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扁蓿豆不同品系ISSR标记遗传差异和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王照兰
杨持
赵丽丽
胡卉芳
杜建材
白美琴
-
机构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农业部草原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贵州大学
鄂尔多斯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勘测规划院
-
出处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7,共7页
-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资助项目
牧草育种技术研究及产业开发项目(2008BADB3B02
+3 种基金
2008BADB3B0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106800)
内蒙古大学博士后资助项目(204102)
农业部草原资源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资助
-
文摘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扁蓿豆4个品系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差异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用7个有效引物对4个品系进行PCR扩增,共获得73个等位基因位点,每条引物平均检测出10.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9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4.5%。各品系的Nei’s遗传多样性为0.2569,Shannon’s信息指数为0.4046。Nei’s指数估算和分子方差分析均表明,扁蓿豆4个品系的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品系内,4个品系间亦出现了较大的遗传分化(Gst=0.1324)。品系00-61、90-36、00-81和93-21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73.97%、79.45%、82.19%和83.56%;Nei’s遗传多样性(H)分别为0.2050、0.2153、0.2264和0.2474;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3222、0.3396、0.3538和0.3821。各品系的遗传参数大小排序均为品系93-21>品系00-81>品系90-36>品系00-61。采用系统聚类和主坐标分析(PCA)两种方法所获得的聚类结果一致,即品系00-61和00-81遗传差异相对较小,其次是品系90-36,品系93-21与各品系的遗传差异较大。
-
关键词
扁蓿豆
品系
ISSR
遗传差异
遗传多样性
-
Keywords
Melilotoides ruthenica
Srtains
ISSR
Genetic difference
Genetic diversity
-
分类号
S541.024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