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慈菇消脂方通过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激活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
1
作者 任真 杨咏嘉 +2 位作者 郭才 张钰洁 马燕花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6-945,共10页
目的探究慈菇消脂方(Cigu Xiaozhi Prescription,CGXP)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纤维化的潜在机制。方法建立了NASH小鼠模型,并通过计算肝脏指数来评估肝脏肿大程度,同时利用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 目的探究慈菇消脂方(Cigu Xiaozhi Prescription,CGXP)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纤维化的潜在机制。方法建立了NASH小鼠模型,并通过计算肝脏指数来评估肝脏肿大程度,同时利用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肝纤维化程度。此外,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纤维化相关蛋白α-SMA、Collagen 1、MMP2和MMP9蛋白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 blot和qPCR技术检测小鼠肝脏中HIF-1α、E-cadherin、N-cadherin、Shh、Smo、Gli1和Gli2的表达水平,并使用碱水法测定了肝脏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高剂量的CGXP能够有效降低肝脏指数(P<0.001),减轻肝脏肿大和炎症,显著改善肝纤维化小鼠的肝组织病理损伤。CGXP显著降低了肝纤维化相关蛋白α-SMA、Collagen 1、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P<0.01,P<0.0001);降低HIF-1α、E-cadherin、N-cadherin、Shh、Smo、Gli1和Gli2的水平,其中高剂量CGXP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P<0.05,P<0.01,P<0.001,P<0.0001)。结论CGXP可能通过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改变了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的活化与增殖,减少了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沉积,缓解NASH小鼠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肝纤维化 HEDGEHOG信号通路 慈菇消脂方 肝星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和氧化极低密度脂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瞿智玲 杨全宝 +1 位作者 阮秋蓉 朱大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6-428,516,共4页
目的 探讨天然和氧化极低密度脂蛋白 (n VLDL ,ox VLDL)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VCAM 1)的影响。方法 将n VLDL和ox VLDL作用于培养的HUVEC ,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cellELISA)和单核细胞粘附试验... 目的 探讨天然和氧化极低密度脂蛋白 (n VLDL ,ox VLDL)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VCAM 1)的影响。方法 将n VLDL和ox VLDL作用于培养的HUVEC ,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cellELISA)和单核细胞粘附试验检测VCAM 1蛋白在HUVEC的表达 ,用原位分子杂交检测VCAM 1mRNA的表达。结果 正常培养的HUVEC表达VCAM 1,n VLDL和ox VLDL促进HUVEC表达VCAM 1,尤以ox VLDL作用更强。单核细胞粘附试验显示 ,n VLDL和ox VLDL促进单核细胞向HUVEC粘附。结论 天然和氧化极低密度脂蛋白可能通过增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VCAM 1而促进血液单核细胞粘附于血管壁 ,从而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密度脂蛋白 脐静脉 内皮细胞 VCAM-1表达 HUVEC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胆固醇测定联合心电图平板运动对不典型胸痛患者冠心病诊断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杜坤 陈文韬 +1 位作者 鞠晓玲 汪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671-2675,共5页
目的利用皮肤胆固醇无创检测系统检测不典型胸痛患者的皮肤胆固醇含量,联合心电图平板运动(EET),探索皮肤胆固醇含量与EET对不典型胸痛患者冠心病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鄂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不典型胸痛患者128例,所... 目的利用皮肤胆固醇无创检测系统检测不典型胸痛患者的皮肤胆固醇含量,联合心电图平板运动(EET),探索皮肤胆固醇含量与EET对不典型胸痛患者冠心病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鄂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不典型胸痛患者128例,所有患者入院前1个月内均未服用任何降脂药物、抗心肌缺血药物,住院期间完成皮肤胆固醇含量检测、EET检查、冠脉造影、评估Gensini评分、病变血管数目。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非冠心病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皮肤胆固醇含量、EET结果。就皮肤胆固醇含量与Gensin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对不典型胸痛患者诊断冠心病有预测价值的因素。结果皮肤胆固醇含量在冠心病患者中明显升高、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多,皮肤胆固醇含量也显著增多。皮肤胆固醇含量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皮肤胆固醇含量、EET阳性为冠心病的预测因素。皮肤胆固醇含量、EET预测不典型胸痛患者确诊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0.617,灵敏度分别为86.2%、67.3%,特异度分别为74.3%、49.3%,两者联合预测不典型胸痛患者确诊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917,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5%、82.3%。结论皮肤胆固醇含量对不典型胸痛患者诊断冠心病有良好价值,联合EET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胆固醇 冠心病 曲线下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张仪坚 刘亚 张新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SCF/NR)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做指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CI治疗发生慢血流... 