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矿物自动分析系统的红土镍矿酸浸渣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1
作者 董再蒸 孙永升 +3 位作者 齐赛男 李鎏灿 孙洪硕 温利刚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7-63,共7页
为深入探究某红土镍矿高压硫酸酸浸渣的矿物组成、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及元素的赋存形式,明确有价金属回收及有害杂质分离的方法,对样品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分别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化学物相分析和SEM-EDS-BPMA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等手... 为深入探究某红土镍矿高压硫酸酸浸渣的矿物组成、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及元素的赋存形式,明确有价金属回收及有害杂质分离的方法,对样品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分别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化学物相分析和SEM-EDS-BPMA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等手段对样品的化学组成、粒度特性、元素分布和矿物嵌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富含铁、铝等具回收价值的元素,其矿物重构程度高,主要矿物包括铁氧化物、铝钾硫铁氧化物、磁/赤铁矿及铬铁尖晶石类矿物。样品粒度极细,-0.010μm的含量高达77.56%,主要矿物的粒度绝大多数在0.038μm以下;铁氧化物单体含量高,与其他主要矿物的连生关系紧密。由于铁、硫、铝元素均主要赋存在铁氧化物中,因此铁与其他元素分离难度较大。研究为此冶金次生固废高效利用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矿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酸浸渣 工艺矿物学 自动分析 嵌布关系 元素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灰直接氮化法增氮过程实验研究
2
作者 丁万武 袁浩登 +3 位作者 魏国立 余海存 安家志 朱小峰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3-179,共7页
针对铝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铝灰堆存量大、环境污染风险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铝灰增氮处理后应用于炼钢过程促进钒氮微合金化的新思路。将铝灰在氮气气氛下加热炒灰,使铝灰与氮气反应,从而提高铝灰氮含量。研究了反应温度、铝含量和... 针对铝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铝灰堆存量大、环境污染风险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铝灰增氮处理后应用于炼钢过程促进钒氮微合金化的新思路。将铝灰在氮气气氛下加热炒灰,使铝灰与氮气反应,从而提高铝灰氮含量。研究了反应温度、铝含量和颗粒尺度等因素对铝灰增氮效果的影响,并对增氮后铝灰进行XRD、SEM-EDS表征。结果表明,适宜的增氮条件为:反应温度880℃、初始铝含量45%(铝粉)、氮气流量4 L/min,此条件下铝灰中氮含量由1.18%增加至11.90%。增氮过程主要是铝灰中的金属铝与氮气反应生成AlN,且AlN在氧化铝颗粒表面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灰 氮化 增氮 ALN 炼钢 钒氮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矿山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郑玉荣 靳军宝 +2 位作者 吴新年 赵亚军 王晓民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416,共13页
智能矿山是矿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通过梳理国内外最新研发与应用进展,对重点技术赋能矿业智能化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共性关键技术赋能智能矿山行业主要围绕实际生产需求展开,研究主题包括物联网、机器视觉、机器听觉、深度学习、... 智能矿山是矿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通过梳理国内外最新研发与应用进展,对重点技术赋能矿业智能化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共性关键技术赋能智能矿山行业主要围绕实际生产需求展开,研究主题包括物联网、机器视觉、机器听觉、深度学习、大数据挖掘、智能传感器、协作机器人、数字孪生和绿色矿山等,应用场景涉及智能控制系统、资产智能管理、安全保障及其系统、数据管理及其分析和监控系统等。展望未来,关键技术的创新与融合应用将成为推动智能矿山向高质量、可持续和智能化全面发展的核心引擎,通过结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来提升矿山在精准勘探、优化开采路径、降低能耗与废弃物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而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将实现矿山的全面数字化运营,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和5G等技术可保障矿山远程管理和智能决策的高效性和精准性。智能矿山关键技术的应用将为矿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引领矿业向绿色、安全、数字、智能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矿山 关键技术 物联网 数字化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FeO_(x)催化剂对转炉放散煤气中CO的催化氧化研究
