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转移矩阵的唐家会煤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常德喜 程爱民 +1 位作者 白铁兵 焦永进 《绿色科技》 2021年第22期222-224,共3页
为研究唐家会煤矿周围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情况,掌握该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去向,利用转移矩阵对矿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5年,内蒙古唐家会矿区土地利用面积总体变化不显著,该区道路和裸地的年变化率为正,... 为研究唐家会煤矿周围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情况,掌握该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去向,利用转移矩阵对矿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5年,内蒙古唐家会矿区土地利用面积总体变化不显著,该区道路和裸地的年变化率为正,分别为4.75%、14.40%,住宅用地、林地和草地的年变化率均为负值,分别为-6.70%、-3.32%、-0.14%。住宅用地面积减少,大部分转换成了林地和道路,矿区对于生态环境存在保护意识,没有一味地扩张用地,但存在土壤侵蚀,增加了矿区环境保护的难度。矿区2013~2015年水域面积增加0.0675 km^(2),土地利用年变化率为5.54%,对于水域的保护、防止风蚀、水蚀,维护矿区环境具有很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转移矩阵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唐家会矿区煤矸石污染组分的淋滤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焦永进 程爱民 +2 位作者 翟恩发 常德喜 白铁兵 《绿色科技》 2022年第4期20-23,28,共5页
由于煤矸石堆放产生的淋滤液会一定程度上造成地下水的污染,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煤矸石在自然堆放条件下经雨水浸泡冲刷作用污染组分的释放规律,选择在有机玻璃柱内堆积煤矸石模拟内蒙古唐家会矿区降雨条件下进行了间歇性淋滤实验研究。结... 由于煤矸石堆放产生的淋滤液会一定程度上造成地下水的污染,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煤矸石在自然堆放条件下经雨水浸泡冲刷作用污染组分的释放规律,选择在有机玻璃柱内堆积煤矸石模拟内蒙古唐家会矿区降雨条件下进行了间歇性淋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污染组分TDS、pH值、F^(-)、SO_(4)^(2-)、总碱度、Cl^(-)、总硬度及COD在Ⅰ期内的释放量较大,Ⅱ和Ⅲ期呈波动状,Ⅳ期时趋于平稳。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这些污染组分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能够反映各污染组分具有相同的来源或地球化学过程;主成分分析总体解释了80.7%的变量方差贡献率,第一主成分主要载荷元素为TDS、钙离子和总硬度,这三种污染组分具有较强的同源性。实验数据可为建立规范的煤矸石堆放条件提供数据基础,同时为煤矸石堆放场周围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淋滤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孤岛面“呼吸效应”影响下煤自燃防控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郁亚楠 赵庆伟 +2 位作者 程明 王新堂 郭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6-82,共7页
为预防唐家会煤矿61102特厚孤岛工作面煤自燃隐患发生,保障工作面的安全收作,通过监测61102工作面进回风顺槽与相邻采空区间的气压变化,分析进回风顺槽与相邻采空区存在“呼吸”现象及规律,结合煤自燃理论基础,从遗煤堆积、漏风供氧及... 为预防唐家会煤矿61102特厚孤岛工作面煤自燃隐患发生,保障工作面的安全收作,通过监测61102工作面进回风顺槽与相邻采空区间的气压变化,分析进回风顺槽与相邻采空区存在“呼吸”现象及规律,结合煤自燃理论基础,从遗煤堆积、漏风供氧及氧化蓄热等方面,研究在“呼吸效应”影响下工作面收作期间煤自然发火原因及特点,提出以“控氧控温、减氧降温”为主的防火思路,制定了“三位一体”的煤自燃预测预报体系,构建了以“煤柱加固、建隔离带堵漏控氧、注氮惰化降氧及注胶降温”为主的综合防火方案。现场实践表明:在工作面收作期间,通过采取煤柱破碎带加固、隅角建隔离带、区域控风、注氮降氧及注胶降温等针对性防控措施,使工作面回风隅角CO浓度降至10×10^(-6)以下,火灾系数R_(2)×100降至0.1以下,有效预防了采空区遗煤自燃,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回撤。实践成果为其他矿区类似工作面的防火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孤岛工作面 特厚煤层 监测预报 防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