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源性DNA处理对采后枇杷果实抗病性的诱导作用
1
作者 杨丝丝 任秋敏 +5 位作者 向飞 邹燕羽 杜贵昌 汪开拓 黎春红 毛露苹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3期80-85,共6页
以采后“大五星”枇杷果实为试材,研究了质量浓度为20 mg/L的自源性DNA(sDNA)处理对果实在贮藏期间炭疽病的影响,并从诱导抗性的角度分析相关机理。结果显示,质量浓度为20 mg/L sDNA处理可显著抑制枇杷果实炭疽病的发生,经sDNA处理的枇... 以采后“大五星”枇杷果实为试材,研究了质量浓度为20 mg/L的自源性DNA(sDNA)处理对果实在贮藏期间炭疽病的影响,并从诱导抗性的角度分析相关机理。结果显示,质量浓度为20 mg/L sDNA处理可显著抑制枇杷果实炭疽病的发生,经sDNA处理的枇杷果实细胞壁水解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果实;同时,sDNA处理也可显著诱导果实苯丙烷类代谢途径上游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羟化酶(C4H)和香豆酰-CoA连接酶(4-CL)]、下游木质素合成相关酶[肉桂醇脱氢酶(CAD)、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以及酚类物质合成相关酶[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查耳酮合成酶(CHS)]活性的上升,从而促使果实在遭受C.gloeosporioides侵染时可迅速合成木质素和酚类物质等抗病相关物质。结果表明,sDNA作为典型的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激发子,可在胶孢炭疽菌侵染枇杷果实时诱导果实Priming反应,以激活果实抗病性,从而延缓炭疽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sDNA 炭疽病 苯丙烷类代谢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