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郸城县脱毒甘薯一穴多株栽培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平芳 王红梅 +3 位作者 张艳丽 王建峰 郭晓云 杨育峰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5期129-132,共4页
为探索郸城县甘薯一穴多株栽培模式的可行性,选取2个兼用型甘薯品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甘薯一穴多株栽培模式下,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一穴4株、3株、2株分别比对照一穴1株增产25.1%、14.4%、13.7%,随着单穴株数的增加,产量逐渐增加;... 为探索郸城县甘薯一穴多株栽培模式的可行性,选取2个兼用型甘薯品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甘薯一穴多株栽培模式下,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一穴4株、3株、2株分别比对照一穴1株增产25.1%、14.4%、13.7%,随着单穴株数的增加,产量逐渐增加;产量与根鲜重、单株结薯个数、薯块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商品薯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商品薯率与商品薯块鲜重、商品薯块个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合考虑产量与商品薯率的协调性,采用一穴多株栽培模式以一穴2~3株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穴多株 甘薯 栽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对花期高温胁迫的响应
2
作者 穆心愿 宋淼 +7 位作者 马智艳 隗骏坤 刘天学 胡秀丽 赵亚丽 黄收兵 李春苗 夏来坤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61-1378,I0001,共19页
【目的】探讨花期高温胁迫对夏玉米田间温湿状况、叶片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为夏玉米抗高温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耐热型品种浚单20(XD20)和热敏感型品种农华101(NH101)为试验材料,利用聚烯烃(PO)薄膜温... 【目的】探讨花期高温胁迫对夏玉米田间温湿状况、叶片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为夏玉米抗高温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耐热型品种浚单20(XD20)和热敏感型品种农华101(NH101)为试验材料,利用聚烯烃(PO)薄膜温室模拟花期高温,以大田常温处理为对照(CK),于抽雄期设置连续10 d的模拟高温胁迫处理(HT),测定不同处理的田间空气温湿状况及夏玉米叶片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结果】玉米田间空气温度和饱和水汽压差日变化均呈早晚低而平稳、日间高而波动的单峰曲线,且日间时段冠层高于穗层;相对湿度日变化呈早晚高而平稳、日间低而波动的单谷曲线,且日间时段冠层低于穗层。2个处理的田间实际水汽压和空气焓值日变化趋势不一致,CK处理下日变化趋势不明显,早中晚差异较小,而HT处理下日变化呈早晚低而平稳、日间高而波动的单峰曲线,日间显著高于夜间;HT处理增强了田间实际水汽压和空气焓值与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关联性。高温处理期间,与CK相比,HT处理提高了日间空气温度、增大了上午时段的饱和水汽压差,引起蒸散增强,进而使得田间相对湿度、实际水汽压和空气焓值增加,且冠层的增幅大于穗层,进而影响2个品种叶片的光合性能。高温处理期间,HT处理导致XD20和NH101穗位叶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分别平均增加36.60%、157.20%、19.72%和41.67%、143.90%、27.08%,叶片羧化效率、气孔限制值、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和内在水分利用效率平均降低59.61%、29.94%、25.08%、31.65%和63.09%、31.00%、33.54%、33.45%,而净光合速率随空气温度变化而波动,造成植株整体光合性能下降。高温胁迫结束后,随玉米生育进程推进,HT处理的穗位叶各光合参数均能逐渐恢复至CK水平。HT处理导致玉米植株生育后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降低(P<0.05,下同),穗粒数显著减少,百粒重略有增加,但籽粒产量显著下降。与CK相比,HT处理下XD20穗粒数和产量分别降低33.55%和35.49%,NH101则分别降低36.89%和37.63%,NH101的降幅大于XD20。【结论】高温胁迫下空气升温快、温度高且水汽压差大,增强了农田蒸散,使得田间相对湿度、实际水汽压和空气焓值增加,导致玉米叶片气孔导度增大、蒸腾散热增强,水分利用效率降低,气孔限制值降低而胞间CO_(2)浓度增加,叶片羧化效率降低且净光合速率随空气温度波动,造成植株整体光合性能下降,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降低,进而导致穗粒数减少、籽粒产量显著降低。热敏感型品种农华101减产幅度大于耐热型品种浚单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花期高温 田间温湿度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麦田猪殃殃对苯磺隆的抗性及ALS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高新菊 郭秀玲 +5 位作者 陈威 包来仓 马毅辉 秦光宇 祖均怀 王恒亮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18-1524,共7页
