实现多通道测量困难两大瓶颈问题.近年来,该课题组借鉴微结构光纤构建微缩集成SPR传感器的思路,对微结构光纤SPR传感器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其目的是既提高SPR传感器探测灵敏度,同时又解决生物化学传感的多通道测量这两个关键问题.利用微结构光纤实现SPR传感器,可极大地缩小SPR系统的体积,更易于光学器件在光纤中的集成,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光纤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光纤传感 SPR增敏 SPR多通道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