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级期刊《农业与技术》杂志征稿启事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复学 孙慧敏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8期2-2,6,共2页
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网入网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期刊源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台湾华艺CEPS中文... 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网入网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期刊源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华艺 中国期刊网 龙源期刊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高产创建及配套栽培技术集成推广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复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6期44-45,共2页
阐述各年度示范区实施规模及测产验收情况,介绍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包括选种、种肥同播、补施粒肥、分期去弱株、隔行去雄、覆盖秸秆、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促进玉米的科学种植。
关键词 玉米 高产创建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墒补灌条件下施氮量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郑雪娇 张永丽 +2 位作者 吴复学 于振文 石玉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58-1363,共6页
为明确黄淮麦区冬小麦高产节水条件下的适宜施氮量,以小麦品种山农23为材料,在大田拔节期和开花期0~40cm土壤含水量分别补灌至田间持水量的70%和65%条件下,设置每公顷施纯氮0kg(N0)、180kg(N1)、240kg(N2)、300kg(N3)4个施氮水平,研究... 为明确黄淮麦区冬小麦高产节水条件下的适宜施氮量,以小麦品种山农23为材料,在大田拔节期和开花期0~40cm土壤含水量分别补灌至田间持水量的70%和65%条件下,设置每公顷施纯氮0kg(N0)、180kg(N1)、240kg(N2)、300kg(N3)4个施氮水平,研究小麦耗水特性和水氮利用效率对施氮量的响应。结果表明,N2处理较N0和N1处理显著提高了20~160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但与N3处理无显著差异。N2处理灌水量较N0和N1处理分别降低7.35%和9.51%,显著提高土壤贮水消耗量、开花至成熟阶段的耗水量和耗水模系数;N3处理的灌水量较N2处理增加9.59%,两个处理间土壤贮水消耗量、开花至成熟阶段的耗水量和耗水模系数均无显著差异。N2处理的籽粒产量、降水利用效率和灌水利用效率比N1处理分别高9.53%、9.54%和21.04%,施氮量增加至300kg·hm-2时,籽粒产量无显著变化,灌水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降低7.55%和18.94%。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240kg·hm-2的增产、水氮高效利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施氮量 耗水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墒补灌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昌秀 吴复学 +2 位作者 石玉 赵俊晔 于振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72-1077,共6页
为探讨黄淮冬麦区小麦测墒补灌条件下氮肥的适宜施用量,在田间测墒补灌条件下,以小麦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每公顷0kg(N0)、150kg(N1)、210kg(N2)和270kg(N3)4个施氮量处理,研究测墒补灌条件下施氮水平对小麦开花后叶绿素荧光特性... 为探讨黄淮冬麦区小麦测墒补灌条件下氮肥的适宜施用量,在田间测墒补灌条件下,以小麦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每公顷0kg(N0)、150kg(N1)、210kg(N2)和270kg(N3)4个施氮量处理,研究测墒补灌条件下施氮水平对小麦开花后叶绿素荧光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7、14、21d,N2、N3处理的小麦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均高于N1和N0处理;花后28、35d,N2处理高于N3处理。花后7、14、21、28、35d,N2处理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 Ⅱ))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花后28、35d,N2处理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高于N3和N1处理。灌浆前期,籽粒灌浆速率在N2和N3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均高于N1和N0处理;灌浆中后期N2处理的灌浆速率最高。N2处理的籽粒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均最高,与N3、N1和N0处理相比,N2处理分别增产6.29%、13.15%和25.79%。综合考虑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荧光特性,在本试验条件下210kg·hm^(-2)施氮量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施氮量 叶绿素荧光特性 籽粒产量 氮肥农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墒补灌对小麦水分利用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吴复学 孙慧敏 +5 位作者 李海彦 吴长路 刘树念 苏晓舟 于振文 石玉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23-26,共4页
于2014—2015、2015—2016年两个小麦生长季,以丰川6号和丰川9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设置5个处理,即全生育期不灌水(W0)、当地传统灌溉(Wck)、拔节期和开花期均补灌至0~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70%(W70)、75%(W75)、80%(W80),研究... 于2014—2015、2015—2016年两个小麦生长季,以丰川6号和丰川9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设置5个处理,即全生育期不灌水(W0)、当地传统灌溉(Wck)、拔节期和开花期均补灌至0~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70%(W70)、75%(W75)、80%(W80),研究不同测墒补灌处理对小麦水分利用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W75处理较Wck灌水量少,土壤贮水消耗量及其占总耗水量的比例高;W75处理对20~160 cm土层土壤水分的消耗量显著高于Wck,促进小麦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综合两年结果,W75处理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生产效率高,是本试验条件下高产节水的最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测墒补灌 土壤贮水消耗量 籽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高产创建示范,再创小麦高产记录
6
作者 李海彦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3期83-83,100,共2页
鄄城县自2007年秋开始承担实施小麦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在有关专家、教授的指导帮助下,经过广大农技人员和农户的共同努力,积极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高产田块连续2a突破700kg/667m^2,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 小麦 高产 创建示范 鄄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