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照研究软通道微创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9
1
作者 薛维 张书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07-1308,共2页
目的:评价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内血肿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软通道微创早期引流。2组在入院时和入院后7d行(格拉... 目的:评价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内血肿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软通道微创早期引流。2组在入院时和入院后7d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入院时和入院后14d及30d行(斯勘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评分。结果:治疗组手术后SSS评分14d(t=5.79,P<0.01)及30d(t=6.84,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照研究发现,软通道微创治疗能够明确改善高血压脑内血肿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软通道微创 斯勘的纳维亚卒中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枢神经系统局灶性病变1例
2
作者 刘勇 张书琼 陈胜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477-2477,共1页
患者女,38岁,农民,已婚,因"双下肢麻木无力8h"于2011年5月3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8h起床时感双下肢麻木无力、麻木感逐渐上升至胸前区,伴大小便潴留、呼吸急促、颈部胀痛。入我院前未予以诊治。既往有脱发、四肢大小关节间断疼痛史。入... 患者女,38岁,农民,已婚,因"双下肢麻木无力8h"于2011年5月3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8h起床时感双下肢麻木无力、麻木感逐渐上升至胸前区,伴大小便潴留、呼吸急促、颈部胀痛。入我院前未予以诊治。既往有脱发、四肢大小关节间断疼痛史。入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枢神经系统 局灶性病变 双下肢麻木无力 呼吸急促 胸前区 麻木感 大小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后人颅内血肿中HO-1、UCB和Fe的含量及其与迟发性脑水肿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莉 李波 +1 位作者 张书琼 李正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1-543,共3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后人颅内血肿中的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血红蛋白代谢产物——非结合胆红素(UCB)和铁(Fe)的含量变化,及其与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的相关性,初步探讨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后人颅内血肿中的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血红蛋白代谢产物——非结合胆红素(UCB)和铁(Fe)的含量变化,及其与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的相关性,初步探讨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钒酸盐氧化法和化学酶法试剂检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微创术后第1、3、6天颅内血肿引流物中的HO-1、UCB和Fe的含量,并应用多田公式计算术后第3天和第6天血肿周围脑水肿的体积,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颅内血肿中的HO-1、UCB和Fe的含量在脑出血后第3天明显增高,并达到高峰,第6天有所下降,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而第6天HO-1、UCB和Fe的含量与第6天血肿周围脑水肿的体积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53、0.525、0.691,均P<0.05)。结论HO-1和血红蛋白代谢产物UCB及Fe在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颅内血肿 血红素加氧酶-1 非结合胆红素 迟发性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至成人过渡期癫痫青少年参与健康照护意向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文劲 崔璀 +4 位作者 郑显兰 李双子 赵应红 冉秦 陶秋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29,共6页
目的调查儿童至成人过渡期的癫痫患者参与健康照护意向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428例儿童至成人过渡期的癫痫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参与健康照护意向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自我效能量表,调查其... 目的调查儿童至成人过渡期的癫痫患者参与健康照护意向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428例儿童至成人过渡期的癫痫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参与健康照护意向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自我效能量表,调查其参与健康照护意向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癫痫青少年参与健康照护意向总分(124.39±16.82)分,6个参与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参与就医决策、参与诉求、参与质询监督、参与信息互动、参与治疗照护和参与诊疗决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发作类型、共患疾病种类、家庭结构类型、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水平为青少年参与健康照护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癫痫青少年参与健康照护意向处于中等水平;年龄越大、病程越长和混合性发作疾病类型、流动家庭结构的青少年参与健康照护意向水平较高;提供多角度社会支持、提高自我效能,能增加癫痫青少年参与健康照的意愿,有利于该群体由儿童至成人医疗的顺利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癫痫 儿童至成人过渡期 参与健康照护行为 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轴向高速旋转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薛玉富 何泽清 +5 位作者 汪明全 罗勇 陈胜利 龙娟 陈明煌 张素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多轴向高速旋转DSA(下称MAHS-RDSA)诊疗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疑有颅内动脉瘤的42例(对照组)行常规DSA检查,41例(实验组)行MAHS-RDSA检查,并将MAHS-RDSA与常规DSA对颅内动脉瘤的显示及其成像技术指标进行对比。... 