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金银花患根腐病后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酶活性的变化,探讨金银花根腐病发生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方法】利用IlluminaMiSeq技术对金银花根际土壤细菌16S r DNA基因的V4~V5区和真菌ITS 1~5F区序列进行高通...【目的】研究金银花患根腐病后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酶活性的变化,探讨金银花根腐病发生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方法】利用IlluminaMiSeq技术对金银花根际土壤细菌16S r DNA基因的V4~V5区和真菌ITS 1~5F区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测定土壤过氧化氢酶(CAT)、蔗糖酶(S-SC)、纤维素酶(S-CL)、脲酶(S-UE)、酸性磷酸酶(Ac P)、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1)金银花患根腐病后根际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ASV数目均有所增加。(2)金银花患根腐病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提高,真菌群落的β多样性发生显著变化。(3)金银花根腐病植株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相似,但相对丰度存在差异。门水平上,患病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厌氧甲烷氧化菌门(Methylomirabilota)的相对丰度显著减少;属水平上,细菌群落中Subgroup-7、Latescibacterota的相对丰度显著减少,真菌群落中原隐球菌属(Saitozyma)和镰刀菌属(Fusarium)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4)金银花患根腐病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代谢功能更加活跃,真菌群落功能由共生营养型转变为以腐生营养型为主,土壤腐生菌显著富集。(5)金银花患根腐病后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降低,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则无显著变化。(6)土壤蔗糖酶是影响金银花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重要因子,其对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均有显著影响。【结论】金银花感染根腐病后,其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相对丰度发生显著变化,蔗糖酶活性显著降低,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体现了根腐病对金银花根际微生态的影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金银花患根腐病后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酶活性的变化,探讨金银花根腐病发生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方法】利用IlluminaMiSeq技术对金银花根际土壤细菌16S r DNA基因的V4~V5区和真菌ITS 1~5F区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测定土壤过氧化氢酶(CAT)、蔗糖酶(S-SC)、纤维素酶(S-CL)、脲酶(S-UE)、酸性磷酸酶(Ac P)、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1)金银花患根腐病后根际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ASV数目均有所增加。(2)金银花患根腐病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提高,真菌群落的β多样性发生显著变化。(3)金银花根腐病植株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相似,但相对丰度存在差异。门水平上,患病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厌氧甲烷氧化菌门(Methylomirabilota)的相对丰度显著减少;属水平上,细菌群落中Subgroup-7、Latescibacterota的相对丰度显著减少,真菌群落中原隐球菌属(Saitozyma)和镰刀菌属(Fusarium)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4)金银花患根腐病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代谢功能更加活跃,真菌群落功能由共生营养型转变为以腐生营养型为主,土壤腐生菌显著富集。(5)金银花患根腐病后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降低,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则无显著变化。(6)土壤蔗糖酶是影响金银花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重要因子,其对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均有显著影响。【结论】金银花感染根腐病后,其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相对丰度发生显著变化,蔗糖酶活性显著降低,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体现了根腐病对金银花根际微生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