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急救专科护士及护理专业急救护理方向护生岗位胜任力现状调查 被引量:22
1
作者 邓辉 谭银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6-288,共3页
[目的]调查重庆市急救护理人才需求,了解急救护士岗位胜任力现状,寻找我校急救护理方向现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制订提升急救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市部分综合医院急诊科和ICU专科护士、我... [目的]调查重庆市急救护理人才需求,了解急救护士岗位胜任力现状,寻找我校急救护理方向现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制订提升急救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市部分综合医院急诊科和ICU专科护士、我校担任急救护理方向课程教学专任教师以及我校2012级、2013级急救护理方向部分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我校急救护理方向护生学历越高,实习时间越长,实习医院级别越高,岗位胜任力评分越高;急诊科及ICU专科护士工作年限、年龄、学历、职称、是否在编及医院级别是岗位胜任力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我市急救护士岗位胜任力整体状况一般,我校护理专业急救护理方向护生岗位胜任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评判性思维能力、科研与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健康教育与领导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护理 岗位胜任力 专科护士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为华 李双力 +2 位作者 程晓莉 左凤林 王凤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94-1099,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高血压老年人500名,使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II(HPLP-II)进行调查。结果被测对象主观幸福感得...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高血压老年人500名,使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II(HPLP-II)进行调查。结果被测对象主观幸福感得分为(28.49±8.87)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为(126.97±26.13)分。不同性别、户籍来源、居住类型、婚姻状况、患病年限、有无并发症、生活来源、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患者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多元层次回归显示:高血压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好,偏回归系数为0.147(P<0.01)。结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高血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关系密切。可从改善病人生活方式入手,提高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人 主观幸福感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黄烧伤搽剂中白藜芦醇苷对皮肤癌大鼠放疗后细胞凋亡、免疫功能和JNK信号通路的影响
3
作者 肖明伦 吴红霞 +2 位作者 沙前坤 陈瑾 胡志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究虎黄烧伤搽剂中白藜芦醇苷对皮肤癌大鼠放疗后细胞凋亡、免疫功能和JN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20只,模型组60只;模型组进行大鼠皮肤癌模型建立,并使用60Gy剂量射线照射癌变部位,之后分别用1... 目的探究虎黄烧伤搽剂中白藜芦醇苷对皮肤癌大鼠放疗后细胞凋亡、免疫功能和JN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20只,模型组60只;模型组进行大鼠皮肤癌模型建立,并使用60Gy剂量射线照射癌变部位,之后分别用10、20、30 mg/kg的虎黄烧伤搽剂白藜芦醇苷对模型组大鼠进行灌胃处理,分为10 mg/kg组、20 mg/kg组、30 mg/kg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鼠免疫功能;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应激活化蛋白酶(c-Jun N-terminal protein kainse,JNK)、磷酸化的JNK(phosphorized JNK,p-JNK)、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和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cl-2 associated protein,Bax)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10、20、30 mg/kg虎黄烧伤搽剂白藜芦醇苷显著增加了细胞凋亡率(P<0.05);显著降低了Bcl-2蛋白表达(P<0.05);显著增加了Bax蛋白表达(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白细胞介素-β(Interleukin-β,IL-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炎症因子水平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钙蛋白I(TroponinI,TnI)活性显著升高(P<0.05);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10、20、30 mg/kg虎黄烧伤搽剂白藜芦醇苷显著降低了血清IL-β、IL-6、TNF-α炎症因子水平(P<0.05);MDA、CK、TnI活性显著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JNK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JNK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10、20、30 mg/kg虎黄烧伤搽剂白藜芦醇苷对JNK蛋白水平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p-JNK蛋白水平。结论虎黄烧伤搽剂白藜芦醇苷对放疗后皮肤癌大鼠细胞有抑制作用,提高了凋亡水平,增强了机体免疫力,且机制与JN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黄烧伤搽剂 白藜芦醇苷 皮肤癌大鼠 细胞凋亡 免疫功能 JN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明荷 谢寒 +1 位作者 何可 艾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 1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RA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70)。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 1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RA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70)。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关节症状改善情况,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ASO)、C反应蛋白(CRP)、NF-κB、TNF-α、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高于对照组80.0%(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和关节肿胀指数降低(P<0.05),RF、ASO和CRP下降(P<0.05),血清NF-κB、TNF-α和IL-1β水平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提高RA患者的康复疗效,抑制炎症反应,可能与对NF-κB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电针 康复 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效果 被引量:9
5