目的:探讨多轴向高速旋转DSA(下称MAHS-RDSA)诊疗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疑有颅内动脉瘤的42例(对照组)行常规DSA检查,41例(实验组)行MAHS-RDSA检查,并将MAHS-RDSA与常规DSA对颅内动脉瘤的显示及其成像技术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42例45个动脉瘤中,检出动脉瘤43个;实验组41例患者42个动脉瘤中检出动脉瘤42个。两组病例显示颅内动脉瘤的阳性率及显示载瘤动脉没有显著差异(P>0.05),MAHS-RDSA对瘤颈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DSA(P<0.01),对瘤体的显示优于常规DSA(P<0.05),X线吸收剂量、面积剂量乘积及体位数明显低于常规DSA(P<0.01),造影剂用量少于常规DSA(P<0.05)。结论:MAHS-RDSA能清楚显示颅内动脉瘤及其毗邻关系,可减少X线辐射剂量及造影剂用量,对诊疗颅内动脉瘤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DSA 多轴向高速旋转DSA 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瘤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养食蟹猴攻击-屈服行为下的自然抑郁模型探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炜 吴青原 +5 位作者 连斌 杨迅 张建国 屈超华 何勇 谢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08-1413,共6页
目的·探讨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的自然抑郁模型是否与攻击-屈服行为有关。方法·模拟野生环境,组建2个食蟹猴群体(G_1和G_2),分别由19和14只食蟹猴个体组成。人为观察法记录2个群体内攻击-屈服行为的有效次数,分析并利... 目的·探讨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的自然抑郁模型是否与攻击-屈服行为有关。方法·模拟野生环境,组建2个食蟹猴群体(G_1和G_2),分别由19和14只食蟹猴个体组成。人为观察法记录2个群体内攻击-屈服行为的有效次数,分析并利用攻击-屈服行为矩阵,分别计算出每个个体在群体中David得分(David's score,DS)。根据个体DS得分的高低,将每个群体划分为攻击组和屈服组;焦点观察法记录个体7个时段行为变化,并对所观察到的11类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组建群体后食蟹猴发生了较为激烈的冲突,2个群体分别记录到1 122和1 409次攻击-屈服行为。每个群体的攻击组和屈服组的日常行为分析结果显示,2个群体的不同组别在焦虑行为(t_1=-4.053,P_1=0.005;t_2=-3.041;P_2=0.012)、冲突行为(t_1=8.478,P_1=0.018;t_2=7.651;P_2=0.002)、抑郁行为(t_1=-3.691,P_1=0.006;t_2=-2.431;P_2=0.045)、运动行为(t_1=9.639,P_1=0.007;t_2=3.568;P_2=0.002)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笼养食蟹猴的自然抑郁模型是一种由群体攻击-屈服行为所引发的社会挫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食蟹猴 攻击-屈服行为 David得分 社会挫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下动脉性脑病36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谭明贤 张才英 张书琼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5-315,318,共2页
关键词 皮质下动脉性脑病 BD 临床资料 HDS 智能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与国际诊断标准测试 被引量:13
8
作者 孔雪莹 陈津津 +17 位作者 姜花花 李琴 吕玉花 黄园媛 吴瑾 张莉莉 唐明山 蒋晓静 陈莉芬 陈敏 周志强 熊联强 刘静 周红梅 王若丹 薛维 卢干珍 周冀英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66-670,共5页
目的:旨在研究国人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并对ICHD-3β诊断标准进行测试。方法:2014年3月到2015年12月,在重庆15家医院的神经内科门诊纳入150例TTH病人,收集其人口统计学、头痛特征等临床数据。... 目的:旨在研究国人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并对ICHD-3β诊断标准进行测试。方法:2014年3月到2015年12月,在重庆15家医院的神经内科门诊纳入150例TTH病人,收集其人口统计学、头痛特征等临床数据。通过电话或者复诊的方式进行随访。结果:研究共纳入150例TTH病人。与发作性紧张型头痛(episodic tension-type headache,ETTH)相比,慢性紧张型头痛(chronic tension-type headache,CTTH)病人年龄更大,女性更多,教育程度更低,且存在药物过度使用。所有TTH病人均表现为轻中度头痛。98.0%表现为非搏动性头痛,99.3%病人表现为日常活动不会加重头痛。阿米替林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的病人中,64.9%取得了明显的改善。结论:在神经科门诊筛查TTH病人,非搏动性头痛和日常活动不加重头痛可能是很重要的两点。中成药为TTH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型头痛 临床特征 诊断标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博尔纳病病毒磷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马丽华 邓榕 +2 位作者 徐晓艳 杨宏静 谢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79-783,共5页