4
作者 魏国立 张伟 +3 位作者 黄永吉 刘士民 崔新江 石峰 《分子催化(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6-454,I0003,I0004,共11页
转炉炼钢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转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的CO,当CO浓度<35%时,企业无法回收利用,通常通过放散塔直燃排放,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CO催化氧化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可同时实现转炉放散煤气余热利用和CO催化消除.... 转炉炼钢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转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的CO,当CO浓度<35%时,企业无法回收利用,通常通过放散塔直燃排放,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CO催化氧化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可同时实现转炉放散煤气余热利用和CO催化消除.本文利用预处理的市售氢氧化铁为载体前体,低担载量的金属Pd为活性组分,采用简单浸渍和原位还原方法制备了系列Pd/FeO_(x)催化剂,用于催化氧化转炉炼钢炼铁过程中产生的CO.催化剂在固定床评价装置中的运行结果表明,模拟放散煤气中CO体积浓度为50%和35%,Pd/FeO_(x)催化剂活性金属担载量为0.1%、0.2%和1%时,CO在室温下均可完全氧化并自持燃烧;当CO浓度为5%时,1%Pd/FeO_(x)催化剂中可在70℃实现完全转化.利用XRD、XPS、TEM、H_(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载体FeO_(x)与Pd的强相互作用以及还原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氧空位,可能是Pd/FeO_(x)催化性能优异的原因.此外,1%Pd/FeO_(x)可稳定运行900h以上,展现出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和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放散煤气 一氧化碳 催化氧化 自持燃烧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工艺矿物学角度分析镜铁山式难选氧化铁矿石选矿工艺优缺点
5
作者 张丽丽 孙洪硕 +4 位作者 何跃 张双爱 朱霞丽 王倩 王彩虹 《岩石矿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0-500,共11页
酒钢镜铁山铁矿属于典型的复杂难选氧化铁矿石,原矿铁品位低,铁矿物种类多,共生关系复杂,矿石极其难选。为了提高镜铁山式难选氧化铁矿石铁精矿的品位、回收率、过滤性能等指标,从工艺矿物学角度入手,分析酒钢镜铁山矿原矿与焙烧矿在嵌... 酒钢镜铁山铁矿属于典型的复杂难选氧化铁矿石,原矿铁品位低,铁矿物种类多,共生关系复杂,矿石极其难选。为了提高镜铁山式难选氧化铁矿石铁精矿的品位、回收率、过滤性能等指标,从工艺矿物学角度入手,分析酒钢镜铁山矿原矿与焙烧矿在嵌布粒度、硬度、密度、磁性等方面的差异及其可选性特征,诊断现用选矿流程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选矿工艺各自的特点、矿石特性、生产成本、精矿质量和过滤性能等因素,推荐了智能预选-细碎-干磨-悬浮磁化焙烧-重选-磁选-细筛-反浮选的镜铁山式难选氧化铁矿石联合选矿新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选氧化铁矿石 工艺矿物学 可选性特征 联合选矿流程 磁化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发展态势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郑玉荣 靳军宝 +3 位作者 白光祖 吴新年 王晓民 张有余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17,共6页
基于多源数据对氢燃料电池不同创新环节的知识关联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描摹了技术驱动创新发展的演变过程。以2000—2023年全球主要资金项目(探索研究)、国际会议(前沿研究)、期刊论文(基础研究)、发明专利(应用研发)等公开科技文献数据... 基于多源数据对氢燃料电池不同创新环节的知识关联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描摹了技术驱动创新发展的演变过程。以2000—2023年全球主要资金项目(探索研究)、国际会议(前沿研究)、期刊论文(基础研究)、发明专利(应用研发)等公开科技文献数据为基础,对氢燃料电池研发技术体系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与研究,结果表明,未来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竞争高地主要集中在催化剂、双极板等关键材料与技术方向,其中催化剂以高活性、高稳定性、低成本、纳米协同材料、失活抑制、功能化元素等为重点研发方向;双极板以低成本材料、轻量化材料、关键涂层材料等为重点研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燃料电池 颠覆性技术 研发热点 关键技术 技术体系 催化剂 双极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Y改性6063铝合金阳极氧化及耐蚀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贾庆贤 刘晓雄 +2 位作者 余海存 安家志 丁万武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0,共9页
