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拉尔河沙带1995—2015年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艳红 朱宾宾 +5 位作者 李艳凤 孙双红 娃然 李昕 南海涛 焦玲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2期52-56,共5页
基于1995年和2015年两期Landsat/TM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反演海拉尔河沙带1995—2015年的空间格局与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气温波动上升、枯水年频发、人为过度放牧等背景下,海拉尔河沙带增加了21.81 km 2;在沙带内部动态演变... 基于1995年和2015年两期Landsat/TM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反演海拉尔河沙带1995—2015年的空间格局与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气温波动上升、枯水年频发、人为过度放牧等背景下,海拉尔河沙带增加了21.81 km 2;在沙带内部动态演变过程中,海拉尔河沙带呈正向演变趋势,正向演变面积为65.53 km 2,且主要分布在海拉尔河沙带的东部、中东部和西部,成效的取得可能与该区降水量波动增多、生态修复工程大力实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河沙带 动态变化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驱动力 呼伦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树皮基质理化性质分析
2
作者 李艳红 李艳凤 +4 位作者 朱宾宾 李昕 孙双红 林文霞 张红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0期117-119,共3页
为了探索樟子松树皮作为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变化,将不同粒径级樟子松树皮混配后,再与田园土按1∶3、1∶1、3∶1比例混配,组成12种基质,测定其各项理化指标。结果显示:随着树皮添加比例的增加,基质的容重逐渐降低,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 为了探索樟子松树皮作为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变化,将不同粒径级樟子松树皮混配后,再与田园土按1∶3、1∶1、3∶1比例混配,组成12种基质,测定其各项理化指标。结果显示:随着树皮添加比例的增加,基质的容重逐渐降低,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气水比逐渐增大,pH逐渐呈酸性,电导率增加,有机碳、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逐渐增加,全磷、速效磷、全钾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0.6 mm粒径级树皮含量越多,基质养分含量越多,>2.5~5.0 mm粒径级树皮含量越多,基质的通气孔隙度越大。可以通过调整樟子松树皮粒径级和添加比例以达到育苗的理化性质需求。通过对樟子松树皮基质理化性质的分析,为今后将樟子松树皮作为育苗基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树皮 基质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树皮腐熟理化性质变化研究
3
作者 李艳红 林文霞 +3 位作者 李昕 朱宾宾 李长岭 李艳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7期158-159,209,共3页
为了解樟子松树皮腐熟后理化性质的变化,将新鲜树皮粉碎后进行了腐熟处理,并测定相关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树皮腐熟后,容重降低了0.04 g/cm^3,总孔隙度、通气孔隙、持水孔隙、气水比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但化学性质发生了明显变... 为了解樟子松树皮腐熟后理化性质的变化,将新鲜树皮粉碎后进行了腐熟处理,并测定相关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树皮腐熟后,容重降低了0.04 g/cm^3,总孔隙度、通气孔隙、持水孔隙、气水比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但化学性质发生了明显变化,pH、电导率明显降低,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明显增加,全磷含量增加0.09 g/kg,单宁含量由13.28%降至0.29%。通过樟子松树皮理化性质的研究,为今后作栽培基质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树皮 腐熟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