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前背景形变场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程佳 甘卫军 +2 位作者 王泽河 陈为涛 肖根如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111,共15页
文中以东昆仑断裂带周围分布的27个GPS站点的地壳运动速率矢量为约束,利用半无限弹性空间三维断裂位错模型,反演了东昆仑断裂、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玛尼-玉树断裂和玛尔盖茶卡断裂带在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之前的运动速率,并认为... 文中以东昆仑断裂带周围分布的27个GPS站点的地壳运动速率矢量为约束,利用半无限弹性空间三维断裂位错模型,反演了东昆仑断裂、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玛尼-玉树断裂和玛尔盖茶卡断裂带在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之前的运动速率,并认为这些断裂带以反演出的运动速率错动所形成的形变场可以作为震前的背景地壳形变场。基于这一具有构造意义的背景速度场资料,计算了区域地壳应变率场和地震矩累积率场。结果表明,昆仑山口西地震前,东昆仑断裂的东西大滩段和玛尼-玉树断裂西段为该区域2个最显著的地震矩累积率高值区,其中东昆仑断裂的东西大滩段高值区为后来的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的发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断裂 GPS观测 地壳形变场 断裂滑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断层对底板变形破坏规律及突水的影响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靖 汪新翔 +2 位作者 杨松霖 石小光 汪吉林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33,共5页
基于数值模拟手段,综合考虑矿压和水压的联合影响作用,通过模拟采煤时底板岩层应力分布状态及其变形破坏过程,深入对比研究煤层开采过程中断层对底板岩层应力重新分布及其变形破坏规律、直至突水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采空区煤壁附近有断... 基于数值模拟手段,综合考虑矿压和水压的联合影响作用,通过模拟采煤时底板岩层应力分布状态及其变形破坏过程,深入对比研究煤层开采过程中断层对底板岩层应力重新分布及其变形破坏规律、直至突水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采空区煤壁附近有断层存在时,工作面前(后)方底板岩层应力分布呈明显的不均一性,应力变化比完整底板更剧烈,煤壁附近应力集中现象更明显,急剧的应力变化更易导致底板发生变形、破坏,断层及其附近次级结构面的存在同时也加剧了采煤过程中底板及围岩裂纹、裂隙的扩展,断层距工作面越近,越易发生突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数值模拟 底板突水 变形破坏 应力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A在硫酸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启承 吕堂满 冯利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7-103,共7页
目的研究吲哚-3-乙酸(IAA)在H2SO4(0.1 mol/L)溶液中对碳钢(Q235)的缓蚀性能,降低碳钢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方法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交流阻抗实验、失重实验和扫描电镜实验分析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及作用机理。结果 IAA的缓蚀效率... 目的研究吲哚-3-乙酸(IAA)在H2SO4(0.1 mol/L)溶液中对碳钢(Q235)的缓蚀性能,降低碳钢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方法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交流阻抗实验、失重实验和扫描电镜实验分析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及作用机理。结果 IAA的缓蚀效率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当IAA浓度增加到4×10-3mol/L时,缓蚀效率最高达到88.85%。温度升高,缓蚀效率降低,说明IAA不宜于高温下使用。IAA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对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均有抑制作用,且在缓蚀剂分子吸附过程中,吸附在碳钢表面的水分子和缓蚀剂分子发生竞争吸附作用,能有效阻止H+的穿越,从而抑制腐蚀H+的放电。IAA在碳钢表面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该吸附自发进行且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缓蚀剂通过抑制腐蚀反应的活性点,提高活化能垒,防止碳钢溶解腐蚀。IAA在碳钢表面形成保护膜,减轻了腐蚀。结论 IAA是一种以抑制阳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在0.1 mol/L H2SO4溶液中能够对Q235碳钢起到优异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IAA EIS SEM 吸附 碳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一维全区Levenberg-Marquardt反演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周军 袁伟 连晨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29-134,共6页
将Levenberg-Marquardt这一全新反演方法引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勘探的全区数据反演,提高了CSAMT勘探的深度,避免了测深数据的浪费。Levenberg-Marquardt反演的核心是引入变阻尼的思想,在反演的过程中根据向量各个分量的收敛... 将Levenberg-Marquardt这一全新反演方法引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勘探的全区数据反演,提高了CSAMT勘探的深度,避免了测深数据的浪费。Levenberg-Marquardt反演的核心是引入变阻尼的思想,在反演的过程中根据向量各个分量的收敛速度的不同,给定不同的阻尼因子,实现反演的自适应化,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整个反演的收敛速度和反演精度。反演中采用改进的Bostick变换作为初始模型,减少了反演的迭代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 Levenberg—Marquardt Bostick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甘学启 秦启荣 +1 位作者 姜懿洋 宋文燕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3年第4期1-7,共7页