通过对含稀土Y的铸态及挤压态6063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研究了阳极氧化膜在6063铝合金上的形貌,并分析了其对合金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的6063铝合金相比,稀土Y改性6063铝合金氧化膜与基体结合紧密且表面致密无缺陷,... 通过对含稀土Y的铸态及挤压态6063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研究了阳极氧化膜在6063铝合金上的形貌,并分析了其对合金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的6063铝合金相比,稀土Y改性6063铝合金氧化膜与基体结合紧密且表面致密无缺陷,其挤压态表面粗糙度Sa值最小,为1.36。阳极氧化膜化学成分主要为氧化铝,作为覆膜的氧化铝能显著提升合金表面硬度。通过对覆膜后挤压态稀土Y改性6063铝合金的自腐蚀电位研究,发现自腐蚀电流密度较小,总阻抗值较高,且在高频区表现为容抗弧的特性,耐蚀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3铝合金 稀土Y 阳极氧化膜 极化曲线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钢镜铁山铁矿分级预选试验研究与产业化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阎超 孙洪硕 +1 位作者 展仁礼 王欣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16,共5页
酒钢镜铁山桦树沟V矿体矿石品位低,脉石与铁矿物嵌布、连生关系密切,混杂有废石的矿石直接送至选厂处理存在生产成本高、破坏桦树沟不同采场采掘平衡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分级分选工艺开展了大、小块矿预选抛废试验。结... 酒钢镜铁山桦树沟V矿体矿石品位低,脉石与铁矿物嵌布、连生关系密切,混杂有废石的矿石直接送至选厂处理存在生产成本高、破坏桦树沟不同采场采掘平衡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分级分选工艺开展了大、小块矿预选抛废试验。结果表明:15~3 mm和30~15 mm粒级均采用2次强磁预选抛废,15~3 mm粒级抛废率24.50%、废石铁品位4.75%、精矿铁品位29.64%、精矿铁作业回收率95.06%,30~15 mm粒级抛废率20.88%、废石铁品位9.84%、精矿铁品位27.40%、精矿铁作业回收率92.61%,铁品位分别提高6.10和3.67个百分点;100~30 mm粒级采用X射线智能预选抛废,作业抛废率20.68%、废石铁品位12.55%、精矿铁作业回收率89.15%,铁品位提高了2.96个百分点。基于系统的试验,现场建成了年处理115万t矿石的组合预选生产线,较好地解决了现场的问题。该项目的成功对弱磁性难选铁矿石的高效预选抛废具有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磁性难选铁矿石 粒度分级 X 射线智能预选 强磁预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深溜井矿石阶段性流动规律对溜井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吕向东 李醒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90,共12页
基于对高深溜井生产实践的长期观察,归纳总结出矿石在高深溜井中的流动规律,提出垂直全断面阶段性流动是高深溜井区别于短溜井特有的工程现象。运用散体材料结构自组织力链和搭拱效应理论,分析了井筒内矿石阶段性流动产生的原因,揭示了... 基于对高深溜井生产实践的长期观察,归纳总结出矿石在高深溜井中的流动规律,提出垂直全断面阶段性流动是高深溜井区别于短溜井特有的工程现象。运用散体材料结构自组织力链和搭拱效应理论,分析了井筒内矿石阶段性流动产生的原因,揭示了高深溜井矿石阶段性流动对溜井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滞流、堵塞、磨损和片帮现象以及溜井内矿石的混合和分级的影响;分析了溜井内空气气流对散体流动的影响,在正常放矿过程中,流动气体的存在有利于矿石流动和临时平衡拱的破坏;同时,由于受气体的曳力作用,溜井内矿石产生块、粉分级集中现象,助推了井筒内矿石的滞流和堵塞。研究提出矿石的粒级成分、密度、含水量、黏结性及溜井直径、井壁粗糙程度是造成溜井滞流和堵塞的基础因素,垂直全断面阶段性矿石流动特性是造成高深溜井滞流和堵塞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深溜井 散体材料 力链 搭拱效应 阶段流 井筒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作模具钢磨损性能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黎芩 卜恒勇 +1 位作者 李萌蘖 韩久彦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磨损是热作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了解材料磨损机理和开发改善材料磨损性能的方法对提高模具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热作模具钢磨损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影响磨损性能的因素和改善磨损性能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并对热作... 