作者 明荷 谢寒 +1 位作者 张泓 艾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4-687,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及对血脂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116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62)。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及对血脂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116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62)。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价,观察临床疗效,测量血脂水平及骨密度。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提高(χ~2=3.960,P〈0.05);NIHSS评分明显降低(t=3.490,P=0.001),ADL评分明显升高(t=2.820,P=0.006);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t〉4.190,P〈0.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变化(P〉0.05);偏瘫侧前臂、偏瘫侧股骨、偏瘫侧Ward区骨密度均升高(t〉2.060,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能改善血脂,增加偏瘫侧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偏瘫 黄芪注射液 针灸 血脂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脾化痰祛瘀方治疗初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蒲永莉 李勇华 +1 位作者 蒋祥林 谢桂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34-2437,共4页
目的通过理脾化痰祛瘀方对初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治疗,观察其肝脏病变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机制。方法选择初诊断T2DM合并NAFLD患者156例,分为A(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治疗)、B(生活方式干预+口服... 目的通过理脾化痰祛瘀方对初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治疗,观察其肝脏病变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机制。方法选择初诊断T2DM合并NAFLD患者156例,分为A(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治疗)、B(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治疗+血脂康)、C组(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治疗+理脾化痰祛瘀方),分析各组治疗前后的体质量指数(BMI)、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肝功能、脂肪肝指数(FLI)。结果 B组和C组,腰围、BMI、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及Hb A1c在治疗24周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及FLI亦如此(P<0.01)。A组仅BMI改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C组治疗后TG、Hb A1c、ALT、AST、GGT、ALP及FLI水平下降,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治疗前后Hb A1c(ΔHb A1c)、BMI(ΔBMI)、腰围(Δ腰围)的变化情况与FLI(ΔFLI)的变化情况并无显著性相关(P>0.05),与肝脏生化指标变化、血脂变化ΔTG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T2DM患者使用理脾化痰祛瘀方时,对NAFLD产生积极的治疗效应,明显改善了肝脏内脂肪的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脾化痰祛瘀方 2型糖尿病 脂肪肝 脂肪肝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阴清嗓汤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患儿的辅助治疗效果 被引量:18
7
作者 蒋祥林 刘奉 方应权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36-1240,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方剂滋阴清嗓汤(北沙参、麦冬、芦根等)辅助常规西医疗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患儿的临床效果及细胞因子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校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0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和常规组各54例... 目的探讨中医方剂滋阴清嗓汤(北沙参、麦冬、芦根等)辅助常规西医疗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患儿的临床效果及细胞因子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校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0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和常规组各5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氯雷他定、氨茶碱和普米克令舒治疗,中医组加用滋阴清嗓汤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后中医组患儿的咳嗽减轻时间、咳嗽消退时间、夜咳停止时间均显著的短于常规组患儿(P<0.05,P<0.01);中医组的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血清免疫球蛋白(Ig E)、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患儿(P<0.05);咳嗽、咽干咽痒、胸闷气急、咳痰及中医证候总分,中医组显著低于常规组患儿(P<0.05);中医组患儿的治疗愈显率92.59%,显著高于常规组患儿的76.93%(P<0.05)。结论滋阴清嗓汤辅助疗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患儿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清嗓汤 咳嗽变异性哮喘 发作期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灵骨葆胶囊联合粗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训浩 陈伟 +1 位作者 杨德全 李勇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815-2817,共3页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联合粗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针药组,每组40例。中药组给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3粒/次,2次/d;针药组在中药组的基础上,取阿是穴、肾俞(双)、肝...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联合粗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针药组,每组40例。中药组给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3粒/次,2次/d;针药组在中药组的基础上,取阿是穴、肾俞(双)、肝俞(双)、脾俞(双)、悬钟(双)、大杼(双)、膈俞(双)、足三里(双)采取粗针针刺治疗,1次/d,连续治疗5次后休息2 d,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 VAS)疼痛评分、骨密度T值、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安全性。结果治疗1、3、6个月后,2组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显著下降,明显改善骨密度(P<0.01),针药组明显优于中药组(P<0.05,P<0.01)。结论仙灵骨葆联合粗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既能发挥针刺短时间有效缓解疼痛的优势,又能发挥中药提高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作用,达到短期与长期效应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灵骨葆胶囊 粗针 原发性骨质疏松 腰背痛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银质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陈伟 刘东灵 +2 位作者 姜兴鹏 谢寒 李营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2661-2664,共4页
