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粒计算的集合论描述 被引量:55
1
作者 苗夺谦 徐菲菲 +1 位作者 姚一豫 魏莱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1-363,共13页
粒计算的形式化研究一直没有被仔细讨论.文中在集合论框架下,对粒计算做了系统研究,给出了粒度空间的三层模型(论域,基,粒结构).借用逻辑语言L判定粒的可定义性,将经典粗糙集通过此模型重新解释.根据模型中从基到粒结构不同的构造规则,... 粒计算的形式化研究一直没有被仔细讨论.文中在集合论框架下,对粒计算做了系统研究,给出了粒度空间的三层模型(论域,基,粒结构).借用逻辑语言L判定粒的可定义性,将经典粗糙集通过此模型重新解释.根据模型中从基到粒结构不同的构造规则,引出并可约和交可约粒度空间的定义,分别讨论了不同粒度空间下覆盖、基和粒结构的关系,从而给出从覆盖求基的方法;进一步,利用子系统表示方法对扩展粗糙集以及一般的交可约与并可约空间的上下近似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现有的4种基于覆盖的粗糙集模型的合理性;研究了形式概念分析以及知识空间的粒度空间模型,给出这两种理论中上下近似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计算 粒度空间 粗糙集 形式概念分析 知识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计算中粒度转换的运算符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光 钟宁 +1 位作者 姚一豫 黄佳进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9-212,共4页
粒计算三元论模型将现有粒计算研究成果的共性抽象出来,为问题求解提供了统一的方法论,而三元论模型是以多层次、多视角的粒结构为基础的。基于图的粒结构首先定义了图上的粒和层次,然后基于半序关系定义了图上的粒结构。在基于图的粒... 粒计算三元论模型将现有粒计算研究成果的共性抽象出来,为问题求解提供了统一的方法论,而三元论模型是以多层次、多视角的粒结构为基础的。基于图的粒结构首先定义了图上的粒和层次,然后基于半序关系定义了图上的粒结构。在基于图的粒结构基础上,给出了实现不同粒度之间转换的"细化"、"粗化"运算符。"细化"运算处理从粗粒度到细粒度的转换,将粗粒度层次中的粒转换为细粒度层次中的粒,将粗粒度层次转换为细粒度层次。"粗化"运算处理从细粒度到粗粒度的转换,将细粒度层次中的粒转换为粗粒度层次中的粒,将细粒度层次转换为粗粒度层次。通过粒结构和"细化"、"粗化"运算,可以在不同的粒度上分析同一问题并使其在不同粒度之间自由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结构 粒度转换 运算符 细化 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建林 姚一豫 +1 位作者 聂明 边长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63,共5页
客观评价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能够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提高教学质量。以某学院的教学质量评价数据为案例,利用粗糙集理论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对学生评教、教师自评、同行评教、督导评教、领导评教等原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利用粗糙集属性约... 客观评价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能够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提高教学质量。以某学院的教学质量评价数据为案例,利用粗糙集理论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对学生评教、教师自评、同行评教、督导评教、领导评教等原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利用粗糙集属性约简和权重计算方法,剔除了考核数据中部分冗余的考核指标,并对余下的考核指标计算属性权重,最终形成对每一位教师教学质量的客观评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理论 高等教育 教学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