磨损是热作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了解材料磨损机理和开发改善材料磨损性能的方法对提高模具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热作模具钢磨损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影响磨损性能的因素和改善磨损性能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并对热作模具钢磨损性能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磨损机理 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吹氩钢包内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1
作者 马骏 沈巧珍 +1 位作者 阳方 李光强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利用商业Phoenics软件对某钢厂230 t钢包底吹氩精炼钢包内钢液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从流场分布和湍动能分布等角度分析了不同喷嘴布置和不同吹气量对钢包内钢液混匀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底吹氩钢包内透气元件采用0.6R-β布置可避... 利用商业Phoenics软件对某钢厂230 t钢包底吹氩精炼钢包内钢液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从流场分布和湍动能分布等角度分析了不同喷嘴布置和不同吹气量对钢包内钢液混匀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底吹氩钢包内透气元件采用0.6R-β布置可避免钢液对包壁所造成的严重冲刷,且有利于减少钢包内钢液的混匀时间,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搅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底吹气 搅拌 混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和度和Ca^(2+)、Mg^(2+)对GE-609浮选酒钢焙烧矿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葛英勇 朱鹏程 +2 位作者 陈毅琳 唐晓玲 余俊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9-42,共4页
针对酒钢磁选精矿的特性,对新型阳离子浮选药剂GE-609进行了铁矿反浮选脱硅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和度为25%时,GE-609的选矿指标较好,且乙酸中和效果比盐酸中和效果好。Ca2+、Mg2+对GE-609的影响很微小。硬水条件下一粗一精四扫闭路... 针对酒钢磁选精矿的特性,对新型阳离子浮选药剂GE-609进行了铁矿反浮选脱硅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和度为25%时,GE-609的选矿指标较好,且乙酸中和效果比盐酸中和效果好。Ca2+、Mg2+对GE-609的影响很微小。硬水条件下一粗一精四扫闭路试验获得了TFe品位61.83%、回收率93.47%的良好指标。GE-609对硬水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铁矿 阳离子捕收剂 中和度 反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焙烧产品冷却氧化过程中的相变行为研究——菱铁矿 被引量:7
13
作者 秦彩霞 孙永升 +3 位作者 陈毅琳 唐晓玲 朱霞丽 秦丽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9-83,共5页
磁化焙烧工艺作为处理难选铁矿资源的有效工艺,近年来在菱铁矿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在菱铁矿磁化焙烧的工业化生产中,焙烧产品的冷却是影响焙烧产品品质的重要环节。以西北某矿区菱铁矿为研究对象,通过拣选-强磁选-重... 磁化焙烧工艺作为处理难选铁矿资源的有效工艺,近年来在菱铁矿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在菱铁矿磁化焙烧的工业化生产中,焙烧产品的冷却是影响焙烧产品品质的重要环节。以西北某矿区菱铁矿为研究对象,通过拣选-强磁选-重选流程得到纯度为80.6%的菱铁矿作为试验物料进行磁化焙烧,考察了惰性气氛冷却、水淬冷却、空气气氛冷却对焙烧产品的影响,深入研究了空气气氛冷却方式下,焙烧产品在不同氧化温度、氧化时间条件下的氧化行为和相变情况。结果表明:焙烧产品在惰性气氛冷却和水淬方式冷却过程中基本不发生氧化反应;在空气冷却方式下,氧化温度和氧化时间对菱铁矿磁化焙烧产品的影响显著;在氧化温度为100℃,焙烧产品基本不发生氧化;在氧化温度高于300℃,焙烧产品开始发生明显氧化;氧化温度为500℃、氧化时间2.5 min时,焙烧产品中的磁铁矿全部被氧化。磁化焙烧产品氧化后生成α-Fe2O3和γ-Fe2O3两种铁物相,在氧化反应过程中先生成γ-Fe2O3,后生成α-Fe2O3。试验结果可以为菱铁矿磁化焙烧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铁矿 磁化焙烧 冷却 氧化反应 Γ-FE2O3 Α-FE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碳砖在接触LF炉炉渣以后的抗氧化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邹明 李伟 +2 位作者 蒋明学 姚嘉斌 高旭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9-592,596,共5页
