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脑病科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效果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春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33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究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脑病科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该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选取自研究时段内在该院脑病科实习的6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教学模式,将60名实习护生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名... 目的探究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脑病科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该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选取自研究时段内在该院脑病科实习的6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教学模式,将60名实习护生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名实习护生。对照组用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用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模式。对比实习护生理论知识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及综合能力评分、实习护生教学模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理论知识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及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教学模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脑病科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护生理论及实践能力,还能提高实习护生教学模式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模式 脑病科 临床护理 实习 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半暗带”病理模型与温病学“营血分辨证”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胜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年第4期314-315,共2页
脑梗死在超早期提倡溶栓治疗,恢复梗死区的血流是解决主要矛盾的关键,而在脑梗死的全程治疗中,脑保护治疗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保护缺血区脑细胞功能的角度出发,在理论上探讨脑梗死"半暗带"病理模型与中医温病学营血分辨证... 脑梗死在超早期提倡溶栓治疗,恢复梗死区的血流是解决主要矛盾的关键,而在脑梗死的全程治疗中,脑保护治疗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保护缺血区脑细胞功能的角度出发,在理论上探讨脑梗死"半暗带"病理模型与中医温病学营血分辨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模型 脑梗死 半暗带 辨证 血分 脑保护治疗 脑细胞功能 中医温病学 溶栓治疗 主要矛盾 全程治疗 重要意义 超早期 梗死区 缺血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通络汤辨证加减治疗青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邵立芬 皮兴文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35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汤辨证加减治疗青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鄂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青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汤辨证加减治疗青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鄂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青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化痰通络汤辨证加减治疗。比较两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用药前,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4周、8周,试验组MOCA评分高于参照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化痰通络汤辨证加减治疗,能够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建议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化痰通络汤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4
作者 叶方雄 郭诚 +4 位作者 万雨涵 李威 袁进 洪茂林 杨定平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41-44,共4页
目的 探究脂联素(APN)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雄性C57BL/6小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模型组(LPS组)、实验组(LPS+APN组)。按10 mg/kg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备脓毒症模型,... 目的 探究脂联素(APN)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雄性C57BL/6小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模型组(LPS组)、实验组(LPS+APN组)。按10 mg/kg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备脓毒症模型,CON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实验组在造模前8 h按0.1 mg/kg尾静脉注射APN进行干预。造模后24 h处死小鼠,取静脉血检测肾损伤指标肌酐、尿素氮;HE染色观察和评估小鼠肾组织病理变化;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DHE)检测活性氧含量;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肾组织中NLRP3、IL-1β和TNF-α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LRP3、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经APN预处理后,小鼠肾功能及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肾组织活性氧含量明显减少,NLRP3、IL-1β和TNF-α的mRNA表达降低,NLRP3、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下降(P均<0.05)。结论 APN对小鼠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LRP3炎症小体及细胞焦亡相关通路受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脂联素 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