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四君子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借助TCMSP数据库及Uniprot数据库筛选出四君子汤有效成分及靶点基因。通过Drugbank、Dis Ge NET和TTD数据库筛选出阿尔茨海默病的靶点基因;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后使用Cyt...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四君子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借助TCMSP数据库及Uniprot数据库筛选出四君子汤有效成分及靶点基因。通过Drugbank、Dis Ge NET和TTD数据库筛选出阿尔茨海默病的靶点基因;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后使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有效成分-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靶点蛋白-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靶点蛋白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最后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对网络药理学主要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四君子汤主要关联AD的β淀粉样蛋白聚集、细胞凋亡、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自噬、胰岛素代谢等;体外实验提示,四君子汤参与调控APP介导的β淀粉样蛋白聚集,Caspase-3、Bcl-2、Bax介导的细胞凋亡,MAOB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mTOR介导的自噬,以及INSR介导的胰岛素代谢等通路。综上四君子汤治疗AD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可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依据。展开更多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大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借助TCMSP数据库及Uniprot数据库筛选出大黄有效成分及靶点基因。通过Drugbank、Dis Ge NET和TTD数据库筛选出阿尔茨海默病的靶点基因;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后使用Cytoscape 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大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借助TCMSP数据库及Uniprot数据库筛选出大黄有效成分及靶点基因。通过Drugbank、Dis Ge NET和TTD数据库筛选出阿尔茨海默病的靶点基因;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后使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有效成分-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靶点蛋白-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靶点蛋白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最后采用MTT实验、ELISA法、比色法和荧光实时定量PCR对网络药理学主要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研究共筛选出大黄的有效成分17个,对应靶点276个,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靶点共107个,KEGG相关信号通路前10条,GO分析前20个生物学过程。细胞实验证实了大黄能有效提高PC12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及抑制PC12细胞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反应,并促进PI3K/Akt/Nrf2/HO-1信号通路的激活,下调NF-κB信号通路。大黄主要是通过抗炎、抗凋亡、抗氧化应激等对阿尔茨海默病产生重要的治疗作用,为后续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新的思路。展开更多
目的: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地参中白桦脂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乙醇溶液体积分数、超声功率和提取时间为实验因子,三萜酸含量为响应值优化地参三萜酸的提...目的: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地参中白桦脂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乙醇溶液体积分数、超声功率和提取时间为实验因子,三萜酸含量为响应值优化地参三萜酸的提取条件;并通过筛选色谱柱类型、流动相pH、柱温和流速优化色谱条件;结合方法学考察方法的适用性。结果:所测白桦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等3种三萜酸分别在2.558~51.150、2.480~49.590、2.480~49.590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值都大于0.9999;检出限(limit of determination,LOD)为5~7 ng,定量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为16~22 ng,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52%~10^3.77%,RSD为0.99%~2.42%。不同产地地参的三萜酸化合物HPLC图谱具有一致性,白桦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单个三萜酸化合物含量有一定差异,地参中三萜酸类化合物的种类受产地差异影响小。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实用可靠,可用于地参样品中三萜酸的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本研究为完善地参药材现行质量标准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数据。展开更多
文摘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四君子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借助TCMSP数据库及Uniprot数据库筛选出四君子汤有效成分及靶点基因。通过Drugbank、Dis Ge NET和TTD数据库筛选出阿尔茨海默病的靶点基因;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后使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有效成分-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靶点蛋白-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靶点蛋白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最后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对网络药理学主要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四君子汤主要关联AD的β淀粉样蛋白聚集、细胞凋亡、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自噬、胰岛素代谢等;体外实验提示,四君子汤参与调控APP介导的β淀粉样蛋白聚集,Caspase-3、Bcl-2、Bax介导的细胞凋亡,MAOB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mTOR介导的自噬,以及INSR介导的胰岛素代谢等通路。综上四君子汤治疗AD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可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文摘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大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借助TCMSP数据库及Uniprot数据库筛选出大黄有效成分及靶点基因。通过Drugbank、Dis Ge NET和TTD数据库筛选出阿尔茨海默病的靶点基因;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后使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有效成分-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靶点蛋白-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靶点蛋白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最后采用MTT实验、ELISA法、比色法和荧光实时定量PCR对网络药理学主要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研究共筛选出大黄的有效成分17个,对应靶点276个,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靶点共107个,KEGG相关信号通路前10条,GO分析前20个生物学过程。细胞实验证实了大黄能有效提高PC12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及抑制PC12细胞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反应,并促进PI3K/Akt/Nrf2/HO-1信号通路的激活,下调NF-κB信号通路。大黄主要是通过抗炎、抗凋亡、抗氧化应激等对阿尔茨海默病产生重要的治疗作用,为后续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新的思路。
文摘目的: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地参中白桦脂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乙醇溶液体积分数、超声功率和提取时间为实验因子,三萜酸含量为响应值优化地参三萜酸的提取条件;并通过筛选色谱柱类型、流动相pH、柱温和流速优化色谱条件;结合方法学考察方法的适用性。结果:所测白桦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等3种三萜酸分别在2.558~51.150、2.480~49.590、2.480~49.590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值都大于0.9999;检出限(limit of determination,LOD)为5~7 ng,定量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为16~22 ng,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52%~10^3.77%,RSD为0.99%~2.42%。不同产地地参的三萜酸化合物HPLC图谱具有一致性,白桦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单个三萜酸化合物含量有一定差异,地参中三萜酸类化合物的种类受产地差异影响小。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实用可靠,可用于地参样品中三萜酸的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本研究为完善地参药材现行质量标准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