本文主要针对酒钢二炼钢LF炉渣线用镁碳砖,运用热力学、XRD、SEM等方法研究了镁碳砖在接触熔渣以后的抗氧化行为。结果表明,采用Al和Si复合金属粉作抗氧化剂,能有效的阻止镁碳砖中MgO和C的氧化,Al和Si首先和O2、CO2反应,其次氧化剂和熔... 本文主要针对酒钢二炼钢LF炉渣线用镁碳砖,运用热力学、XRD、SEM等方法研究了镁碳砖在接触熔渣以后的抗氧化行为。结果表明,采用Al和Si复合金属粉作抗氧化剂,能有效的阻止镁碳砖中MgO和C的氧化,Al和Si首先和O2、CO2反应,其次氧化剂和熔渣反应生成MgO·Al2O3和SiO2,阻止、减弱了熔渣对砖的侵蚀;脱碳层的形成及高碱度渣的作用,使得MgO不易与C和熔渣反应,有利于镁碳砖抗熔渣侵蚀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碳砖 氧化机理 LF炉渣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响函数法的复杂辊系有载辊缝模型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俊琛 黄旭涛 +3 位作者 马国才 王军伟 潘吉祥 阮强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27,共6页
精确的板形控制理论对提高板带轧制质量有重要意义,而辊缝的高效预测是板形控制理论的重要内容.针对复杂辊系的辊缝在线计算问题,给出一种高效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以在简单辊系中成熟应用的影响函数法为基础,结合有限元法中建立刚度矩阵思... 精确的板形控制理论对提高板带轧制质量有重要意义,而辊缝的高效预测是板形控制理论的重要内容.针对复杂辊系的辊缝在线计算问题,给出一种高效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以在简单辊系中成熟应用的影响函数法为基础,结合有限元法中建立刚度矩阵思想,并通过矩阵迭代方式求解矩阵来预测辊缝.通过对辊间接触压力向量Ψ的前置处理,实现了高效的初值预设,新型预测模型的求解速度与精度进一步提高.将该预测方法与有限元法对比分析,发现该方法计算时间大大少于有限元法,但精度与有限元法相近,最大误差仅为1.6%,满足在线计算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辊轧机 辊系变形 影响函数法 有限元法 初值预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17Mn6Ni4Cu2N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坯组织及凝固模式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有余 马蓉 +1 位作者 侯国清 朱亮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18,共4页
采用AOD+LF精炼工艺冶炼,通过连铸工艺生产出Cr17Mn6Ni4Cu2N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坯,对其表面层和中心区域进行金相组织分析,并用电子探针分析组织中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连铸坯表面层上的组织均为在奥氏体基体上分布着不同形态的残余... 采用AOD+LF精炼工艺冶炼,通过连铸工艺生产出Cr17Mn6Ni4Cu2N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坯,对其表面层和中心区域进行金相组织分析,并用电子探针分析组织中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连铸坯表面层上的组织均为在奥氏体基体上分布着不同形态的残余δ铁素体,由表及里δ铁素体的形态分别为骨架形,侧板条状和蠕虫状.根据组织形态确定出这种钢在连铸过程中的凝固模式为从液相中先析出δ铁素体,随后通过固相转变形成奥氏体.由连铸坯表面层铁素体的二次枝晶间距得到冷却速度,分析出冷却速度在5~20℃/s变化对凝固模式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模式 奥氏体基体 残余铁素体 冷却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膜系统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海燕 杨帆 吴军年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2-64,67,共4页
采用厌氧-好氧(A-O)生物膜工艺进行焦化废水的试验,通过对进水、厌氧出水、好氧出水氨氮和化学需氧量(COD)的检测分析,得出了系统去除COD和氨氮的效果曲线。结果表明,系统能有效地去除焦化废水中的COD,去除率均大于90%,氨氮的去除率在80... 采用厌氧-好氧(A-O)生物膜工艺进行焦化废水的试验,通过对进水、厌氧出水、好氧出水氨氮和化学需氧量(COD)的检测分析,得出了系统去除COD和氨氮的效果曲线。结果表明,系统能有效地去除焦化废水中的COD,去除率均大于90%,氨氮的去除率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A-O生物膜 氨氮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山镜铁山地区镜铁山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建仓 吴雯辉 +3 位作者 何谋惷 丁振举 胡新露 宫勇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27-746,共20页
