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市光肩星天牛防治措施
1
作者 朝乐孟图雅 秦岭峰 +3 位作者 张彦东 闫锋 高茹 王立宇 《内蒙古林业》 2017年第5期18-18,共1页
光肩星天牛属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星天牛属,是内蒙古自治区林业有害生物补充检疫对象之一,主要以幼虫蛀食危害杨、柳、榆、槭等阔叶树的主干及较粗侧枝,被蛀食后的植株会形成不规则孔道,严重阻碍养分及水分的... 光肩星天牛属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星天牛属,是内蒙古自治区林业有害生物补充检疫对象之一,主要以幼虫蛀食危害杨、柳、榆、槭等阔叶树的主干及较粗侧枝,被蛀食后的植株会形成不规则孔道,严重阻碍养分及水分的输导,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轻则导致树木枯梢、枯枝,造成木材质量降低,重则可导致植株死亡,严重威胁着生态安全。另外,如遇大风天气,受害较严重的植株易发生风折。特别是风景区和道路两旁的行道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鄂尔多斯市 防治 沟胫天牛亚科 内蒙古自治区 星天牛属 叶甲总科 检疫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市森防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朝霞 闫锋 +2 位作者 王斌 王立宇 高茹 《内蒙古林业》 2012年第6期14-15,共2页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与光肩星天牛、锈色粒肩天牛、臭椿沟眶象疫区宁夏相邻,东南与国家级检疫对象红脂大小蠹分布区山西、陕西两省接壤,东与美国白蛾发生严重的北方最大的苗木繁育、销售区河北省距离很近。
关键词 鄂尔多斯市 现代化 内蒙古自治区 锈色粒肩天牛 光肩星天牛 臭椿沟眶象 红脂大小蠹 检疫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松干蚧等3种有害生物在鄂尔多斯市潜在危险性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朝霞 闫锋 +2 位作者 王斌 王立宇 贾莉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2年第3期29-33,共5页
参照国内有关专家对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定量分析方法,结合鄂尔多斯市森林资源现状和林业害虫发生防治等情况,建立适用于本市的有害生物潜在危险性定量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这一指标体系对日本松干蚧、红脂大小蠹、双条杉天牛3种松柏... 参照国内有关专家对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定量分析方法,结合鄂尔多斯市森林资源现状和林业害虫发生防治等情况,建立适用于本市的有害生物潜在危险性定量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这一指标体系对日本松干蚧、红脂大小蠹、双条杉天牛3种松柏树害虫,在鄂尔多斯市的潜在危险性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日本松干蚧、红脂大小蠹为高度危险的害虫,双条杉天牛为中度但接近危险的害虫,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生物 危险性分析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发现黑洼唇姬蜂—中国新记录种
4
作者 杨奋勇 苏梅 孙淑萍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6年第3期49-50,共2页
2006年6月报道在鄂尔多斯发现的姬蜂科(Ichneumon idae)中国一新记录种:黑洼唇姬蜂[Cylloceriam elancholica(G ravenborst,1820)]。
关键词 膜翅目 姬蜂科 黑洼唇姬蜂 中国新记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措施及运用实践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贾莉 杨利鹏 《种子科技》 2017年第1期76-76,78,共2页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一直是林业中的重要工作环节。做好有害生物防护工作,不仅能够保护林业资源,同时对整个森林生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有害生物防护工作已经成为森林防护部门的首要任务。对森林有害生物进行了阐述,进而提出林...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一直是林业中的重要工作环节。做好有害生物防护工作,不仅能够保护林业资源,同时对整个森林生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有害生物防护工作已经成为森林防护部门的首要任务。对森林有害生物进行了阐述,进而提出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检疫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有害生物 防治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生物农药防治灰斑古毒蛾林间试验 被引量:9
6
作者 杨奋勇 栾树森 +3 位作者 苏梅 许胜利 刘秀峰 盛茂领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35,24,共3页
利用生绿历杀虫剂、1.8%阿维菌素、1.2%苦·烟乳油3种生物农药对灰斑古毒蛾Orgyia ericae Germar.2~4龄幼虫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生绿Bt杀虫剂525g/hm^2对灰斑古毒蛾的防治效果为82.46%,最为经济有效;1.8%... 利用生绿历杀虫剂、1.8%阿维菌素、1.2%苦·烟乳油3种生物农药对灰斑古毒蛾Orgyia ericae Germar.2~4龄幼虫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生绿Bt杀虫剂525g/hm^2对灰斑古毒蛾的防治效果为82.46%,最为经济有效;1.8%阿维菌素450mL/hm^2-150mL/hm。对灰斑古毒蛾的防治效果在80.04%~100%之间,其中1.8%阿维菌素300mL/hm^2的防治效果最好。1.2%苦·烟乳油3种浓度的防治效果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药 灰斑古毒蛾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无公害农药防治松针小卷蛾试验 被引量:5
