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地区导致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病原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玉 贺连珅 +1 位作者 姜大伟 张志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6-729,共4页
目的了解鄂尔多斯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该地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该地区2013—2015年372例AECOPD患者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患者出现急性加重期前的... 目的了解鄂尔多斯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该地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该地区2013—2015年372例AECOPD患者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患者出现急性加重期前的生活质量。结果 372例患者共分离病原菌29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52株(85.14%),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58株,19.59%)、肺炎克雷伯菌(51株,17.23%)、鲍曼不动杆菌(50株,16.8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2株,7.43%)、大肠埃希菌(19株,6.42%)、阴沟肠杆菌(16株,5.41%);真菌27株(9.12%),以白假丝酵母菌(19株,6.42%)为主;革兰阳性菌17株(5.7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中CAT评分≥10分的患者分离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所占比例高于CAT评分<10分的患者。结论 AECOPD患者的致病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加重期前CAT评分可能与其出现急性加重时的致病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生活质量 致病菌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饮子抑制IL-33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缓解荨麻疹样病变小鼠过敏反应的效应机制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晓桐 魏芹 +5 位作者 蔡琛 庞尧斌 何影洁 吴石 郭静 曾进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4-148,I0022,I0023,I0024,共8页
目的研究当归饮子对荨麻疹样病变(UL)小鼠皮肤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反应的影响及IL-33介导的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干预机制。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20 mL·kg^(-1)·d)、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20 mL&... 目的研究当归饮子对荨麻疹样病变(UL)小鼠皮肤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反应的影响及IL-33介导的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干预机制。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20 mL·kg^(-1)·d)、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20 mL·kg^(-1)·d)、氯雷他定组(0.0013 g·kg^(-1)·d)、当归饮子高、中、低剂量组(39.3、19.6、9.8 g·kg^(-1)·d)。造模:运用腹腔注射卵白蛋白(10μg)与氢氧化铝悬液(100μL)进行致敏并激发复制UL过敏反应小鼠模型。检测: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学改变;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小鼠皮肤组织肥大细胞活化及脱颗粒现象;免疫组化(IHC)法检测皮肤组织肥大细胞脱颗粒中类胰蛋白酶(MCT)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皮肤组织IL-33 mRNA转录水平。结果当归饮子可显著改善UL小鼠皮肤真皮水肿、胶原纤维断裂、毛细血管扩张等病理表现;并能减轻UL小鼠皮肤组织肥大细胞的活化、脱颗粒反应,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中MCT蛋白的表达(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UL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当归饮子能显著下调UL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以高剂量组疗效较好(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UL小鼠皮肤组织的IL-33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当归饮子能显著下调UL小鼠皮肤组织的IL-33 mRNA表达水平(P<0.01)。结论当归饮子可显著抑制UL小鼠皮肤组织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反应,改善皮肤真皮水肿、胶原纤维断裂等病理表现,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IL-33介导的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样病变 肥大细胞脱颗粒 当归饮子 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 白细胞介素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