镜铁山铁(铜)矿床是我国西北地区发现和勘探最早的大型铁(铜)矿床。对于铁矿床的成因,目前还存在不同的观点。笔者等对镜铁山铁铜矿床赋矿地层开展了岩石学和岩石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变质石英砂岩的SiO_(2)平均含量为96.95%、Al_(2)O... 镜铁山铁(铜)矿床是我国西北地区发现和勘探最早的大型铁(铜)矿床。对于铁矿床的成因,目前还存在不同的观点。笔者等对镜铁山铁铜矿床赋矿地层开展了岩石学和岩石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变质石英砂岩的SiO_(2)平均含量为96.95%、Al_(2)O_(3)平均为1.36%、Fe_(2)O_(3)平均为0.31%,SiO_(2)/Al_(2)O_(3)平均值为73.26,K_(2)O/Na_(2)O平均值为12.54;除Sn以外,其他微量元素平均含量均低于后太古宙澳大利亚页岩(PAAS)值,稀土元素总量显著低于PAAS值,具有弱的Eu正异常,Ce异常不明显;铁碧玉岩SiO_(2)平均含量为85.67%、Fe_(2)O_(3)平均含量为10.19%、SiO_(2)/Al_(2)O_(3)平均为430.47、K_(2)O/Na_(2)O平均为0.79;除Cu、Ba和Pb平均含量显著高于PAAS外,其他微量元素平均含量均低于PAAS,具有极低的稀土总量、较明显的Eu正异常和不明显的Ce异常;千枚岩SiO_(2)平均为63.56%、Al_(2)O_(3)平均为14.35%、Fe_(2)O_(3)平均为5.04%,K_(2)O平均为5.08%,MgO平均为2.46%,SiO_(2)/Al_(2)O_(3)=4.2~4.95,平均为4.44,除了Cu、Sr和U外,其他微量元素均高于PAAS,尤其是Sn和Ba显著高于PAAS。稀土元素总量与PAAS相当,Ce和Eu异常不明显。认为镜铁山群下岩组千枚岩和变质石英砂岩为陆源石英质沉积岩和中—中酸性火成岩在半干旱—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经历了中等—强烈的风化并在被动大陆边缘的氧化—贫氧—次氧化水体环境沉积而成,铁碧玉岩源岩主要为火成岩,形成于氧化的水体环境,为典型的热水成因。镜铁山铁矿为SEDEX型矿床,其形成与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铁山群 沉积物物源 构造环境 北祁连构造带 哥伦比亚超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铁镍渣煤基氢冶金等温还原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彬 孙明轩 +3 位作者 王明华 雷鹏飞 王晟 杜雪岩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29,共6页
采用煤基氢冶金工艺对富铁镍渣中的铁组元进行高效还原,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镍渣球团等温还原过程金属化率变化规律,利用粒子模型和未反应核模型对镍渣球团的煤基氢还原动力学过程进行分析讨论,明确了各反应阶段的控制环节并建立了相应动... 采用煤基氢冶金工艺对富铁镍渣中的铁组元进行高效还原,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镍渣球团等温还原过程金属化率变化规律,利用粒子模型和未反应核模型对镍渣球团的煤基氢还原动力学过程进行分析讨论,明确了各反应阶段的控制环节并建立了相应动力学方程.研究表明:以高挥发分煤为还原介质,掺煤镍渣球团在1300℃还原焙烧20 min的金属化率可达90.2%;球团还原过程可分为反应初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其反应动力学分别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反应-扩散混合控制和内扩散控制,反应表观活化能(E_(a))分别为174.01、124.15、83.14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铁镍渣 煤基氢冶金 金属化率 还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铁山矿井下切采一体化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永祺 王小林 +1 位作者 程国华 任国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1,共5页
镜铁山桦树沟铁矿目前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该方法采用人工掘凿切割天井,掘进成本高,劳动强度高,作业环境差,不安全。为了解决人工掘凿切割天井存在的问题,以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切割工序为研究对象,以爆破参数理论分析、根据经验公... 镜铁山桦树沟铁矿目前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该方法采用人工掘凿切割天井,掘进成本高,劳动强度高,作业环境差,不安全。为了解决人工掘凿切割天井存在的问题,以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切割工序为研究对象,以爆破参数理论分析、根据经验公式或工程类比、及工程试验研究手段,研究出切采一体化工艺技术。研究了降低Simba 1354台车中深孔凿岩偏斜率措施、Simba 1354凿岩台车施工127 mm空孔的技术措施、微差爆破技术措施。利用导向钻管施工高精度炮孔和利用扩孔钻头扩孔形成大直径空孔的功能,实现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切割工序的机械化作业,取代了人工掘凿天井切割工序。切采一体化技术的实施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生产作业环境,避免了切割工序产生职业病的危害,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割 爆破 切采一体化技术 SIMBA 1354台车 导向钻管 导向钻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