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一次“湖广填四川”与三峡井盐业 被引量:1
1
作者 任桂园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34,共6页
发生在元末明初的第一次“湖广填四川”,之所以能在三峡地区很快进入高潮,除了其地与湖广地区紧相毗邻且有峡江连通的地理优势外,更为重要的是与明初中央政府积极组织大批湖广民众迁徙入蜀的移民政策直接相关;而该地区多处废置的制盐井... 发生在元末明初的第一次“湖广填四川”,之所以能在三峡地区很快进入高潮,除了其地与湖广地区紧相毗邻且有峡江连通的地理优势外,更为重要的是与明初中央政府积极组织大批湖广民众迁徙入蜀的移民政策直接相关;而该地区多处废置的制盐井灶和急待恢复、振兴的井盐业,加上明初对制盐灶户所实施的一系列优恤政策,对于由峡江入川的移民而言,更成为其入境落业的首选之地。正由于此,当全川井盐业尚未全面复苏之际,该地区的井盐业能以其迅猛增长的经济实力称雄于巴山蜀水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广填四川” 三峡地区 井盐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廪君、盘瓠后裔反抗斗争与三峡盐业内在联系
2
作者 任桂园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50-53,共4页
盛产井盐的长江三峡地区,在东汉及至南北朝时期,已逐渐成为廪君、盘瓠后裔与汉人交相杂居的地带。本文拟从廪君、盘瓠后裔不断奋起反抗的斗争史实,和当时各封建王朝所行盐政之弊端两个方面入手,以探寻廪君、盘瓠后裔的反抗斗争与三峡盐... 盛产井盐的长江三峡地区,在东汉及至南北朝时期,已逐渐成为廪君、盘瓠后裔与汉人交相杂居的地带。本文拟从廪君、盘瓠后裔不断奋起反抗的斗争史实,和当时各封建王朝所行盐政之弊端两个方面入手,以探寻廪君、盘瓠后裔的反抗斗争与三峡盐业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廪君 盘瓠后裔 三峡地区 食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宁河庙峡大罩崖古栈道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程地宇 《重庆社会科学》 2007年第12期34-42,46,共10页
2007年2月4日,重庆市巫溪县地方志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受笔者委托,用全站仪对大宁河庙峡大罩崖古栈道遗址进行了实地勘测。本文以此次勘测的结果为据,对该遗址栈孔的分布状况及其功能予以解析,指出:实测的结果再次证明,大宁河古栈道的... 2007年2月4日,重庆市巫溪县地方志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受笔者委托,用全站仪对大宁河庙峡大罩崖古栈道遗址进行了实地勘测。本文以此次勘测的结果为据,对该遗址栈孔的分布状况及其功能予以解析,指出:实测的结果再次证明,大宁河古栈道的功能是架设竹笕引宝源山盐泉到巫山;竹笕从该遗址上排以吊栈悬索系笕的方式在崖沿上飞度而过;该遗址下排栈孔是架设供维修人员暂住的"栈阁"遗迹;大宁河栈道为"纤道"之说是对本土自然生态及人文历史缺乏了解的主观臆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罩崖遗址 全站仪测量 过篊 悬索系笕 纤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唐梦非白日梦——关于昼寝、昼梦与白日梦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地宇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1期29-34,共6页
上世纪末,学术界流行一种将高唐梦释为“白日梦”的观点,这是对弗洛伊德“白日梦”之说的误读和误用。并非白日做梦都是“白日梦”;梦与白日梦的区别在于是否处于睡眠状态,是否有视觉意象为主幻觉经历。以此辨之,楚先王“昼寝”而“梦... 上世纪末,学术界流行一种将高唐梦释为“白日梦”的观点,这是对弗洛伊德“白日梦”之说的误读和误用。并非白日做梦都是“白日梦”;梦与白日梦的区别在于是否处于睡眠状态,是否有视觉意象为主幻觉经历。以此辨之,楚先王“昼寝”而“梦见”神女是梦而非白日梦。古代文献中的“昼梦”是“昼寝而梦”或“昼寝,梦……”之省,因而将“昼梦”释为“白日梦”或将“白日梦”译作“昼梦”均属失当。古人对“昼寝”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而“昼梦”在古代精神文化现象中则具有特殊意义:它是异兆呈现的形式,是一种比夜梦更为神秘的心灵感应和神灵启示。高唐梦是楚国命运的象征意象,在绮丽的性梦背后隐藏着深邃的历史文化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寝 昼梦 白日梦 高唐梦 弗洛伊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宁《龙君庙碑》的文化阐释
5
作者 任桂园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8期118-123,共6页