7
作者 苏梅 刘秀峰 +2 位作者 杨奋勇 张庆 许胜利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11,共3页
利用百虫杀、惠新净、阿维烟剂、灭幼脲 4种无公害农药对松针小卷蛾Epinotiarubiginosana (Herrich Sch ffer)初龄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试验结果为阿维烟剂对松针小卷蛾的防治效果是 74 9% ,其最适用药量为 2 2 5mL/hm2 。
关键词 无公害农药 松针小卷蛾 防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闫锋 丁晓东 +2 位作者 刘晓 苏清义 刘俊霞 《内蒙古林业》 2011年第5期24-24,共1页
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健康发展的基础。在传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基础上,要充分借助先进科学技术手段,严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尽最大可能减少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这是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的有力武器。
关键词 林业生态建设 有害生物防治 新技术 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应用 传统林业 科学技术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有害生物社会化防治途径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朝霞 《内蒙古林业》 2013年第5期13-13,共1页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林业建设中承担着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推进生态建设、促进生态文明的重任,是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促进林业发展的同时,
关键词 有害生物防治 林业工作 社会化 保护森林资源 林业发展 组成部分 林业建设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斑古毒蛾幼虫空间分布及防治指标序贯抽样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胜利 王立宇 +3 位作者 杨建军 王斌 靳嵘 闫锋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7年第4期38-41,共4页
灰斑古毒蛾幼虫在沙冬青、杨柴和花棒上呈聚集型分布,聚集度较大,且聚集度随着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灰斑古毒蛾幼虫分布为聚集型分布,属一般负二项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根据Iwao(1975)得出理论抽样数模型为N=... 灰斑古毒蛾幼虫在沙冬青、杨柴和花棒上呈聚集型分布,聚集度较大,且聚集度随着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灰斑古毒蛾幼虫分布为聚集型分布,属一般负二项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根据Iwao(1975)得出理论抽样数模型为N=3.8416(2.1698/m+0.7206)/D2。并建立防治指标序贯抽样数模型和抽样数表,对提高种群密度估计精度、指导林间调查和判断防治决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斑古毒蛾 空间分布 防治指标 抽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异瓢虫对瓜蚜为害后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及挥发物成分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艳艳 周晓榕 +2 位作者 庞保平 韩海斌 闫锋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3-160,共8页
为明确寄主植物挥发物在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Goeze)搜索猎物过程中的作用,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多异瓢虫成虫对来自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健康植株、有蚜植株及蚜害植株本身的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高密度蚜虫(≥... 为明确寄主植物挥发物在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Goeze)搜索猎物过程中的作用,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多异瓢虫成虫对来自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健康植株、有蚜植株及蚜害植株本身的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高密度蚜虫(≥700头/L)、有蚜植株以及密度≥400头/盆的蚜虫为害诱导的黄瓜挥发物和密度≥200头/盆的蚜虫为害诱导的搅瓜挥发物对多异瓢虫成虫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而低密度蚜虫(≤500头/L)和健康植株挥发物没有引诱作用。