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净化治疗利尿剂抵抗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2
1
作者 吴泽成 汤跃武 +3 位作者 李良志 史继红 何先红 刘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利尿剂抵抗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诊断明确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有利尿剂抵抗患者40例,采用完全随机化分为普通血液透析(HD)组和连续性血液净化(CVVH)组,每组20例。均给予调脂、抗...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利尿剂抵抗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诊断明确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有利尿剂抵抗患者40例,采用完全随机化分为普通血液透析(HD)组和连续性血液净化(CVVH)组,每组20例。均给予调脂、抗凝及糖皮质激素等基础治疗,观察时间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清尿素氮和血清肌酐)的变化及水肿的缓解情况。结果:血液净化治疗后,患者尿量均明显增加,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的同时血浆白蛋白均显著提升,血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HD组比较,治疗2周后CVVH组患者尿量增加更明显(P<0.05),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及血浆白蛋白提升更显著(P<0.05),血尿素氮及肌酐水平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尿量及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VH组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及血浆白蛋白提升比HD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血液净化治疗利尿剂抵抗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更有效缓解利尿剂抵抗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严重顽固性水肿,促进肾功能恢复,改善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利尿剂抵抗 水肿 血液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与不伴肾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春秋 陈洁 +1 位作者 柳红 陶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36-1339,共4页
目的通过血管超声探讨伴与不伴肾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方法 SLE患者80例,其中伴肾炎患者40例,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FMD)。将患者按照病程(≥2年和<2年)、SLEDAI评分(≥18分... 目的通过血管超声探讨伴与不伴肾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方法 SLE患者80例,其中伴肾炎患者40例,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FMD)。将患者按照病程(≥2年和<2年)、SLEDAI评分(≥18分和<18分)、年龄(≥25岁和<25岁)分别分组,比较各组CIMT和FMD差异。结果在所有SLE患者中,CIMT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P <0.05),FMD与患者年龄和SLEDAI评分呈负相关(P <0.05),CIMT和FMD在年龄≥25岁的SLE患者中较年龄<25岁的患者更为异常(P <0.05),而SLEDAI评分≥18的患者的FMD低于SLEDAI评分<18的患者(P <0.05)。CIMT在伴与不伴肾炎的SLE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FMD在伴有肾炎的SLE患者中低于不伴有肾炎的SLE患者(P <0.05)。在伴有肾炎的SLE患者中,CIMT在年龄≥25岁的SLE患者中高于年龄<25岁的患者(P <0.05),FMD在病程≥2年的患者中低于较病程<2年的患者(P <0.05)。结论合并肾炎的SLE患者发生动脉硬化导致早期器官损伤的危险性较不伴肾炎的SLE患者有更高的危险。早期积极治疗可能防治内皮功能障碍。FMD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可重复的、有效评估血管内皮功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炎 血管内皮功能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护理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任茂春 牟庆云 乔晓应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析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认知行为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6月—2019年3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接收的72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根据双盲法分组标准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试验组(n=36)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参照组(n=36)实... 目的探析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认知行为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6月—2019年3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接收的72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根据双盲法分组标准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试验组(n=36)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参照组(n=36)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肾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试验组肾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用于慢性肾衰竭血透患者中既能使肾功能得到有效改善,还可提高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 认知行为护理 慢性肾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渴络欣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雷 李良志 +5 位作者 何先红 汤跃武 史继红 刘春秋 吴泽成 王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观察渴络欣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糖尿病肾病(DNⅢ期)患者43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DNⅣ期)37例分别随机分为依那普利对照组和渴络欣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 目的:观察渴络欣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糖尿病肾病(DNⅢ期)患者43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DNⅣ期)37例分别随机分为依那普利对照组和渴络欣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P<0.05,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早期DN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均明显减少(P<0.05,P<0.01),而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为显著(P<0.05)。对临床DN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尿α1-MG、尿β2-MG、血白蛋白(ALB),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改善显著(P<0.05,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临床DN患者的血肌酐(Cr),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却改善显著(P<0.05)。结论:渴络欣联合依那普利治疗DN疗效肯定,在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方面明显优干单用依那普利,提示两药合用在延缓DN进展方面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起到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渴络欣 依那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蜂蜇伤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雷 李良志 +5 位作者 何先红 汤跃武 史继红 吴泽成 刘春秋 佘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05-1207,1210,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蜂蜇伤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81例蜂蜇伤患者,其中57例(70.37%)发生MODS。57例MODS患者均采用血液净化(血液灌流/血...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蜂蜇伤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81例蜂蜇伤患者,其中57例(70.37%)发生MODS。57例MODS患者均采用血液净化(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治疗及激素治疗,共分为以下两组:(1)HP/HD+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组(HMP组),共26例;(2)HP/HD+常规大剂量甲泼尼龙组(HMC组),共31例。HMP组采用甲泼尼龙0.5 g或1.0 g,1次/d,连续3 d冲击治疗后改为甲泼尼龙40~80 mg/d;HMC组常规应用大剂量激素,甲泼尼龙80~160 mg/d。两组均采用HP/HD,1次/d,连续3次后改为HD,每周3次治疗。结果 HMP组26例患者中21例(80.77%)好转出院,4例死亡,1例患者24 h后自动出院后死亡。HMC组31例患者中22例(70.97%)好转出院,7例死亡,2例患者入院后48 h内自动出院后死亡;两组患者的生存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3,P>0.05)。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总胆红素(TB 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细胞计数(WBC)及血红蛋白(Hb)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7天两组患者的TB iL、ALT、AST、LDH、CK、CK-MB、WBC及Hb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与常规大剂量激素相比,可能有利于加快患者受损器官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但能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还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蜇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及氧化性应激状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刘春秋 刘雷 +5 位作者 李良志 何先红 汤跃武 史继红 王军 吴泽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6-519,共4页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及氧化性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MHD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骨化三醇胶丸,0.50μ...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及氧化性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MHD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骨化三醇胶丸,0.50μg/d口服治疗。均治疗12周,均不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以及他汀类药物。另选择3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血浆丙二醛(MDA)、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变化,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3组受检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及血浆MDA、GSH-PX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及血浆MDA水平均升高,血浆GSH-PX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化三醇治疗12周后,3组受检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及血浆MDA、GSH-PX水平比较差异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及血浆MDA水平均降低,血浆GSH-PX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12周后,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及血浆MDA、GSH-PX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症及氧化性应激状态,骨化三醇治疗可以显著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氧化性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微炎症状态 氧化性应激 骨化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