目的探讨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SCF/NR)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做指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CI治疗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病例61例,男52例,女9例。收集的内容主要有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酸、肌酐、心肌梗死诊断分型、心功能分级、犯罪血管、瘤样扩张血管、术中及术后血流分级(TIMI)、给药方式及给予药物、冠脉造影结果、发病-球囊时间等。研究术中导致慢血流-无复流的因素有哪些,并应用统计学软件筛选导致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预测因素。结果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血流-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年龄、吸烟、体质指数、糖尿病、冠脉血管瘤样扩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发病-球囊时间、给药方式及给予药物与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关系密切(P<0.05);性别、高血压、饮酒、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肌酐、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心肌梗死诊断分型、心功能分级、犯罪血管与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形成的危险因素无关系(P>0.05)。结论年龄、吸烟、体质指数、糖尿病、冠脉血管瘤样扩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发病-球囊时间、给药方式及给予药物能够单独地导致术中出现慢血流-无复流组的独立危险因素,提前发现影响患者手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对于提升预后效果来说很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血流-无复流 危险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藻多糖硫酸酯通过调控HDAC1基因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8
5
作者 余亮 江惠丽 +1 位作者 刘豪杰 韩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75-1080,共6页
目的:研究褐藻多糖硫酸酯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与组蛋白脱乙酰酶1(HDAC1)的作用关系。方法:运用MTT法检测褐藻多糖硫酸酯对胃癌BGC-823细胞活力的影响;将细胞分为si-HDAC1组、si-NC组、褐藻多糖硫酸酯+pcDNA 3.1-HDAC1组和褐... 目的:研究褐藻多糖硫酸酯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与组蛋白脱乙酰酶1(HDAC1)的作用关系。方法:运用MTT法检测褐藻多糖硫酸酯对胃癌BGC-823细胞活力的影响;将细胞分为si-HDAC1组、si-NC组、褐藻多糖硫酸酯+pcDNA 3.1-HDAC1组和褐藻多糖硫酸酯+pcDNA 3.1组,均以脂质体法转染BGC-823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的HDAC1、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RT-qPCR检测各组细胞HDAC1的mRNA表达。结果:与未用褐藻多糖硫酸酯处理的BGC-823细胞相比,褐藻多糖硫酸酯(0.2、0.4、0.6、0.8和1.0 g/L)对BGC-823细胞活力的抑制率均显著上升,选取最适浓度0.6 g/L进行后续实验;与control组相比,褐藻多糖硫酸酯处理的细胞中HDAC1 mRNA和HDAC1、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Bax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敲减HDAC1表达可显著上调BGC-823细胞的凋亡率,且过表达HDAC1可逆转褐藻多糖硫酸酯对BGC-823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褐藻多糖硫酸酯可促进胃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抑制HDAC1表达有关。本研究可能为褐藻多糖硫酸酯的临床应用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多糖硫酸酯 组蛋白脱乙酰酶1 胃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酯苷A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余亮 江惠丽 刘豪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8-1132,1139,共6页
目的:研究连翘酯苷A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喂养)、模型组(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及连翘酯苷A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模型大鼠5 mg/kg... 目的:研究连翘酯苷A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喂养)、模型组(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及连翘酯苷A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模型大鼠5 mg/kg、20 mg/kg和80 mg/kg连翘酯苷A灌胃)。比色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IL-4含量;还测定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血清IgA和IgG水平,以及血清补体C3和C4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出现明显炎症和溃疡,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连翘酯苷A各剂量组大鼠结肠炎症和溃疡明显减轻,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最好。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降低(P<0.05),结肠组织中MDA含量增多(P<0.05),SOD活性降低(P<0.05),PBMC中CD3^+、CD4^+和CD8^+水平及CD4^+/CD8^+比值降低(P<0.05),血清补体C3和C4水平及IL-4含量降低(P<0.05),血清IgA、IgG、TNF-α和IL-2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连翘酯苷A各剂量组大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升高(P<0.05),结肠组织中MDA含量降低(P<0.05),SOD活性增强(P<0.05),PBMC中CD3^+、CD4^+和CD8^+水平及CD4^+/CD8^+比值升高,血清补体C3和C4水平及IL-4含量升高(P<0.05),血清IgA、IgG、TNF-α和IL-2含量降低(P<0.05),均呈剂量依赖性变化。结论:连翘酯苷A能有效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病变,其作用机制与增强氧自由基清除力、抑制炎症反应和增强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溃疡性结肠炎 连翘酯苷A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冯艳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0期798-799,共2页