大宁龙君庙和《龙君庙碑》早已荡然无存,但《龙君庙碑记》却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本文拟就大宁龙君庙始创年代及其供奉龙神的缘由、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余部贺珍进驻大宁盐场的历史背景,以及贺珍驻屯盐场之后的种种业绩等内容进... 大宁龙君庙和《龙君庙碑》早已荡然无存,但《龙君庙碑记》却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本文拟就大宁龙君庙始创年代及其供奉龙神的缘由、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余部贺珍进驻大宁盐场的历史背景,以及贺珍驻屯盐场之后的种种业绩等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考辨、阐释和解说,以期能为当今三峡地区的旅游规划者和开发者们提供可资参考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厂古镇 龙君庙 宝源山盐泉 贺珍 碑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唐赋》中巫山地望的再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程地宇 《重庆社会科学》 2005年第3期44-49,共6页
20世纪30年代,钱穆先生提出:宋玉《高唐赋》中的巫山不近夔州,在南阳,即大洪山;孙作云先生曾针对此论撰文进行反驳。这次论争影响深远,但钱先生的某些观点至今尚未得到澄清。今人赵逵夫先生在《屈原和他的时代》一书中又重新提出宋赋巫... 20世纪30年代,钱穆先生提出:宋玉《高唐赋》中的巫山不近夔州,在南阳,即大洪山;孙作云先生曾针对此论撰文进行反驳。这次论争影响深远,但钱先生的某些观点至今尚未得到澄清。今人赵逵夫先生在《屈原和他的时代》一书中又重新提出宋赋巫山不在三峡的说法,从而把这一问题带入了21世纪。本文在孙先生驳论的基础上对钱说进一步展开辨析,并对赵说予以置疑,认为钱、赵之说论证失当,难以成立。宋赋巫山在三峡之中无可否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生 巫山 置疑 观点 地望 钱穆 辨析 宋赋 夔州 宋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官铁盆》考 被引量:3
7
作者 程地宇 《重庆社会科学》 2007年第9期32-39,64,共9页
《巴官铁盆》是东汉永平七年巴郡官铸的煮盐器,它是三峡盐文化的历史见证。但原物今已不存,唯在文献中留下有关发现此盆的概况及其铭文的若干记载。人们大多以为其器已亡,其铭已没,遂衍生出对此盆铭文及相关名物制度的一些误释,误判。... 《巴官铁盆》是东汉永平七年巴郡官铸的煮盐器,它是三峡盐文化的历史见证。但原物今已不存,唯在文献中留下有关发现此盆的概况及其铭文的若干记载。人们大多以为其器已亡,其铭已没,遂衍生出对此盆铭文及相关名物制度的一些误释,误判。事实上宋代文字学家刘球《隶韵》、娄机《汉隶字源》已将其16字铭文中的14字摹写收录,馀二字之字形亦见于洪适《隶续》的记载中,使之未被历史风尘掩没。现将其铭文逐字辑出,以图恢复其本来面貌,并据有关文献予以详考,以便为深入研究提供较为可信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官铁盆 牢盆 铭文 汉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自高唐赋成后 楚天云雨尽堪疑——关于巫山神女文学现象的互文性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地宇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11期52-58,共7页
“云雨”作为男女之事的隐喻,历来认为源于宋玉《高唐赋》,实则它有更为久远的文化渊源,是文化互参、文本互渗的历史产物;在《高唐赋》与诸多文本的空间交汇中,“云雨”逐渐演化为性文化符号而世代承传;在具体文本中“云雨”的本义与喻... “云雨”作为男女之事的隐喻,历来认为源于宋玉《高唐赋》,实则它有更为久远的文化渊源,是文化互参、文本互渗的历史产物;在《高唐赋》与诸多文本的空间交汇中,“云雨”逐渐演化为性文化符号而世代承传;在具体文本中“云雨”的本义与喻义则往往混淆不清,其指涉意义只能在互文性中予以厘定;在“楚天云雨”话语中,互文性营造了楚地独有的诗文化风情;历代诗人对《高唐赋》或认同、追随,或否定、批评,实际上都是与它的对话;而批评者则用“误读”的方式对它进行修正,这种修正不仅是社会文化变迁的话语诉求,也反映了后来诗人挑战前文本霸权的意图;《高唐赋》在互文性中显示了弥久不衰的生命力,验证了其难以超越的文学经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唐赋》 云雨 互文性 对话 误读 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渠故治渔阳监考辨
9
作者 任桂园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5期98-101,共4页
东汉末年刘备所置之羊渠县,其县治当置于今重庆万州五桥区长滩镇河东故城区;东晋末年流民逃亡聚居到羊渠故地,又于此置南浦侨县。唐永贞元年所置渔阳监亦在长滩是地。自郦道元记下长滩溪硖侧有盐井而"修煮不绝"之后,此处开淘... 东汉末年刘备所置之羊渠县,其县治当置于今重庆万州五桥区长滩镇河东故城区;东晋末年流民逃亡聚居到羊渠故地,又于此置南浦侨县。唐永贞元年所置渔阳监亦在长滩是地。自郦道元记下长滩溪硖侧有盐井而"修煮不绝"之后,此处开淘盐井、煮盐不绝的历史,竟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将实地考察所得与古籍文献资料相结合,对此予以考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渠 渔阳 长滩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