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RK模型的护理人为差错类型分析及管理对策 被引量:12
1
作者 严莉 肖明朝 +4 位作者 贺世春 陈永琴 肖仁梅 田继书 向凤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了解护理人为差错的特点及其与不良事件的关系,为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保证患者安全提供依据。方法从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收集护理不良事件,根据SRK模型进行人为差错分类。结果共收集护理不良事件806起,其中护理人... 目的了解护理人为差错的特点及其与不良事件的关系,为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保证患者安全提供依据。方法从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收集护理不良事件,根据SRK模型进行人为差错分类。结果共收集护理不良事件806起,其中护理人为差错占74.32%,非人为差错占25.68%;在护理人为差错中,规则型错误所占比例最高(58.43%),其次为技能型疏忽和技能型遗忘(分别为22.37%和11.69%),知识型错误和规则型疏忽占比较少(分别为7.18%和0.33%);不同类型护理人为差错导致的不良事件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知识型错误、规则型错误导致的不良事件严重程度显著高于技能型遗忘和技能型疏忽(均P<0.01)。结论护理人为差错是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知识型及规则型人为差错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后果较严重,需要从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防范护理人为差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安全 人为差错 SRK模型 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管理 患者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肺癌患者心理痛苦管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1
2
作者 严莉 陈永琴 +4 位作者 肖仁梅 贺世春 陈红梅 陈小莉 魏章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9期77-80,共4页
目的评价心理痛苦管理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97例中晚期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150例)和对照组(147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一般性心理指导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以"NCC... 目的评价心理痛苦管理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97例中晚期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150例)和对照组(147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一般性心理指导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以"NCCN心理痛苦治疗临床指引"为指导,对患者实施心理痛苦管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痛苦、生活质量、行为功能状态。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显著心理痛苦检出率、心理痛苦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生活质量(除经济困难)、行为功能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晚期肺癌患者心理痛苦程度严重,心理痛苦管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行为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心理痛苦 心理痛苦温度计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位一体”模式防治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3
作者 严莉 陈永琴 +1 位作者 贺世春 肖仁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52,72,共5页
目的探讨"西医、中医、康复、营养、心理"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用于防治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便利抽样选择某院1359例ICU机械通气患者1359例,按入院... 目的探讨"西医、中医、康复、营养、心理"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用于防治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便利抽样选择某院1359例ICU机械通气患者1359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597例、干预组762例),对照组按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13)》实施诊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五位一体"模式即"西医、中医、康复、营养、心理"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VAP发生时间、VAP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留治时间、住院费用、VAP相关病死率。结果干预组患者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VAP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VAP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在ICU留治时间、住院费用、VAP相关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西医、中医、康复、营养、心理"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在ICU留治时间和住院费用,降低VAP相关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整合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12
4
作者 严莉 钟小勤 田继书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4期60-64,共5页