应用动态顶空收集法提取健康植株、有蚜植株及蚜害植株的挥发物,进行气质联用仪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从黄瓜健康植株、蚜害植株和有蚜植株中分别鉴定出8,12和18种挥发物,主要组分为十八烯、E-5-二十碳烯、正十六烷和正十七烷,诱导出的新组分为对二甲苯、邻二甲苯、正十三烷、α-法呢烯、雪松醇、正十八烷、正二十六烷及7种未知种类;从搅瓜健康植株、蚜害植株和有蚜植株分别鉴定出11,18和20种挥发物,主要组分为石竹烯、十八烯、正十六烷和正十七烷,诱导出的新组分为苯乙烷、对二甲苯、间二甲苯、α-蒎烯、正十四烷、长叶烯、α-石竹烯及2种未知种类。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挥发物中引诱多异瓢虫的有效组分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异瓢虫 瓜蚜 黄瓜 搅瓜 行为反应 挥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霜霉病菌侵染对黄瓜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孟庆玖 周晓榕 +2 位作者 庞保平 孙兴华 闫锋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146,共6页
为了解黄瓜霜霉病菌侵染后对黄瓜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蒽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法、磷钼酸-磷钨酸比色法、索氏回流法及丙酮法,分别测定黄瓜霜霉病不同为害程度的黄瓜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单宁、黄酮及叶绿素质量分数的影响。结... 为了解黄瓜霜霉病菌侵染后对黄瓜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蒽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法、磷钼酸-磷钨酸比色法、索氏回流法及丙酮法,分别测定黄瓜霜霉病不同为害程度的黄瓜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单宁、黄酮及叶绿素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霜霉病为害后,各处理黄瓜叶片中可溶性糖、单宁和黄酮的质量分数随着为害程度的增强而显著升高(P<0.05),最高升幅分别为158%、130%和52.33%;可溶性蛋白质只有轻度为害叶片与健康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0.05),升幅11.46%;叶绿素质量分数随着为害程度的增强而显著降低(P<0.05),最大降幅62.24%。可见,黄瓜在霜霉病菌侵染侵染后可产生诱导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霜霉病 可溶性蛋白质 可溶性糖 黄酮 单宁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斑古毒蛾寄生性天敌昆虫的调查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海燕 宗世祥 +1 位作者 盛茂领 苏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7-170,共4页
The parasitism of Orgyia ericae,which causes damage to Ammopiptanthus mongolcus,Heclysarum mongolicum,Hedysarum scoparium and Caragana korshinskii was investigated in Hangjin Qi and Etuoke Qi of Erdosi in Inner Mongol... The parasitism of Orgyia ericae,which causes damage to Ammopiptanthus mongolcus,Heclysarum mongolicum,Hedysarum scoparium and Caragana korshinskii was investigated in Hangjin Qi and Etuoke Qi of Erdosi in Inner Mongoli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8 insect species of the natural enemy were found to parasitize the O.ericae,including Tetrastichus sp.at egg stage,Pimpla disparis、Itoplectis viduata and Aprostocetus sp.at pupa stage,Monodontomerus minor and Aprostocetus sp.at larva-pupa stage,Exorista larvarum and one species of Apanteles spp.at larva stage.Among them the ichneumon flies and chalcids were found sometimes to parasitically co-live in a pupa.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rasitism rate on H.mongolicum between the two regions in the same stage,and was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ver the different stage in the same regions and ho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斑古毒蛾 沙冬青 杨柴 花棒 柠条 寄生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植物精油成分对枸杞棉蚜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新华 万炜 +3 位作者 冯淑军 许胜利 杨建军 段立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3-460,共8页
