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主体功能分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冉红 李松志 冯安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4-649,共6页
以主体功能区理念为指导,建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主体功能分区的指标体系,以此为依据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分成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产业发展对策,以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鄱... 以主体功能区理念为指导,建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主体功能分区的指标体系,以此为依据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分成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产业发展对策,以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鄱阳湖区域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县域 主体功能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策略研究——以九江市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郎少杰 彭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200-4201,4281,共3页
在介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策略,以期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经济区 城市圈 产业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山湖城村”旅游区生态旅游联动开发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冬英 龚双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094-4095,4098,共3页
在对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山湖城村"旅游区具有地缘关系密切、区位优势突出、政策环境有利、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产品互补性强的生态旅游联动开发的优势条件,分析得知该地具备进行生... 在对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山湖城村"旅游区具有地缘关系密切、区位优势突出、政策环境有利、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产品互补性强的生态旅游联动开发的优势条件,分析得知该地具备进行生态旅游联动开发的可行性,从而提出实施政府主导、整合旅游市场、整合旅游形象、整合旅游产品、统一旅游接待管理工作质量的旅游联动开发对策,以期将鄱阳湖打造成国际重要生态旅游目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湖城村 旅游联动开发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孙冬英 王燕 华梅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8-110,114,共4页
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背景及优势条件的基础上,从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产业要素方面探... 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背景及优势条件的基础上,从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产业要素方面探讨了其生态旅游产业结构,构建了产业空间布局,并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和全民参与、实施精品战略、促进区域生态旅游联动发展及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产业 产业结构 产业布局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冬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22504-22505,22513,共3页
在分析生态旅游和城市生态旅游内涵、城市生态旅游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资源、区位和政策方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生态旅游的产品体系和开发战略。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城市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产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区生态服务功能分类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汤明 王莎莎 +3 位作者 孙志平 钟丹 陶春元 董瑞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1084-11086,11105,共4页
笔者收集整理了近年来鄱阳湖区的生态系统方面的各类数据及相关理论分析研究成果,按照空间差异性将鄱阳湖区生态服务功能分为内涵型服务功能和外延型服务功能,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论证,为进一步进行鄱阳湖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作准备。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服务功能 内涵型 外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6
7
作者 孙冬英 王燕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8-130,138,共4页
生态旅游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它的发展对于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优势的基础上,从享乐层次、观光层次、体验层次和认知层次上设计了生态旅游产品... 生态旅游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它的发展对于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优势的基础上,从享乐层次、观光层次、体验层次和认知层次上设计了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并通过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的设计研究了生态旅游产品网络体系。此外,还从开发原则、资金来源、社区参与、生态教育、环境保护、经营管理、基础设施、反馈途径等方面对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开发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湖口区段生态旅游补偿保障制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龚双双 沈中印 +1 位作者 孙冬英 杨云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934-2936,2939,共4页
通过分析发展生态旅游的背景以及生态补偿的必然性,根据湖口县的具体情况,以及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下发展生态旅游的态势,提出了生态旅游补偿的居民利益保障制度和生态效益保障制度。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水利枢纽工程 生态旅游补偿 湖口区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下湖口区段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沈中印 孙冬英 杨云仙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8-171,共4页
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的建设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如水质水量、渔业等产生影响,生态补偿将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的问题,如何建立适合于本地的生态补偿机制是文章探讨的主要问题。文章从鄱阳湖... 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的建设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如水质水量、渔业等产生影响,生态补偿将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的问题,如何建立适合于本地的生态补偿机制是文章探讨的主要问题。文章从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背景出发,提出了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根据工程的建设情况,分析了鄱阳湖湖口区段生态补偿建立的原则、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补偿机制 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 湖口区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庐山—鄱阳湖区域生态旅游联动开发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辉 沈中印 李松志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7-120,共4页
从庐山、鄱阳湖两毗邻地均为世界级的生态旅游资源来看,两地生态旅游有联动开发的可行性,且在联动开发的基础上,打造世界级的旅游产品。密切的地缘关系、突出的区位优势、互补的资源优势、大庐山和鄱阳湖发展的需要、日益完善的硬件设... 从庐山、鄱阳湖两毗邻地均为世界级的生态旅游资源来看,两地生态旅游有联动开发的可行性,且在联动开发的基础上,打造世界级的旅游产品。密切的地缘关系、突出的区位优势、互补的资源优势、大庐山和鄱阳湖发展的需要、日益完善的硬件设施等为两地联动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庐山和鄱阳湖应抓住机遇,主要通过生态旅游的资源联动、产品联动、市场联动、营销联动、交通联动、形象联动等方面进行开发,推动两毗邻地区域生态旅游的整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鄱阳湖区域 区域生态旅游 旅游联动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鄱阳湖生态环境教育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严平 雷艳虹 +1 位作者 曹小华 陶春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2228-2229,2232,共3页
以九江学院为例,通过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教育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和风险(T)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环境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 SWOT分析 生态环境教育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视阈下鄱阳湖流域生态共建共享补偿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汤明 钟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8042-8043,共2页
从鄱阳湖流域生态补偿现状出发,以主体功能区为视角,探讨建立了鄱阳湖流域生态共建共享补偿机制。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补偿 共建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沙地生态经济产业初探——以都昌县为例
13
作者 胡艺文 胡小铭 汤明 《宁夏农林科技》 2011年第6期78-79,共2页