目的:观察由本院独创的改良银质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经颅多普勒(TCD)的影响。方法:11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我院自行研发的改良银质针外接温针仪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 目的:观察由本院独创的改良银质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经颅多普勒(TCD)的影响。方法:11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我院自行研发的改良银质针外接温针仪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银质针加艾灸治疗。治疗30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及TCD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31%,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但愈显率(痊愈+显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与双椎动脉的Vs、Vd、PI三项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治疗组在治疗后基底动脉Vs、基底动脉PI、双椎动脉Vd、右椎动脉PI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与双椎动脉的RI与治疗前相比未发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银质针治疗本病可显著提高愈显率,提高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管阻力,且具有操作简单,不产生烟雾,不易烫伤病人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银质针 温针仪 颈椎病 椎动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校结合”打造“双师型”高职护理教学团队 被引量:23
10
作者 左凤林 刘奉 +3 位作者 谭严 邓辉 程晓莉 彭小红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9期38-40,共3页
目的:探索在"院校结合"的培养管理模式下打造"双师型"高职护理教学团队,为培养紧贴临床护理岗位需求的高职护理人才提供支撑。方法:选择2009-2010学年度护理专、兼职教师共39人为试验组,采用"院校结合"... 目的:探索在"院校结合"的培养管理模式下打造"双师型"高职护理教学团队,为培养紧贴临床护理岗位需求的高职护理人才提供支撑。方法:选择2009-2010学年度护理专、兼职教师共39人为试验组,采用"院校结合"的培养管理模式;选择2008-2009学年度护理专、兼职教师35人为对照组,采用学校、医院分别培养管理模式。通过学生评教成绩以及教学督导组对两组教师的综合评价进行同期对比。结果:学生评教成绩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督导组对两组教师的综合评价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校结合"的培养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职护理教学效果,打造"双师型"高职护理教学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校合作 高职 护理 教师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后尿道狭窄治疗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韩官红 谭毅 +1 位作者 朱文胜 杨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3105-3106,共2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后尿道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后尿道狭窄患者的治疗方法。结果 58例患者,52例排尿满意,满意率为89.7%。结论尿道狭窄是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根据不同...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后尿道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后尿道狭窄患者的治疗方法。结果 58例患者,52例排尿满意,满意率为89.7%。结论尿道狭窄是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根据不同狭窄部位及程度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狭窄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生理学机制角度分析观察结果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宏静 马丽华 蒲东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2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48例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Kamofsky评分及双侧脑室额角、颞角宽度变化。结果...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48例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Kamofsky评分及双侧脑室额角、颞角宽度变化。结果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0.42%;治疗前患者的平均Kamofsky评分为(44.32±12.15),治疗后评分为(73.24±14.2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同时,治疗后患者平均双侧脑室额角、颞角宽度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缩小患者双侧脑室额角、颞角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腹腔镜 脑室-腹腔分流术 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8nm准分子光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脓疱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志帮 张莉 向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23-525,共3页
掌跖脓疱病是发生于掌跖部位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本病引起瘙痒不适,无法治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应用308nm准分子光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脓疱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掌跖脓疱病 激光 准分子 复方氟米松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浊毒清煮散剂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代英 李勇华 杨德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57-1459,共3页
目的:介绍浊毒清煮散剂的制备方法,并研究浊毒清煮散剂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慢乙肝湿热内蕴证病例61例,其中治疗组31例,采用浊毒清煮散剂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进行临床症状... 目的:介绍浊毒清煮散剂的制备方法,并研究浊毒清煮散剂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慢乙肝湿热内蕴证病例61例,其中治疗组31例,采用浊毒清煮散剂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进行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评定,检测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ALT、AST和TBIL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两组间差值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各组ALB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组CG、HA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CG差值比较,P<0.05。结论:浊毒清煮散剂治疗慢乙肝湿热内蕴证具有良好的改善证候、护肝和抗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毒清煮散剂 临床应用 慢乙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疹性黄瘤并发代谢综合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志帮 张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64-566,共3页
