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慈菇消脂方通过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激活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
1
作者 任真 杨咏嘉 +2 位作者 郭才 张钰洁 马燕花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6-945,共10页
目的探究慈菇消脂方(Cigu Xiaozhi Prescription,CGXP)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纤维化的潜在机制。方法建立了NASH小鼠模型,并通过计算肝脏指数来评估肝脏肿大程度,同时利用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 目的探究慈菇消脂方(Cigu Xiaozhi Prescription,CGXP)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纤维化的潜在机制。方法建立了NASH小鼠模型,并通过计算肝脏指数来评估肝脏肿大程度,同时利用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肝纤维化程度。此外,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纤维化相关蛋白α-SMA、Collagen 1、MMP2和MMP9蛋白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 blot和qPCR技术检测小鼠肝脏中HIF-1α、E-cadherin、N-cadherin、Shh、Smo、Gli1和Gli2的表达水平,并使用碱水法测定了肝脏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高剂量的CGXP能够有效降低肝脏指数(P<0.001),减轻肝脏肿大和炎症,显著改善肝纤维化小鼠的肝组织病理损伤。CGXP显著降低了肝纤维化相关蛋白α-SMA、Collagen 1、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P<0.01,P<0.0001);降低HIF-1α、E-cadherin、N-cadherin、Shh、Smo、Gli1和Gli2的水平,其中高剂量CGXP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P<0.05,P<0.01,P<0.001,P<0.0001)。结论CGXP可能通过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改变了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的活化与增殖,减少了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沉积,缓解NASH小鼠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肝纤维化 HEDGEHOG信号通路 慈菇消脂方 肝星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藻多糖硫酸酯通过调控HDAC1基因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8
2
作者 余亮 江惠丽 +1 位作者 刘豪杰 韩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75-1080,共6页
目的:研究褐藻多糖硫酸酯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与组蛋白脱乙酰酶1(HDAC1)的作用关系。方法:运用MTT法检测褐藻多糖硫酸酯对胃癌BGC-823细胞活力的影响;将细胞分为si-HDAC1组、si-NC组、褐藻多糖硫酸酯+pcDNA 3.1-HDAC1组和褐... 目的:研究褐藻多糖硫酸酯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与组蛋白脱乙酰酶1(HDAC1)的作用关系。方法:运用MTT法检测褐藻多糖硫酸酯对胃癌BGC-823细胞活力的影响;将细胞分为si-HDAC1组、si-NC组、褐藻多糖硫酸酯+pcDNA 3.1-HDAC1组和褐藻多糖硫酸酯+pcDNA 3.1组,均以脂质体法转染BGC-823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的HDAC1、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RT-qPCR检测各组细胞HDAC1的mRNA表达。结果:与未用褐藻多糖硫酸酯处理的BGC-823细胞相比,褐藻多糖硫酸酯(0.2、0.4、0.6、0.8和1.0 g/L)对BGC-823细胞活力的抑制率均显著上升,选取最适浓度0.6 g/L进行后续实验;与control组相比,褐藻多糖硫酸酯处理的细胞中HDAC1 mRNA和HDAC1、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Bax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敲减HDAC1表达可显著上调BGC-823细胞的凋亡率,且过表达HDAC1可逆转褐藻多糖硫酸酯对BGC-823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褐藻多糖硫酸酯可促进胃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抑制HDAC1表达有关。本研究可能为褐藻多糖硫酸酯的临床应用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多糖硫酸酯 组蛋白脱乙酰酶1 胃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酯苷A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余亮 江惠丽 刘豪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8-1132,1139,共6页
目的:研究连翘酯苷A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喂养)、模型组(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及连翘酯苷A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模型大鼠5 mg/kg... 目的:研究连翘酯苷A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喂养)、模型组(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及连翘酯苷A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模型大鼠5 mg/kg、20 mg/kg和80 mg/kg连翘酯苷A灌胃)。比色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IL-4含量;还测定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血清IgA和IgG水平,以及血清补体C3和C4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出现明显炎症和溃疡,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连翘酯苷A各剂量组大鼠结肠炎症和溃疡明显减轻,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最好。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降低(P<0.05),结肠组织中MDA含量增多(P<0.05),SOD活性降低(P<0.05),PBMC中CD3^+、CD4^+和CD8^+水平及CD4^+/CD8^+比值降低(P<0.05),血清补体C3和C4水平及IL-4含量降低(P<0.05),血清IgA、IgG、TNF-α和IL-2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连翘酯苷A各剂量组大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升高(P<0.05),结肠组织中MDA含量降低(P<0.05),SOD活性增强(P<0.05),PBMC中CD3^+、CD4^+和CD8^+水平及CD4^+/CD8^+比值升高,血清补体C3和C4水平及IL-4含量升高(P<0.05),血清IgA、IgG、TNF-α和IL-2含量降低(P<0.05),均呈剂量依赖性变化。结论:连翘酯苷A能有效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病变,其作用机制与增强氧自由基清除力、抑制炎症反应和增强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溃疡性结肠炎 连翘酯苷A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ERCP加EST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3
4
作者 叶娟娟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9期70-71,共2页
对 1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加壶腹括约肌切开术 (ERCP加EST)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使病情 9d内得以控制。提出合理正规的药物治疗。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逆行胰胆管造影加壶腹括约肌切开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影导管在胃镜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5
作者 夏雪梅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7期42-42,共1页
我院自2003年开始将旧的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造影导管(下称导管)用于胃、结肠镜检查下冲洗、喷洒止血药等,临床应用103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关键词 造影导管 胃镜 结肠镜检查 使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大鼠睾丸一氧化氮合酶免疫组化研究
6
作者 倪东升 王天才 阮亚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2-524,共3页
探讨肝硬化睾丸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将清洁级雄性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 (SO,n=10 )、肝硬化组 (CIR,n=10 )。采用胆管结扎 (BDL )复制肝硬化模型 ,假手术组则仅分离出胆总管而不予结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SO组和 CIR组大鼠睾丸组织... 探讨肝硬化睾丸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将清洁级雄性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 (SO,n=10 )、肝硬化组 (CIR,n=10 )。采用胆管结扎 (BDL )复制肝硬化模型 ,假手术组则仅分离出胆总管而不予结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SO组和 CIR组大鼠睾丸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 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 NOS)的表达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 :术后 4周 ,组织学检查显示胆汁性肝硬化特征性表现。 CIR组和 SO组大鼠睾丸组织 e NOS表达均在间质细胞胞浆 ,二者平均吸光度和面密度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而 i NOS表达则存在较大差异 ,SO组仅在睾丸组织间质细胞胞浆表达 ;CIR组不仅在间质细胞胞浆 ,还在支持细胞、生精细胞以及脱落的生精上皮细胞胞浆表达 ,二者平均吸光度及面密度相比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表明 :CIR组大鼠睾丸组织 i NOS活性增高 ,参与了支持细胞、生精过程的调节 ,从而进一步证明了肝硬化睾丸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睾丸功能障碍 一氧化氮合酶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