【目的】研究植物精油4种成分丁香酚(eugenol)、α-松油醇(α-terpineol)、肉桂油(cinnamon oil)和香茅油(citronella oil)对枸杞棉蚜Aphis gossypii的生物活性以及马来酸二乙酯和水杨酸乙酯对这些化合物对枸杞棉蚜毒力的影响,为无公害... 【目的】研究植物精油4种成分丁香酚(eugenol)、α-松油醇(α-terpineol)、肉桂油(cinnamon oil)和香茅油(citronella oil)对枸杞棉蚜Aphis gossypii的生物活性以及马来酸二乙酯和水杨酸乙酯对这些化合物对枸杞棉蚜毒力的影响,为无公害防治枸杞(Lycium spp.)害虫奠定科学基础。【方法】采用二项选择法测定上述4种精油成分(1%)对枸杞棉蚜无翅成蚜的驱避作用;玻璃管药膜法进行生物测定,评估这4种化合物及其与马来酸二乙酯或水杨酸乙酯的混合液对枸杞棉蚜成蚜的毒力;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分析这些化合物处理后枸杞棉蚜成蚜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的离体活性。【结果】α-松油醇(1%)对枸杞棉蚜无翅成蚜的驱避作用明显,1, 2和3 h的驱避率分别为58.1%, 58.6%和55.7%; 3 h时测试的4种化合物对枸杞棉蚜成蚜的驱避率由大到小依次为α-松油醇>香茅油>肉桂油>丁香酚。丁香酚对枸杞棉蚜成蚜的毒杀作用最强,处理4 h时的LC_(50)值为0.48 mL/L,肉桂油、α-松油醇、香茅油对枸杞棉蚜成蚜的LC_(50)值分别为1.23, 6.24和11.97 mL/L。对枸杞棉蚜成蚜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马来酸二乙酯对香茅油、肉桂油、丁香酚和α-松油醇的增效比分别为2.75, 2.86, 1.78和1.56;水杨酸乙酯对香茅油、肉桂油、丁香酚和α-松油醇的增效比分别为3.41, 2.67, 2.00和1.89。毒力比结果表明,所测定的4种化合物对枸杞棉蚜的毒力相差49.9倍,丁香酚与马来酸二乙酯或水杨酸乙酯的混合液对枸杞棉蚜的触杀毒力最高。4种精油成分对枸杞棉蚜成蚜AChE和ATPase活性有不同的作用,丁香酚对AChE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但对ATPase活性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结论】α-松油醇对枸杞棉蚜驱避作用最好;丁香酚、α-松油醇、肉桂油和香茅油这4种精油成分对枸杞棉蚜的毒力相差很大;丁香酚与马来酸二乙酯或水杨酸乙酯混合后对枸杞棉蚜的毒力提高,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潜力;所测精油成分对枸杞棉蚜离体AChE和ATPase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棉蚜 精油 成分 毒力 驱避活性 酶活性 增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纹侧柏松毛虫成虫羽化及生殖行为 被引量:1
15
作者 荆小院 闫玮华 +5 位作者 刘红霞 许胜利 靳嵘 高茹 宗世祥 张金桐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9-85,共7页
【目的】研究明纹侧柏松毛虫(柏科林木的主要食叶性害虫)羽化、求偶和交配行为的规律,并通过林间诱蛾试验测试雌雄蛾之间的引诱活性,以期为明纹侧柏松毛虫性信息素的提取和鉴定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2020年通过室外笼内人工饲养观... 【目的】研究明纹侧柏松毛虫(柏科林木的主要食叶性害虫)羽化、求偶和交配行为的规律,并通过林间诱蛾试验测试雌雄蛾之间的引诱活性,以期为明纹侧柏松毛虫性信息素的提取和鉴定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2020年通过室外笼内人工饲养观察和野外诱蛾的方法,观察明纹侧柏松毛虫成虫羽化和生殖生物学节律。【结果】成虫羽化集中在晚上(19:00—2:00),日羽化高峰集中在21:00。2019年与2020年的羽化期不同。2019年养虫笼内的蛹7月初开始羽化,7月底进入羽化高峰期(7月29日左右),8月中旬羽化逐渐减少;2020年养虫笼内的蛹羽化日期晚于2019年,7月中旬开始羽化,8月中旬进入羽化高峰期(8月11日左右),之后逐渐降低。在羽化高峰期之前,雄蛾羽化数量多于雌蛾,高峰期后,雌蛾羽化数量较雄蛾多。2019、2020年的成虫羽化率分别为83.8%、88.5%。雌雄蛾的性别比例为1∶1.04(2019)和1∶1.01(2020)。未交配雌雄蛾平均寿命分别为4.05、5.84天,交配后雌雄蛾平均寿命分别为3.69、5.33天。雌蛾在羽化当日即观察到有求偶行为,求偶行为均发生在晚上,其中1日龄和2日龄成虫在晚上的第6~8 h求偶率最高,分别为40%和45.5%,之后随着日龄增大,求偶行为提前且求偶率逐渐下降。交配与求偶节律一致,其中2日龄成虫在晚上的第6~8 h交配率最高(45%),随着日龄的增大,交配行为提前且交配率下降。交配与未交配雌蛾均可产卵,交配后的雌蛾产卵量为154.1粒,卵平均孵化率为94.8%;未交配雌蛾产卵量为160.7粒,卵孵化率为0。野外诱蛾试验表明,处女蛾均可引诱到雄蛾,其中2日龄处女蛾诱蛾量显著高于其他日龄的雌蛾,而空白诱捕器和雄蛾均未引诱到成虫。【结论】明纹侧柏松毛虫的成虫羽化和生殖行为存在明显的时辰节律。日龄是影响成虫求偶与交配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日龄的增大,成虫的求偶和交配行为发生的时间提前,且求偶率与交配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纹侧柏松毛虫 羽化 求偶 交配 田间诱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5
16
作者 戴玉芬 张艳 +1 位作者 徐蓓 闫锋 《内蒙古林业》 2016年第3期16-16,共1页