目的了解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16例脑卒中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灶部位、治疗结果等。结果316例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为29.1%,病灶位于前半球者比后半球者易发生抑郁,左半球损害比右半球损害易发... 目的了解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16例脑卒中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灶部位、治疗结果等。结果316例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为29.1%,病灶位于前半球者比后半球者易发生抑郁,左半球损害比右半球损害易发生抑郁;抗抑郁治疗有效。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高,病灶部位影响抑郁症的发生,抗抑郁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症 抗抑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神经囊虫病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舒志刚 霍淑平 梅炳银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410-415,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神经囊虫病(NCC)的疗效,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文献发表时间为1995年1月—2012年2月,筛选所有糖皮... 目的系统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神经囊虫病(NCC)的疗效,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文献发表时间为1995年1月—2012年2月,筛选所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包括联合驱虫药物阿苯达唑治疗)NCC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文献员独立并交叉评价文献质量和提取资料,并对纳入文献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索到63篇文献,最后纳入有效研究13篇,共计1625例NCC患者。①单用糖皮质激素(213例)与使用安慰剂/无药物(213例)者比较,可使治疗后6~12个月的癫痫复发率显著减少(OR=0.39,95%CI:0.24~0.62,P<0.000 1);并可使影像学表现改善(头部CT或MRI检查显示病理损伤完全消失,无或仅有极低的残余瘢痕、钙化及病灶周围水肿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0,95%CI:0.20~0.80,P=0.009)。②而糖皮质激素联合阿苯达唑与安慰剂/无药物比较、糖皮质激素联合阿苯达唑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NCC比较,癫痫复发率和影像学病变改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与安慰剂/无药物治疗和单用糖皮质激素比较,糖皮质激素联合阿苯达唑可引起腹部不适、皮疹、头痛等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6,95%CI:0.22~0.64,P<0.000 1)。结论糖皮质激素可降低6~12个月随访期间的癫痫复发率和影像学病变进展程度。但鉴于目前评价糖皮质激素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试验和样本量较少,仅弱推荐糖皮质激素治疗NCC。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双盲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比较糖皮质激素或安慰剂、驱虫剂、联合用药治疗NCC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囊虫病 糖皮质激素类 阿苯达唑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ounis综合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杜坤 陈文韬 +1 位作者 雷小丽 朱林学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02-504,共3页
报告1例Kounis综合征。患者男,45岁。因上呼吸道感染予美洛西林静脉滴注治疗20 min后,出现胸骨中下段剧烈疼痛及呼吸困难,伴有全身大量出冷汗、恶心及呕吐。给予补液、抗过敏及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结合病史、临床特... 报告1例Kounis综合征。患者男,45岁。因上呼吸道感染予美洛西林静脉滴注治疗20 min后,出现胸骨中下段剧烈疼痛及呼吸困难,伴有全身大量出冷汗、恶心及呕吐。给予补液、抗过敏及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结合病史、临床特点、冠脉造影结果及治疗与转归,诊断为Kounis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西林 急性冠脉痉挛 过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88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来林 谢泽林 尹学恩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9期796-797,共2页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常规服用传统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20mg,tid,比较治疗3个月前后临床指标及心脏运动试验。结果服用曲美他嗪3个月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62.0%(P<...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常规服用传统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20mg,tid,比较治疗3个月前后临床指标及心脏运动试验。结果服用曲美他嗪3个月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62.0%(P<0.01);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用量减少68.0%(P<0.01),心绞痛CCSC分级明显改善(P<0.01);运动持续时间延长20.0%(P<0.01);运动总作功增加32.0%(P<0.01),运动至ST段下移1mm的时间延长35.0%(P<0.01),运动至ST段压低的最大幅度减少24.0%(P<0.01),而静息和运动高峰时的心率、收缩压、率压积均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以使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症状缓解,运动耐量增加,缺血阈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且对血流动力学没有影响,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心绞痛 稳定型 运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急性发作期高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与病情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熊汉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15-316,319,共3页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的变化及其与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AECOPD患者做为观察组,以5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s-CRP及肺功能的差别,并对观察组患者肺功能与hs-...