阐述了都昌鄱阳湖区沙地生态现状,尝试提出了沙地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组合模式,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思路。
关键词 鄱阳湖 沙地 生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北部湖区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杨期勇 曾明 +4 位作者 谢琪 程鹏飞 邱秀文 黄亮 赵军凯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6-564,共9页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在世界生态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环湖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鄱阳湖湖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日渐加大。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是湖泊环境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在世界生态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环湖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鄱阳湖湖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日渐加大。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是湖泊环境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分析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对于了解湖泊污染状况、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2015年丰水期和枯水期鄱阳湖北部湖区和入江水道的表层沉积物调查资料,分析了沉积物中Cd、Zn、Cu、Cr、Ni、Pb、As、Hg等重金属在调查水域的分布特征,揭示了重金属分布的影响因素,并采用Hakanson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个体风险危害程度和综合风险危害程度。研究发现:(1)鄱阳湖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除Ni外,其余7种重金属均值含量都高于背景值,尤其是Cu、Zn和Pb的枯水期均值分别是背景值的8.68、4.67、9.28倍;(2)丰水期鄱阳湖北部湖区沉积物中Cd、Cr、Ni含量整体上高于枯水期,枯水期沉积物中Cu、Zn、Pb、As含量高于丰水期;(3)从棠荫水文站向北至湖口水文站,沉积物中Pb、As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均呈减少趋势,Cu、Cr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均呈增加趋势,其他重金属则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4)重金属个体潜在危害程度顺序为:Cd>Hg>As>Pb>Ni>Cu>Zn>Cr,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均值为528.4,属于极强潜在生态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沉积物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UCC的鄱阳湖湿地生态效应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祝明霞 喻光明 赵军凯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4,共7页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是内陆湿地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广泛的生态效应。2000年以来,鄱阳湖湿地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发生了较大变化,有必要探究由此引发的生态效应。利用2000-2013年共4个时期的遥感影像,借助RS和...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是内陆湿地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广泛的生态效应。2000年以来,鄱阳湖湿地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发生了较大变化,有必要探究由此引发的生态效应。利用2000-2013年共4个时期的遥感影像,借助RS和GIS工具研究了鄱阳湖湿地各时期的LUCC及其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通过景观指数计算,分析了总体景观格局和不同景观类型的变化特征;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总体景观格局指数主成分综合值及其与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土地利用结构和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水体和耕地面积逐年下降,林地、建设用地和沙滩地面积逐年增加,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由2000年的249.08上升到2013年的251.41,土地利用强度持续增加;总体景观格局指数和不同景观类型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景观趋于多样化、复杂化和破碎化,连通性降低,稳定性变弱;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与总体景观格局指数相关系数为0.927,呈显著正相关,土地利用强度的增加使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趋于负面化。研究结果反映LUCC引发景观的破碎化和不稳定、鄱阳湖湿地面积的减少以及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一系列负向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 景观格局 生态效应 鄱阳湖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农村环境问题分析及污染防治对策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期勇 黄南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542-8544,8614,共4页
对鄱阳湖农村环境问题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从生态意识文明建设、生态行为文明建设、生态制度文明建设、生态产业文明建设4个方面阐述加强鄱阳湖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对策与建议,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关键词 农村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 鄱阳湖 污染防治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滨湖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研究——以鄱湖下游都昌段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杨帆 陶春元 黄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7537-17539,共3页
[目的]研究鄱阳湖滨湖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方法]在分析鄱阳湖水质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鄱阳湖都昌段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结果]鄱阳湖都昌段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由都昌县珍珠产业和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水土流失... [目的]研究鄱阳湖滨湖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方法]在分析鄱阳湖水质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鄱阳湖都昌段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结果]鄱阳湖都昌段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由都昌县珍珠产业和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水土流失加剧以及大量使用化肥引起的。在鄱阳湖流域环境现状与承载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外源污染负荷削减、河流湿地恢复和水生态系统构建等途径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通过农村面源污染控制项目的初步实施,削减了示范区农业面源污染量,使出水水质基本稳定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河流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提高了30%左右,从而削减了进入鄱阳湖的污染负荷。[结论]该研究为鄱阳湖滨湖带环境整治提供了技术集成与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滨湖带 农业面源污染 都昌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庐山—鄱阳湖生态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长明 李松志 王咏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485-5487,共3页
庐山—鄱阳湖生态文明的形成是历史演进的自然进程和地域特色相结合的产物,从庐山—鄱阳湖所具备的自然地理基础、地域文化基础、环境哲学基础、生产实践基础可以弄清影响庐山—鄱阳湖生态文明的形成因素及相应地位,从而为庐山—鄱阳湖... 庐山—鄱阳湖生态文明的形成是历史演进的自然进程和地域特色相结合的产物,从庐山—鄱阳湖所具备的自然地理基础、地域文化基础、环境哲学基础、生产实践基础可以弄清影响庐山—鄱阳湖生态文明的形成因素及相应地位,从而为庐山—鄱阳湖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 鄱阳湖 生态文明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文明的庐山—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松志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2-174,共3页
生态文明以生态文化为基础,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庐山—鄱阳湖自然生态环境孕育了以景德镇为中心的陶瓷文化、以南昌为中心的赣文化、以九江为中心的庐山文化,这些文化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生态性特征,而这些文化特性正是庐... 生态文明以生态文化为基础,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庐山—鄱阳湖自然生态环境孕育了以景德镇为中心的陶瓷文化、以南昌为中心的赣文化、以九江为中心的庐山文化,这些文化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生态性特征,而这些文化特性正是庐山—鄱阳湖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 建设 庐山-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鄱阳湖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循环处理研究
20
作者 钟婵娟 李仙芝 +1 位作者 肖国光 李国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609-4609,4644,共2页
以鄱阳镇为例,在对城乡垃圾现状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农村垃圾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环鄱阳湖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循环处理的措施。
关键词 鄱阳湖 农村生活垃圾 循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