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在自然、半自然的生态系统和生境中建立的种群,其可改变和危害当地生物多样性。我国已经成为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严重的国家之一,有些地区生态系统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然而,我国对于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现... 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在自然、半自然的生态系统和生境中建立的种群,其可改变和危害当地生物多样性。我国已经成为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严重的国家之一,有些地区生态系统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然而,我国对于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现状并不完全了解,相关防控措施并不健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有害生物 外来物种 地区生态系统 外来入侵物种 预防措施 生物多样性 美国白蛾 水体流动 植物病原菌 生存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斑古毒蛾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许胜利 刘朝霞 +2 位作者 闫锋 王立宇 郭志红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8-30,共3页
在恒温条件下,观察了18—28℃范围内灰斑古毒蛾Orgyia ericaeGermar的生长发育历期。结果表明,灰斑古毒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与温度呈负相关。卵、幼虫、预蛹、雄蛹、雌蛹、雄成虫、蛹至产卵前期(♀)、全代(♀)、全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 在恒温条件下,观察了18—28℃范围内灰斑古毒蛾Orgyia ericaeGermar的生长发育历期。结果表明,灰斑古毒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与温度呈负相关。卵、幼虫、预蛹、雄蛹、雌蛹、雄成虫、蛹至产卵前期(♀)、全代(♀)、全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是12.23±1.12℃,8.96±1.29℃,14.00±0.26℃,10.38±0.26℃,10.09±2.60℃,8.39±0.47℃,10.69±2.11℃和10.27±0.86℃,有效积温分别为166.95±10.11,322.43±37.00,11.50±0.48,125.89±3.37,36.52±16.24,100.08±36.12,723.49±34.25和674.85±44.48日度。温度也影响灰斑古毒蛾幼虫的虫龄,18℃时灰斑古毒蛾幼虫只有5龄,18℃以上幼虫的龄期有6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斑古毒蛾 有效积温 发育起点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沙柳平茬方式对柳毒蛾的防效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建军 郭慧梅 +3 位作者 栾树森 徐俊峰 陈国发 闫锋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3-45,共3页
进行人工、割灌机、大型挖掘式平茬机3种方式平茬沙柳Salix psammophila防治柳毒蛾Stilpnotia salisis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平茬和大型挖掘式平茬机平茬沙柳防治柳毒蛾,越冬幼虫平均虫口减退率均为100%,明显高于割灌机平茬;人工平茬劳动... 进行人工、割灌机、大型挖掘式平茬机3种方式平茬沙柳Salix psammophila防治柳毒蛾Stilpnotia salisis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平茬和大型挖掘式平茬机平茬沙柳防治柳毒蛾,越冬幼虫平均虫口减退率均为100%,明显高于割灌机平茬;人工平茬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平茬质量不高;大型挖掘式平茬机平茬效率高、成本低、平茬质量高,建议大面积平茬沙柳防治柳毒蛾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柳 平茬 柳毒蛾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斑古毒蛾的发生规律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胜利 栾树森 +3 位作者 李涛 苏清义 闫锋 盛茂领 《林业科技开发》 2011年第5期65-67,共3页
灰斑古毒蛾(Orgyia ericae Germar)在鄂尔多斯地区1年发生2代,以卵越冬。5月中旬越冬卵开始孵化,6月中旬开始化蛹,成虫于6月下旬羽化,到10月下旬结束。第2代幼虫始见于8月上旬,结束于9月中旬。第1代和第2代幼虫为害期共约5个月。试验研... 灰斑古毒蛾(Orgyia ericae Germar)在鄂尔多斯地区1年发生2代,以卵越冬。5月中旬越冬卵开始孵化,6月中旬开始化蛹,成虫于6月下旬羽化,到10月下旬结束。第2代幼虫始见于8月上旬,结束于9月中旬。第1代和第2代幼虫为害期共约5个月。试验研究表明:相同条件下,雌蛹比雄蛹重;在23℃条件下,雌蛹最重,为(0.59±0.02)g;产卵量受温度影响显著,在23℃时,单雌产卵量最大,为每雌483.25粒。杭锦旗地区灰斑古毒蛾幼虫—蛹期的寄生性天敌平均寄生率达72.2%;卵—茧期的寄生性天敌平均卵寄生率3.23%,平均茧寄生率为6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斑古毒蛾 发生规律 生活史 寄生性天敌 寄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云金杆菌杀虫机理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蓓 戴玉芬 +1 位作者 张艳 闫锋 《内蒙古林业》 2015年第4期14-14,共1页
苏云金杆菌简称Bt,是一种需氧的革兰氏阳性、杆状内生芽孢细菌。其是以胃毒作用为主,具有高特异性的杀虫活性和对人畜安全、无环境污染的低毒微生物杀虫剂,可防治鳞翅目、直翅目、鞘翅目等150多种害虫,是目前开发最成功、国际市场上使... 苏云金杆菌简称Bt,是一种需氧的革兰氏阳性、杆状内生芽孢细菌。其是以胃毒作用为主,具有高特异性的杀虫活性和对人畜安全、无环境污染的低毒微生物杀虫剂,可防治鳞翅目、直翅目、鞘翅目等150多种害虫,是目前开发最成功、国际市场上使用最多的生物农药。一、B t的发展史1901年,日本学者石渡繁胤(Ishiwata)首次从患猝倒病的家蚕尸体中分离出一种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 杀虫机理 微生物杀虫剂 芽孢杆菌 胃毒作用 人畜安全 杀虫活性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