报告1例发疹性黄瘤并发代谢综合征。患者女,35岁。四肢及躯干丘疹6个月。皮肤科检查:四肢及躯干见密集分布的淡黄色丘疹,米粒至黄豆大,质硬,部分周围有红晕。患者体型肥胖,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并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及糖尿病,诊断:发疹... 报告1例发疹性黄瘤并发代谢综合征。患者女,35岁。四肢及躯干丘疹6个月。皮肤科检查:四肢及躯干见密集分布的淡黄色丘疹,米粒至黄豆大,质硬,部分周围有红晕。患者体型肥胖,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并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及糖尿病,诊断:发疹性黄瘤,代谢综合征。予降压、降脂及降糖治疗,现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疹性黄瘤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胞胎同患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黄瘤病及家系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志帮 张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48-649,共2页
先证者.男,35岁。因眼睑出现黄色斑疹5年,于2015年10月就诊。患者5年前右上眼睑出现粟粒大黄色丘疹,无自觉症状。近1年丘疹逐渐增大。同时左上眼睑亦出现类似皮损,遂来我院就诊。患者8年前发现“血脂增高及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 先证者.男,35岁。因眼睑出现黄色斑疹5年,于2015年10月就诊。患者5年前右上眼睑出现粟粒大黄色丘疹,无自觉症状。近1年丘疹逐渐增大。同时左上眼睑亦出现类似皮损,遂来我院就诊。患者8年前发现“血脂增高及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瘤病 高胆固醇血症 家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激光美容患者满意度策略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昆梅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30,共1页
通过调查分析激光美容患者不满意的多种因素,提出提高激光美容患者满意度的策略包括:强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法制意识、良好的术前沟通和严格掌握适应症。只有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激光 满意度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发型显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1例及家系调查
18
作者 胡志帮 张莉 周宇涵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2-252,共1页
患者男,50岁。因全身反复起红斑、水疱、糜烂伴瘙痒50年,于2014年6月18日来我科就诊。患者出生时双小腿胫前皮肤出现散在红斑及水疱,红斑、水疱破溃后形成大片糜烂面,皮损1周左右逐渐结痂愈合,之后水疱逐渐蔓延至躯干及四肢,以易受压及... 患者男,50岁。因全身反复起红斑、水疱、糜烂伴瘙痒50年,于2014年6月18日来我科就诊。患者出生时双小腿胫前皮肤出现散在红斑及水疱,红斑、水疱破溃后形成大片糜烂面,皮损1周左右逐渐结痂愈合,之后水疱逐渐蔓延至躯干及四肢,以易受压及摩擦处皮肤为主。水疱反复发作,于摩擦或搔抓后出现,夏季较重,病情迁延不愈。水疱愈后遗留色素沉着、轻度萎缩及增生性瘢痕。右踝关节处皮肤由于反复出现水疱,形成溃疡,足背处皮肤逐渐形成瘢痕及挛缩,患者反复在当地医院就诊,具体诊断及治疗不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表皮松解 营养不良型 显性 泛发型 家系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阻断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过程中醛固酮逃逸与左室肥厚关系研究
19
作者 张后民 张冬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伴有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Ⅱrecep... 目的:探讨伴有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Ⅱreceptorinhibitor,ARB)治疗后有无醛固酮(aldosterone,Ald)逃逸现象及其与LVH的关系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95例伴有LVH EH患者随机分为依那普利组(48例)和厄贝沙坦组(47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时血浆AngⅡ、Ald的活性,并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横径变化情况及检测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检查,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后2组血压均明显下降,比较两组的血压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依那普利组治疗1、3、6个月后血AngⅡ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6个月后与1个月比较AngⅡ轻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ld治疗1个月后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则升高,接近治疗前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组血AngⅡ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6个月时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Ald治疗后1、3、6个月浓度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依那普利组、厄贝沙坦组均能逆转LVH。左心室重量、左心室重量指数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组间P>0.05)。2组部分患者血浆Ald水平在初期下降,在治疗3个月以后,血浆中Ald水平再度升高且高于治疗前水平即Ald逃逸,治疗6月后依那普利组有19例,厄贝沙坦组2例。有逃逸现象的患者LVH逆转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ACEI或ARB治疗EH患者过程中存在Ald逃逸现象,且该部分患者LVH逆转差,临床工作中应尽早发现并积极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厄贝沙坦 醛固酮逃逸 左心室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清肺饮加减方对痤疮丙酸杆菌诱导的小鼠耳部炎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志帮 陈茜 +1 位作者 陶春蓉 刁庆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2-206,共5页
目的:观察枇杷清肺饮加减方对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 P.acnes)诱导的小鼠耳部炎症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P.acnes建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用生理盐水、四环素混悬液及不同浓度的枇杷清肺饮加减方灌... 目的:观察枇杷清肺饮加减方对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 P.acnes)诱导的小鼠耳部炎症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P.acnes建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用生理盐水、四环素混悬液及不同浓度的枇杷清肺饮加减方灌胃2周,比较治疗后各组的皮损变化、耳郭厚度、组织病理改变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结果:建模后,模型组小鼠出现了典型的炎性皮损,与治疗前相比,枇杷清肺饮加减方组治疗后小鼠皮损和耳廓厚度明显缓解;组织病理中炎性细胞、血清IL-1β、TNF-α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枇杷清肺饮加减方可明显抑制P.acnes诱导的小鼠耳部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acnes,下调炎症因子IL-1β、TNF-α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清肺饮加减方 痤疮丙酸杆菌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