为明确河南省部分地区麦田猪殃殃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及抗性靶标分子机制,对18个猪殃殃种群进行了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离体活性测定和ALS基因突变分析。结果表明,种群PDS-1、ZK-1、LH-1对苯磺隆产生了较高的抗性,... 为明确河南省部分地区麦田猪殃殃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及抗性靶标分子机制,对18个猪殃殃种群进行了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离体活性测定和ALS基因突变分析。结果表明,种群PDS-1、ZK-1、LH-1对苯磺隆产生了较高的抗性,ALS离体活性测定所得I_(50)分别为11.27、10.26、8.19μmol·L^(-1),抗性指数分别为93.92、85.50、68.25。种群ZK-1的6个检测株中,ALS基因第590位的C突变为T,ALS酶第197位脯氨酸(CCC)突变为亮氨酸(CTC);种群PDS-1的6个检测株中,ALS基因第1 128位的T突变为A,ALS酶第376位天冬氨酸(GAT)全部突变为谷氨酸(GAA);种群LH-1的6个检测株中,3株未检测到突变,另外3株的ALS基因第1 128位的T突变为G,ALS酶第376位天冬氨酸(GAT)突变为谷氨酸(GAG)。靶标ALS基因突变可能是猪殃殃对苯磺隆产生高抗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猪殃殃 苯磺隆 抗性 ALS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0 g・L^(-1)丙环唑乳油防治芹菜尾孢叶斑病的田间药效评价
4
作者 王红梅 《河南农业》 2025年第3期79-80,共2页
芹菜尾孢叶斑病是由芹菜尾孢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该病菌喜高温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温度为15~32℃,相对湿度为85%~95%,成株期易感染。它主要侵害芹菜叶片,叶边缘、叶柄处先发病,逐步蔓延整个叶片,初期呈黄绿色水浸状斑,后期发展... 芹菜尾孢叶斑病是由芹菜尾孢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该病菌喜高温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温度为15~32℃,相对湿度为85%~95%,成株期易感染。它主要侵害芹菜叶片,叶边缘、叶柄处先发病,逐步蔓延整个叶片,初期呈黄绿色水浸状斑,后期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老叶比新叶易染病。中国各地均有发生,发病盛期在5-11月,发病严重田块,叶片被害率在50%以上。发病植株瘦小、老化,食用性和商品性降低。目前,用于防治芹菜尾孢叶斑病的登记药剂相对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盛期 水浸状 被害率 叶斑病 真菌病害 老叶 食用性 尾孢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防治平菇菇蝇田间药效评价
5
作者 李春苗 《河南农业》 2025年第3期77-78,共2页
菇蝇学名为蚤蝇,双翅目害虫,是平菇栽培中重要的一类害虫。菇蝇以其幼虫(又称菌蛆)为主要虫害,主要取食平菇的菌丝和子实体,造成隧道,最终将子实体吃空;成虫体小善爬行,经常携带病菌、线虫、螨虫进出蘑菇房,将卵产在培养料内,造成间接... 菇蝇学名为蚤蝇,双翅目害虫,是平菇栽培中重要的一类害虫。菇蝇以其幼虫(又称菌蛆)为主要虫害,主要取食平菇的菌丝和子实体,造成隧道,最终将子实体吃空;成虫体小善爬行,经常携带病菌、线虫、螨虫进出蘑菇房,将卵产在培养料内,造成间接危害。菇蝇数量大、分布较广,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发生高峰期在3-7月,可使平菇减产15%~30%,严重时减产30%~60%,甚至造成绝收。当前我国登记用于食用菌的杀虫剂品种极少,研究人员为探索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对平菇菇蝇的防治效果,于2022年在河北省保定市、河南省新乡市、浙江省杭州市进行了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防治平菇菇蝇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该药剂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栽培 高效氯氟氰菊酯 成虫体 菇蝇 主要虫害 蘑菇房 微乳剂 河南省新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东地区17个小麦新品种(系)引种比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艳丽 毛东雪 +2 位作者 李艳秋 王建峰 王海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8期44-48,共5页
为筛选适宜豫东地区种植的小麦新品种,引进17个小麦品种在郸城县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系)商麦156、涡麦182、轮选146、Gy-13028、泰麦1218的产量分别为9550.05、9505.05、9332.25、9272.25和9197.10 kg/hm^2,分别比对照周... 为筛选适宜豫东地区种植的小麦新品种,引进17个小麦品种在郸城县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系)商麦156、涡麦182、轮选146、Gy-13028、泰麦1218的产量分别为9550.05、9505.05、9332.25、9272.25和9197.10 kg/hm^2,分别比对照周麦18增产9.47%、8.95%、6.97%、6.28%、5.42%,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隆平9118的产量为9054.45 kg/hm^2,比对照增产3.79%,增产达到显著水平。因此,以上6个小麦品种(系)综合性状好、抗性强、产量高,适宜在豫东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引种 比较试验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小麦新品种郑麦1860适宜播期播量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平芳 王红梅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8期73-76,268,共5页