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的变化及其与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AECOPD患者做为观察组,以5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s-CRP及肺功能的差别,并对观察组患者肺功能与hs-CRP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57.31±9.42)、(5.69±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与肺功能FEV1、FEV1/FVC显著相关。结论:AECOPD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与肺功能损害程度正相关,是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感染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敏C-反应蛋白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ERCP加EST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叶娟娟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9期70-71,共2页
对 1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加壶腹括约肌切开术 (ERCP加EST)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使病情 9d内得以控制。提出合理正规的药物治疗。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逆行胰胆管造影加壶腹括约肌切开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输液器排气管过滤膜制作呼吸机面罩固定带
13
作者 刘慧琴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5期8-8,共1页
临床上,呼吸衰竭的患者经常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但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有些使用口鼻罩的患者,因为烦躁不安,容易将口鼻罩旁边固定带的黑色小球状固定器摇落,造成固定带松弛,大量漏气。
关键词 呼吸机辅助呼吸 固定带 一次性输液器 排气管 面罩 制作 滤膜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影导管在胃镜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14
作者 夏雪梅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7期42-42,共1页
我院自2003年开始将旧的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造影导管(下称导管)用于胃、结肠镜检查下冲洗、喷洒止血药等,临床应用103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关键词 造影导管 胃镜 结肠镜检查 使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对脑卒中患者血流变学及MMPs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童晓南 张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900-903,共4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变学、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9月湖北省黄冈市脑血管病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2组...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变学、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9月湖北省黄冈市脑血管病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2组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及MMPs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HS、LS、PV、Hct及Fib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MMP-2、MMP-9水平显著下降,VEGF水平显著升高,且2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卒中可有效调节患者紊乱的血流变学,降低MMPs水平,同时改善其血管功能,进而抑制脑卒中的病情进展,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补阳还五汤 依达拉奉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血流变 血管功能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大鼠睾丸一氧化氮合酶免疫组化研究
16
作者 倪东升 王天才 阮亚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2-524,共3页
探讨肝硬化睾丸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将清洁级雄性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 (SO,n=10 )、肝硬化组 (CIR,n=10 )。采用胆管结扎 (BDL )复制肝硬化模型 ,假手术组则仅分离出胆总管而不予结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SO组和 CIR组大鼠睾丸组织... 探讨肝硬化睾丸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将清洁级雄性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 (SO,n=10 )、肝硬化组 (CIR,n=10 )。采用胆管结扎 (BDL )复制肝硬化模型 ,假手术组则仅分离出胆总管而不予结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SO组和 CIR组大鼠睾丸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 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 NOS)的表达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 :术后 4周 ,组织学检查显示胆汁性肝硬化特征性表现。 CIR组和 SO组大鼠睾丸组织 e NOS表达均在间质细胞胞浆 ,二者平均吸光度和面密度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而 i NOS表达则存在较大差异 ,SO组仅在睾丸组织间质细胞胞浆表达 ;CIR组不仅在间质细胞胞浆 ,还在支持细胞、生精细胞以及脱落的生精上皮细胞胞浆表达 ,二者平均吸光度及面密度相比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表明 :CIR组大鼠睾丸组织 i NOS活性增高 ,参与了支持细胞、生精过程的调节 ,从而进一步证明了肝硬化睾丸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睾丸功能障碍 一氧化氮合酶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