目的以重组的博尔纳病病毒(BDV)磷蛋白(p24)为免疫原制备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异性。方法以纯化后的重组BDVp24免疫小鼠,将骨髓瘤细胞与其脾细胞进行融合,经ELISA法筛选出分泌抗p24单抗的细胞株,并对其进行克隆与亚克隆培养,将最终获... 目的以重组的博尔纳病病毒(BDV)磷蛋白(p24)为免疫原制备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异性。方法以纯化后的重组BDVp24免疫小鼠,将骨髓瘤细胞与其脾细胞进行融合,经ELISA法筛选出分泌抗p24单抗的细胞株,并对其进行克隆与亚克隆培养,将最终获得的其中2株细胞株分别注入小鼠腹腔制备单抗,经亲和纯化法纯化后,采用ELISA法测定效价,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鉴定其特异性。结果建立了2株稳定分泌抗p24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抗体亚类均为IgG1型。纯化后的腹水抗p24单抗纯度为98%和93%,ELISA效价在1∶81 000以上,该抗体均能识别重组p24蛋白和BDV感染人类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glia cell,OL细胞)所表达的p24蛋白。结论成功制备了灵敏性高、特异性好的抗BDVp24单抗,为博尔纳病病毒诊断方法的研制及感染机理的研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纳病病毒 磷蛋白类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重症卒中并发急性肺损伤的护理 被引量:6
10
作者 彭小琼 邓小玲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3期41-43,共3页
对120例老年重症卒中患者行呼吸功能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监测治疗原发疾病等护理干预。结果120例老年急性重症卒中并发急性肺损伤59例,无1例发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提示早期施加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老年急性重症卒... 对120例老年重症卒中患者行呼吸功能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监测治疗原发疾病等护理干预。结果120例老年急性重症卒中并发急性肺损伤59例,无1例发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提示早期施加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老年急性重症卒中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危重症 卒中 肺损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患者血清S1P、HC-Ⅱ水平与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966-968,972,共4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患者血清S1P、HC-Ⅱ水平与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脑血管支架植入术且出现再狭窄的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复查的健康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患者40例作为对... 目的:探讨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患者血清S1P、HC-Ⅱ水平与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脑血管支架植入术且出现再狭窄的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复查的健康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1P、HC-Ⅱ水平及血管活性物质、炎症因子含量。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血清S1P、HC-Ⅱ水平与血管活性物质、炎症因子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S1P、HC-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ET、AngⅡ、TXB2含量高于对照组,NO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1、IL-6、IL-8、IL-11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患者血清S1P、HC-Ⅱ水平与血管活性物质、炎症因子含量存在直接相关关系。结论: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患者血清S1P、HC-Ⅱ水平降低,是导致脑血管功能异常、全身炎症反应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支架植入术 1-磷酸鞘氨醇 肝素辅因子Ⅱ 血管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价值分析
12
作者 周杰 陈胜利 +1 位作者 邓榕 张书琼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4-275,共2页
目的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血管造影的特点。方法对136例经头颅CT、腰椎穿刺和临床诊断为SAH的患者,进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首次造影阴性结果的患者均进行2次DSA检查,对所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DSA检查正常... 目的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血管造影的特点。方法对136例经头颅CT、腰椎穿刺和临床诊断为SAH的患者,进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首次造影阴性结果的患者均进行2次DSA检查,对所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DSA检查正常者38例(27.9%),阳性者98例(72.1%),阳性患者中颅内动脉瘤72例(73.5%)、颅内血管畸形23例(23.5%)、动脉炎3例;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为自发性SAH的主要病因。结论DSA检查是SAH病因诊断最有效的方法,并能为治疗提供可靠解剖形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颅内动脉瘤 心血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胜利 陈永平 +4 位作者 张丽娜 周杰 邓榕 李莉 陈康宁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11-215,共5页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严重的、发病率较低的脑血管病,成人发病率为3~4/100万,女性约占75%,主要与妊娠、产褥及口服避孕药物有关。此外,常见的危险因素有凝血功能异常、感染、肿...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严重的、发病率较低的脑血管病,成人发病率为3~4/100万,女性约占75%,主要与妊娠、产褥及口服避孕药物有关。此外,常见的危险因素有凝血功能异常、感染、肿瘤、血液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等。临床上患者常常合并多种因素,但仍有15%~20%的患者病因不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血栓形成 颅内 抗凝治疗 血管内治疗 机械碎栓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