为探索郑麦1860不同生态区适宜的播期和播量,在豫东郸城县进行播期播量裂区试验,试验设4个播期水平:分别是10月8日(A1)、10月13日(A2)、10月18日(A3)、10月23日(A4);3个播量水平:分别是112.5 kg/hm^2(B1)、150 kg/hm^2(B2)、187.5 kg/hm... 为探索郑麦1860不同生态区适宜的播期和播量,在豫东郸城县进行播期播量裂区试验,试验设4个播期水平:分别是10月8日(A1)、10月13日(A2)、10月18日(A3)、10月23日(A4);3个播量水平:分别是112.5 kg/hm^2(B1)、150 kg/hm^2(B2)、187.5 kg/hm2(B3)。试验结果表明,播期是影响郑麦1860产量的主要因素,适宜播期为10月8~13日,与其相对应的适宜播量为150.0~187.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郑麦1860 播期 播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耐低氮鉴定评价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平芳 毛东雪 +2 位作者 李艳秋 王海涛 王建峰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9期115-120,共6页
为筛选耐低氮玉米品种,减少氮肥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土壤污染,选择20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在无氮(N0)、低氮(N150)、正常氮(N225)3个施氮水平下进行耐低氮鉴定评价试验。通过试验表明,三个施氮水平下玉米品种的生长期、雌雄间隔存... 为筛选耐低氮玉米品种,减少氮肥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土壤污染,选择20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在无氮(N0)、低氮(N150)、正常氮(N225)3个施氮水平下进行耐低氮鉴定评价试验。通过试验表明,三个施氮水平下玉米品种的生长期、雌雄间隔存在显著差异,生长期在无氮水平下最短,随着施肥量减少,雌雄间隔越来越大,花期不育的风险越来越大;施氮量对玉米的株高、雄穗长、穗粒重、穗行数、行粒数、含水率有显著影响,对穗位高、雄穗分枝、穗长、穗粗、百粒重影响不显著,穗粒重与穗长、穗粗、百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百粒重与穗行数、行粒数呈显著的负相关;植株总重量和籽粒重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先玉335、德单180、郑单958、伟科518在无氮、低氮下均比正常氮增产,这些品种可以认为是低氮高产型品种,耐低氮能力强的有3个品种,分别为伟科518、德单180、先玉335,可以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也能实现高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施氮量 耐低氮 鉴定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艳丽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4期14-16,共3页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了资源要素、载体要素、环境要素,具备系统性、累加性、内动性、经济性的特点.作为支持技术创新的源头、科技创新的主体,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会直接影响国家的长远发展.基于现代化社...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了资源要素、载体要素、环境要素,具备系统性、累加性、内动性、经济性的特点.作为支持技术创新的源头、科技创新的主体,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会直接影响国家的长远发展.基于现代化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要求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以满足新时代的需求,提高创新服务能力,强化国际竞争力,才能将我国推向国际发展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机构 科技创新能力 影响因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口市15个小麦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红梅 张艳丽 +3 位作者 李平芳 周有印 王海涛 张海霞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9期43-48,共6页
为筛选适宜周口市种植的小麦新品种,给当地小麦品种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等9家科研院所选育的15个小麦品种在郸城县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与最高总茎数、容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基本苗、亩穗数、株高、千... 为筛选适宜周口市种植的小麦新品种,给当地小麦品种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等9家科研院所选育的15个小麦品种在郸城县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与最高总茎数、容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基本苗、亩穗数、株高、千粒重呈正相关,但不显著;与穗粒数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成穗率、全生育期呈负相关,但不显著。亩穗数与最高总茎数呈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最高总茎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最高总茎数呈显著正相关;亩穗数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千粒重又与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通过聚类分析,15个品种大致可分为3个集群,Ⅰ集群中有泛麦51、安科1602、泛麦57、中优69、华皖麦2号;Ⅱ集群中有周麦36、周麦18;Ⅲ集群中有航麦818、新麦55、泛麦56、华皖麦219、新麦56、安麦23、商麦186、苑丰13。