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生物农药对灰斑古毒蛾防治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栾树森 徐俊峰 +3 位作者 杨建军 李涛 李海燕 郭志红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43,共2页
两种生物农药对灰斑古毒蛾2龄幼虫的野外防治结果表明,5%桉油精乳油和苏云金杆菌(8 000 IU/mg)在施药后3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1%和18.3%,两者之间差异极显著;施药后6 d防治效果均达到90%以上。两种生物农药都有一定的持效性,在野外都能... 两种生物农药对灰斑古毒蛾2龄幼虫的野外防治结果表明,5%桉油精乳油和苏云金杆菌(8 000 IU/mg)在施药后3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1%和18.3%,两者之间差异极显著;施药后6 d防治效果均达到90%以上。两种生物农药都有一定的持效性,在野外都能够很好的控制灰斑古毒蛾,相比之下5%桉油精乳油的防治效果优于苏云金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斑古毒蛾 生物农药 防治效果 苏云金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生物农药防治灰斑古毒蛾林间试验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奋勇 栾树森 +3 位作者 苏梅 许胜利 刘秀峰 盛茂领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35,24,共3页
利用生绿历杀虫剂、1.8%阿维菌素、1.2%苦·烟乳油3种生物农药对灰斑古毒蛾Orgyia ericae Germar.2~4龄幼虫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生绿Bt杀虫剂525g/hm^2对灰斑古毒蛾的防治效果为82.46%,最为经济有效;1.8%... 利用生绿历杀虫剂、1.8%阿维菌素、1.2%苦·烟乳油3种生物农药对灰斑古毒蛾Orgyia ericae Germar.2~4龄幼虫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生绿Bt杀虫剂525g/hm^2对灰斑古毒蛾的防治效果为82.46%,最为经济有效;1.8%阿维菌素450mL/hm^2-150mL/hm。对灰斑古毒蛾的防治效果在80.04%~100%之间,其中1.8%阿维菌素300mL/hm^2的防治效果最好。1.2%苦·烟乳油3种浓度的防治效果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药 灰斑古毒蛾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斑古毒蛾性信息素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国发 李涛 +3 位作者 盛茂领 栾树森 徐俊峰 王帅 《林业科技开发》 2011年第1期73-76,共4页
通过观察和研究表明,灰斑古毒蛾的处女雌蛾对林间雄蛾有较强的引诱作用,而雄蛾对林间的雌蛾没有引诱作用。林间的雄蛾对处女雌蛾的昼夜反应节律发生在全天,每天有两个反应高峰,强峰为8:00—9:00,弱峰为22:00—23:00。其他时段虽有趋性反... 通过观察和研究表明,灰斑古毒蛾的处女雌蛾对林间雄蛾有较强的引诱作用,而雄蛾对林间的雌蛾没有引诱作用。林间的雄蛾对处女雌蛾的昼夜反应节律发生在全天,每天有两个反应高峰,强峰为8:00—9:00,弱峰为22:00—23:00。其他时段虽有趋性反应,但反应强度比较弱,认为雄蛾对处女雌蛾的昼夜节律为"双峰式-全天型"。顺6-二十一碳烯-11-酮对灰斑古毒蛾具有一定的引诱作用,可能是其性信息素组分之一,而且,在所有的供试剂量中,1 000μg的顺6-二十一碳烯-11-酮诱捕效果最好,为该虫的最佳剂量。利用信息素诱捕器对灰斑古毒蛾成虫发生期监测表明,第2代成虫扬飞的开始时间为9月13日,扬飞高峰期为9月17日,扬飞末期为10月22日,成虫扬飞的持续期为40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斑古毒蛾 两性引诱作用 昼夜节律 性信息素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沙柳平茬方式对柳毒蛾的防效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建军 郭慧梅 +3 位作者 栾树森 徐俊峰 陈国发 闫锋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3-45,共3页
进行人工、割灌机、大型挖掘式平茬机3种方式平茬沙柳Salix psammophila防治柳毒蛾Stilpnotia salisis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平茬和大型挖掘式平茬机平茬沙柳防治柳毒蛾,越冬幼虫平均虫口减退率均为100%,明显高于割灌机平茬;人工平茬劳动... 进行人工、割灌机、大型挖掘式平茬机3种方式平茬沙柳Salix psammophila防治柳毒蛾Stilpnotia salisis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平茬和大型挖掘式平茬机平茬沙柳防治柳毒蛾,越冬幼虫平均虫口减退率均为100%,明显高于割灌机平茬;人工平茬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平茬质量不高;大型挖掘式平茬机平茬效率高、成本低、平茬质量高,建议大面积平茬沙柳防治柳毒蛾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柳 平茬 柳毒蛾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斑古毒蛾的发生规律 被引量:3
5
作者 许胜利 栾树森 +3 位作者 李涛 苏清义 闫锋 盛茂领 《林业科技开发》 2011年第5期65-67,共3页
灰斑古毒蛾(Orgyia ericae Germar)在鄂尔多斯地区1年发生2代,以卵越冬。5月中旬越冬卵开始孵化,6月中旬开始化蛹,成虫于6月下旬羽化,到10月下旬结束。第2代幼虫始见于8月上旬,结束于9月中旬。第1代和第2代幼虫为害期共约5个月。试验研... 灰斑古毒蛾(Orgyia ericae Germar)在鄂尔多斯地区1年发生2代,以卵越冬。5月中旬越冬卵开始孵化,6月中旬开始化蛹,成虫于6月下旬羽化,到10月下旬结束。第2代幼虫始见于8月上旬,结束于9月中旬。第1代和第2代幼虫为害期共约5个月。试验研究表明:相同条件下,雌蛹比雄蛹重;在23℃条件下,雌蛹最重,为(0.59±0.02)g;产卵量受温度影响显著,在23℃时,单雌产卵量最大,为每雌483.25粒。杭锦旗地区灰斑古毒蛾幼虫—蛹期的寄生性天敌平均寄生率达72.2%;卵—茧期的寄生性天敌平均卵寄生率3.23%,平均茧寄生率为6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斑古毒蛾 发生规律 生活史 寄生性天敌 寄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