储层非均质性是储层岩石的基本属性之一,它严重制约和影响油气储层的储渗性能和油气藏开发的效果,是储层(尤其是火山岩储层)研究的一个重点。通过研究HC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的孔隙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和平面非均质性,认为:石炭系... 储层非均质性是储层岩石的基本属性之一,它严重制约和影响油气储层的储渗性能和油气藏开发的效果,是储层(尤其是火山岩储层)研究的一个重点。通过研究HC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的孔隙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和平面非均质性,认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火山岩岩石结构、岩石的矿物成份以及孔隙结构都对储层的孔隙非均质性有影响;而储层的层内和平面非均质性则主要表现在储层岩石、储层孔隙度以及渗透率在剖面和平面上分布的不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储层 火山岩 HC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岗须家河组须六段裂缝形成演化及分布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甘学启 宋文燕 +1 位作者 王志萍 邵晓州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2年第6期14-19,共6页
利用岩心观察、地震、钻井等资料,结合川中地区构造运动背景,以龙岗地区须六段断裂构造形迹为基础,研究裂缝形成演化模式,结合岩石力学与构造地质学理论,使用数值模拟分析技术,预测该区的古构造应力场及须六段底部的裂缝发育与分布情况... 利用岩心观察、地震、钻井等资料,结合川中地区构造运动背景,以龙岗地区须六段断裂构造形迹为基础,研究裂缝形成演化模式,结合岩石力学与构造地质学理论,使用数值模拟分析技术,预测该区的古构造应力场及须六段底部的裂缝发育与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裂缝主要形成于燕山运动早期和晚期,共形成了两期5组;裂缝的发育主要受断裂和构造部位的影响,分布极不均匀。该研究成果与实际生产情况匹配较好,对下一步勘探开发部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运动 裂缝 演化模式 发育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在高海拔高烈度地区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中福 廖怀军 +2 位作者 张元才 黄丹 王羽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57,62,共6页
分析了天山某公路边坡发育的工程地质特征,并结合高海拔高烈度地区公路冻融作用强烈的特征,引入了冻融折减系数,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模拟了该段边坡变形破坏全过程。结果显示,在各种内外营力的综合作用下,目前该段边坡处于时效... 分析了天山某公路边坡发育的工程地质特征,并结合高海拔高烈度地区公路冻融作用强烈的特征,引入了冻融折减系数,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模拟了该段边坡变形破坏全过程。结果显示,在各种内外营力的综合作用下,目前该段边坡处于时效变形阶段,变形破坏主要集中于浅表部;DDA模拟结果表明,在天然状态下该段边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在地震工况及地震+冻融工况下易于发生浅表层的滑移式崩塌。结合以上边坡变形破坏特征,提出了采用清除坡表危岩+插别加固的综合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连续变形分析 冻融折减系数 时效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德基广场二期基坑支护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房鹏 廖秋林 徐艳艳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5-160,共6页
南京德基广场二期工程位于南京市中心区域,主楼区普遍开挖深度21.50m,附楼区普遍开挖深度19.70m,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基坑面积巨大。本文通过分析该工程的建筑结构方案、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提出了基坑周... 南京德基广场二期工程位于南京市中心区域,主楼区普遍开挖深度21.50m,附楼区普遍开挖深度19.70m,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基坑面积巨大。本文通过分析该工程的建筑结构方案、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提出了基坑周边全部采用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围护结构,并且附楼逆作法施工,结合主楼顺作法施工的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地铁隧道保护措施。另外本文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取邻近地铁侧的典型剖面计算基坑开挖对地铁隧道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该工程采用逆作法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能满足地铁运营对隧道变形提出的要求。本文对采用逆作法施工的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逆作法 有限元计算 围护设计 工程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对川中雷口坡组风化壳储层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甘学启 宋文燕 王志萍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57,153,共5页
印支运动时期川中雷口坡组地层抬升遭受剥蚀,在雷口坡组顶面形成了1套广泛分布的风化壳储层,但该套储层目前勘探程度较低,影响因素较多,给油气勘探带来的困难较大。利用区域地质、测井、岩心等资料,结合野外地质剖面裂缝观测成果,对该... 印支运动时期川中雷口坡组地层抬升遭受剥蚀,在雷口坡组顶面形成了1套广泛分布的风化壳储层,但该套储层目前勘探程度较低,影响因素较多,给油气勘探带来的困难较大。利用区域地质、测井、岩心等资料,结合野外地质剖面裂缝观测成果,对该套风化壳岩溶储层的裂缝特征、发育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裂缝对储层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裂缝发育,但规模较小,总体上发育有限,裂缝发育程度可以分为4个级别,构造缝的发育主要与区域构造应力场和局部构造及断层附近的局部应力场有关,裂缝的存在可促进岩溶作用的进行,提高储层的储渗能力,连通孤立的溶蚀孔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发育分布 岩溶作用 储层 雷口坡组 川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