其中,Ⅰ集群中5个品种产量分别为8605.4 kg/hm^(2)、8509.1 kg/hm^(2)、8336.2 kg/hm^(2)、8269.5 kg/hm^(2)、8247.3 kg/hm^(2),比对照品种周麦18分别增产13.08%、11.81%、9.54%、8.66%、8.37%,比辅助对照品种周麦36分别增产14.71%、13.43%、11.13%、10.24%、9.94%,增产达到显著水平,以上5个小麦新品种综合性状较好、抗逆性强、产量高,适宜在周口市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种 引进品种 比较试验 周口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郸城县小麦化肥减量增效生产技术
11
作者 周鼎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7期180-181,188,共3页
根据小麦的需肥规律,详细阐述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技术、小麦秸秆还田技术、缓控释肥技术、施用微生物肥料技术和种肥同播技术,从部分替代化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肥料用量等方面促进小麦化肥减量增效,保障粮食安全生产。
关键词 小麦 化肥 减量增效 郸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个郑单系列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12
作者 李平芳 王红梅 张艳丽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4期145-149,共5页
为检验郑单系列玉米新品种在豫东地区的适应性,以29个郑单系列玉米新品种为材料,郑单958作为对照,采取间比法安排试验,对其产量、农艺性状、生育期、抗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郑单6153、郑单312、郑单5283、郑单1806、郑单911这5个品种亩... 为检验郑单系列玉米新品种在豫东地区的适应性,以29个郑单系列玉米新品种为材料,郑单958作为对照,采取间比法安排试验,对其产量、农艺性状、生育期、抗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郑单6153、郑单312、郑单5283、郑单1806、郑单911这5个品种亩产量分别为711.15 kg、697.26 kg、689.48 kg、676.14 kg、662.26 kg,分别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2.37%、19.98%、18.64%、16.57%、13.85%,增产极显著,抗逆性强,综合性状表现好,适宜在当地或同等生态区域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单系列 玉米 新品种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菌肥在农业生产的应用与应注意的问题
13
作者 池明才 刘鹏 徐新江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4期181-182,共2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得以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农业产品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其不仅要求农产品要具有高品质,还要求农产品要保证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避免出现多量的农药残留与化学药剂残留。这种情况为生物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得以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农业产品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其不仅要求农产品要具有高品质,还要求农产品要保证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避免出现多量的农药残留与化学药剂残留。这种情况为生物有机菌肥的产生、利用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结合农产品的实际生产情况,对生物有机菌肥在农业生产的应用与生物有机菌肥在农业生产的应用注意事项进行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菌肥 农业生产 应用方法 注意事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姜黑土中低产田改良技术研究与探索
14
作者 李春苗 王晓菲 周有印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4期30-30,共1页
在全国砂姜黑土面积相当大,由于砂姜黑土的土壤性质蓄水、保水性差,易旱易涝,土质黏重,耕性差,耕层浅,绝大部分属于低中产田,改造潜力较大,如果通过改造,增产潜力很大。
关键词 砂姜黑土 改良 研究与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佳养分管理下我国花生磷需求特征
15
作者 王红梅 吕继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7期167-170,共4页
评价花生荚果产量和植株磷素需求,为高产花生的施肥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收集1990—2021年我国主要花生种植区的大量田间试验数据集(n=265),以评估在最佳施肥管理下花生的磷吸收特征。结果表明,在整个数据集中,平均花生荚果产量和收获指数... 评价花生荚果产量和植株磷素需求,为高产花生的施肥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收集1990—2021年我国主要花生种植区的大量田间试验数据集(n=265),以评估在最佳施肥管理下花生的磷吸收特征。结果表明,在整个数据集中,平均花生荚果产量和收获指数(HI)分别为4642 kg/hm^(2)和0.54。花生荚果对磷(P)的平均需求量为6.45 kg/t。在<3、3~<4、4~<5、5~6和>6 t/hm^(2)5个荚果产量范围内,磷素吸收和HI均随荚果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磷需求量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这归因于在荚果产量高的情况下,秸秆磷的过量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荚果产量 收获指数 磷素吸收 磷需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贵妃梨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