目的构建护士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进行实际应用,为科学合理地开展护士长绩效考核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绩效三维结构理论为基础,采用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并结合职务分析,构建护士长绩效考核体系,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名护士长连续3个月... 目的构建护士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进行实际应用,为科学合理地开展护士长绩效考核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绩效三维结构理论为基础,采用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并结合职务分析,构建护士长绩效考核体系,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名护士长连续3个月进行考核试点,再对该院的70名护士长进行实测,检验该指标体系的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每个指标的难度系数和区分度,并采用该考核体系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全面实施护士长考核1年。结果该指标体系三级指标的Cronbachα系数为0.886;内容效度比(content validity rate,CVR)为0.86,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所有指标难度系数的平均数为0.87,区分度指数为0.203~0.836;采用t检验法比较高分组和低分组每个三级指标的差异,除论文和科研2个指标外,其余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绩效考核体系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应用1年后,该院护士长的绩效考核得分、年度护理质量平均分、护士长执行力及护士满意度等均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护士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对护士长而言难度适宜,且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鉴别力;但应对考核过程须进行合理安排和监督,对考核结果进行合理运用,才能达到护士长考核的真正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长 绩效考核 指标体系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管理-工作关系课程在护士长人际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肖仁梅 周雯婷 +2 位作者 严莉 陈永琴 贺世春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2期64-67,共4页
目的探索应用现场管理-工作关系培训课程对护士长进行人际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将65名临床科室护士长随机分成观察组(33名)和对照组(32名)。对照组按常规培训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培训基础上应用现场管理-工作关系课程进行培训。培训前、... 目的探索应用现场管理-工作关系培训课程对护士长进行人际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将65名临床科室护士长随机分成观察组(33名)和对照组(32名)。对照组按常规培训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培训基础上应用现场管理-工作关系课程进行培训。培训前、后对两组护士长人际技能进行360°评价。结果培训后观察组人际技能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现场管理-工作关系培训课程能有效提高护士长人际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管理 工作关系 护士长 人际技能 培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人为差错与行为形成因子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严莉 文进 +4 位作者 贺世春 陈永琴 肖仁梅 田继书 向凤玲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了解护理人为差错与行为形成因子之间的关系,为降低护理人为差错、保证患者安全提供针对性的策略。方法从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收集护理人为差错事件599例,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护理人为差错与行为形成因... 目的了解护理人为差错与行为形成因子之间的关系,为降低护理人为差错、保证患者安全提供针对性的策略。方法从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收集护理人为差错事件599例,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护理人为差错与行为形成因子的单因素分析,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护理人为差错与行为形成因子的多因素分析。结果在599例护理人为差错中,规则型差错所占比例最高(58.76%),其次为技能型差错(34.06%),知识型差错占比较少(7.18%);操作者、机器、组织、环境4个行为形成因子导致的护理人为差错类型有统计学差异(χ~2=8.644~32.621,P<0.05);规则型差错与技能型差错相比,机器、组织、环境因子更容易导致规则型差错(OR值分别为3.076、1.524、2.585,95%CI分别为1.021~9.273、1.225~1.895、1.270~5.262),操作者因子更容易导致技能型差错(OR值为0.517,95%CI为0.424~0.631);知识型差错与技能型差错相比,机器、环境因子更容易导致知识型差错(OR值分别为5.110、3.045,95%CI分别为1.242~21.016、1.056~8.779),操作者因子更容易导致技能型差错(OR值为0.532,95%CI为0.365~0.774)。结论不同护理人为差错的行为形成因子各不相同,需要采取针对性的策略降低不同类型的护理人为差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为差错 行为形成因子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机构转岗护士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严莉 漆伟 +1 位作者 方华洲 傅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7期946-950,共5页
目的 :调查并分析基层医疗机构转岗护士的人口学特征,为稳定基层医疗机构护理队伍、合理配置护理人力提供参考。方法 :对重庆市某区的52个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数据与该地区的二级甲等医院和三级甲等医院进行比较。结果 :... 目的 :调查并分析基层医疗机构转岗护士的人口学特征,为稳定基层医疗机构护理队伍、合理配置护理人力提供参考。方法 :对重庆市某区的52个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数据与该地区的二级甲等医院和三级甲等医院进行比较。结果 :该地区基层医疗机构护士转岗率为18.3%,高于二级甲等医院(4.3%)和三级甲等医院(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层医疗机构的转岗护士和在岗护士在年龄、学历、后学历、职称、聘用形式、参加培训、培训意愿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职称(OR=1.854,P=0.010)、聘用形式(OR=7.898,P<0.001)、参加培训(OR=0.469,P=0.010)、培训意愿(OR=0.118,P<0.001)是护士转岗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等级医院转岗护士的年龄、学历、后学历、职称、聘用形式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层医疗机构护士转岗问题严重,转岗护士以高学历、高职称、在编护士居多,职称、聘用形式、参加培训、培训意愿与转岗有关,应采取相关措施,稳定基层医疗机构的护理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机构 转岗护士 人口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