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红橘皮精油挥发性成分分析及清除自由基活性成分筛选
1
作者 冉春霞 胡江 邓惠玲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4,共9页
[目的]分析古红橘新鲜橘皮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评价其总体自由基清除活性,在不分离单体的情况下快速筛选其中自由基清除活性较强的成分。[方法]以古红橘新鲜橘皮为原料,分别采用共水蒸馏法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橘皮精油,分析不同方法提取精油... [目的]分析古红橘新鲜橘皮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评价其总体自由基清除活性,在不分离单体的情况下快速筛选其中自由基清除活性较强的成分。[方法]以古红橘新鲜橘皮为原料,分别采用共水蒸馏法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橘皮精油,分析不同方法提取精油的挥发性成分,筛选特征挥发性差异成分,并采用GC-MS和化学方法筛选自由基清除活性成分。[结果]2种提取方法所得精油的挥发性成分的种类、相对含量、特征挥发性成分及总体自由基清除活性差异极显著(P<0.001),共水蒸馏为最优的古红橘皮精油提取方法;各挥发性成分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存在较大差异,柠檬醛(86.54%)、甜橙醛(81.20%)、α-法尼烯(70.29%)等表现出很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而橙花醇(95.02%)、甜橙醛(83.09%)表现出极强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结论]古红橘新鲜橘皮提取的精油的挥发性成分和自由基清除活性受到提取方法的影响,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与其自由基清除活性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红橘 新鲜橘皮 精油 GC-MS 挥发性成分 自由基清除活性成分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下古红橘橘皮精油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分析及自由基清除活性评价
2
作者 冉春霞 胡江 +1 位作者 邓惠玲 李长凤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59,共9页
为明确不同干燥方式对古红橘橘皮精油挥发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新鲜古红橘橘皮为对照、不同干燥方式下的橘皮为研究对象,采用共水蒸馏法提取精油并分析比较其提取率差异,GC-MS、venn图、类别分析结合OPLS-DA模型比较其挥发性成... 为明确不同干燥方式对古红橘橘皮精油挥发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新鲜古红橘橘皮为对照、不同干燥方式下的橘皮为研究对象,采用共水蒸馏法提取精油并分析比较其提取率差异,GC-MS、venn图、类别分析结合OPLS-DA模型比较其挥发性成分的种类、相对质量分数差异,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结合相关性热图分析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下古红橘橘皮精油的提取率、挥发性成分种类和相对质量分数有显著差异,其中精油提取率最高为WB(5.000±0.026)%、其次为HW(4.800±0.006)%,6种样品中共鉴定出8大类88种挥发性成分,以萜烯类为主,其中HW种类最多(29种)、SG最少(21种),相对质量分数依次为SG(97.77%)、YG(96.98%)、HW(96.84%)、WB(96.81%)、DR(95.70%)、XX(93.40%),通过建立OPLS-DA模型分析筛选出9种VIP>1的特征挥发性差异成分,可实现不同干燥方式下精油样品的判别;不同精油样品的特征挥发性差异成分与2种自由基清除率之间的相关性表现不一,但经比较可知HW对2种自由基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红橘橘皮精油 干燥方式 挥发性成分 差异分析 自由基清除活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南地区土家特色酸鲊肉纯种发酵前期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冉春霞 陈光静 邓惠玲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9-32,33-35,共7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渝东南地区土家特色酸鲊肉纯种发酵前期的发酵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菌种接种量及白砂糖添加量为影响因子,以酸鲊肉前期发酵制品的乳酸脱氢酶活力、蛋白酶活力、脂肪酶活力为响应值,应用B...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渝东南地区土家特色酸鲊肉纯种发酵前期的发酵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菌种接种量及白砂糖添加量为影响因子,以酸鲊肉前期发酵制品的乳酸脱氢酶活力、蛋白酶活力、脂肪酶活力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酸鲊肉前期发酵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30 h、发酵温度34℃、菌种接种量8%、白砂糖添加量4%,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酸鲊肉前期发酵制品的乳酸脱氢酶活力为102.92 U/mL,蛋白酶活力为41.58 U/mL,脂肪酶活力为11.86 U/mL,各评价指标达到相对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鲊肉 纯种发酵 前期发酵 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蒸馏脱除核桃油中塑化剂工艺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长凤 冉春霞 +1 位作者 谭思远 谭小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8-80,81,87,共5页
为探索利用分子蒸馏脱除核桃油中塑化剂的合理工艺,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蒸馏温度、进料速度和刮膜转速对核桃油中塑化剂DEHP和DBP脱除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DEHP和DBP的含量为指标,运用响应面法对分子蒸馏脱除核桃油中塑化剂的工艺条件... 为探索利用分子蒸馏脱除核桃油中塑化剂的合理工艺,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蒸馏温度、进料速度和刮膜转速对核桃油中塑化剂DEHP和DBP脱除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DEHP和DBP的含量为指标,运用响应面法对分子蒸馏脱除核桃油中塑化剂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分子蒸馏脱除核桃油中塑化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蒸馏温度150℃、进料速度250 mL/h、刮膜转速260 r/min,在此条件下核桃油中DEHP含量为0.56 mg/kg,DBP含量为0.05 mg/kg,符合我国对食品中DEHP、DBP的限量要求(DEHP≤1.5 mg/kg,DBP≤0.3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分子蒸馏 塑化剂 DEHP D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包装方式对薏米挂面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长凤 陈光静 +3 位作者 冉春霞 陈绍全 李强 阚建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1-238,共8页
该文分别对半封闭纸包装、全封闭纸包装、全封闭PE包装的薏米添加量为10%和50%(质量分数)的挂面进行贮藏实验,分析自然贮藏条件下其食用品质和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的食用品质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均逐渐劣变。当贮藏期超过... 该文分别对半封闭纸包装、全封闭纸包装、全封闭PE包装的薏米添加量为10%和50%(质量分数)的挂面进行贮藏实验,分析自然贮藏条件下其食用品质和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的食用品质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均逐渐劣变。当贮藏期超过6个月时,薏米挂面失去食用和商品价值。此外,薏米挂面贮藏期间过氧化值、丙二醛含量与各食用品质均呈现极显著相关性(P<0.01),说明薏米挂面中脂肪的酸败氧化程度对面条食用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半封闭纸包装和全封闭纸包装贮藏的薏米挂面相比,以全封闭PE包装贮藏的薏米挂面酸败氧化速度较慢,可以有效地减缓挂面食用品质的劣变。因此,最好以全封闭PE包装贮藏薏米挂面,且贮藏期(保质期)不得超过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方式 薏米挂面 贮藏 食用品质 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