16
作者 王尚堃 周喆 +1 位作者 王冰洁 李旭辉 《果树资源学报》 2022年第2期41-44,共4页
红贵妃梨是商水和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关技术人员从红香酥梨中选出的优良芽变品种,该品种栽培优点突出,市场前景极为广阔。为将该品种在生产上快速推广,进行了红贵妃梨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研究,试验效果显著,所产果品达到了无公害... 红贵妃梨是商水和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关技术人员从红香酥梨中选出的优良芽变品种,该品种栽培优点突出,市场前景极为广阔。为将该品种在生产上快速推广,进行了红贵妃梨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研究,试验效果显著,所产果品达到了无公害的标准要求。从园址选择与规划;建园,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取7个方面总结出了一套红贵妃梨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以期为优质特色红梨新品种制定相应的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梨 红贵妃 无公害 标准化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郑麦369绿色高产增效节能技术集成示范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有印 郭军霞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8期305-308,共4页
郑麦369是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培育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郸城县连片种植,采用绿色高产增效生产技术,获得了亩产600 kg的高产目标.文章通过科学施肥技术、深耕和深松技术、土壤改良和培肥地力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各类新... 郑麦369是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培育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郸城县连片种植,采用绿色高产增效生产技术,获得了亩产600 kg的高产目标.文章通过科学施肥技术、深耕和深松技术、土壤改良和培肥地力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各类新技术的示范,开展绿色高效种植,实现优质高产,增收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 高产 增效 节能 技术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播小麦郑麦369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平芳 周有印 张艳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2期47-48,共2页
郑麦369是一个具有优质高产特性的小麦新品种,本文重点介绍了郑麦369在晚播条件下实现9 000 kg/hm2产量试验概况,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 郑麦369 晚播 高产 试验概况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口生态区芝麻新品种(系)适应性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鹏 徐东阳 +6 位作者 徐博涵 杨光宇 李伟峰 王瑞霞 张春花 秦速滑 高树广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6期149-153,共5页
芝麻主产区重茬现象普遍,而芝麻对重茬又十分敏感,重茬后较易产生病害,严重影响芝麻的产量和品质。为筛选高产抗病耐重茬的芝麻品种(系),选取近年来鉴定的新品种17个和选育的新品系15个作为试验材料,种植在连续4年重茬地块,对其产量、... 芝麻主产区重茬现象普遍,而芝麻对重茬又十分敏感,重茬后较易产生病害,严重影响芝麻的产量和品质。为筛选高产抗病耐重茬的芝麻品种(系),选取近年来鉴定的新品种17个和选育的新品系15个作为试验材料,种植在连续4年重茬地块,对其产量、抗病性、适应性进行鉴定与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应周口生态区种植的、耐连作重茬性较好的芝麻新品种(系)。结果筛选出适应周口生态区推广种植的高产中抗品种驻芝19号和周10J5,高产抗病新品系17906和17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口 芝麻 适应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倒伏原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2
20
作者 路瑞玲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6期31-31,共1页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试验经验着重论述了在小麦高产田发生倒伏的原因及采取的预防措施,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 小麦倒伏 原因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